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我麼

2013年 Aug 18日

約翰福音 21:1-17

信息

2013年 夏令營 主題信息第4課                                                    8月18日

經文 / 約翰福音 21:1-17
金句 / 約翰福音 21:15

你愛我麼

「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今日經文記述了復活的主耶穌第三次探訪門徒的愛情故事。那時,門徒因為世界夢想破碎而返回世界打魚,卻沒有收穫而陷入痛苦和絕望裏。耶穌藉153條超大魚來使他們記念主的恩典,並以炭火燒的餅和魚,溫暖內心冰冷了的門徒。耶穌主動修補與彼得破裂了的關係,藉著三次對主愛的認信,「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再次呼召彼得作餵養主羊群的牧者。祈求神通過今日經文,復活的耶穌也來探訪我們冰冷了的內心,使我們經歷耶穌炭火般的愛,並再次呼召我們作餵養羊群的牧者。現在請一齊來到提比哩海邊,參與耶穌為我們所預備愛的筵席!

Ⅰ‧耶穌不改變 (1-14)

請看第1節,「這些事以後」指著在20章裏,復活的耶穌兩次向陷入疑惑和恐懼的門徒顯現。雖然門徒親眼看見復活的耶穌,與主聚餐,但他們心底裏感到無限的灰心,無力承擔傳赦罪之道。以前,門徒與耶穌一起生活,吃三餐、數星星,彼此的關係溫馨又密切。然而,現在這一切都改變了,門徒感到與帶著復活身體的耶穌有距離和阻隔,也因加略人猶大的背叛留下傷痕。

如今門徒聚會的情況如何呢?請看第2節,門徒因耶穌的邀約而來到提比哩亞海邊相聚(太28:7)。提比哩亞海就是革尼撒勒湖,又稱為加利利海,是大部份門徒本來打滾和搵食的地方。三年前他們就在這海邊遇見主,被主呼召來跟從祂。可惜,現在門徒聚會的情況,簡單地說是支離破碎,好難約得齊人。本來門徒好像桌球上的波,在開局時融洽地聚在一起,誰不知被白波「碰砰」的一聲撞過來,發生門徒背叛、耶穌被害等事,門徒現都各散東西去了。

門徒人數點不齊,又吹起陣陣涼風,肚子更發出「咕嚕咕嚕」聲。彼得就有何提議呢?請看第3節,「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為何彼得提議打魚去呢?一來是放下耶穌對他們作牧者的盼望,靠己力去解決現實肚腹的問題;二來要通過從前熟悉的打魚技術來尋找滿足,彌補心中跟從主的失敗感。門徒同心跟著彼得打魚去,彼得在湖邊向艇家租了一艘漁船,預備好一切打魚裝備、魚網、魚餌,就在當晚出去打魚,正如三年半前他們每日所做的一樣。他們把船開到記憶中有豐富漁獲的地帶,又以火光來吸引魚群入網。他們從晚上一直作工,直到凌晨。當夜間護衛員也可獲得最少28元時薪。可是,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預備,並不一定與收獲成正比。「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連船租錢都蝕埋。經歷勞苦卻沒有打著甚麼,心中是多麼酸澀,深深被徒然和挫敗感淹沒呢!門徒離開了耶穌,與主的關係有嫌隙時,甚麼也不能做。無論在屬靈上的,在屬世打魚的事上也一團糟。門徒現在處身的情況就好像人在水中央,兩頭不到岸。現在一把年紀又再重頭起步,尋找事業上的第二春,別人又怎樣看我呢?面試時被問及career plan又點答呢?

那時有誰來探訪門徒呢?請看第4節,「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天將亮的時份本是門徒效法耶穌過傳道人生活,清早起來禱告的時間,可是現在他們仍在船上為打魚而忙過不停。他們只專注在打魚上,並不知道耶穌就在他們附近。

看見返回世界打魚的門徒,耶穌的心情是怎樣呢?三年半以來,耶穌以愛心和盼望服事栽培門徒成為神的僕人。他們本來滿身魚腥味,過平淡無味的漁夫生活,耶穌卻呼召他們,計劃要改變他們成為與耶穌一樣,作拯救人靈魂的得人漁夫。耶穌將天國的鑰匙和奧祕交託給他們管理。為此,天國的王子耶穌服侍他們,直到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復活主探訪門徒,但他們並不迎接天國復活的盼望,卻因私底下的夢想破滅就跑回世界去。似乎要說的已說了,能做到的都做盡了。然而,感謝耶穌基督!即使我們愚頑軟弱,耶穌並沒有一次放棄我們。耶穌愛屬祂的人到底,也沒有後悔對我們的選召。天國榮耀的王子耶穌,暫擱一切天國事務,仍然站在岸上等候著在海上顛波著的門徒回來。

耶穌看見門徒既灰心,又筋皮力盡的樣子,就從遠處大聲呼喚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耶穌稱呼門徒為friends,我曾為你捨命的朋友啊!比我性命、尊嚴和一切更寶貴的朋友啊!有誰在我們軟弱和過犯中,仍然稱呼我們為親愛的朋友呢?在世界裏,能帶給人利益好處的,才會稱為朋友。即使把我們生下來的父母,或是夫婦、兄弟姊妹之間,忍耐對方的軟弱也倒有限度。惟有這位耶穌以永遠不變的愛愛我們。既然耶穌在肉身有限制時,仍然捨命地愛祂的朋友,何況現今坐在父神寶座右邊的耶穌,豈不永遠作我們的幫助嗎?耶穌是我們一生裏真正最好的朋友。

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吃的沒有?」,沒有半點責備的意思,反而首先關心他們所關心的。門徒離開耶穌的呼召和盼望,以自己意思整晚努力地打魚,卻在世界的海上甚麼也打不著,只能坦白回答說:「沒有!食白果啊!」他們認不出那是耶穌的聲音,可能他們認為晨早溜溜耶穌重睡覺。

耶穌如何幫助門徒呢?請看第6節,「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失意至極的門徒聽見這話,也沒有甚麼更好的方向,就順從下網,求其個網一舊就撒下去。那時發生甚麼事呢?正要拉上來的時候,「嘩!咁重既,裝咗石頭啊,依唔係喎,你重望,快D來幫手!」原來整個網都滿了大魚,一條條新鮮生猛的大魚在網裏紮紮跳。門徒瞪大雙眼傻笑,互相擁抱和親嘴。昨晚一切憂愁都一掃而空,本來神情肅目和呆滯的他們,卻發出小孩子的笑聲。門徒靠己力甚麼也得不著,但簡單地順從耶穌的說話時,再次經歷出人意外、驚人的得勝。耶穌藉著將大魚賜給門徒,從失敗感恢復他們,叫他們能注目在耶穌身上。

在歡笑聲中,使徒約翰想起甚麼呢?請看第7節,「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這網滿了大魚使約翰立時想起三年前他們是怎樣遇見主。一聽見是主,門徒的魂魄都返回來,師兄弟各歸位,好像小孩聽見母親回家的聲音,立時收拾家中的混亂。彼得原本赤著身子,恐怕被所親愛的耶穌看見自己返回打魚的模樣,就立即束上一件外衣,急不及待就”jump”一聲跳進海裏,趕快游上岸迎見耶穌。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約有90米,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

門徒上街(船家上岸之稱)後看見甚麼呢?請看第9節,他們拖著極度疲憊的身軀,從冰冷無情的大海返上岸後,看見在耶穌那裏有溫暖的炭火燃燒著,都好想圍著耶穌那裏取暖,旰乾濕透了的衣裳。耶穌正在為門徒預備愛心樂園早餐,有香脆魚柳拼熱香餅。門徒聞到陣陣香味,口水不停在口腔內滲出來,肚腹也不由自主地打鼓。

耶穌就對門徒說甚麼呢?請看第10節,耶穌盼望門徒來到祂跟前,就吩咐他們多拿幾條新鮮魚來加餸。西門彼得就去,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大魚雖這樣多,網卻神奇地沒有破裂。耶穌叫他們拿幾條魚來,門徒卻戇居居地站著,扮忙碌地數魚,一個門徒數完,另一個又話「係咩?等我數過。」平時,他們面皮厚,聚餐不用人發施號令,就急不及待伸手拿著吃,但如今因為得罪了主而變成含羞草,實在不好意思來到耶穌跟前要魚吃。

嘩!魚燒好了,耶穌就邀請門徒來吃早餐,請看第12節,「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Come and have breakfast"這兒教導我們甚麼真理呢?就是食物對服事弟兄是多麼重要(讀這經的姊妹牧者須要會意)。有人說,要抓住男人的心,要先抓住他的胃。曾經有一個信息僕人跑到了飯堂對我說,他因為太肚餓而不能專心預備信息,所以我必須給他一點早餐,好叫他安心上路。有一個富有傳福音經驗的人說,人們不並不會真正關心你的信息是甚麼,直到他們知道你真正關心他們有幾多。所以,預備食物在建立門徒中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通過 eating fellowship、與羔羊聚餐,能夠打開罪人因世界而冰冷和緊閉了的內心迎接福音和耶穌。

門徒因與主的關係有嫌隙而不願前來,耶穌就如何服事門徒呢?請看第13節,「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嘩!這是一個何等溫馨的情境呢!從死裏復活的主、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耶穌,在冰冷的清晨時份,拿著親手燒的、熱烘烘的餅遞給門徒吃,又將美味的燒魚肉逐個遞入門徒的口裏,「彼得、多馬、拿但業、雅各、約翰、又有兩個門徒你和我」。天上的眾天使天軍雖然看見這個情境,也不能明白,不能體會被大君王耶穌餵食的恩典,只能遠遠地觀看羡慕著。門徒因耶穌的愛和服事心中感動流涕,大啖大啖將耶穌的愛吃進心坎裏。原本一個冰冷打空網的清晨,因著耶穌殷勤和愛的服侍,改變成溫暖、得勝和飽足的清晨。門徒原本內心不信,如花崗岩般堅硬,但是耶穌的愛是有能力的!The Power of Jesus Love! 耶穌炭火般熾熱的愛,軟化了門徒成為糯米磁般柔軟。

那些豐厚的魚獲最終都朽壞不見了。同樣,主所賜的大魚,無論在學業上、工作上的、金錢上的也最終會改變,但通過這一切事的背後,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能認識耶穌永不變更的愛。使徒約翰記載這段故事是在他晚年時期,跟從了耶穌六十年多。在他一生事奉裏,他與教會一同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試煉、患難、別人的誤會、逼迫,甚至殉道。但老約翰對耶穌的愛和服事仍然歷歷在目,猶如昨日發生一樣新鮮。無論世界發生了甚麼事搖動他,老約翰的心思和意念,常在耶穌的愛裏。「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一4:18)。所以,約翰多次強烈地自稱「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因他確信耶穌不變更的愛,確信耶和華本為善。正如希伯來書筆者說,「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13:8) 即使世界會變、人會變、大魚會變,但惟有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愛,對我們的善是永不改變的。啊們!

Ⅱ‧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 (15-17)

早飯後耶穌就對彼得個人地說甚麼呢?請看第15節,「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約翰的兒子西門」是彼得本來的名字,彼得放棄了耶穌對他作磐石聖潔的盼望,返回自己以往卑賤醜陋的形像,耶穌卻沒有放棄他,再次如以往那樣呼召他,重新建立門徒愛的關係。

「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這裏的認信提問好比在婚禮上,新娘在眾人前莊嚴信誓地回答主禮的問題。”Do you truly love me more than these?” 在希臘原文可譯作三個意思:第一,你愛我比這些人愛我更深麼?在試煉和苦難之中,其他人不愛耶穌而灰心退去時,你還會繼續愛耶穌嗎?第二,你愛我比愛這些人更深麼?當跟從主的道路上,你發現愛耶穌與愛丈夫、愛妻子、愛兒女、愛父母、愛家人、愛朋友上發生衝突時,你還會愛耶穌,把耶穌放在心中所愛的第一位嗎?第三,你愛我比愛這些事物更深麼?當耶穌沒有按你心願,將你心所愛的職位、豐厚的收入、人的承認、世上成就、舒適的生活環境、健康等等給你時,你還會愛耶穌如同起初時一樣嗎?

我們與彼得擁有著相同的屬靈問題,「我愛主,同時愛著一D野」。彼得起初喜見耶穌為彌賽亞後,看萬事都如冀土,立刻撇下漁網起來跟從耶穌。然而,彼得在跟從主後,慢慢地將愛轉移到其他地方上,暗地裏愛地上榮耀和成就、人的承認和稱讚、地上彌賽亞王國的左右位。當他失去愛耶穌比一切更深時,他的信仰生活慢慢出現各樣問題。他失去了起初得救的喜樂和輕散,肉身雖然跟從主,內心卻患得患失,經常為個人前途而憂慮,又與其他門徒生出爭競比較。所以,在最危急關頭耶穌被捉拿時,他的真我反應是否認耶穌。即使復活主探訪他兩次,他也感到無力承擔傳道職份,為到失去所愛的屬世盼望而憂傷。

當彼得與主的愛關係破壞時,他甚麼都做不到,靈魂在黑暗裏受苦和無力。彼得因否認耶穌的罪咎感,不能夠親近耶穌,耶穌卻主動來探訪他,藉153條大魚的收穫,甦醒在絕望中的彼得,記念以往耶穌的恩典,再以岸火的愛和服事一步步熔化他冷卻了的內心。最後,耶穌要幫助彼得向耶穌作出絕對愛的認信,從罪咎感和不義中得釋放,與主重新建立愛的關係。「耶穌問西門彼得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耶穌要求我們對主擁有絕對的愛,在耶穌和我們中間不許有任何人或事夾雜,要求我們將耶穌放在心裏的首位。因為耶穌亦如此專一並無條件地愛我們。當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耶穌就將自己最寶貴的性命、尊嚴、榮耀全都捨棄了來救贖我們。彼得看見耶穌的愛比在眼前的提比哩亞海更廣、更闊、更深,耶穌才是他的所愛和一切啊!

現在彼得深知人的軟弱,他明白到這段關係是基於耶穌首先愛他的,所以他一改爽直的回答,他婉轉但又肯定對耶穌的愛,「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Yes, Lord,"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基於對耶穌愛的認信,耶穌便將甚麼重要的東西交給彼得呢?「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feed my lambs”」中國古時的情人在暫時分離時,也會留下自己最重要之物為定情信物,在等候婚禮的日子中,能睹物思人。耶穌藉著將祂看為最寶貴的小羊交給彼得,讓彼得在等候耶穌再來的日子,通過餵養小羊來表達對耶穌的愛。我們若真心愛一個人,卻沒有途徑去愛和服事他,這是何等屈悶痛苦的事呢!小羊就是以耶穌性命救贖回來初信的靈魂,他們如同嬰孩需要牧者如父母般悉心地餵養,按時將神說話生命的糧分給他們。小羊不懂自己找食,若牧者不主動地按時餵養他,他因經常處於饑餓成為瘦羊,不但不長肉,反而因餓吃毒草而患病。為了餵養小羊,牧者需要警醒度日,也要學習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來餵養羊。通過服事一個靈魂,我們不但能表達和思念對主的愛,能更深刻體會明白牧者耶穌對我的愛和忍耐,成為擁有耶穌樣式的神兒女。

大衛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為第一位前往非洲內陸的基督教宣教士。為了宣教,他一隻眼接近盲了,又曾被猛獅襲擊以致左手終身不能康復,並左胸留下十一道獅子牙齒印。他的身體又經歷無數次熱帶雨林的疾病,並長期獨自留在內陸居住,與妻兒分離。在一次回到蘇格蘭家鄉他有這樣的演說,「有許多人談論我這多年來為主的工而犧牲。然而,這只是我對主深厚的欠債中,所歸還的一小部份。事實上,我並不認為這是犧牲,而是一種特權。」李文斯頓看這一切都是他愛耶穌的特權。李文斯頓過身後,他的心留在非洲大陸土地上,而他的骸體被送往英國西敏寺下葬。在葬禮中,有一個人切切地痛哭,其他人就問他是否認識李文斯頓。他回答說,「我不是為李文斯頓哭泣,而是為自己哭泣。我與李文斯頓同是基督徒,但李文斯頓活著和死都為了有價值的事,而我活著卻沒有為任何有價值的事。」人生的最大悲哀並非經歷苦難,而是沒有為到值得一生愛和事奉的耶穌而活著。

請看第16節,「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耶穌吩咐彼得不但要餵飽小羊,也要牧養較年長的羊群。即使羔羊重生了,建立了家庭,他們仍然是主的羊,需要牧者來照顧、引領、栽培他成為其他小羊的好牧者。

請看第17節,「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耶穌第三次重覆地問,彼得因而受傷,”Peter was hurt”,他心想,「是否耶穌信我不過呢?」耶穌通過三次愛的認信來堅固彼得對主的愛,多次愛的認信並不是為耶穌,而是為了彼得,好叫他在將來任何的風浪和試煉中,堅固在主不改變的愛裏。

耶穌以炭火和不變的愛,恢復起初與門徒的關係。耶穌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一切憂患,這位耶穌是永遠值得我們愛的彌賽亞,是我們真正的好朋友。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你餵養我的小羊。」門徒真正的喜樂來自愛耶穌比一切更深。耶穌希望與我們擁有永遠不變愛的關係,也因著愛被設立為牧者。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