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馬可福音 第7課 4月14日(第Ⅱ部信息)
經文 / 馬可福音 4:21-41
金句 / 馬可福音 4:31,32
「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裏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
天上活著的 神一直與我們同行,與我們在同一條船上,藉著我們叫 神的國擴張,但祂是自隱的 神(賽45:15),祂的工作有時顯而易見,但更多的時候是需要我們以感恩的心和信心的眼睛才能看得見,尤其是在意想不到的暴風中,暴風彷彿比所有能見的 神的工作都大,我們心中埋怨 神不顧我們。在今日的信息,耶穌特意要說明 神從創世以來作工直到如今, 神的國在我們中間漸長。祂向我們再講說兩個 神國的比喻,祂講了種子生長的比喻之後,再要說一粒芥菜種的比喻。我們知道芥菜種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 神的國就是要從地上最微小的漸長起來。通過今日的信息,耶穌告訴我們,祂在暴風中一直與我們在同一條船上,祂沒有不顧我們,相反祂盼望我們帶著感恩的心和信心的眼睛,看見祂在我們中間叫 神國漸長的工作,求主打開我們的心,我們都謙卑地因微小的開始而感恩,忠誠於微小的使命。
在這段時候,耶穌用一個接一個的比喻去講解 神國的真理,眾人彷彿感到耶穌的信息比以往的有點不同,好像帶有一點神秘主義,耶穌的臉上也彷似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因此,耶穌在講種子生長的比喻和芥菜種的比喻之前,說明祂用比喻的目的。請看第21,22節:「耶穌又對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鬥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燈臺上麼。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那放在燈檯上照亮一家人的燈就是耶穌,耶穌不是神秘主義者,祂乃是生命的光。雖然 神將一切智慧和知識都積蓄在耶穌裏面(西2:3),但耶穌藉著成為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特別是在暴風中靜靜地與我們同在而帶來 神國的奧秘。然而, 神國的奧秘和寶藏需要通過一個尋找和尋見的過程,才顯露出來。我們的信心生活有多幸福和喜樂,在乎我們有多投入參與這個尋寶遊戲。在剛過去的復活節營,星期六的下午,我坐在一個禮堂門外預備信息,發現椅子上有一隻塑膠蛋,以為是有人從扭蛋機扭蛋,取走玩具之後,將外殼丟在那裏,我打算在完成信息離開、無人看見的時候,就將蛋殼帶回家給女兒一心玩。怎料,過了一會兒,有一班小朋友向我所在的方向衝過來,原來他們正在玩尋找復活蛋的遊戲,他們不但發現椅子上有我所看見的復活蛋,他們更搜索那一排椅子的下面,有更多的復活蛋,他們喜樂地得著寶藏之後,沒有和我說聲拜拜,就跑離寶物的現場。如果將寶物放在極明顯的地方,就失去了尋寶的樂趣;如果將寶物放在尋找不到的地方,設計遊戲的老師也不能收工。所以,尋寶的目的是為了叫人勞苦和忍耐後,找著寶物,便得到發現的喜樂,也以那寶物為寶貴。同樣,這也是我們信心生活的目的和樂趣。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跟著耶穌說什麼呢?請一起讀第23節:「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並非所有的人都能聽見 神的聲音,得到 神國的寶藏,惟有帶著屬靈的渴慕和謙卑的心才能聽見,他們的耳朵是可聽的耳朵。耶穌的門徒沒有高的分析力,在公開試的Listening Test也沒有錢買全攻型收音機,但他們有可聽的耳朵。 神的國就在他們心裏漸長,在暴風中可以聽見耶穌叫他們平安的聲音,基督的教會通過他們擴張過來。相反,若 神知道人無可聽的耳朵,卻仍將 神國的奧秘啟示他們,那些驕傲的人,就會漸漸看 神的啟示為自己的發現,自誇自己的領悟力比別人好,他們或想著書顯出自己的名聲,將書名命名為「七個天國的奧秘」或「八樣你未知道 神國隱藏的事」。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祈求主祝福我們持守謙卑,擁有可聽的耳朵,我們信心生活因為繼續發現 神國的新奧秘而得著驚喜和滿足, 神國在我們心裏漸長。
耶穌又說什麼呢?請看第24節:「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耶穌不但叫我們要聽,更叫我們所聽的要留心“Consider carefully”。人要努力地發掘寶物,才可以得著。如果子龍牧者今晚請我們每人吃一塊一百元的牛扒,我們都會consider carefully,嗒真D這麼樣的一塊牛排和麥當奴雙牛芝堡的分別。我們特別要留心的說話是什麼呢?請看第24,25節:「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個世界越來越無恩典,世界給你一份工作,只會要求你完成1.5個人或兩個人的工作,你加班也不會多給你工資,漸漸地我們的心失去恩典,內心的器皿漸漸地縮小,待人接物不知不覺地變得計算和小器,忘記仰望多給我們的 神。上個星期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逝世,有不少人因她的死而上街慶祝,一個影響全世界的政治領袖,人在她死的時候不是哀傷悼念,實在是很可惜和發人深省的。她與已故的美國總統列根在1980年代推行經濟新自由主義,加劇全球經濟彼此競爭,將許多的服務私有化。戴卓爾夫人生前曾經說過“It is our duty to look after ourselves.”,自那段時候開始,世上的人就變得更專顧自己,不相信用大的量器量給人,世界會多給他們。耶穌知道我們身處新一個世紀,世界變得更無恩典,就更盼望我們可以成為世上祝福的源頭。耶穌盼望我們要向著世界逆流而上,持守作「有」的人,我們要有什麼呢?我們要有祝福這個世界的心,我們要有承擔這個世界的使命感,我們要有先服事無恩典的人的牧者心腸,我們以大的量器量給人, 神會多給我們,最終會改變別人的心,別人也會以恩典的量器量給我們。相反,我們望住這個無恩典的世界,看見自己已經是沒有的,世界卻仍然不留情面地從我身上榨取一點東西,我們感到命苦,心中失去恩典。我們如何能勝過這個世界呢?勝過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我們要憑信心持守作「有」的人,當我們憑信心承擔艱難的使命,並以牧者心腸懷抱這個世界,我們就成為「有」的人, 神必按時候將我們所需要的心力、時間、體力和物質加給我們,使我們勝過暴風,參與 神國擴張的工作。相反,我們因為無恩典的世界和自己身處的暴風中,自憐、埋怨,要求別人看顧自己,我們就連所有的都要被奪去。耶穌在第25節說:「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隨後耶穌講種子生長的比喻,請看第26,27節:「又說, 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通過這個比喻,我們要學習農夫謙卑和簡單的心。在沒有電燈和互聯網的古時,大多數人都黑夜睡覺,白日起來,作農夫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們手上並沒有手錶,每天只是感謝 神將新一天的時間賜下,然後謙卑和忠誠地承擔自己的使命,沒有與別人比較。就是這樣,他們黑夜睡覺,白日起來,種子就靜靜地發芽漸長,他們卻不曉得如何這樣,驚歎和感謝 神奇秒賜生命的工作。耶穌說, 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在我們的人生和生活裏面,有我們可以做的事,也有 神才能做的事,凡事都有不同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我們謙卑忠誠地承擔微小的使命,更加要等候和相信 神的工作。農夫不像現代的紅van(小巴)司機,他們的內心並不焦急,不喜歡超速,卻相信到了時候, 神的工作必定達成,在我們的信心生活裏,我們一焦急,灰心就來探訪我們,因此我們不要按自己的標準去看事情,不要焦急,卻要知道生命的工作是出於自然的。請看第28,29節:「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穀既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我們服事福音工作,要帶著農夫的內心,警醒留意 神叫生命漸長的工作,常常因此感恩,看見穀既熟了,收成的時候到了,就用鐮刀去割。種子衝破泥土,穿越石頭,繼續向上生長,結出飽滿的子粒,都是靜靜無聲的。雖然是靜靜的,但是 神的工作一直在進行中。或許我們因為沒有明顯的果子可看見,而感受不到 神與我同在,祝福我的人生,但從種子成長的比喻,我們要相信 神的國正在我心裏漸長,到了時候就可以收成。
耶穌感受到祂還未將 神國奧秘的重點帶出,祂就心裏說什麼呢?請看第30,31節:「又說, 神的國,我們可用甚麼比較呢;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裏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耶穌為要將 神國的奧秘表達得完全,祂不斷思想用什麼比喻才好呢?祂沒有 神國比喻為宇宙裏的璀璨的星河,卻尋找地上的東西,地上最小的東西,來比喻 神的國,今天耶穌信息的main point是「小」,就是一粒芥菜種那麼小,當時宗教領袖的菜大到彷彿遮蓋全世界,門徒無論做什麼、無論忠誠了多少年,看來都會被世界的菜所遮蓋,不過耶穌應許 神國必漸長成熟的盼望。請看第30-32節:「又說, 神的國,我們可用甚麼比較呢;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裏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亞伯拉罕是一粒老芥菜種,被撒在地裏的時候極其枯乾,但種上以後, 神國在他裏面漸長,他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這並不是因為他家中有很多兒子,很熱鬧,乃是因為他的內心成長到像天父一樣廣闊,他服事客旅,如同服事自己的兒子,愛 神過於任何的祝福,甚至將自己的獨生子獻在祭壇上也願意。當 神將基督教會的種子撒在地上的時候,乃盛裝在馬可的樓房裏,那時只有120人,但現在基督教成為普世的信仰。我們要相信我們的教會正在靜靜地成長,服事中國的校園福音工作。
請看第35.36節: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他們是尋求主恩典的人,所以上了別的船,跟從耶穌同行。想與耶穌同得恩典的人,也與耶穌一起經歷暴風,那時發生什麼事呢?請看第37,38節:「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麼。」這個情景十分特別,耶穌曾說,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祂何來從一隻簡陋的船上找到一個枕頭呢?我們相信 神必定要通過這個情景,來考驗門徒的信心。耶穌枕著枕頭,很平安舒服地睡著,同在船上的門徒卻驚慌吃力地對抗暴風,他們環看四圍,看不見耶穌在他們當中,就叫醒還在睡覺的耶穌,堅定地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門徒雖然滿心不信,但他們的禱告十分「強橫」,以很強的言語質問耶穌:「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我們都在暴風中,對於這樣的說話也不陌生,覺得耶穌在暴風中不顧我。
耶穌被門徒很「強」的禱告叫醒了,請看第39節:「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耶穌的眼睛或許閉上了,但祂的耳朵從未關上,祂的心向我們更是每時候躺開的,有時候我們感受不到耶穌的同在,以賽亞說祂是「自隱的 神」(賽45:15),但祂一直在天上看顧我們,在地上與我們同在, 神是永遠時刻保護我們的,祂永不打盹,也不睡覺。詩篇121:3,4說:「祂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當時波浪發出響聲,諸海生出噪音,門徒的心也充滿嘈吵,但耶穌向海和風浪做什麼呢?請再看第39節:「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創造天地的主耶穌滿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祂斥責風和海,風就止住,大大地平靜,門徒的心也平安了。就是這樣,耶穌嘴唇發出平安的話。
本來懼怕暴風的門徒,內心有何改變呢?請看第41節:「他們就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門徒不再懼怕暴風和世界,卻對耶穌生出更新的敬畏。我們怎能得勝暴風和危險的世界呢?敬畏 神便叫我們生出每時候的平安。通過今日的信息,我們重新記念 神一直作工到如今, 神的國在我們中間漸長。 神的國更特意要從地上最微小的漸長起來。耶穌也告訴我們,祂在暴風中一直與我們在同一條船上,祂沒有不顧我們,相反祂盼望我們帶著感恩的心和信心的眼睛,看見祂在我們中間叫 神國漸長的工作,求主打開我們的心,我們都謙卑地因微小的開始而感恩,忠誠於微小的使命,等候 神使用我們大大服事中國和普世校園的福音工作。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