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瑪拉基書 第3課 3月19日(第Ⅱ部信息) 李永仁牧者
經文 / 瑪拉基書 2:17-3:12
金句 / 瑪拉基書 3:7
「萬軍之耶和華說:從你們列祖的日子以來,你們常常偏離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你們卻問說:『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
在今天,人向 神有兩個大疑問,就是關於 神的愛,以及 神的公義。以色列也有同樣疑問,在第1章所提及, 神在何事上愛我們?以色列因為過犯罪惡被拆毀,但他們能再次過屬 神百姓的生活,卻不像以東人滅亡,這就是 神愛他們的明證。在今日經文裏,他們又問:公義的 神在那裡呢?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關乎人會否按公義生活。在瑪拉基先知時代,以色列不相信 神的公義。他們想即使按照律法行公義生活也沒有益處,不如隨從外邦人樣式生活。 神就與這樣的百姓辯論,告訴他們公義的 神仍然活著。公義的 神在哪裏?祂在做甚麼呢?
在第2章裏先知責備祭司和百姓的罪,就是違背 神與他們所立的約,並且他們在婚姻盟約中行詭詐。作屬 神百姓的他們,如同外邦人那樣生活。先知顯明這其中的原因。請看2:17,「你們用言語煩瑣耶和華,你們還說:「我們在何事上煩瑣他呢?」因為你們說:「凡行惡的,耶和華眼看為善,並且他喜悅他們」;或說:「公義的 神在那裡呢?」」以色列用言語煩瑣 神。這裏「煩瑣」意為使人疲乏。「他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詩121:3,4)。耶和華並不疲乏,創造天地後也並不疲倦,然而 神因為以色列的說話而疲倦。若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人,我們也不太在意他說甚麼話,當作是傻話。但好友或是妻子丈夫的說話,我們就很是在意,有時如同炸彈的威力。 神與以色列立約, 神看重以色列。他們卻向 神說甚麼呢?「「凡行惡的,耶和華眼看為善,並且他喜悅他們」;或說:「公義的 神在那裡呢?」」這其中背後意思是,我本以為 神是公義的,所以與 神立約,豈料我現在感到被 神欺騙。為何以色列這樣說?「如今我們稱狂傲的人為有福,並且行惡的人得建立;他們雖然試探 神,卻得脫離災難。』」(3:15) 不遵守 神誡命的人,可能指著向以色列行惡的波斯和外邦民族。他們在地上健康,又富足,甚麼都好。以色列人雖然生活艱苦,但仍事奉 神,他們又重建聖殿和耶路撒冷城牆,並獻上祭祀。現實上,以色列受行惡的外邦人管治,因此他們結論, 神沒有能力對付世上行惡的人,或是 神並不關心以色列人。
神怎樣回應他們?請看3:1,「你們用言語煩瑣耶和華,你們還說:「我們在何事上煩瑣他呢?」因為你們說:「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在這裏「我的使者」指著彌賽亞先鋒施洗約翰。 神審判的日子要如同賊一樣來到。那些不警醒,以為沒有 神的公義,只隨從世上享樂生活的人,在審判來臨之時必大驚慌。正如在挪亞的日子,人因看見日日都是晴天,繼續吃喝嫁娶。隨從肉體生活,不理會警告的信息,但洪水來臨到的那日,眾人都因驚慌中滅亡了。相反,在約拿記中,尼尼微人因聽見先知責備和警告,從王到百姓全都禁食,身披麻布, 神就從毀滅他們的意思中回轉,尼尼微人也因而得救。
在 神的時候, 神差遣施洗約翰來到,傳揚責備百姓罪惡和悔改的信息。然後, 神差派以色列所尋求立約的使者就是彌賽亞,進入祂的聖殿。那立約的使者指著新約的中保耶穌。 神知道以色列在遵行律法稱義有限制,因為人有罪的本性,並不能遵守聖潔 神的律法。在瑪拉基先知的舊約時代,無論百姓或是服事 神的祭司也被罪污穢了。在 神的審判中,他們都要滅亡。公義的 神為了拯救他們,就重新與他們立新約,藉著所差遣來到世上的耶穌,親身擔當人一切罪的問題。凡相信耶穌為救主,迎接耶穌的人都可得救。因此,我們要渴慕彌賽亞來臨的日子,並警醒地生活。
請看第2節上,「他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那日,公義的 神打發立約的使者潔淨利未人。「因為他如煉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鹼。」彌賽亞如煉金之人。古代提煉金的人把金礦石加熱至約攝氏1500度上,並加上其他化學物,使一切雜質被除去,只留下純金。彌賽亞又如漂布之人的鹼。鹼是強烈的清潔劑,清除衣服上的污漬,使衣服再次潔白。
請看第3節,「他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必潔淨利未人,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他們就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 神為了除去利未人內心的雜質,而重覆又重覆熬煉他們,潔淨他們內心,好使他們能夠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指著當利未人與 神建立正確的關係時獻上祭物。耶穌說:「你的財寶在那裏,心也在那裏。」(太6:21) 神盼望利未人擁有敬畏的心,從心底裏愛 神這包含了悔改和感謝的心獻祭與 神。當屬靈的領袖擁有純正的內心,才可獻上公義的敬拜,百姓可以回頭離開罪惡(2:6)。
請看第4節,「那時,猶大和耶路撒冷所獻的供物必蒙耶和華悅納,彷彿古時之日、上古之年。」 神必悅納好像摩西和大衛時代的祭祀,就是以單純的心獻與祭物。 神喜悅一次公義的祭祀,過於許多不義的祭祀。以色列百姓內心在 神面前正確時, 神必悅納和祝福他們。為了蒙 神祝福,首先內在與 神建立正確的關係。祈求主賜給我們每一天對 神擁有敬畏的心和悔改的心,並樂意獻身的態度來到 神面前,我們的生活能成為蒙 神悅納的祭祀。
請看第5節,「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臨近你們,施行審判。我必速速作見證,警戒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虧負人之工價的、欺壓寡婦孤兒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對於利未子孫,立約的使者是煉金之人的火,但對於不敬畏 神到底的人,祂是永遠審判的火。我們不要因世上的不義,以為公義的 神忘記了,以致與世人一樣行不義。「還是你藐視他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呢? 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 神震怒,顯出他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羅2:4,5)
請看第6節,「因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所以你們雅各之子沒有滅亡。」以色列百姓外在物質窮乏,外邦人仍壓制他們。在第1,2章裏指出,事實上,以色列與以東人沒有分別。現在以色列人內心充滿不信和污穢的思想。按照 神的警告,以冀抹他們的面,又要毀滅他們。但為何以色列到如今還沒有滅亡呢?這是因為 神是不改變的。 神向他們的心沒有改變,向以色列起初的愛沒有變更。所以 神沒有按以色列的罪惡毀滅他們,反而決定要煉淨他們,在高溫中除去他們心裏一切的污穢。以漂布之人的鹼除去心裏的污漬。
以色列人問 神,祢在何事上愛我們?他們以為外在物質的富裕和勝利才是 神的愛和祝福,所以他們難以明白 神的愛。正如終日在街上玩耍的小孩回家就睡覺,母親並不會任由他污穢,無論如何也要他先洗面和洗澡,即使小孩感到煩瑣。同樣,即使以色列不願意, 神也要煉淨他們,使他們潔淨以愛 神和敬畏的心獻祭與 神。 神用火和杖鍛鍊以色列百姓,這是因為 神向他們的愛沒有改變。 神沒有改變的真理,是 神公義的證據。我們人生的盼望是甚麼呢?人容易改變。雖然我們在靈修營決志要愛 神,但不久內心改變,再次跟隨金錢和情慾生活。過往,一個弟兄向 神許願,若 神使他考試合格,就會好好地事奉 神,但他在得著所盼望的就離開 神。我們也是這樣的人,但 神揀選和呼召我們的心並沒有改變, 神計劃要煉淨我們,因此我們仍有盼望。有人在經濟困難中看不見出路,從現實中感到快要滅亡,但因著這位不改變的 神,我們不致滅亡,反而可以確信 神煉淨我們不改變的愛。使徒彼得因為確信 神的不改變,向處於大苦難的信徒說,「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 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前1:6,7) 感謝 神的恩典,本來我們是必被毀滅的罪人,但 神仍然愛我們,潔淨我們,煉淨我們,不改變地使我們作聖潔的兒女。 神告訴以色列要得潔淨,這是 神在他們中間要成就的公義。
我們通過聖經看見與 神立約的以色列多次變心離開 神。在瑪拉基時代的以色列,也如同人婚後離家,但 神不改變地愛他們。請看第7節,「萬軍之耶和華說:從你們列祖的日子以來,你們常常偏離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你們卻問說:『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以色列百姓外在事奉 神,內心卻遠離 神。 神懇切他們要轉向 神。 神應許他們說,他們轉向 神, 神也轉向他們。我們也容易肉身來到 神面前,內心卻向著世界,關心世上的成功過於 神救贖的工作,內心轉向追求舒適穩定的生活,過於拯救多一個靈魂的心腸。那時,我們容易活在人的目光,維持體面地事奉 神,過於完全地獻上事奉 神,因而內心越來越遠離 神。 神盼望以色列真心回轉向 神,不是嘴唇上,這是根本性的悔改,歸回 神 神的道生活。以色列從他們的列祖以來就離開 神,並非一次兩次。 神仍然沒有放棄以色列,等候他們。 神以不變的愛等候他們回轉。
以色列人怎樣回答呢?請看第7節下,「你們卻問說:『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他們表示自己是冤枉的,有持守崇拜,他們何時離開 神?為此, 神告訴他們在何事上要轉向 神。請看第8節,「人豈可奪取 神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以色列看見外邦人亨通,就說 神的公義在那裏? 神卻告訴以色列的不義。外邦人偷人的東西,以色列卻偷萬軍之耶和華的東西。不是一個兩個,而是通國的人也是如此,並不以為罪。
為何 神以不獻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為偷竊呢?「地上所有的,無論是地上的種子是樹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華的,是歸給耶和華為聖的。」(利27:30)。「凡牛群羊群中,一切從杖下經過的,每第十隻要歸給耶和華為聖。」(利27:32) 以色列人從農耕收成和果子的十分之一獻給 神。不但農作物,就是牲畜的十分之一也要歸 神,就是說一切的收入十分之一也是當納的。不但我們的月薪,還有獎金,兼職或利是的收入十分之一也是當納的。當獻的供物指著十分之一外,按時獻給 神之物,例如感恩奉獻。有人認為十分之一數目不菲而十分掙扎,這是因為人基本上以為將自己的東西獻給 神,所以感到損失感。但聖經教訓我們,不但十分之一,其實萬物皆是屬於 神。雖然因我們的勤勞得著薪金,但因為 神將健康、能力和工作機會賜下才有收成。物價升,人工卻不升,不但獻十分之一,,再加上供物時,叫人感到負擔。人容易沒有感恩的心,只基於人的目光而獻上。而且,人以為錢為自己使用,能叫自己幸福;為自己積蓄獻上之物,可為將來的保障。這都是因為人的心倚靠錢財過於 神。「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 貪財的心使人甚至與親屬爭執,破壞關係,也會奪走人的性命。
「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 神所喜愛的。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林後9:7,8) 神不喜悅人以交稅的內心,義務心態奉獻。當人感謝 神的恩典,能以喜樂的心獻上,能經歷將各樣恩惠加給他們的 神。
以色列在物質上極度缺乏,獻上十分之一彷彿獻上了生命般似的。然而,即使他們偷取了屬於 神的十分之一,是否變得豐足起來?請看第9節,「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因為生活拮据而取了 神的十分之一,但咒詛臨到他們身上。他們得不償失,勞苦耕種,在收割時候被蝗蟲被吃光,又被外邦人搶奪,越窮越見鬼。
有人認為今天是恩典時代,懷疑是否要遵行舊約的十分之一律例。但在新約裏,耶穌教訓說,「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太23:23) 耶穌也大大喜悅,窮寡婦在極貧窮之中所獻的兩個小錢。事實上,獻十分之一之例在頒佈律法前已經有了,在亞伯拉罕因戰勝四王而稱頌將仇敵交給他的 神,就將戰利品的十分之一獻給祭司麥基洗德(創14:20)。後來,在律法上才定下獻十分之一的條例。 神不喜悅人義務性的獻上,乃盼望人以感謝中的獻上。我們不可忘記十分之一是屬於 神的, 神創造這世界,其實沒有一物不屬於 神。十分之一是承認所有的,我全部所有的都屬於 神。如此,我們就能將完全的十分之一獻給, 神也祝福我們的生活。
請看第10節,「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 神挑戰以色列若將十分之一獻給 神, 神就傾福與他們。 神不會受人的試驗,但因為以色列不信, 神就鼓勵他們試試看。當他們獻上完全的十分之一, 神為他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他們,甚至無處可容。
在英國一個貧窮中長大的少年人,他的父親因為中風而不能工作,母親因肺結核而經常咳嗽。這少年人從小盼望賺大錢,能夠醫治父母。在18歲的那年,他來到城裏一個年老智者的家,他問智者,沒有技能的他怎樣在這世界生存。那智者握著他的手,忠告他說:「少年人啊,你做你想做的必定成功,但條件是你工作惟一的主人是耶穌。你千萬不可忘記。你要遵照聖經的說話生活,若是做生意,就照 神的說話,將收入十分之一歸給 神,因為這是屬於 神的。」這少年人將智者的話存在心上。後來他到了美國一間製造肥皂的公司裏勤力工作,後來躍升為為公司董事。他就是高露潔牙膏的創立者William Colgate。他沒有忘記智者的說話,將收入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 神。他預備了一本記事簿,將一切的收入全記錄下來。他的收入越來越多,後又生產牙膏和化妝品賺錢。他承認他的成功秘訣是獻上十分之一的生活,他的金句是右袋裝著十分之一,左袋就會裝著利潤。
當以色列全然獻上十分之一, 神將更驚人的祝福賜給他們。請看第11,12節,「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為你們斥責蝗蟲,不容他毀壞你們的土產。你們田間的葡萄樹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萬軍之耶和華說:萬國必稱你們為有福的,因你們的地必成為喜樂之地。」蝗蟲不能來到光顧以色列的田地, 神又將合適的氣候給他們,使田產豐盛,仇敵也不能對他們的財產虎視眈眈。不但如此,他們被外邦人承認為蒙 神祝福的百姓。 神成就向亞伯拉罕應許之福,就是在西奈山與以色所立的約,他們必定成為祭司的國度。在 神極大的祝福中使用以色列作萬民的祭司。因此,獻上十分之一與否有著極大的分別,
有人問公義的 神在那裏,如今 神不改變地在我們中間,鍛鍊我們,使我們不至滅亡。 神讓我們看見在何事上離開 神。 神盼望我們這屬 神的百姓成就公義,就是我們成為愛 神、敬畏 神,公義的百姓,然後作祭司餵養萬民。當公義成就之時, 神必定祝福他們,甚至世界也羡慕他們。祈求 神幫助我們通過 神的熬煉我們,我們成為屬 神潔淨的百姓,得著 神的祝福。 神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我們,不但是物質上,更是屬靈上的。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