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創世記 第8課 10月27日(第Ⅱ部信息)
經文 / 創世記 9:18-11:26
金句 / 創世記 11:9
「 因為耶和華在那裏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
神賜福給挪亞與其後代,使他們生養眾多。神說不再用洪水毀滅這地,並立了彩虹作為記號。神沒有改變祂起初創造人的愛和盼望,仍然要人在地上昌盛繁榮,要藉著人彰顯神的榮耀。
洪水之後,義人挪亞和他的一家怎樣過生活呢?我們想到,他們一家應當蒙恩地勤力承擔使命,過創造主神所盼望的新生活,建立新天新地,創造新的歷史。但是,在今天的經文裏,我們看到人還是照著過往那樣地生活,毀滅一定還要隨之而發生的。
從挪亞喝醉酒到人要建巴別塔、巴別城,人重復地犯罪。我們查經之後,認識到神是何等的憂傷難過呢!神以洪水潔淨了全地的罪,恢復了世界,然而隱藏在人生命裏頭的問題沒有解決,人又犯罪了,又在罪裏面跌倒。雖然如此,神不放棄地繼續成就救恩的工作。感謝讚揚這位對人擁有不變的愛和盼望的神。
首先看挪亞和他的兒子們之間發生的問題。請看9:20,21節:「挪亞作起農夫來,栽了一個葡萄園。他喝了園中的酒便醉了,在帳棚裏赤着身子。」
洪水審判之前的挪亞是何等偉大的呢?他過義人完全人(創6:9)的生活,這樣的挪亞,現在成為了農夫,修理看守葡萄園,收甜美的葡萄,並釀製出葡萄美酒。
挪亞因飲葡萄酒醉倒了,赤身露體。酗酒這樣的事,真是好難明白,竟然發生在屬靈的父親挪亞身上。人犯罪墮落後,第一件感到羞恥的事,就是赤身露體。挪亞回到赤身露體那樣的情況底下,同120年前建造方舟的挪亞完全不同了。儆醒建造方舟時,不作羞恥的事,慇勤作工,還有力地承擔別人的藐視和迫逼,雖然內心痛苦和難受,但來到神面前得到安慰和憐恤;現在一切苦難的日子過去了,休閑的日子臨到,便飲下甜蜜的葡萄酒,最初只是享受一杯,逐漸一杯變為兩杯,兩杯變為三杯,一樽,兩樽,這樣不知不覺間在罪裏面跌倒。
有「講道王子」之稱的司布真牧師這樣說:「如果,神放手五分鐘,我們的身體就變成制造罪的工場。」我們想藉著打機、眼目的情慾等,享受五分鐘的自由,但是,這一切都會醉人,我們自以為控制到自己,其實不能。我們若不給神的說話綑縛,我們不知自己的身體什麼時候陷入罪裏面。誰能在罪裏面得自由呢?連挪亞這樣的義人都跌倒了;即使擁有如所羅門王一樣過人的智慧,卻陶醉在外邦妃嫔之間,他不是大大地跌倒嗎?
所以,彼得牧者在彼得前書5:8說 「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喫的人。」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0:12說「 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
我們務要儆醒,緊握神賜給我們使命的說話,過有力的信心生活。
挪亞的第二代也發生了問題,他們對挪亞的過犯,作為兒子的有不同的反應。請看第22節:「迦南的父親含,看見他父親赤身,就到外邊告訴他兩個弟兄。」迦南的父親含,看見父親的下體,出去告訴兩個兄弟。這裏「看見」的意思,希伯來文是「享受看見的滿足」的意思,含暗暗地享受和欣賞父親的羞恥。這裏「告訴」的意思,是「報告」和「揭露」的意思,含不是為父親挪亞的過犯而憂傷和心痛,而是喜歡的心說是道非────「唏,快D來啦,有嘢睇啊!」含身為人父,看見自己的父親犯錯,理應顧念到為父的身份和尊嚴,卻反而樂意去揭發尊長的錯處與羞恥。即使爸爸老人癡呆了,身為人子的都不應如此嗤笑。
相反,閃和雅弗怎樣呢?一起讀23節:「於是閃和雅弗,拿件衣服搭在肩上,倒退着進去,給他父親蓋上,他們背着臉就看不見父親的赤身。」閃和雅弗,聽到父親的過犯,不是一齊來趁熱鬧,也不是袖手旁觀。他們為了承擔父親的過犯而積極努力。他們立即取過長衫來,遮蓋父親的下體。為了不看,他們倒退著進去。閃和雅弗當父親的羞恥為自己的羞恥,而積極地遮蓋和承擔。他們給父親「蓋上」的意思是遮蓋羞恥,不是蒙蔽真相,為父親的過犯心痛,而積極承擔的意思。同樣地,教會裏信徒之間,發現別人的過犯時,我們看見和處理的態度完全不同於世人。世上有些人,因別人的過犯而感到興奮,樂於揭發,為了告訴別人,甚至將信息掛上網,通告天下,揭發的人理直你壯地說:別人有知道的權利,我有揭露的義務。相反,我們在信的人,要學習耶穌,深深深明白罪人的過犯和軟弱,要效法主耶穌以忍耐、同情和禱告,努力地承擔他的過犯。
神的愛,是用皮子遮蓋人的羞恥;神不數算人的罪,反而赦免人的罪。神知道人的軟弱,恩典地遮蓋了;我們倚靠神的恩典,基督的恩,今天可以活著。
神喜悅怎樣的人呢?閃、含、雅弗,在建造方舟時是同工,對父母的軟弱有不同的態度,因而受到挪亞不同的祝福和咒詛。請一起讀25-27節:「就說,迦南當受咒詛,必給他弟兄作奴僕的奴僕。又說,耶和華閃的神,是應當稱頌的,願迦南作閃的奴僕。願神使雅弗擴張,使他住在閃的帳棚裏,又願迦南作他的奴僕。」「奴僕的奴僕」是最低下的奴僕。因見到父親的過犯,享受說給人聽,含的後裔受到咒詛,從迦南開始,要作低下的奴僕。相反地,因爸爸的過犯感到心裏憂傷痛苦,努力想辦法實踐承擔的閃和雅弗,得到了祝福。
彼得前書4:8說:「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愛是什麼?
我們也是如此,如果有人說出我的過犯,背後又向人說三道四,我會感覺何等的痛苦和受傷呢?相反,深深地體會我,為承擔我的過犯而努力的人,是否感動得流淚呢?耶穌來地上不是為揭發我的過犯和罪行,乃是為擔當我一切的過犯和罪惡而來。彼得前書2:24說:「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這就是神向我們顯明的愛,我們都要這樣服侍,成就擔當弟兄的過犯,為他禱告,興起軟弱的人,叫人得生命的工作,這樣,我們過施恩的生活,到了某一天,這恩典也臨到我身上,有人擔當我的過犯。
第十章記載著挪亞的家譜,交待神照挪亞的祝福和咒詛,帶領閃、含和雅弗的後裔。通過挪亞的三個兒子閃、含和雅弗,人類文明再次昌盛起來。家譜中的其他人只記錄名字,但看到第8節,含的後裔當中,特別介紹寧錄。請一起讀10:8、9節:「古實又生寧錄,他為世上英雄之首。他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所以俗語說,像寧錄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
「寧錄」的意思是『反叛』,他代表敵擋神的首領。他為人勇敢,是職業的獵人,不但狩獵動物,也捉人為奴隸,有聖經學者說,寧錄主導建造巴別塔,經文第10節說他的國起頭是巴別,第12節說他興築了大城。寧錄的遠祖含因為論斷父親的過犯而悖逆,子孫後裔裏面也出了這樣強暴的寧錄。一人的品格必定影響到後裔,含的後裔當中出現了寧錄,閃的後裔當中出現了亞伯蘭和人類的救恩者耶穌,我們要成為興起信心家族和有屬靈影響力的人。
洪水審判之後,當人類再次人口繁盛和生活舒適的時候,他們再次忘記和丟棄神,請看第11:3、4節:「他們彼此商量說,來罷,我們要作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罷,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人們建造巴別塔的動機是什麼?開頭是在示拿平原上造磚。之前人們只有泥土和石頭,不能造大城,但現在發明了造磚,將泥土用火燒過,變成堅固的磚。這是人類偉大的發明,在當時來說,是革命性的技術, 人們確信,繼續發展此技術,建築物可以頂天立地,甚至可以通天。於是他們開始一層一層地疊磚,他們期待終於塔頂通天,他們想傳揚自已的名給全世界。
他們亦相信,建造這巨大的城,沒有人可以干涉他們,連神也不能干涉他們。他們要建立自已的理想國。表面看來,開發技術,挑戰不可能的事,是人類文明的精神,是好事,但是,問題是人們的動機,他們不是為了神的榮耀,乃是想彰顯傳揚自已的名和榮耀,這其實是侵犯和挑戰神,驕傲地如同燈蛾撲火,走向滅亡的事。建造巴別塔的人,一開始就決定以自我為中心,挑戰神的旨意,事成之後,犯罪就會更變本加厲,無可阻攔了。
我們現今住在充滿巴別精神的世界裏,被譽為世界第一高度的杜拜塔座落在中東地區一個貌不驚人的城市裏,如今已經舉世矚目,被譽為「夢幻城市」。當韓國三星公司為這塔動工的時候,他們將塔的高度視為高度的機密,因為不想塔成之日,自己營造世界第一的榮耀被人奪去。
其實我們發展了何等偉大的科學和技術,在創造主神面前,只不過如同小孩子在大人面前舞動著膠刀膠劍,用人的技術,侵犯和挑戰神,更大的不幸事將來發生。現今我們只不過是知道了神創造世界的一部份而已,所以,無論發明複製技術,開發了智能手機,我們要積極地歸榮耀給神。
我們許多人都聽過《汪洋中的一條船》故事主人翁鄭豐喜的動人故事,他勇於面對自己身體因小兒麻痺症所造成的缺陷,不畏挑戰的建構自己。但是,我不久前第一次聽到更感動的故事:發明了小兒麻痺疫苗的科學家,約納斯•沙克(Jonas Edward Salk)於1953年宣布他所研發的脊髓灰質炎疫苗試驗成功,有效地預防小兒麻痺。沙克博士雖然有驚人的研究成果,但是他完全不想彰顯自已的名字,也不想賣自已的發明來賺錢。我小孩的時候看過許多人因小兒麻痺症而跛腳,現在沙克博士發明的疫苗,使脊髓灰質炎消滅殆盡;今天,我們身邊連一個小兒麻痺的人也沒有了。這博士發明的疫苗,為許多人健美的雙腿留下美好的影響。當時,好多的藥廠向他獻策,為專利而簽約,但他這樣回答:「我們不是不能申請太陽專利嗎?我們其實受到太陽驚人的恩典,但沒有人給太陽付出專利費。」他的意思是,神賜給他這疫苗,要免費供給人,不要收費,所以,現今小兒麻痺的疫苗成本價約值一元,他造福全世界,這是何等偉大。
但是,大部份人不是這樣歸榮耀給神。當人發明了小小的東西,就想要揚名立萬,以為是革命性的,改變世界歷史的。人們喜歡傳揚自已的名,這是建造巴別塔一樣的精神。中國人喜歡誇耀自己的名,世界上許多名勝古蹟,都有人用中文寫上自已的名字。香港的中小學,都為了表揚自已的榮耀,在學校門外掛條幅,公告天下學校的成就,我見到其他中學門外,就有寫出多少人入了大學,得到幾多個五星星的條幅,可惜自己的學校沒有這樣的榮耀。據說,北韓有三萬五千個金日成的銅像,都很巨大,而北韓電力供應不足,通常晚上不能點燈,但是金日成的人像就有光照的特權,整晚燈火通明。其實,敵擋神,為自己建築高高在上的巴別塔,這樣的國家是否能夠國祚長存呢?我們看看聖經,就知道神不會就這樣,讓這些驕傲的與敵為神的思想和技術,放任地發展下去的。
請看第5節:「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為了看人們所建造的城和塔,親自降臨,神知道人們建造巴別塔,如同走向滅亡的列車,於是出手叫停。
請看第6節:「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
神想,為了阻擋這樣危險的計劃,怎麼辦好呢?可能根據洪水滅世的經驗,神決定不要等人類敗壞到極點了才採取行動,而在人叛逆之初就要叫停。
請一起讀第7-9節:「我們下去,在那裏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裏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為耶和華在那裏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
神為了預防人類集體犯罪,變亂人類的口音。一樣的言語才能溝通,但現在因天下人的言語不同,人們不能溝通,人們還能夠集體做什麼?塔上的人說要取鎚仔,怎麼知道塔下取來的是鋸子;有人說取的是水,怎麼知道取來的是火;結果,彼此意見分歧,進而互相責罵,因此絕交分開了。
從聖經中看到,若不是為了神的榮耀,相反地,是為了成就人的驕傲和野心,這計劃必定失敗。撒下十五章,記載了押沙龍敵擋父親大衛的事。他暗中取得了百姓的心,自已作王。那時幫助押沙龍做這一切的,是充滿計謀的亞希多弗。他們合作,開頭成功了,趕走了大衛,但後來在追擊大衛的戰略上意見分歧。亞希多弗因為自已的意見不被王接納,便回家自殺死了,而押沙龍最終也悲慘地死了。加略人猶大一樣,他與大祭司合謀,在出賣耶穌的事成功,但後來因良心受責備,痛苦得自殺死了。計劃惡事的人,開頭是合一的,但神使他們分散,使他們失敗。
現今世界上充滿巴別塔的事件,我們住在主裏面,也要慎防巴別塔一樣的精神。我們住在無限競爭的時代之中,人人都想為自己積蓄實力:好的屬人條件,這樣才能出名;追求安樂舒適的生活,這是人的渴求。就是牧者也喜歡過舒適的甜蜜的二人世界浪漫的生活,多過上校園勞苦開拓和挑戰服侍羊群的生活。但是,世上的私慾一進入人心中,沒法制伏,誰的說話也勸不到,結果終始神擊打分散才曉得和後悔。
神知道人心中所有建造的是巴別塔抑或預備救恩的方舟。為了拯救一個靈魂,克服一切的私慾試煉,勤力建造方舟的人,重要的一刻好像挪亞一樣神使他得榮耀;但是,為了自己的榮耀建造巴別塔的人,重要的一刻,神令到他倒塌。我們要細心地檢討現今自己為了什麼而奔跑,帶著什麼目標奔跑,要認真地檢討。世人不想念人生真正的目標和意義,只想要建立自己最高的巴別塔,得到高的地位,高的名望,高的人氣,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這一切爬得越高,越接近山崖。2001年成為了九一一恐怖襲擊的目標的世貿大廈,象徵著美國人的自尊心和富有,為了積蓄富有和名望,人們付出了許多心機和時間,世界貿中心工作的人,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出色的金融專才,但是,世貿倒塌的時間,只不過十幾秒,葛培理博士(Billy Graham)指出這件事是神向美國發出的警告。巴別塔表面看來又大又華麗,是人類文明的金字塔,但是沒有神的豐盛,沒有神的成功,卻成為了走向滅亡的捷徑。
請看10至26節,本段經文提供了有關閃後代的資料,如怎樣分散居住,他們的宗教、方言及所住的地域。從記述閃的十代子孫家譜中,叫人看出在洪水後,人的歲數逐漸減少。在家譜中特別提及閃的兒子亞法撒,藉著他的後代生他拉。他拉活到七十歲,生了亞伯蘭。在神的恩慈中,神揀選了這一位藉信稱義的亞伯蘭,使他成為神救贖計劃裏祝福的源頭。神要藉他和他的後裔,使地上萬國都得福。
亞伯蘭的屬人條件如何?他的妻子撒萊不能生育,他們沒有自己的兒子,被神呼召的時候,亞伯蘭已經七十五歲。從屬人的條件看,亞伯蘭沒有任何可以誇口的地方,他沒有寧錄那樣的英雄氣概,沒有任何超卓技術,打獵、燒磚的技術都沒有,但是神的目光遠大,神從興起一個亞伯蘭開始,成就救恩。從呼召的一刻開始,神與亞伯蘭展開長途的一對一查經之旅,興起和設立他為信心祖宗。與人曉得燒磚,建造通天的巴別塔相比較,興起一個亞伯蘭的工作,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事;但是,神將盼望放在這樣的微小的事上。
重要的不是人數的多少,多人聚集時,反而驕傲,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建造巴別塔,行走咒詛的道路;相反,人數寥寥無幾,但是有正確的事奉神的聚會,這時候,神喜悅和祝福。
看使徒行傳二章,通過耶穌的門徒,開展初期教會的聚會,一百二十位信徒聚集。他們的人數少,只是努力禱告讚美神。這樣的聚會,與當時巨大的羅馬帝國相比較,這麼小的教會,實在微不足道;況且,信徒大部份社會地位卑微。但是,神喜悅他們,聖靈如風火般臨到他們的聚會中,福音的火炬燃點起來,薪火相傳至全世界,打敗撒但的工作發生了。
巴別塔一事神故意擾亂了人們的語言,使他們停工;相反,五旬節聖靈降臨的時候,信徒能說方言,語言統一。門徒用加利利的口語傳揚福音,而世界各地來到的猶太人,聽到本地話,當時沒有Google翻譯器,但是溝通無障礙,他們完全地聽得明白。耶穌基督十字架的福音,各人從心底領受得到,迎接神的愛的工作大大地發生了。
當年因巴別塔一事,神從中擾亂語言;現今因福音的工作,神施行統一的事。
為了自己的榮耀和名望建造巴別塔時,何等聰明絕頂的人,不能討神的喜悅,神分散他們;另一方面,彰顯神的名,為了神的榮耀,傳揚福音之時,個人條件雖然何等不足,神積極幫助和祝福他們,成為教會中合一的器皿。
因順服神,宣教士如何在美國建立教會呢?有幾位宣教士,本來完全不懂英文,他們憑信心到了美國,為服侍美國的羊群,在神面前懇切禱告,努力地挑戰查經。那時,神令到他們說出流利的英語,美國當地的羔羊,與他們溝通完全沒有障礙。試想,在驕傲和出色的美國大學生面前,幾位宣教士來自弱小的和語言上完全不同的小國,他們確實有許多不足,但是,順從神,傳講福音,即使說的是滿有鄉音的英語,神透過他們,祝福了他們的信心和犧牲,賜下開拓一間教會和成立信心家庭的工作。這幾位宣教士,是否天賦奪取諾貝爾奬的實力,是否唱歌足以繞樑三日的金曲歌王歌后,或者個人魅力足以稱為萬人迷的偶像明星,再而是否世界盃球賽中活力充沛的球星?是否營商有道財富雜誌上為他揚名立萬的富豪?是否可以建築以他為名的地標高樓?其實完全沒有。在物質充斥以致人性倒塌的地方,他們服膺耶穌基督的福音,為了復興神的榮耀,他們努力不懈,絕無氣餒,神親自幫助他們。
被罪綑綁,患病的靈魂,用福音的語言,神親自挪開溝通的障礙;宣教士雖然不能說出流利的英語,羊群卻得著大大的感動而改變;初到美國的宣教士,有些人其實做生意很成功,成為了有錢人,他們有自己的意思,說:如果我們在世間上成功,世間上的人自然知道,而宣教工作可以有錢地順利展開,有豐盛的物質支持,服侍宣教更有果效。這意見理論上正確,他們實際上不能夠好好地服侍福音的工作;因為人的私慾無限,不能制伏的,當人不斷想建造更大更成功的生意的巴別塔時,他們不能夠將自己的內心獻上,莫說服侍一個靈魂的福音工作,連自己的個人信仰也倒塌了,不禁在外邦的文化中同化了。
剛才說的宣教士,身在美國,為了叫一個靈魂得生命,絕對地承擔了每個星期十二對的查經,什至連自己吃飯的時間也沒有了,他們的服侍使聖靈從天而下,如同開了大洞的,興起了悔改的工作;成就在美國興起了三十個門徒偉大的工作。
現今他們已經有兒孫滿堂的祝福,可以建造自己的巴別塔了,但是,有一對宣教士夫婦,他們願意放下這一切,夫婦倆再奉差遣去了另一個城巿開拓,這是何等大的冒險呢?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做呢?因為他們的目標都是純正的,要單純的顯出神的榮耀來;為了興起一個靈魂的信心而順服神。
我們這一刻,也要深深的認真的,檢討自己的心,我的內心是否也存有建造巴別塔的野心?抑或不論何等辛苦艱難也要挑戰開拓,過使命人的生活,擁有尋找十字架使命的熱情?我們的內心的掙扎是,行走建造巴別塔的道路,抑或行走十字架建造方舟的道路,在這兩條道路上爭戰。撒但在耶穌面前,不斷誘惑耶穌,行走建造巴別塔的道路;只要向撒但鞠躬一次,就可以得到天下萬有的榮耀,耶穌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然後決志行走十字架的苦路。耶穌很有能力,可以如上古的英雄以能力管治世間,但耶穌為了拯救一個靈魂在十字架上獻出自己的生命;因為耶穌得勝了撒但的引誘,行走十字架的道路,所以,我們得到了拯救,得著新的生命。我們也要不斷醒察我們裏頭的物質主義,世俗主義,追求世上的榮耀的巴別塔;跟從耶穌教導我們的十字架精神過生活。在校園中,因傳福音受人藐視,約一個羔羊查經,絕對不是容易的事;但是,這是神所喜悅的,亦是生命的道路,所以,祈求神幫助我們默默地繼續行走這條道路到底。求神幫助我們,我們的人生,不要因尋求自己的榮耀而建造巴別塔,不要成為如此虛無地倒塌的愚拙人,反而叫我們成為為了神的榮耀行走十字架的道路,在神的國度裏面得榮耀的人。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