2016年 希伯來書 第11課 5月1日(第Ⅱ部信息) 李永仁牧者
經文 / 希伯來書 11:23-40
金句 / 希伯來書 11:33
「他們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
著名傳道人慕迪將摩西的人生分為三個階段論述。第一個四十年,I am somebody,是摩西作埃及王子,充滿自信,認為自己甚麼也可以做到。第二個四十年,I am nobody,是摩西在曠野,作寂寂無名的牧人生活,在 神面前發現自己的卑微。在最後的四十年,I am God's body,是摩西明白自己的不足,藉著單單倚靠 神,成就出埃及的偉大工作。在每個人生時期,摩西就在 神面前憑信心過生活。祈求主幫助我們通過本段經文學習摩西以及眾祖宗,勝過世界的信心,我們也成為世界不配有的人。
請看第23節,「摩西生下來,他的父母見他是個俊美的孩子,就因著信,把他藏了三個月,並不怕王命。」摩西誕生的時代,正值是埃及法老王顧慮希伯來的人人數眾多,下令把新生的希伯來男丁棄置在尼羅河裏。有許多以色列的家庭,無奈要親手殺害兒子。看來摩西一出世的命運就是死。摩西的父母卻不怕王殺頭的命令,將摩西藏了三個月。他們因著信,看見摩西是個俊美的孩子,意思是相信他將來要成就 神的工作。因著父母有怎樣的目光,兒女就有怎樣的命運。有父母看兒女成就自己心願。父母明白 神將兒女寶貴的生命交托,父母是 神的管家管理兒女,兒女並非屬於自己,而是要成就 神的工作。摩西父母因著信,克服恐懼,不怕法老的命令,收藏孩子三個用。在 神的帶領下,摩西輾轉被法老公主收養,摩西生命得保存。摩西的親母成為乳娘,可以將作 神百姓身份和信心教導他。摩西在 神的救贖工作中,被建立為偉大的人,是因為父母信心的影響。有俚語說,「愚拙的父母將物質留給兒女,聰明的父母將知識留給兒女,有信心的父母將信仰留給兒女。」父母信心生活腳跡留給兒女,使他們能行走蒙福的道路。
摩西因著父母的信心長大成為怎樣的人?請看第24節,「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按照歷史學家所說,那法老女兒為父親的獨女,她因沒有兒子而憂慮。她從尼羅河 神得著摩西,盼望栽培他成為埃及王子。摩西從小接受埃及最高學識教導,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後來他為法老征戰埃塞俄比亞。出色的摩西有機會問頂埃及寶座。然而,摩西拒絕稱為法老女兒之子。要向世界說不,也需要信心。有信心的時候,才能拒絕所認為不當的事。電影Chariots of Fire,講述基督徒運動員李愛銳(Eric Liddel),參加1924年巴黎奧運會,代表英國作100米選手。本來他有機會得獎牌,但因賽事安排在主日,他為了遵守安息日和崇拜,而放棄了參賽。英國報章評論他為狹窄和無知之輩。當李愛銳沒有撇下信仰良心, 神祝福他的信心,使他在參加不善長的400米賽事中,被認為是陪跑的他,奪得金牌,叫眾人大跌眼鏡。
摩西拒絕世上的特權是為了選擇更美好的。請看第25,26節,「他寧可和 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長大了的摩西面對兩個身份的衝突。第一個是從親生母親得知作 神百姓的身份,成就 神的旨意;另一個是從法老女兒而來,作法老王室成員。作被世界承認的人,或是被 神承認的人。摩西可以搬出理由說,留在王宮能好像約瑟那樣幫助 神的百姓,改善以色列百姓的待遇。然而, 神放在約瑟和摩西的旨意不同。約瑟的使命是保護雅各的一家,使他們昌盛繁茂,成為一個民族。摩西的使命是要領以色列民出埃及,到應許之地。信心是非照自己意思來服事 神,而是尋找和順從 神旨意作出選擇。從遠處看,王宮生活是華麗和高尚,摩西從信心的眼睛看見王宮裏的罪惡,裏頭充斥著各種陰謀,分黨,權術。埃及王朝以武力管治,欺壓以色列人。摩西以信心的眼睛,看見埃及的政權是暫時享受罪中之樂,必承受 神的審判。摩西寧願與 神的百姓同受苦害,得著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的,就選擇放棄作法老女兒之子的身份,因他想望所要得 神的賞賜。
有許多不信的人對摩西的選擇難以理解。有向高中學生調查發現,有65%的人願意為了90萬美元坐監一年。人為了得著物質,甚至背叛朋友和家人。我們若處於摩西的位置會怎樣選擇呢?摩西寧可和 神的百姓同受苦害,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結果,摩西成了彌賽亞耶穌的預表。耶穌放棄 神的榮耀,取了人奴隸的樣式,卑微地在馬棚裏誕生,為要拯救自己的百姓,行走苦難的道路。我們在人生道路上遇上選擇的十字路口,選擇作 神的百姓,或是選擇世界的道路。雖然我們不足,求主幫助我們效法摩西因著信,作有真智慧的人,迎接 神的旨意,拒絕世界短暫的罪中之樂。
摩西因著信拒絕作法老女兒之子,他看見埃及人無情地鞭打作奴隸的希伯來人,就把那埃及人打死了。摩西期望以色列百姓明白他所做的,支持他為與法老對抗的領袖。現實卻相反,以色列百姓拒絕摩西作領袖。結果,摩西成為了殺人犯,他作希伯來人的身份也被顯露。摩西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摩西可以選擇回頭,因法老女兒的面,乞求赦免,但摩西並沒有回頭,卻逃到米甸的曠野去。摩西為了引領奴隸百姓出埃及,在曠野四十年裏受鍛鍊和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王宮四十年,摩西得著作領袖的基礎;曠野四十年,是裝備作屬靈領袖,撇棄屬人情感,得著忍耐的信心。他若不撇棄自己意思,就不能看見 神。摩西在曠野四十年,看見自己在 神面前的卑微。他懇切仰望 神,尋求 神美善的引領。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信心使人能看見肉眼不能見的 神。在人生試煉中,許多信徒陷入不信,懷疑是 神是否與我同在。我們恢復信心時,能看見 神在任何情況與我同在。
請看第28節,「他因著信,就守逾越節,行灑血的禮,免得那滅長子的臨近以色列人。」摩西因著信設定逾越節,以及灑血的儀式。摩西幫助以色列人因著信,行灑血的儀式而得救。在 神向法老的第十災,是擊打長子,滅亡使者遍地巡行埃及時,看見門楣上有羔羊的血就越過。那夜,以色列不但逃過殺長子之災,也從作法老奴隸生活中得自由。耶穌親自作逾越節羊羔,在十字架上成就救贖,將赦罪的恩典賜給相信的人,將我們從撒但手中釋放。
摩西領以色列來到紅海前,前無去路後有埃及追兵。以色列百姓就失去信心而哀哭埋怨,摩西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看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請看第29節,「他們因著信,過紅海如行乾地;埃及人試著要過去,就被吞滅了。」摩西伸杖,紅海就分為兩半,以色列過紅海如行乾地。埃及軍隊看見連奴隸百姓也能過紅海,他們也就試著要過,就被吞滅。對信徒來說是得救的路,對不信的人卻是滅亡的路。耶穌對信的人是救恩的房角石,對不信之人來說,是絆人的石頭,跌人的磐石。 神親自為信徒在無路之中打開道路,這不在乎人的能力,而是 神的旨意。 神能從無路之中開道路,因此信徒不要憂慮,憑信心行走 神所開的道路
請看第30-32節,「以色列人因著信,圍繞耶利哥城七日,城牆就倒塌了。妓女喇合因著信,曾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與那些不順從的人一同滅亡。我又何必再說呢?若要一一細說,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的事,時候就不夠了。」筆者若要一一細說眾信心前輩的事,就會寫到手軟,時候就不夠了。這裏筆者概括眾信心祖宗所行的事。第30,31節裏,以色列人順從 神繞城的策略,擊敗了固若湯金的耶利哥城倒塌。妓女喇合因著信,投靠耶和華,背叛將要滅亡的本國,在城倒塌之中,惟一她的家得保全。第32節裏述說士師的故事。基甸在米甸人來犯的時候,為了救自己,獨自在酒醡裏打麥子。當他接受 神的呼召,就與三百勇士勝過十三萬五千米甸聯軍。巴拉害怕獨自領兵與西西拉將軍爭戰,要求女先知底波拉同行。當他擁有信心時,戰勝對手900輛鐵車。參孫出世就有 神力,但因為情慾,將自己作拿細耳人身份的秘密告訴給妓女大利拉,結果他被非利士人捉住,剜了雙眼。他悔改向 神作出禱告,求賜最後力量,他就推倒廟中的柱,與非利士人同死,所殺的敵人比先前更多。耶弗他是妓女的兒子,身份低微,但在國家危機中,因著信他拼命與亞捫人爭戰得勝。他們各人有軟弱不足之處,但因著信克服命運和屬人條件不足而大大得勝。他們並非一開始就有信心,但在患難試煉中他們沒有逃跑。信心改變了他們各人的內心、思想和看事物的價值觀,使他們勝過世界。
請看第33,34節,「他們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滅了烈火的猛勢,脫了刀劍的鋒刃;軟弱變為剛強,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他們因著信,相信與他們同在的 神,成就了超越自身限制的得勝。我們也因著相信活著的 神,與我們同在,順從祂的旨意,就可以被 神使用創造偉大的歷史。這勝利並非基於人來自怎樣的家庭,而是人有否遇見活著的 神,有否對 神的信心。
請看第35-38節,「有婦人得自己的死人復活。又有人忍受嚴刑,不肯苟且得釋放,為要得著更美的復活。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他們活著的時候沒有得著賞賜或外在的勝利。祭司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因向離棄 神誡命的猶太人宣告 神的審判,而被王下令用石頭打死(歷下24:20,21)。以賽亞先知將許多彌賽亞的預言賜下,但他被瑪拿西王吩咐用鋸鋸死。還有不少無名信徒,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在二戰期間,有牧師因拒絕向天皇屈膝,承受酷刑。他被倒掛十字架,又l被辣椒粉灌鼻,竹片刺入指甲,甚至叫齊家人觀看牧師所受的苦害。擁有這樣信心的人,如今也在中國、北韓和中東回教國家下持守信心,寧願殉道,不願背棄信仰。他們在世人眼中看為失敗,不識時務,但他們持守信心直到死的一刻。筆者稱他們為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他們為了信仰而拒絕世界,世界也把他們趕出去。他們因著相信更美的復活,就將自己生命捨棄。他們因著信,擁有更美復活的指望,克服對死亡的恐懼。「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7,8)
請看第39,40節,「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因為 神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信心的古人在各方面因著信得著 神的承認,但應許還未成就,就是看見所等候的彌賽亞。新約信徒既然藉著迎接耶穌,得著救恩和永生,就當持定所信的。 神計劃舊約和新約的信徒同得 神的基業。故此,得救的信徒要效法古人,行完信心的道路,直到進入 神的國。雖然這世界充斥罪惡,又有各樣苦難和試煉,但我們要憑信心仰望最終和永遠的目標,就是我們的賞賜耶穌,能完成朝聖者的旅程。
總括,我們因著耶穌的血得救贖,如今行走討 神喜悅朝聖者之路。我們因著信,仰望信心目標和賞賜的耶穌,能克服各樣逼迫患難,完成朝聖者道路,過討 神喜悅的信心生活。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