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馬可福音 第12課 5月19日(第Ⅱ部信息)
經文 / 馬可福音 8:14-38
金句 / 馬可福音 8:29
「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
在這個世界裏有甚麼比聽見愛的認信更甜蜜和幸福呢?本段經文就是彼得向耶穌作出愛的信仰認信。耶穌聽見彼得愛的認信感到十分喜悅,從此教訓他們基督的道路和門徒的道路。祈求主打開我們屬靈眼睛,基於本段經文向耶穌作出愛的認信,更新跟從耶穌的信心。
如果我們看第8章1-13節,便知道耶穌再用七個餅和幾條小魚,餵飽了四千人。耶穌的資訊清楚而有力,叫我們不用憂慮,我們日用的飲食祂是知道的,並按時供給我們。但法利賽人沒有領受耶穌的信息、悔改心中的不信,相反他們出來盤問耶穌,求祂從天上顯個神跡給他們看,他們堅持自己的意思,不悔改自己的不信,其實是試探耶穌(11),耶穌就與門徒離開他們,又上船往海那邊去了。
上到船之後,有什麼憂慮的勢力充斥著門徒的內心呢?請看第14節:「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沒有別的食物。」第14節所強調的,是船上有一個餅,卻不是完全沒有食物。但門徒望著那一個餅,又望著身邊的弟兄很多都容易肚餓和吃東西很快時,他們開始憂慮。門徒又不知道船程還有多久才上岸,也有可能如上次那般遇上暴風。他們越想著那一個餅,內心就越憂慮,裏頭思想不少屬人的事情。門徒看問題是有人忘記帶神跡後所收拾的七籃子(可8:8)上船,或許門徒間開始有屬人的議論,分配僕人的時候是指定了誰人帶餅上船的:搬運的僕人說是食物總監,食物總監卻不清楚耶穌的指示,以為是到步後才有進餐的時間。
耶穌知道他們的憂慮,和心中充滿不少屬人的思想,便囑咐他們什麼?請一起讀第15節:「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法利賽人是當時的宗教領袖,希律是政治領袖,他們是代表從世界而來不好的勢力,他們的酵顯明那時世界的問題和患病的地方。
首先,法利賽人的酵意味著假冒為善,如果我們還記得,耶穌在馬可福音7:6指出他們的假冒為善。假冒為善的人的特徵是什麼?他們看重外在的規條,關心別人有否守律法和自己在別人眼前的形像,內心卻有驕傲、情慾和貪心;他們喜歡和渴慕站在得人承認的位置上,卻不太情願謙卑服事眾人。假冒為善的人心中沒有 神,忘記了 神救恩的大能,他們長久沒有向 神作出愛的信仰認信,信心生活就是活在信徒的面前。我們向 神的愛冷淡了,對主愛的認信感到一點陌生,我們就對悔改順從和捨己感到負擔,覺得主給我的恩典並不足夠,忘記了主耶穌怎樣在十架上為我捨命,我們便失去了愛主的心和十字架的精神,沒有十字架,我們的信心生活便失去生命力。因此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34)」
至於希律的酵,代表淫亂和不義的勢力。人在貧窮的時候內心謙卑,有單純的心追求聖潔。但當祝福多起來,他們卻會像希律,因這所擁有的地位或物質而覺得自己是something,多了主張自己的意思,甚至行淫亂和不義的事。雖然門徒會說希律是個不義的君王,耶穌卻趁此機會囑咐他們要謹慎防備希律的酵,意味著他們現在也正受世俗的思想影響,他們會關心地位、名譽和權力的事情。耶穌叫門徒要防備的,是不好以世人的目光看自己,以為有成就、地位、物質才有自我價值,不好求人的承認,卻要求愛我的 神的承認。另外,我們要防備希律的酵,是世界情慾的勢力在人類的歷史中,沒有一個時代比我們所身處的時代,資訊那麼便利流通,我們躺在床上,握著手機,就能流覽從世界各地有用的資訊,但當中也有很多資訊暗示和引誘我們去到情慾的地方。我們享受過情慾後,靈魂的燈便熄滅,全身也黑暗。然而,耶穌不定我們的罪,祂在十架上擔當我們的罪價,耶穌盼望我們再次決志防備世界的情慾,記念十字架的救恩,背起十架效法耶穌,要作世界祝福的源頭,我們就成為世上的光,照亮靈魂的黑暗,也作世上的鹽,除去地上的酵。
請看第16節:「他們彼此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餅吧。」門徒因為被自己的心思捆綁,所以聽不明白耶穌的說話。聽見耶穌提及酵,他們以為是因為他們沒有餅吧!耶穌再一次聽到門徒腦中和口中都充滿著「餅」,就有什麼反應呢?請看第17,18節:「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就議論呢。你們還不省悟,還不明白麼;你們的心還是愚頑麼。你們有眼睛,看不見麼,有耳朵,聽不見麼;也不記得麼。」耶穌知道人心中不信和憂慮的勢力如同海中的風浪,惟有通過責備才能止住,叫人的內心平靜和平安。今次耶穌由門徒眼睛的不信開始,再責備他們耳朵的不信,最後責備他們腦袋的不信,不記得 神的工作嗎?有不少上司,看見下屬能力的真面目,責備完下屬,發洩壓力和不滿,然後解雇他們。但耶穌不是我們的上司,祂是我們永遠的父親,耶穌雖然訓練我們,祂卻是擁有父親心腸的老師。耶穌看見門徒的心愚頑,不是盼望快點下船,然後上山禱告,求 神另設立十二個使徒,耶穌乃是充滿無限的忍耐和盼望,不變幫助門徒的眼睛看得更清楚 神的異象,耳朵聽得見 神的應許,心中記得 神大能和恩典的工作。耶穌怎樣像父親教兒子呢?請看19,20第節:「我擘開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他們說,十二個。又擘開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筐子呢;他們說,七個。」當門徒的記性被提醒後,耶穌再問:「你們還是不明白嗎?(21)」
請看第27節:「耶穌和門徒出去,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去。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該撒利亞腓立比位於加利利海北部約40公里的地方,後面有雪山黑門山圍繞著,很適合耶穌與門徒一起舉行退修營。在路上,耶穌忽然問門徒一個問題:「人說我是誰?」雖是突如其來的問題,但門徒想起一直在眾人口中所聽見的,很容易就回答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裏的一位。」人以為耶穌是當時受百姓最崇高之尊重的施洗約翰,或者是舊約時代充滿熱情的先知以利亞,由此可見那時代的百姓以耶穌為偉大的 神僕人。我們又如何看耶穌呢?假如我們看耶穌只不過是一個偉大的人,祂可以成為人所尊敬的對像,卻不能成為我們敬拜的對像。耶穌通過這條熱身的問題,提醒門徒對祂的關心,然後再問門徒第二個問題:「你們說我是誰?(29)」這正是今次耶穌與門徒對話的核心,這個問題不能隨便回答,乃要求門徒作出個人的信仰認信,無論別人怎樣看耶穌,耶穌仍然問門徒祂是誰。人若真是基督徒,面對這問題就必思想和回答。因為認識耶穌是誰,是對我和我的羊群得救恩和得永生的直接問題。這時代的人各有自己關心的東西,Yahoo新聞每天的熱門新聞也不同,那些的主題也許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也是生活上很重要的問題,卻與我們生命的救恩沒有關係。然而,我認識耶穌是誰,人生的結局會非常不同:這關乎我是得救還是受審判,約翰福音17:3說:「認識你獨一的真 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究竟耶穌是誰呢?當所有門徒皆為耶穌這第二個問題躊躇的時候,一直沈默的彼得作出了一句偉大的信仰認信,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雖然這回答非常短,卻是耶穌最想聽見的答案。馬太福音16:16就記載了彼得認信的內容是:「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兒子。」“You are the Christ, the Son of the living God.”彼得的信仰認信和眾人的有什麼差別呢?眾人認信耶穌為一個偉大的 神僕人,是偉大的聖者,但彼得看耶穌為基督,永生 神的兒子。那一刻, 神打開彼得的屬靈眼睛,他看見耶穌的神性。「基督」是什麼意思呢?「基督」是 神所膏抹的彌賽亞,就是 神在舊約時代應許要設立和膏抹的救恩者和君王。
人受撒旦的引誘而失去伊甸園的時候, 神探訪人,應許亞當差派彌賽亞基督:「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3:15)」這個應許就是福音, 神從女人的後裔中差派彌賽亞基督擊打撒旦的頭,將人從罪和撒旦的權勢中拯救出來,這應許在創世記22:18再次出現:「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這應許藉著每個時代的先知重覆地預言,後來在以賽亞時代,更確實地應許說:「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9:6)」、「從耶西的本必發一條,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賽11:1)」及「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 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賽61:1,2)」我們察看歷史的話,以色列受了很多的患難和試煉,曾被巴比倫俘擄70年,其間失去自己的國家,隨後又成為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的附屬國,反覆過受苦難和試煉的日子。在這樣的苦難中,他們能以不絕望,克服一切的試煉,正是因為他們對 神應許的彌賽亞所懷有的盼望,他們確信彌賽亞必能夠從一切不幸、痛苦和憂愁中拯救他們出來。人人都需要彌賽亞救恩者,就是從人生的不幸、痛苦和絕望中拯救我出來的救恩者。每個人皆在尋找他的救恩者而流浪,撒馬利亞婦人尋找拯救她離開孤獨、憂愁和饑渴的救恩者;她為要尋找她真正的丈夫而在雅各井旁彷徨。在今天的信息,彼得向耶穌作出信仰認信:「主是基督。」這認信的意思是他不需要等候其他的彌賽亞,耶穌就是 神所應許的彌賽亞,就是那位 神親自設立和膏抹的基督和君王。彼得的信仰認信也表示,我只是迎接耶穌為我的救恩者與君王,只要愛耶穌和服事主,我就得著生命的一切。彼得這樣的認信,乃是屬靈的眼睛打開了,看見耶穌神性的人,才可以作出的認信。
耶穌聽見這個認信,祂是多麼的喜樂呢!馬太福音16:17說:「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作出這信仰認信的人才是真正有福的人。耶穌沒有稱在年青的時候成為了公會議員,擁有權柄、地位、財富、名譽的尼哥底母為有福的;當大部分以色列百姓都在貧窮中生活,耶穌也沒有稱擁有龐大財富的稅吏利未為有福的。然而,當西門認信耶穌為基督的時候,耶穌稱讚他說:「你是有福的。」然後祝福他。為何認信耶穌為基督的人是真正有福的人呢?羅馬書10:9,10說:「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 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就必得救、就可以得救」這是何等驚人的恩典和祝福呢!人在伊甸園被撒旦引誘、試探而跌倒、犯罪,在犯罪的一殺那,原本充滿光的樂園,就變為黑暗;亞當和夏娃的靈魂原本充滿光和生命,犯罪的時候,一切的光和生命消失,人的靈魂隨即被黑暗和死亡吞滅。他們二人原本充滿信心、盼望和愛的靈魂,如今倒被不知從何而來的羞恥感、罪咎感、不安和恐懼充滿;他們以 神的聲音為負擔,他們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對於曾經是他們承擔使命的樂園,如今他們卻想逃避、想離開,甚至想躲藏起來。亞當和夏娃不能靠著自己的力量脫離這個黑暗的勢力和權柄,他們不能脫離空虛、不安、恐懼、無意義、不幸、憂愁、痛苦和絕望,救恩是什麼呢?救恩就是從這一切空虛、不安、恐懼、無意義、不幸、憂愁、痛苦和絕望中得拯救,從罪、死亡、審判和刑罰中得自由,從撒旦魔鬼的壓制中得自由。人若得著全世界一切所有,但靈魂沒有自由、生命和光,他所得的一切都變得何等的空虛呢!人懇切盼望真正得拯救,人為了得救作什麼呢?像使徒保羅的人,會藉著徹底遵守律法而得救;有人會選擇上山修道,好脫離塵世中受苦的境地;伊斯蘭教徒為了得救,一天五次有規律地禁食、禱告;但那一切卻不能打開我們的眼睛,看見十架上的耶穌是 神,也不能打開我們的耳朵,聽見獨一真 神的聲音。感謝讚揚耶穌基督的救恩!你的救恩充滿奇妙的大能,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看見十架上的耶穌為我捨己,看見祂就是 神;耶穌救恩的大能也打通我們靈魂的耳朵,聽見獨一真 神的說話,我們便得重生,看見 神的國。
耶穌聽見彼得的信仰認信後就禁戒人不要告訴人,從此就教訓門徒基督當走的道路。請看第31節,「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耶穌在之前三年裏沒有教導關於基督的道路,如今耶穌突然預言身為基督的祂必須受許多的苦,被棄絕和行走十字架的死亡和復活的道路。彼得聽見後深深受衝擊,就拉了耶穌到一邊責備他。彼得責備耶穌,這表示彼得確信耶穌所講彌賽亞的道路是錯誤的。彼得盼望彌賽亞的道路是耶穌成為得勝和榮耀的君王,繼承大衛的王位,打敗羅馬帝國,釋放殖民地以色列,並且再次建立強盛、和平的新秩序。
彼得確信地責備耶穌不要走苦難和十字架的道路,結果被耶穌嚴厲的責備。請看第33節,「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耶穌為何責備彼得為撒但呢?這是因為耶穌意識到這是撒但的試探。撒但通過只體貼人的意思,不體貼 神的意思的彼得,作撒但的工具,阻礙耶穌走十字架和復活的道路。當我們承認耶穌為基督後,撒但常常通過我們最親密的人,試探和引誘我們不要行走十字架的道路。
神的意思和人的意思指著甚麼呢? 神的意思指著 神計劃藉著所差遣的耶穌承受十字架的苦難,作贖罪的羔羊拯救全人類,彰顯 神的榮耀。人的意思指著人通過基督的能力來成就自己的夢想。彼得不體貼 神的意思和 神的盼望,只是思想著以色列民族和自己的益處,就不知不覺成為了 神的仇敵,阻礙耶穌走十字架的道路。
耶穌責備彼得後,叫眾人和門徒來,開始教訓門徒的道路。請看第34節,「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決志要成為主的門徒,效法耶穌的一生,他們當有怎樣的態度呢?
捨己是甚麼呢?捨己是捨棄自己不願順從耶穌的本性。我們作出信心決志跟從耶穌,開展基督徒朝聖者之旅,其實這正是爭戰的開始。跟從耶穌的道路必定有許多的阻礙物,例如父母的逼迫反對或屬世朋友不信的說話,那些都有一定程度阻礙我們跟從耶穌,但比這些更大的阻礙是我自己,就是舊有的自我:耶穌教導我們常常喜樂,我們卻一遇見問題就憂愁;耶穌教導我們不住禱告,我們卻不住籌算;耶穌教導我們凡事謝恩,我們卻容易因不少事埋怨環境,論斷別人。耶穌吩咐我們愛人如己,我們卻難以勝過憎恨人的情感,不能愛別人。耶穌的盼望和我們肉身的盼望有著根本性的衝突,所以我們若要跟從耶穌,必要捨棄自己的意思,甚至要到達恨惡自己的地步。
當門徒捨己為耶穌時有何工作發生?當罪惡的舊我被治死了, 神的旨意就在我裏面成就。別人在願意捨己的人身上,看見基督被彰顯。相反,在只照自己的情感和慾望生活的人中,基督的榮耀被遮蓋。所以我們為了順從主的說話,必須捨棄個人的舊我本性,那時耶穌住在我們心中作王,成就祂的旨意。
今日的十字架只是華麗的裝飾品,就連不信的人也會把十字架當作頸鏈佩帶,但第一世紀的信徒清楚知道背起十字架是甚麼意思。背十字架就是背負著七十公斤沉重的刑具,從眾人的唾罵中上山前往刑場。沒有一個人的十字架是舒適和容易背負的,亦都沒有一個人能代替我們背十字架。當我們捨己、背起十字架跟從主的時候,心裏容易生出甚麼恐懼呢?我們容易生出要喪掉生命的恐懼,對苦難死亡的恐懼,我們也害怕失去地上有益的:例如成績、工作、婚姻和將來,我們擔憂著自己的人生會否因此而滅亡呢?我們因為這些恐懼就暗暗地放下十字架,放棄絕對地跟從耶穌,計劃保持距離地跟從主。
我們有種錯覺以為撇棄使命的十字架,自由地享受世界和肉體的安逸,就能過輕鬆沒有負擔的信仰生活;如此豈不是對自己生命有益處嗎?但是耶穌在這裏將奧妙的真理告訴我們。請看第35節,「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在這對排比句裏,第一個的「生命」指著肉身和今生的生命,第二個「生命」指著靈魂和將來的生命。當人不為主和福音喪掉生命的時候,我們本性深處的慾望再次發動起來,叫人陷入各種試探,罪的酵有力地入侵我們的內心。世上的思慮叫我們變得無力,使我們失去屬靈的喜樂和生命力,更被惡靈的折磨。
相反,當我們為主和福音捨己,積極地背負十字架的時候會怎樣?「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捨己和背十架是一條學習耶穌和成長的道路,雖然當中有痛苦,但是因行善受苦總好過因行惡受苦。不但如此,背十字架的生活成為信徒防腐的鹽,更加能結出永恆喜樂的果子,就是成長為自立成熟 神的僕人,越擁有耶穌牧者的形像,我們的靈魂亦都變得越來越剛強。跟從主的門徒不要因苦難而希奇,倒要因被揀選參與基督的苦難而感榮耀和喜樂。所以,耶穌囑咐門徒和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人救了自己的短暫的肉身生命,卻喪掉了自己靈魂有甚麼益處呢?人若沉溺著享受物質,追求世界的名譽、夢想和異性,為此而變賣靈魂又有甚麼益處呢?靈魂才是人的無價寶,並不能用任何東西來交換。擁有純潔靈魂的擁有幸福,靈魂美麗的是真正的美麗;擁有光明和健康靈魂的才是真正健康。人的靈魂如何決定了活在天堂或是地獄。我們的靈魂被罪捆綁,在撒但權勢下受苦,就是賺得全世界,卻是沒有真正自由和幸福。捨己和背起十字架才是得生命和光明的道路、得著耶穌的模樣、結永恆果子祝福的道路。所以耶穌反問我們說:「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36,37)
行走十字架道路的有何榮耀?請看第38節,「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耶穌稱這時代是淫亂和罪惡的世代。淫亂的意思是不專一,沒有承諾,只隨從利益而轉變的信仰態度。我們現在身處的世代更淫亂,也是罪惡的時代,就是敵擋 神的真理,不敬虔和不順從的世代。世人視捨己背起十字架,積極為主和福音喪掉自己生命的真理為不合理,看絕對地遵守和篤信聖經的為不識變通的人。福音核心說明耶穌是惟一得救的道路,世人卻誹難基督教思想是狹窄的。在這世代裏,我們容易以絕對順從耶穌的說話,跟從耶穌的人生為羞恥。「當作可恥」的意思是不剛強壯膽地行走門徒的道路,隱藏作基督徒的身份。
為何我們不當以耶穌的十字架道路為可恥呢?因為無論別人怎麼說,耶穌必在聖父的榮耀裏與眾天使降臨。那時,以主和福音當作可恥的人,也要被當作可恥的。基督徒真正的盼望不是人的稱讚和承認,乃是耶穌榮耀的再臨。在這個時代裏強調捨己和背起十字架,不會受人的歡迎,但是耶穌教導我們捨己和背十字架才是得救和得生命的道路,得勝和榮耀的道路。為主和福音喪掉自己生命的人,在主榮耀再臨的時候,能夠以為主受的苦難和十字架,換取真正的榮耀和冠冕。祈求主也幫助我們擁有耶穌榮耀再臨的盼望,不以主和福音為恥,積極地行走捨己、背起十字架門徒的道路。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