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出埃及記 第10課 7月20日 李永仁牧者
經文 / 出埃及記 19:1-25
金句 / 出埃及記 19:5,6
出埃及記分為三個部分。今日經文為出埃及記的中心轉接部分,連接著整本書的內容。神在西乃山以偉大的異象呼召摩西;同樣在西乃山, 神賜給以色列 神的律法。叫人驚訝的是, 神竟然將神的律法賜予這班無法無天,亂七八糟的百姓。為何神這樣做呢?這是因為耶和華是充滿盼望的 神。神盼望這些無法無天、卑微破碎的奴隸,改變為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為此神在西奈山將律法賜下,並與他們立約。通過今日經文,我們思考 神對祂子民以色列和我們有何偉大的盼望。
以色列離開因無水而爭鬧的利非訂後,在出埃及滿了三個月,來到西乃山。他們在西乃山腳紮營。這座山就是神在燃燒的荊棘中,呼召摩西的地方。在往後近一年裏,神在這裏將律法典章與建造預表神在百姓中間的會幕其詳細設計,賜給以色列百姓。當摩西到 神面前, 神就從山上呼喚,要藉摩西將以下信息傳給百姓。請看第4-7節:「『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
在這裏我們學習了兩件事:首先, 神對祂百姓單方面的恩典。本來以色列在埃及為奴, 但神如鷹把以色列背在翅膀上,帶他們出埃及,過紅海,穿越曠野沙漠。以色列和他們的後代本來世世代代作埃及奴隸,人生沒有指望,但神按照祂與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所立的約,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往他們帶到流奶與蜜之地(2:24)。「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這樣,耶和華獨自引導他,並無外邦神與他同在。」(申32:11,12) 神憑著祂作全地之主的權能,與及對以色列極大的憐憫,如鷹把以色列背在翅膀上出埃及。在得拯救的事上,以色列並沒有付出甚麼,能誇口甚麼,只是神單方面的恩典與大能成事。若沒有 神大能的手,以色列定必淪為奴隸,死亡並埋在埃及的塵土裏。但神如鷹把以色列背在翅膀上出埃及,向百姓顯明神對他們無限的恩典與憐憫。
其次, 神看待以色列如同珍寶。「屬我的子民」,"my treasured possession",有著珍貴的產業之意。 神揀選以色列作屬神的子民,揀選他們作神的長子,不容埃及人欺負以色列,為以色列出口氣,因無償做苦工,向埃及人搶回應得的金銀財寶;神使埃及人的長子遭殃,報復法老勒令丟棄希伯人剛出世的男嬰在尼羅河;神使埃及特選的戰車馬兵沉在大海。這都是因為神記念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能被神揀選作祂的子民並非小事。有家長以子女被心儀學校揀選入讀為樂。有人以被大公司或著名學府聘用為榮。有人以被抽中買居屋,得著鐵飯碗,視為人生勝利組。也有人以得著外地居留權,得美國綠卡,實現美國夢,不惜花上龐大的資金和血汗勞苦。雖然被人揀選也是好事,但被神揀選才是最好的。韓劇魷魚遊戲系列,背後理念是述說資本主義社會裏,曾經被重用的工人,在經濟轉型周期被大老闆們視為垃圾般被清除。這也暗示著現代社會的病態。惟有蒙 神揀選才是最蒙福的人生。「正如大衛稱那在行為以外蒙神算為義的人是有福的。他說: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主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羅4:6-8);縱然我們有軟弱和失敗,但「因為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羅11:29)
話雖如此,以色列雖被揀選作 神的子民,但他們也經歷許多困難和痛苦。以色列或信徒也會抱怨,被神揀選作神的僕人。以賽亞先知的罪被洗淨之先,他抱怨被 神揀選,因他看見以色列敗壞,卻又無能為力。哈巴谷向神歎息,要忍受義人被惡人吞噬的不公義多久。實際上他也抱怨 神,為何揀選他做神的僕人。被揀選作夏令營信息僕人的,也許會問:為何不選擇別人呢?「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約15:16上) 在苦難試煉中的約伯曾說:「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伯2:10) 信徒不能只接受順心如意的事,卻拒絕承擔作神百姓的代價,更何況,那些看來是苦難和災禍的事,神也能力改變為祝福。向神抱怨者只是目光唔夠上帝遠大。在我們的基督徒的生活中,有很多題目要感謝 神。我們由始至終要感謝 神的題目是, 神揀選了我們作祂的僕人服侍這世代。我們若沒有被神揀選的身份認同,我們只是掛名的信徒。
以色列人在埃及生活430年,剛剛從奴隸的人生得釋放。他們不但充滿埃及崇拜偶像的文化,所思所想所說的,都是基於肉體,奴隸的心態和慾望。他們只能看見現在,看見眼前的雞脾,卻看不見將來或異象。但 神是充滿盼望的 神。神稱呼這樣的他們為「祭司的國度」。「祭司的國度」是甚麼意思呢?在舊約中,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時,打算藉亞伯拉罕和他的後代,作世上萬國萬民祝福的源頭(創12:2,3)。神在以色列中設立祭司,祭司就是負責為百姓獻祭,使人與神復和的職份。祭司也負責帶領百姓歸向 神,教導百姓聖經,宣講 神的知識。以新約神學而言,我們可以說一個「牧者的國度」。這也是我們教會裏向承擔使命的同工互相稱呼為牧者的緣故。耶穌是我們的好牧人。耶穌是神與人之間惟一的中保(提前2:5)。我們因耶穌的寶血而重生,成為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這也是16世紀宗教改革家馬丁德通過聖經,重新發現信徒皆祭司的道理。不但是牧師,就是平信徒,因基督寶血重生的信徒,也要承擔作祭司的職份,傳揚神的知識,叫普天下人認識神。
在這裏我們學習 神的盼望, 神的盼望實在超乎人想像之偉大。以色列人是醜陋的奴隸,帶有著乞衣心態隨便度日,他們人生只渴求作享樂和慾望的奴隸。然而, 神盼望興起他們成為祭司的國度,通過他們將 神的知識傳遍天下。神盼望栽培蒙拯救的以色列,擁有神心腸的牧者,差遣到全世界去。 神的盼望是如此之廣大,是我們無法想像的長寬高深。如果我們說所有街頭流浪漢,也能成為虔誠的基督徒,為萬國禱告的僕人,這聽起來是天荒夜談。但 神盼望以色列的改變正是這樣。 神盼望60萬的以色列人,通過拾取天糧,遵守神的法度被栽培,成為服侍全世界普天下靈魂的好牧人。讚美 神深哉奇哉,對屬你子民偉大盼望。我們都能成為偉大,因為 神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偉大的盼望。一個國家成為偉大,並非靠實行自己優先的政策,而是國家按照神的盼望生活。
那時,以色列人雖然肉身得著自由,但精神上仍然是一個奴隸民族。他們的盼望只是肉體得滿足,吃得飽,睡得暖。為了飲食,他們寧願返回埃及作奴隸。看他們在曠野的多次表現,實在是無可救藥。他們所知道的一件事,就是懂得訴苦抱怨。 神是充滿盼望的 神。神對以色列說:「你們要歸我……,為聖潔的國民。」我們必須知道,我們 神是愛,同時 神是聖潔的(約一 4:8;利11:44)。許多人將「聖潔」一詞解釋為「分別出來」或「與他人不同」。聖經教導, 神的聖潔結合了 神的愛與 神的公義。簡單地說, 神不喜歡污穢的事,包括不誠實、不道德和不忠。當神說「你們要歸我……,為聖潔的國民。」神盼望以色列成為聖潔,因為神是聖潔的。「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太5:8)。我們若不認識神的聖潔,也無法愛神。相反,人憎恨神是因為心中的不純和污穢的慾望。我們若不認識 神的聖潔,我們也無法得著真快樂,因為從聖潔的 神而來的平安不能住在我們的心裏。我們若不認識神的聖潔,內心就會變得污穢如垃圾房,總感覺自己是不潔凈,如同患了痲瘋病。 神盼望屬神的百姓成為聖潔的國度,藉他們向世人宣告 神的聖潔。
彼得曾吹噓自己對耶穌的忠誠,他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太26:33)。但在耶穌被大祭司審訊時候,彼得否認了耶穌,不是一次,而是三次(太26:70)。在三次否認主後,彼得仰望耶穌的十字架。他看見耶穌的血滴下來。他在耶穌身上看見了神的聖潔。當彼得看見耶穌的聖潔時,他就改變了。教會傳統說法,羅馬教會遭遇尼祿皇帝迫害時,彼得離開羅馬。彼得在城外遇見復活的耶穌。彼得問耶穌說:「主啊,你要往哪裡去?」耶穌回答說:「我要往羅馬去,再釘十字架。」彼得意識他應該返回羅馬,與信徒們同在,並為信仰殉道。最終彼得認為自己不配像耶穌一樣被釘十字架,而被倒釘十字架殉道。
神是賜人偉大盼望的神。即使他們現在是污穢的奴隸,他們的思想、心靈、渴望皆被有毒的罪惡所玷污,但 神仍盼望以色列,能改變成為聖潔的國度。讚美 神對我們污穢的罪人仍然有偉大盼望,即使是混亂,污煙瘴氣的世界仍然有盼望。
以色列怎樣回應神呢?請看第8節上:「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以色列確實是貧窮無助的人,但當他們通過神榮耀的話語,明白 神放在他們身上的盼望時,願意順服神的吩咐。在這裏,我們學習向羊群教導聖經時,必須懷著盼望,他們才能回應神。
隨後, 神預備向祂的子民顯現,並賜下十誡。我們的 神是聖潔的 神。神的聖潔如同烈火消滅不潔的子民。因此,神不是與百姓面對面見面,而是從密雲中臨近他們,向百姓說話。因我們的 神是聖潔的,我們就必須自潔和預備好。當我們來到神面前時,我們必須預備清潔,洗衣服。我們不應穿著睡衣或污糟的衣服來敬拜神。也不要親近女人,就是暫時停止享樂和放鬆的事情。摩西曉得我們的神是聖潔的,如同烈火消滅不潔的子民。所以神的百姓以割禮、洗禮、剪髮、自潔、洗衣服來自潔,預備自己來到神面前。
當以色列民自潔後,摩西帶領百姓出營,與 神相會。那時,百姓站在山腳。西乃山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窯一般,遍山大大的震動,角聲漸漸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說話,神有聲音答應他(16-19)。降臨在西乃山頂上的耶和華,呼喚摩西,要他再次警告百姓,不要擅闖邊界,恐怕他們被神擊殺,有多人死亡(21)。摩西回答耶和華,已經警戒百姓。但神吩咐摩西下山,只與亞倫一同上來,並再次提醒其他百姓要留在山下,不可越界(23-25)。
總括而言,神如鷹將以色列背在翅膀出埃及,獨自引導他們來到西乃山,要與他們立約,並賜下律法。神對以色列擁有偉大的盼望,作屬神的子民,祭司牧者的國度,使人能認識神;為聖潔的國民,向世界彰顯神的公義。求主幫助我們記念神大能的拯救,本作罪奴隸的我們得蒙救贖和赦罪,幫助我們不可徒受恩惠,迎接神的盼望,改變作這時代的牧者,作全地的祝福源頭。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