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來乃是要服事人

2013年 Jun 16日

馬可福音 10:32-45

信息

2013年 馬可福音 第16課                                             6月16日(第Ⅱ部信息)

經文 / 馬可福音 10:32-45
金句 / 馬可福音 10:45

耶穌來乃是要服事人

「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
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在只活一次的人生裏,每個人都盼望活得精彩和有價值。一般人認為攀上高位,並擁有許多,人生就是偉大和成功。為此他們每日激烈地競爭上位。跟從耶穌的門徒也有這樣的心思,耶穌卻說,「若有人願意做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9:35) 今日經文中10:45是整部馬可福音的金句。這句說話包含了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祂的生活、受苦和復活。祈求主通過本段經文教導我們效法服事人的耶穌,過真正為大的人生。

第一,真正為大的是在十架的路上前頭行

請看第32節,「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耶穌又叫過十二個門徒來,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說:」如今耶穌為了救贖全人類的大使命而上耶路撒冷去。在那裏,耶穌必受戲弄,臉上被吐唾沫,被鞭打,被殺害,過了三天,他要復活。受盡一切的凌辱和痛苦是耶穌成就 神救贖人類旨意必要行的道路。向著十字架的道路耶穌在前頭行。耶穌是多麼的勇敢和豪氣呢!跟隨著的門徒卻感到害怕,只能有距離地跟從耶穌。原來真正為大的人好像耶穌那樣,即使前路是多麼艱難和險惡,又有凌辱和苦難等候著,卻因為那條路是惟一成就 神聖潔旨意的,毅然在前頭行。人能為了個人利益、榮耀或成功可以在前頭行。往下經文裏的雅各和約翰,為了得著耶穌左右位置就在前頭行。但為了別人或團體益處,願意犧牲自己,背起艱難和痛苦的十架,在前頭行,那份情操就難能可貴。在企鵝世界中,有稱為the first penguin。當企鵝群為了養育下一代,必須前往海裏覓食,卻因害怕海裏的捕獵者,如海豹、海獅、虎鯨,就猶疑地站在冰塊邊緣。那時第一隻企鵝勇敢地躍入海裏,隨後其他無數的企鵝也跟著躍入海裏。雖然海裏有危險,勇敢的 the first penguin作第一個,在同伴前頭行,為企鵝群打開覓食求生之路,叫等候著餵飽的幼兒不致餓死,叫那整個企鵝群能延續下去。這是the first penguin的重要貢獻。在人類歷史中,國父、愛國之仕、科學家等,都為救國救民而願意冒險,一生背起十架。同樣,耶穌即使明知在耶路撒冷,有惡毒的宗教領袖等候和殺害祂,仍然在前頭行,因為這是惟一救贖人類的道路,也是復活和得榮耀的道路。無論有怎樣的障礙,耶穌背起十架,在前頭行。因著耶穌的勞苦,我們罪得赦免,從不安、咒詛和滅亡的人生得拯救。耶穌不但自己走這道路,也盼望門徒跟隨和效法祂走這道路,所以作榜樣在前頭行。

請看第33,34節,「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為了拯救我們,耶穌必須受戲弄、凌辱,被殺害,過三天後復活。受死和復活是我們信仰的核心,所以不但我們,也有許多教會,每逢主日也背誦使徒信經,當中包含了耶穌的受死與復活。我們效法耶穌行走為大的路,背起所託負的十架,也必須仰望復活的榮耀,才能繼續前行。「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 神寶座的右邊。」(來12:2);使徒保羅也這樣說,「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8:18) 作牧者的我們不但要背起地上工作的十架,再加上承擔使命,為靈魂在清早裏代禱,在工餘時間與人查經,還有BBF、CBF、JBF等聚會,加上特別獻詩,彷彿周日周末比平時工作日更忙碌。有家庭的牧者要教養孩子、承擔家務、雜務等;作學生的不但要預備自己將來,也學習使用自己的時間和物質來服事別人。我們每個人實在時間上、心力上、物質上也緊拙。這樣勞苦的日子也不一定能有即時肉眼見的果子。所以走上這條道路不但開始難,要中途不放棄,完成到達終點更難。

所以,耶穌苦口婆心,反覆地教導榮耀必須通過苦難而得著。耶穌說,「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門徒卻把耳朵關閉,聽見「苦難」、「十架」等詞彙就毛管豎起。按照罪人本性,無人喜歡苦難和十架。然而,我們若拒絕苦難和十架會變成怎樣呢?在遇上凌辱、苦難和死亡時,就會撇棄耶穌,返回自己罪人的道路。所以無論門徒喜歡與否,耶穌仍然教導十字架和復活的福音信仰。並且,耶穌決志背十架,作榜樣在前頭行,最終照祂所教導的得勝復活,叫門徒能確信這條道路是得生命的。

通過耶穌沒有妥協地教導硬的真理,我們學習怎樣才是真正幫助一個人。牧者如同母親悉心地服事靈魂,按時與他查經,在物質上服事他,請他飯吃,請飲品喝。如此,一個靈魂因著牧者的愛和勞苦,具體地曉得 神的愛和恩典而成長。但教導不能到此為止,牧者也必須教導他們十字架和復活的信仰。這實在不是容易的,因為罪人本性是不愛十架,不愛勤勞,卻愛懶惰、貪睡,只願意享受恩典和祝福。所以,當提起十字架的教訓時,人就扳起臉來,皺眉頭,面黑如包拯。因而作牧者的也恐懼,只願講如奶如油般好聽順耳的話。然而,人若不學習十字架,就成為無用的人。諺言「慈母多敗兒」,就是說孩童只接受慈愛和恩典成長,不但不能成為大器,反而成長為家庭和社會的負累。「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13:24);「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19:18) 以母親的愛護,再加上父親嚴厲的管教,彼此互相平衡時,孩童才能健康地成長,福音紮實的根基在他心裏被建立起來。這樣的人建造房子在福音的根基上,在作何逼迫和試煉之中不動搖。人若不學習十字架,如同把房子立在不穩的沙土上,倒塌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所以,作牧者的我們要注要,真正地幫助一個靈魂,必須教導他十字架的道理。

第二,真正為大的是治服己心的嫉妒與爭競

請看第35,36節,「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無論求你甚麼,願你給我們做。”耶穌說:“要我給你們做甚麼?”」當耶穌壯膽地在十架的路上前頭行,雅各和約翰卻近前來求,「夫子,我們無論求你甚麼,願你給我們做。」他們並不明白耶穌的教訓,卻被求個人榮耀、成功、野心和慾望的火燒著,在屬靈上非常無知地祈求。為何雅各和約翰這樣求呢?因為耶穌與門徒正接近耶路撒冷,每個門徒都為要爭做第一 no.1而著急。他們往上爬的最大障礙就是彼得。他們因為要爭做第一,常常與彼得比較、爭競和嫉妒。當彼得首先作出主是基督的認信,他們的嫉妒如同骨頭朽爛之苦;後來彼得又被耶穌責備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他們就發出內心的微笑。雅各和約翰兩兄弟夾擊爭奪位門徒首位,以親戚之情靠攏。我們的信仰生活也能體會雅各和約翰的著急,若沒有彼得那樣的人存在,我們就能做阿頭,被人所承認。不為人所看見的內心有著成為第一的煩惱。若是本來作第一的位置被奪走,人甚至因自尊心受傷而去到別的聚會,卻在新的地方上遇上另一個彼得,周圍都有彼得。在人類的社會組織學校、公司,無論在那裏,也會遇上這樣的問題。我們在信仰上成長,也必須解決這個內心的問題。

人本來按照 神的形像而被造,所以人擁如同 神那樣,追求真理的仁義,以及有擁有創作能力,渴求成為偉大的理想(創世記1:27)。然而,這不是通過個人擁有許多成為偉大,而是透過內心的改變和成長,擁有 神的形像而來。可惜,墮落了的人不是追求內心的改變成長,而是透過外在所擁有的來成就為大,甚至以攻擊或踐踏別人來提升自己。這種錯誤的為大途經,不但破壞別人,也毀滅了自己。在聖經裏有許多因嫉妒而滅亡的例子,代表者為該隱和掃羅王。他們不能接 神的主權和安排,只是基於個人的私慾而作工;他們不是活在 神面前,而是求人的稱讚和榮耀,成為與人爭競和自私的奴隸。聖經卻告訴我們 神所喜悅、真正為大的人是怎樣。他們愛耶和華,與主擁有正確的關係;他們通過 神的說話來尋找自己的身份,以及 神愛他的肯定;他們樂意順從 神的說話生活,過於基於個人情感抉擇。所以,要為大並非外在與人爭競,而是要治服己心的嫉妒和爭競,學習順服 神的主權。

請看第38,39節,「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這裏的「我的杯」指著主的苦難;「我的洗」指著主的受死。那真正為大的人參與耶穌的苦難,在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並且,他向 神擁有絕對謙卑的態度,接受誰坐在耶穌的左右是 神的主權。當我們內心世界充滿 神的真理、公義和愛,順服 神的主權,就是為大的人。故此,我們不要因外在的問題或環境而向 神喋喋不休地抱怨不平,卻要首先向 神承認自己的罪過,藉耶穌的十架得洗淨。 神必高舉和使用這樣的人來彰顯 神的榮耀。雖然,此刻雅各和約翰不明白耶穌的意思,後來他們照耶穌所教訓的,參與主的杯和受洗,成為為大的人。雅各成為十二使徒中首先殉道的,成為首先喝了主的苦杯並得著榮耀的那位;約翰肉身參與主的苦難最長,後來他在拔摩島上看見人子榮耀的異象,在啟示錄裏記載了基督榮耀豐盛的國度,他亦都在 神國裏為大的。

第三,真正為大的是服事人的

請看第42-44節,「耶穌叫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耶穌說,「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Not so with you”。這表示作耶穌門徒的要與世人有不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並非人肉身來到聚會,就是耶穌的門徒;要與世人有不同的價值觀,才能被稱為主的門徒。世人以外在上坐在甚麼位置,薪酬甚麼grade,所擁有的物質財富多寡,所管治的團隊人數等,作為一個人多偉大的標準。

有人說支配這世界有兩個重要的法則:其一為「重力」gravity,或稱為萬有引力,將所有物品往地心拉去,萬物也有墜落的傾向;另一個是自私的法則,將一切錢財、名譽、榮耀,以自己為中心拉去,這也是經濟學上最基本的假設。然而,也有與這兩個法則相反的。與重力相反的法則是流體力學的升力lift force,所以200多噸的飛機能往上升,迅速地把人或貨物從地球的一邊帶到另一邊。雖然現代人對飛機習以為常,但這是一百多年前的人所意想不到的法則。另外,與自私法則相反的就是耶穌的犧牲和服事人的生活。人的本性只為自己益處和榮耀著想。小朋友不需教導,已懂得與人爭玩具,這是我的。人自私的慾望如同火吞滅東西,永沒有說夠了。因著人的自私,這世界邁向地獄的境況。耶穌的一生卻是為了別人著想,將自己最好的施與別人。通過耶穌服事人的生活,使萬人得救。通過耶穌的犧牲服事,把世界帶到天堂的境況。

耶穌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主教導我們真正為大的就是謙卑地服事眾人的。在 神眼中並不是坐在高位上受服事,下達命令的為大,而是降卑多少,愛與懷抱別人多少,拯救罪人多少的為大;真正偉大的標準並不是社會地位、職業或身份,而是服事了、拯救了多少人。故此,擁有服事人的心腸比擁有更多東西更為重要;"to b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o have"。我們思想若果自己死後才多少人為我們哀慟,就知道自己實際在人心裏有多偉大。所以,我們若渴望成為真正偉大的,就要從渴求受服事、受尊敬、以自己為中心,改變為擁有服事多人的內心世界;從專顧自己的事務,改變為關心身邊的家人、朋友與同工,甚至遠方的宣教士;不但關心自己圈內的羔羊,也有寬闊的心照顧其他圈的羔羊。世上的高位有數目限制,所以不能不使人狹窄和爭競,但降卑自己服事人的道路,卻沒有數目限制,也是寬闊的。每個人也有盼望為大的。我們為了被 神所承認和高舉,要學習從外在與人爭競之中,轉向與自己私慾摔跤,降卑自己來服事別人。

具體上耶穌怎樣作服事眾人的榜樣呢?請看第45節,「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耶穌並不是單用口教導門徒,卻親身作了我們服事人的榜樣。耶穌是聖潔無罪 神的兒子,有永恆的生命,卻為了代贖我們的過犯而受害(賽53:5,6)。我們不信 神,離開造我們的主,使用著 神所賜各樣的美物,卻不感謝 神。若把我們一生所犯的罪過記下來,案卷長而又長。我們生在罪惡裏,靠自己不能擺脫罪惡捆綁。因此,耶穌代贖我們的罪孽在十字架受害,耶穌的死充滿著痛苦和羞辱。十字架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死刑。斬頭、槍斃、問吊,打毒針等都比十架的死刑來得人道,死囚不用多受痛苦就結束生命。十字架卻持續地叫犯人受苦,犯人因血從釘痕處慢慢流盡而死去。若是用針刺入手指甲已叫人感到心寒,用鐵釘刺穿雙手並懸掛在木頭上,痛苦更是難以承擔。耶穌獨自擔當本來是我們該受的刑罰;耶穌多受痛苦是因為公義的 神對罪的震怒。我們若不曉得 神的公義,就不能明白 神藉著在十架上的耶穌所表明的愛。 神將對歷世歷代人類所犯罪孽的震怒,全傾倒在 神的羔羊耶穌身上。

被釘十架痛苦中的耶穌第一句話說甚麼呢?「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上) 在極大的痛苦中,耶穌仍然思想著別人的事情。我們在痛苦患難中,其他人的事也無暇理會,只能想到自己怎樣脫離痛苦。耶穌卻為到那釘祂十字架的人代禱,思想那離開了 神,將要滅亡的靈魂。他們罪的問題若不解決,將要落在永遠的火湖裏。耶穌為他們著急,懇切為他們代禱說,「父啊!赦免他們。」這是耶穌在人生最後為我們的禱告。我們因經歷主十架的愛而得蒙拯救,我們也因主十架驚人的愛而感激流涕,甚至盼望將主驚人的愛傳到地極。若果我們失去了對救恩的感激,陷入形式化的信仰,對主在十架上為我受死不感動扎心,對自己的罪惡麻木,生活上也沒有真實改變。這就是把耶穌重釘十架的罪惡,輕看和藐視了主的拯救和其中目的。對將要滅亡落入地獄火湖裏的靈魂,我們合上眼,閉住口。這樣的信徒所聚集的地方被稱為教會,這實在刺透為我們受死耶穌的內心。我們若實在藉主寶血而得救贖,就要求主將耶穌的心賜給我們,能為那無知的百姓代禱;求主將耶穌所流的血、汗和眼淚也分給我們。我們若發現失去了屬靈知覺,也沒有力量過服事人的生活,就要再次仰望在十架上傾流寶血的耶穌,「父啊!赦免他們。」耶穌為我們眼淚的禱告,能恢復我們十架的信仰,效法主過服事人的生活。

耶穌服事人生活的高峰,就是被釘在十架受死。因著耶穌服事人,完全犧牲了自己寶貴的性命而拯救了許多人,使許多罪人活過來。我與你們也因著耶穌的犧牲而得著新生命。通過犧牲來換取別人得救,是救贖工作的大原則。有興旺的生命工作發生,就必有人願意降卑、犧牲自己來服事別人。「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這樣看來,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林後4:12) 雖然無人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為 神所認識和承認真正為大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寶貴的夢想,對地上財富的渴求,保存自尊心,求人服事的本性,但當我們一生效法耶穌,犧牲這一切來服事別人時,必有新生命活過來,結出意想不到豐盛的果子。

如此降卑服事人的耶穌, 神給祂怎樣的結局呢?「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 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 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 神。」(腓2:6-11) 我們的一生要怎樣活呢?如同無知的世人渴求高位,或是效法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耶穌,降卑虛己來服事別人呢?通過我們死的服事,卻能叫別人活過來,這才是真正為大的人生。感謝讚美主耶穌基督,將真正為大的榜樣教導我們。祈求主幫助我們,在只活一次的人生中,不要隨從重力和自私的法則,卻是跟從耶穌犧牲和服事人的生活,叫這險惡的世界得改變,叫許多人得生命。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