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王

2016年 Oct 9日

約翰福音 18:1-40

信息

2016年 約翰福音 第20課                          10月9日(第Ⅱ部信息) 廖得人牧者

經文/ 約翰福音 18:1-40
金句 / 約翰福音 18:37

真理的王

「  彼拉多就對他說、這樣、你是王麼。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約18:37)

 

今天的經文記載了耶穌被宗教領袖逮捕和審問的詳細情形,耶穌在審問過程中,表面上是囚犯,但通過說:「我就是」和「我是王」,清楚地顯示給人們知道,耶穌是真理的王。戰爭當中的將軍,威武地擂鼓和高舉旗幟,顯明自己的身份;耶穌在十字架的酷刑面前,毫不屈服地顯明自己是真理的王。求神幫助我們,通過本段經文,迎接耶穌為真理的王,以致我們也有信心的決志和方向,站在屬真理的一方,成為屬真理的、能為真理作見證的百姓。

 

Ⅰ‧我就是(1-27)

 

請看第1節:「耶穌說了這話、就同門徒出去、過了汲淪溪、在那裏有一個園子、他和門徒進去了。」

耶穌說完了閣樓對話,並且作出大祭司的禱告之後,就同門徒一起過了汲淪溪,在汲淪溪那兒有一個名為客西馬尼的園子。汲淪溪圍繞住耶路撒冷聖殿,每當到了逾越節的時候,大約二十六萬隻的羔羊被宰殺,被犧牲,血如同江河流出去,沿著汲淪溪流去。今次逾越節,耶穌的血也會同樣地流去。耶穌過了汲淪溪,進入了客西馬尼園子;這裏就是耶穌平時禱告的地方,背叛者猶大都很清楚知道這兒。耶穌在這裏,藉著懇切禱告,準備迎接苦難的十字架。希伯來書作者在5章7-8節說:「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

耶穌禱告完了,發生了甚麼事呢?請看第3節:「猶大領了一隊兵、和祭司長並法利賽人的差役、拿着燈籠、火把、兵器、就來到園裏。」猶大不單只背叛夫子,而且在逮捕耶穌的事上走在前頭。跟從猶大來的是一隊武裝的軍隊,是逾越節期間的維持治安部隊;當中包括從羅馬來的特種部隊。兵丁拿著的燈籠和火把,照亮了夜空,火光中閃爍著刀光劍影;他們來勢洶洶,如臨大敵,氣氛實在令人感到可怕。

請看第4節:「耶穌知道將要臨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來、對他們說、你們找誰。」耶穌知道將要臨到的事,就是自己要被逮捕和綑綁,被捉拿去通宵受審,被鞭打和定罪,帶著滿身的傷痕並頭上的荊棘冠冕,承受各種的嘲笑和羞辱,要背起沉重的十字架,拖戴著刑具,上各各他山被釘十字架受死。要承受這一切可怕的經歷,是何等令人畏縮的呢?但是,在客西馬尼懇切禱告的耶穌,裏面有平安,有剛強壯膽的內心,走出來問他們說:「你們找誰?」

他們回答說:「找拿撒勒人耶穌。」其實耶穌是伯利恆的耶穌,耶穌可以否認說:「我不是。」但是,耶穌在這危險的一刻說:「我就是。」耶穌堂堂正正地顯明,自己就是他們所尋找的拿撒勒人耶穌。

耶穌說:「我就是」的時候,發生了何等奇怪的事呢?請看第6節:「耶穌一說我就是、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他們」就是全副武裝受過特種部隊訓練的軍兵,當耶穌一說:「我就是。」他們就如同雷電交加中觸電一樣,吃驚地倒退到地上。耶穌的回答有什麼特別呢?耶穌的回答是彰顯真理的回答,有屬靈的氣勢和權柄,比將軍更有威嚴,叫所有人都為之退縮懼怕起來。

在尖沙咀看見,抄牌的時候,從來都是警察堂堂正正地訓斥司機,那裏會有司機一遞上駕駛執照,警察退後倒在地上的事呢?耶穌一說「我就是」,軍兵就退後倒在地上,這一神蹟顯明了,耶穌不是沒有力量地,軟弱地被釘在十字架上;耶穌是有力地為了人,藉著十字架上受死,將我們從罪惡當中拯救出來。耶穌的行事和說話,是自願的捨命,如同一粒麥子落在地裏。

耶穌說:「我就是。」包含了真理。首先,耶穌完全地顯明了自己救主的身份,他就是那位彌賽亞,猶太人的王;其次,耶穌順服真理,耶穌作出決定,願意地捨命,承擔十字架到底;耶穌知道跟著而來的苦難和十字架,卻一點也不猶疑地,顯明了自己的身份,並積極地迎接十字架苦難。

耶穌通過客西馬尼園子中的禱告,掙扎到底順從神,得著了捨己背十字架的力量。耶穌見證真理,成為了我們克服內心恐懼的榜樣。遵從神的教訓,禱告決志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掙扎到底,這樣就可以經歷得勝,如同主耶穌本人。

在信心道路上有需要說:「我就是。」在同學面前,在家人面前,在同事面前,在上司面前,在朋友面前……等等。有時候,顯明了自己的身份,不是得到益處,而是如同耶穌一樣,要進入捨命一樣的逼迫危機之中;那時,逃避苦難的十字架,抑或說:「我就是」呢?

對初期教會信徒來說,苦難十分迫切,無日無之,他們倚靠著聖靈,顯明信徒的身份,彰顯真理,結果怎樣呢?使徒行傳記載,逼迫越嚴竣,福音越興旺,使神得榮耀。其實,信徒說:「我就是。」就是承認耶穌為基督,作我人生的王,愛耶穌過於世間的偶像、物質、享樂、錢財和利祿。說:「我就是」,也是關乎生死的回答。問題是,承認的話,就走殉道的道路;如果否認主,就肉身活著;初期教會的殉道者,寧可回答:「我就是。」今天,沒有這樣生死迫切的逼迫,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承認自己在這世上屬基督的身份,接踵而來的有為真理而承受的苦難。承認自己作牧者和聖經老師的身份,就要承擔羊群的軟弱,被受拒絕逼迫,什至被受背叛者猶大出賣的苦難。

有些信徒為了逃避苦難而隱藏自己的身份,如同不信的人一樣過生活。我們既知道這一切,就當學習耶穌持守真理,即使因為持守這信心的身份,受到許多必將臨到的苦難,也剛強壯膽地說:「我就是。」

耶穌勇敢地說:「我就是」,開出一條真理的道路,他所行走的、苦難十字架的道路,蒙神的榮耀,成為萬世的祝福。創世記中利百加說:「我去。」(創24:58)路加福音中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路1:38)她們都成為了為真理願意顯明自己的身份和承擔苦難的十字架到底的大能勇士。我們要效法耶穌的榜樣,說:「我就是。」

 

耶穌如何在顯明自己的身份後,又保護門徒呢?請看第8-9節:「耶穌說、我已經告訴你們、我就是.你們若找我、就讓這些人去罷。這要應驗耶穌從前的話、說、你所賜給我的人、我沒有失落一個。」耶穌時刻記得神的說話,應驗神的說話,同撒但的爭戰中,高舉神的說話。

 

彼得在這危機之中,作了什麼愚蠢的事呢?請看第10節:「西門彼得帶着一把刀、就拔出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右耳.那僕人名叫馬勒古。」彼得勇敢地削掉敵人的一隻耳仔,表面上看來,彼得衝向敵陣,要成為第一個壯烈犧牲的殉道者;他手拿著刀對抗軍隊,非常勇猛,為了夫子以生死的態度爭戰,表現出個人視死如歸的忠誠。

但是,耶穌告訴他什麼呢?請看第11節:「耶穌就對彼得說、收刀入鞘罷。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耶穌阻止了彼得,通過這句說話,我們看見耶穌以「豈可不喝」的態度迎接父神給他的那杯。

彼得以為猶大背叛夫子,大為憤怒,他看這件事為門徒背叛、構陷夫子的事件,豈有此理,不能接受,作為首席門徒,要一馬當先,拔出刀來,走向敵人,推翻這冤案;耶穌卻迎接這事為父神所給的那杯。

杯和刀有截然不同的對比:刀,是為了自己的生存,殺敵人時所運用的武器;杯,是為了成就神的旨意,犧牲自己的,意味著十字架。我們的本性,為了自己活著,保護自己,想用刀;這是世間上生存之道。但是,耶穌高舉神的旨意,過於自己的益處,自己一個人死,成全眾人的活,成就神偉大的旨意。

在客西馬尼的禱告中,耶穌已經決志順從父神,飲下父神所賜的苦難和死亡,這就是十字架的苦杯;除了這杯,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成就神的旨意;父所給的杯,苦難和十字架的杯,就是屬靈的真理。

耶穌向彼得說:「收刀入鞘罷。」其實,歷史上許多英雄,揮刀殺人無數,得著權位;刀鋒就是力量,刀在人在,但是,這不是真理;因為無數的人因而受傷害和痛苦,歷史上的政權,用刀管治百姓,看來很強盛有力,但都不合宜,歷史不斷譴責這樣的暴行,而許多的刀雄最終自己成為了刀下亡魂。所以,「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這才是真理(太26:52)。

假如耶穌想用刀的話,天上十二營多的天軍天使不是更強盛有力嗎?但是,拔刀不能成就神的旨意,凡動刀的,就沒有剩餘的空間給愛,神是愛,真正的勝利是收刀入鞘,飲下順從的杯,成就神的旨意。凡動刀的,可以逞一時之快,但是,十字架不能挺立起來。

另一方面,十字架的杯看來很無力,很失敗,很羞辱,是痛苦的杯,是令人戰兢恐懼的刑罰,是裝著耶和華神的憤怒和審判的杯,但是,通過十字架所成就的真理,解決了罪的問題。耶穌很願意地飲這苦杯,以致救恩的杯,罪得赦免的杯,復活和永生祝福的杯,讓給人去飲。無數的罪人得著生命的恩典,得著罪得赦免的祝福。耶穌如同一粒麥子,為我們結出生命的子粒,耶穌也進入了復活的榮耀裏。所以,飲十字架的杯不是失敗,而是真理的道路,是得勝的道路。

在這裏,我們學習到什麼呢?在我們當中若發生了令人感到不愉快、冤屈、辛苦、令人憤怒的事情時,要學習怎樣看待和解決問題。用刀的方法就如同彼得,飲杯的方法就如同耶穌。求神幫助我們,藉著禱告,順從神的說話,得勝地飲下神所賜給我的杯。收情感的刀,自尊心的刀,入鞘,順從飲杯,寶貴地被神使用。

神所賜給我的杯,有清早禱告的杯,為了懷抱羊群作出中保的禱告,抵受從墳墓中起來一樣的辛苦,飲下清早禱告的杯;又有傳福音的杯,為了服侍一個靈魂回轉歸向神,忍耐聆聽後輩年輕人說拒絕的話,不好聽的說話,飲下傳福音的杯;這一切好矛盾,明知辛苦都要去清早禱告,以愛心服侍一個靈魂,卻如同摔挍一樣難頂,要我飲這杯到幾時呢,是否必須飲杯呢?但想到,凡動刀的只有殺生,飲杯才有生命,我們就禱告去順從神吧,在主面前跪低,流眼淚禱告,承擔肝腸寸斷的苦難,飲杯的方法如同耶穌,禱告說: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其實,我父豈會給我走向滅亡的杯呢?父所給的這杯是真理,叫生命的工作發生,自己也進入復活的榮耀當中,撒但所給的世間的、短暫享樂的杯卻是死亡和虛假。我們要飲父所給我的杯,藉著確認身份說:「我就是」,飲父所給清早禱告的杯,傳福音的杯,一對一查經的杯,服侍的杯,叫這個時代活過來,彰顯真理,祈求神也引領我們進入你復活的榮耀裏面。

 

 

Ⅱ‧我不是(12-27)

 

耶穌被千夫長並猶太人的差役等軍兵捆綁著,押解到大祭司那裏,進行審問。請看第19節:「大祭司就以耶穌的門徒和他的教訓盤問他。」大祭司這樣盤問,想知道更多關於門徒的事,他想捉拿門徒,完全滅絕耶穌的組職。彼得聽了一定充滿恐懼,不能動彈。相反,耶穌為了保護門徒,完全不說關於門徒的事;對於自己的教訓,便堂堂正正地回答,請看第20-21節:「耶穌回答說、我從來是明明的對世人說話.我常在會堂和殿裏、就是猶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訓人.我在暗地裏、並沒有說甚麼。你為甚麼問我呢.可以問那聽見的人、我對他們說的是甚麼.我所說的、他們都知道。」

耶穌一直明明地傳揚福音真理,沒有在暗地裏說什麼。耶穌理直氣壯地說話,旁邊的一個差役卻用手掌打耶穌,於是,耶穌反過來審問他說:「我若說的不是、你可以指證那不是.我若說的是、你為甚麼打我呢。」

 

另一方面,彼得作了什麼呢?請一起讀第17節:「那看門的使女對彼得說、你不也是這人的門徒麼.他說、我不是。」耶穌被押進大祭司的園子,彼得卻被拒門外;大祭司所認識的門徒出來,和看門的使女說了一聲,就領彼得進去。這時,負責看門的使女詢問充滿恐懼的彼得說:「你不也是耶穌的門徒嗎?」那時彼得在恐懼中說:「我…我…我不是!」

彼得在跟從主時沒有準備迎接將來要臨到的苦難,沒有禱告以真理裝備自己,未有明確地決志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當我們作校園靈魂的聖經老師,卻沒有明確的決志要背起十字架跟從耶穌時,很容易在遇到危機時否認自己的身份;本來應當說:「我就是」,卻不知不覺地說了:「我不是。」我們都是軟弱的,如同彼得一樣,倚靠自己的忠誠是不可靠的,所以,耶穌曾懇切地托付彼得說:「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26:41 )

約翰福音的作者,將說「我就是」的耶穌,和說「我不是」的彼得相比,告訴我們明確的信息,鼓勵我們,要過禱告的生活,那時,真理的靈充滿我們,教導我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而扎心,決志過羊群牧者的信心生活,深深地迎接十字架的苦難,行走真理的道路到底。這樣擁有清楚的確信,天父放心將所愛所寶貴的羊群交托給我們,我們明確地效法耶穌,積極地迎接父所給我的杯,藉此,成就神恩典的工作,校園的靈魂可以飲到救恩的杯,安慰的杯,祝福的杯。

然而,彼得如何繼續否認耶穌呢?請看第25-27節:「西門彼得正站着烤火、有人對他說、你不也是他的門徒麼。彼得不承認、說、我不是。有大祭司的一個僕人、是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親屬、說、我不是看見你同他在園子裏麼。彼得又不承認.立時雞就叫了。」彼得曾經說過:我就是不能同你同死,也不能不認你;現在他連續多次不認主。彼得變成這樣的原因,因為他沒有禱告。

禱告才能添加屬靈的力量。在客西馬尼的園子中,耶穌懇切跪下禱告,汗珠如同血點,滴在地上的時候,彼得抵不住肉體的軟弱睡著了,耶穌感到難過,同他們說:你們不能同我儆醒片時嗎?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我們有絕對的理由要禱告,首先,因為我們的軟弱,其次,是撒但的試探隨時臨到;我們軟弱,什至不能勝過眼皮的重量;當彼得不儆醒禱告的時候,受撒但的試探,而成為了恐懼的奴僕,不認主,連續三次之多;憂愁的雞啼聲中,彼得的忠誠破碎了,想起耶穌的預言說,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彼得痛哭了;彼得因這失敗而對自己感到絕望,明白到禱告的重要,懇切地悔改不禱告的惡習,之後,改變成為禱告的僕人;剛強壯膽福音的僕人;看使徒行傳,他定了時候,有規律地過上去聖殿禱告的生活,這樣,他得著屬靈的能力,聖靈充滿地服侍福音的工作;彼得站起來傳道,叫三千人悔改。

明白了禱告必要性的人才會禱告;沒有禱告絕對不能在屬靈的爭戰當中得勝;祈求主幫助我們承認自己的不足和軟弱,定意要每次去到神面前禱告,得著神所賜下的力量過得勝的信心生活。

 

 

Ⅲ‧我是王(28-40)

 

宗教領袖為了殺害耶穌,整夜商量,就將耶穌清早解去彼拉多的衙門;請看第28節:「眾人將耶穌、從該亞法那裏往衙門內解去.那時天還早.他們自己卻不進衙門、恐怕染了污穢、不能喫逾越節的筵席。」猶太人帶著耶穌來到,不想因進入外邦人的地方而不能吃逾越節的筵席;他們不進衙門,表面上的追求聖潔,卻因內在的污穢,以陰謀詭計殺害無罪的人,犯了更加惡毒的罪。他們好像假冒為善的粉飾的墳墓。

彼拉多問他們,清早就帶罪人來的原因;他們如何回答呢?請看第30節:「他們回答說、這人若不是作惡的、我們就不把他交給你。」他們把耶穌誣告為作惡的刑事犯,宗教領袖想殺耶穌褻瀆神,這是宗教的理由,在彼拉多面前這罪名不管用,他們就誣陷耶穌犯了對羅馬該撒王叛亂的罪,將政治犯的罪名加給耶穌。彼拉多不想中計,不想牽涉入猶太人的宗教問題裏,就同他們說:「按着你們的律法審問他罷。」但是猶太人顯出本心說:「我們沒有殺人的權柄。」他們為了殺害耶穌,用盡了手段方法。這要應驗耶穌所說、自己將要怎樣死的話了。

在馬太福音20:18-19中,耶穌已經告訴過門徒,自己要被交到外邦人的手;受嘲笑、被鞭打、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耶穌為了承擔全人類的罪,在十字架上被掛起來,藉此成就應驗神的說話。

彼拉多不能抵擋猶太人所施加的壓力,就清早進入衙門審問耶穌說:「你是猶太人的王麼。」這是根據猶太人的控告,有政治上的意思的問題;因此耶穌沒有直接回答,反問他,「這話是你自己說的、還是別人論我對你說的呢。」耶穌盼望彼拉多不是因為人們這樣控告他而這樣問;耶穌盼望彼拉多知道耶穌的事,知道真理,得著永生;但是彼拉多好似不耐煩地說:「我豈是猶太人呢.你本國的人和祭司長、把你交給我.你作了甚麼事呢。」

他不關心真理,只想盡快解決這單案件。他想從耶穌那裏直接得到答案,作出判斷;彼拉多連一對一查經的機會也不耐煩,用腳踢了真理。耶穌雖然在血氣的爭戰中毫不計較,但是在真理的爭戰中絕不退後。耶穌憐恤彼拉多,邀請他去到真理的長河中,看真理的世界。請一起讀第36節:「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

耶穌不但是真理,而且他擁有國度和權柄。耶穌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my kingdom, 顯明了耶穌王者的身份,但是,他的國不屬於這世界,他的百姓也不屬於這世界;如果耶穌的國屬於這世界,耶穌的臣僕必然要起來爭戰。

屬於這世界的列國是怎樣的國呢?是通過戰爭和爭奪土地,擊敗敵人而建立起來的國,秦始皇帝,亞歷山大帝,拿破崙等等,都是有名的大帝,在世上以征戰建立屬自己的國,他們不分東方西方,都是藉著打仗和武器,用刀和流敵人的血,在人民的枯骨上建立起舉世聞名的國,國度內只有強權和血氣。

但是神的國不是這樣:首先不是血氣建立的國;耶穌的國是屬靈的國,不是用眼睛看到的,用政治制度建立的國,而是通過神說話的權柄、聖靈的能力、信心的工作建立起來;這國度通過耶穌作房角石而建立起聖殿,通過耶穌的十字架而興起了生命,通過耶穌的復活而顯出榮耀;迎接耶穌作人生的基督,相信耶穌的十字架,生命改變,重生為神國的百姓。這國度建立在信心和靈魂深處,以耶穌為王,同世界的國,以大帝為王,完全不同,有完全不同的國民,完全不同的生活。

我們盼望天國子民的生活,因為我們所經歷的,知道天國有真正的喜樂和平安,是信靠真理之後才得著的。在世間的生活中,每一天,我們遇到不同的複雜的問題,充滿人世間的爭競嫉妒,人事上的紛爭和煩擾,如同戰爭一樣,圍堵著我們,我們的心受到困擾,我們的靈魂感到不安,世上的國敗壞在黑暗和死亡之中。耶穌的國完全不同,充滿光和生命,仁愛喜樂和平安,真理開出道路前往這國;這個國沒有邊界,不斷生養屬靈的兒女,創造主親自管治和賜福;要描述這國,何等感到言語的貧乏和不足呢?唯有真實地親近主,信靠主,住在主裏面,可以體驗和明白了。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我們不應該繼續流浪在世間,乃是要行走真理的道,住進耶穌的國成為天國的子民。

聽了耶穌的見證,彼拉多有什麼回應呢?請一起讀第37節:「彼拉多就對他說、這樣、你是王麼。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彼拉多聽見關於耶穌的國,完全不明白,分辨不出何謂屬世界的國,何謂屬耶穌的國;他只關心地問:「這樣、你是王麼。」耶穌此時,作為階下囚,跟從他的門徒都逃跑了,但是,耶穌明顯地宣告:「我是王。」

無錯,耶穌是真理的王。耶穌是怎樣的王呢?耶穌說:「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

耶穌是真理的王,為了失去真理的世間,生於伯利恆,從被人藐視的拿撒勒開始,傳天國的道,並且為了開拓出真理的道路,要在十字架上捨命。耶穌是為了見證真理而生,來到世間,擊敗世間的王撒但,建立真理的王國,所以,耶穌是真理的王。

真理是什麼呢?真理就是神的說話,聽的時候就有生命和救恩。人因為不信神,為了尋找真理而世間上彷徨。進入大學的新生,期望在大學生活中得到人生的真理,但是因為不認識神,以為得著生命的滿足,得著人生中所盼望的東西就是真理;他們很快就陷入看來好像有自由和浪漫的大學生活中,享受享樂的文化,渴望拍拖,又以哲學文學藝術甚至參與社會運動來充實自己的生活;這樣的三四年過去了,尋找到什麼真理呢?除了爭鬥喧嚷,撕裂的失戀和痛苦,就是虛空;世人以不同的宗教,努力尋找和建造真理,但是,做了許多這些那些的事情,卻仍然為了真理是什麼而在那裏彷徨。

我也曾經因為尋找不到真理而感到彷徨,在世上流浪,最後臥在三十八年的褥子上,失去痊癒的盼望。感謝主耶穌,為了向這樣的世界來見證真理;這世界撒但作王,失去了真理,耶穌來,將神國永遠的、絕對的、無邊的真理帶給人,耶穌來到成就真理的道,叫人停止所有的彷徨,可以得著真正的救恩、生命和滿足。

真理是什麼呢?耶穌就是真理,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這位耶穌,宣告自己就是真理,這位耶穌為了成全真理,現在行走十字架的道路。父神的旨意,拯救人的真理,除了十字架的道理之外,沒有其他。

感謝讚美主耶穌,將我們從罪惡當中拯救出來,為了證明生命盼望和引領我們到神的國的真理而背起十字架;耶穌住在世上的時候,如何見證真理呢?

第一,將真理的神的說話教訓人;在約翰福音17章17節,耶穌禱告說:「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

第二,順從真理過生活;藉十字架的犧牲,顯明耶穌的愛,耶穌的真理;通過十字架的死,打開真理的道,現今只要我們迎接耶穌為真理的王,就可以作耶穌的門徒。

 

如何才可以聽見真理呢?就是聽見耶穌的聲音,請看第37下:「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在今年夏令營,一篇篇的信息,湧流出活水的江河,耶穌的說話顯明真理,聽耶穌說話的人,有明白的,有不明白的,這不是個人聽力高下的分別,IQ的分別,或是EQ的分別,耶穌說:凡屬真理的人可以聽見我的聲音,意味著作出了決志,站在真理之道上的人,與及擁有清楚的信仰跟從主是基督方向的人,順從真理和悔改的人,這些屬真理的人,能夠聽耶穌的聲音,並聽道明白,結出上好的果子來。

 

彼拉多詢問耶穌何謂真理,卻沒有可聽的耳朵,請看第38至40節:「彼拉多說、真理是甚麼呢。說了這話、又出來到猶太人那裏、對他們說、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但你們有個規矩、在逾越節要我給你們釋放一個人、你們要我給你們釋放猶太人的王麼。他們又喊着說、不要這人、要巴拉巴。這巴拉巴是個強盜。」

彼拉多沒有心機聽耶穌的回答,他雖然從耶穌身上尋找不到任何罪名,卻沒有釋放耶穌,為了討好猶太人,他想利用逾越節釋囚的規矩,從政治上去解決問題。彼拉多先前憑著他的聰明,坐到巡撫的高位,現在繼續主張自己的聰明,最終聽不到主的聲音。他的人生完全地失敗。因為他沒有把握機會,懇切尋求真理,沒有站在真理一方;他根據自己的聰明,撇棄耶穌,反而揀選了世界。

人聽見真理的聲音,是否真的很難呢?其實,許多人好似撒馬利亞婦人一樣,從靈魂深處渴慕真理,有盼望成為真理之道上的子民。要為了世上的盼望而悔改,要決志聽真理的王耶穌基督的說話,要側耳細聽神微聲的呼召,成為跟從耶穌的門徒。

 

祈求主將決志行走真理之道的心種在我們心中。祈求主繼續以說話堅固我們,幫助我們能以忍耐和愛,去服侍這個時代。求主賜牧者的心腸,憐憫聽不見主的聲音,陷入屬靈無知的人,可以走出世上的痛苦和滅亡,可以成為屬真理的人。

 

總括來說,耶穌來到,為了失去真理的世代,見證真理。耶穌憐恤因為沒有真理而彷徨的人們,就以真理的王的身份來到世界。耶穌一生全心全力地見證真理,藉著十字架上宣告成了,大大為我們打開通往神國的真理的道路,祈求主幫助我們,謙卑地迎接真理的王耶穌,以致可以擁有見證真理的身份過生活,作耶穌的門徒。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