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淨內心

2015年 Sep 27日

馬太福音 15:1-20

信息

2015年 馬太福音 第16課                                                  9月27日(Ⅱ部主日崇拜) 鄒彼得牧者

經文 / 馬太福音 15:1-20
金句 / 馬太福音 15:19,20

洗淨內心

19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20這都是污穢人的;至於不洗手吃飯,那卻不污穢人。


每天生活裡我們很注重清潔洗淨,早上起床必定先洗臉,洗淨臉上的污垢,也要刷牙,洗淨牙齒與牙縫,進食前也會洗淨雙手,蔬菜水果也要洗淨才能入口,一日工作結束回家,也要把衣服脫下等候清洗,也要洗淨一天勞碌之後的身體,洗淨才覺舒服。事實上我們很重視各樣的清潔,卻對真正要洗淨的卻毫不關心和留意,我們真正必須洗淨的是甚麼呢?心。所謂洗心革面,只要洗淨內心,就有改變發生,整個人也要完全不一樣了。耶曾在登上寶訓裡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太5:8)。」洗淨內心的人可以看見 神,也可以享受天國的喜樂與幸福,內心洗淨了是真正有福的人。祈求主幫助我們通過本段經文,聽見主的聲音,洗淨內心。

Ⅰ•古人的遺傳與 神的誡命 (1-9)

請看1節:「1那時,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說:」「那時」是指耶穌在革尼撒勒醫治很多患病者之後(太14:34,35),無論誰摸著耶穌衣裳襚子,摸著的人都得醫治(36)。那時法利賽人和文士組成了特別調查委員會,從南部遙遠的耶路撒冷,來到耶穌服事的以色列北部地區。他們為甚麼要付出昻貴的交通食宿旅費,組隊來調查耶穌呢?因為他們想查出可以控告耶穌的弱點和過失的蛛絲馬跡。

宗教領袖這樣仔細調查以後,指出耶穌的門徒有何錯誤呢?請看2節:「2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宗教領袖看見耶穌的門徒吃飯時不洗手,就開始指責門徒犯了古人的遺傳。飯前洗手可以除去雙手上沾滿的細菌,預防患病率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所以進食前洗手對於個人衛生與徤康很重要。不過對猶太人來講,吃飯之前洗手,不單只是衛生的問題,也是信仰上的問題,要遵守古人的傳統。設立洗手的規例本來是猶太人因愛 神和事奉 神,由祖宗流傳下來的習慣和傳統。後來百姓忘記了這規例本來的意義,只是表面上遵守洗手為習慣,甚至更加以是否好好遵守這遺傳,來評定信仰生活是否行得好的標準。

有一次一位拉比(猶太人的老師)下了監,在獄中只供應囚犯僅僅足夠飲用的水和維生的食物,但那位拉比為了絕對遵守古人的遺傳,情願冒生命的危險不喝水,也要洗淨雙手;他出獄之後自豪地,誇口自己怎樣堅守信仰生活。對於這樣嚴謹遵守古人遺傳的猶太人來講,耶穌的門徒飯前不洗手是何等的不潔和可憎呢?實際上為何耶穌的門徒難以遵守吃飯前洗手的遺傳呢?因為他們跟隨耶穌,常常在以色列的各城各鄉服事許多的人,馬可福音6:31 記述耶穌與門徒為了服事羊群,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對他們來講,更沒有時間遵守繁複的洗手儀式。

這樣對於非常重視古人遺傳的法利賽人和文士來講,耶穌的門徒犯了不敬虔的罪和非常嚴重的錯誤。耶穌對宗教領袖的質問怎樣回應呢?請看3節:「3耶穌回答說:你們為甚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 神的誡命呢?」法利賽人誹難門徒犯了古人的遺傳,但耶穌提醒他們,他們犯了更嚴重的罪,就是因行人的遺傳犯 神的誡命。「誡命」是指著十誡,也包括 神說話中各樣的律例。傳統本來為了人更好遵守誡命而設立,他們卻因為行傳統而犯了 神的誡命。

耶穌引用了「各耳板」的傳統為例(可7:11)。各耳板的傳統是為了人好好服事 神而設立。十誡中的第五誡是「當孝敬父母」(出20:12);也有話說:「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出21:17)」,但是在事奉 神和供養父母的事上有衝突時,應當怎樣做呢?各耳板是首先順從 神的十誡中的第一誡,以 神為首而設立的規例;當實踐第五誡和第一誡之間有衝突要怎樣做呢?法利賽人和文士如何因遺傳犯了誡命呢?請看5,6節:「5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6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 神的誡命。」法利賽人以已經奉獻了給 神為籍口,不再供給父母,他們避免了供養父母的責任,惡毒地利用各耳板的傳統,廢了 神的誡命。有時候傳統是不錯的,但人卻不遵守,或者錯誤地遵守傳統,反而成為了有害。遵守傳統的事上,本來的意義比形式更重要,但時間過去了,人忘記傳統的意義,失去遵行的精神,只留下形式化地遵守的外表。耶穌時代遵守傳統,成為了量度人是否信仰上行的好的標準,也成了論斷人的工具,作了誇口個人信仰的理據。耶穌責備他們陷入這樣的謬誤中,因死守古人的遺傳而廢了 神的誡命。本來為了更好遵守 神的誡命而設立的遺傳,產生了反效果,變成廢了 神誡命的規例。

耶穌引用《以賽亞書》的經文,指出法利賽人和文士謬誤的基本問題。請看7-9節:「7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8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9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耶穌稱法利賽人為假冒為善的人,「假冒為善」原本是演員戴著面具在舞台上演戲的意思;法利賽人和文士獻上給 神的事奉,只是演戲那樣的表面,沒有以心靈誠實敬拜,他們的內心實在無 神。他們就是以賽亞先知所講,用嘴尊敬拜 神,竭力遵守傳統的外在形式,內心卻遠離 神。他們外表上努力洗手,洗淨衣服,帶著敬虔的樣子,內心卻充滿了各樣的貪慾﹑放縱和虛假,他們不過悔改的生活,不追求 神的榮耀。這是代表傳統的舊皮袋信徒,只在言語和舌頭上,以嘴唇服事 神,實在他們再竭力敬拜 神也是枉然。他們變成這樣,因為他們重視人的目光過於活在 神面前。

通常人對宗教領袖比一般人要求有更高的屬靈和道德水平,普通人即使有過犯都可以包容,但身為宗教領袖,坐在帶領者的位置上,有常人一樣的過犯,必被人指責和誹難。宗教領袖的影響力很大,所以他們對人的目光敏感,希望人看到他們行為上好的一面,因此常常不知不覺假冒為善。然而在 神的面前,他們不能合理化自己的罪,或者找籍口掩飾,他們藉高舉傳統,廢了 神的律法,又違背誡命,他們不能逃避這罪;甚至他們犯了這樣的罪也不知道。但 神盼望祂的百姓,不只在嘴唇上,更要在內心敬拜 神。 神的百姓不要只跟隨傳統洗手,卻要洗淨內心,從心底裡親近 神,不然,成為枉然敬拜 神。我們在這時代被 神呼召作羊群的牧者,因此我們更要省察個人的內心,努力為內心成長,把目光和焦點放於 神怎樣看自己,尋求 神的旨意,悔改和盡力發掘 神的說話。

我們中間持守和延續了很多很好的傳統,其中的代表是1:1查經,寫所感和食天糧,我們按照耶穌的吩咐「餵養我的小羊」,就一直服事餵養羔羊。有時即使我們時間缺乏,仍然花時間去校園邀請人來1:1查經,餵養耶穌的小羊,因為我們知道 神的心意,重視一個人的生命過於全世界。若只是重視服事到多少個1:1查經,過於一個靈魂的生命,這就如同法利賽人一樣,枉然地敬拜 神。寫所感的目的,為了自己在 神的說話面前深深悔改,信心建立在耶穌裡,作信仰的認信,也要將 神的說話刻在心板上。食又糧是為了每一日首先聽 神的話,迎接一句生命的話語,堅固握著 神的話過信仰生活為目的。然而若失去了這一切傳統本來的意思, 或者變質了,只留下形式化地寫所感,重視食天糧有幾多日,有了別樣的內心,就成為只有形式,內心卻遠離了 神。良好的傳統不能洗淨和拯救人,再好的傳統若只有表面和形式,不能維持長久。我們要尋回這一切的本質,回歸聖經(back to the Bible),常常省察自己的內心,是否與 神說話相符,寫所感和食天糧之時,將焦點放於把一句話刻在心板上, 神的話要成為個人生活絕對的標準,也要作我的力量和喜樂,也因 神的話有盼望異象,更要成為順服 神旨意屬 神的人。祈求主幫助我們常常內心擁有和倚靠 神的說話,成為可以同 神相交的人,每一日也要努力在 神的話前察驗自己,從 神的話得著生命力。

Ⅱ•若不是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 (10-14)

請看10節:耶穌教導要重視 神的說話,過於古人的遺傳之後,召聚眾人對他們說:「你們要聽,也要明白。」請看11節:「11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當時來講,這句話是猶太人難以接受的,因為猶太人照著《利未記》的內容所述,堅固相信不潔的食物入了口,就必使人污穢。這裡「污穢人」意思是使人變成低俗和卑賤,也表示在 神面前犯罪,帶給別人壞的影響力。但是 神在《利未記》中賜人有關 何為不潔的食物的律例,是為了訓練當時屬 神的百姓。當時 神的百姓若隨便吃喝如同外邦人,例如吃生的肉和血,非常的野蠻和粗俗,在百姓中留下壞影響,所以 神藉律例使祂的百姓分別出來,免得他們被同化。同時也叫 神的百姓學習順從 神的說話,鍛鍊他們漸漸成為有 神說話的人,也使他們得著健康。

不過,時間過去了,猶太人失去了這律例的原意,人不吃不潔的食物,只為顯出個人的敬虔。彼得被呼召作耶穌的門徒,他內心仍然有根深蒂固的猶太人傳統思想,《使徒行傳》十章裏記述,有一日彼得禱告時魂遊象外,看見異象,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墜在地上,上面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昆蟲,並天上的飛鳥;這些是《利未記》中記述不潔的動物。但是當時彼得聽見有聲音對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那時彼得立刻回答:「主啊!這是不可以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徒10:10-14)。」猶太傳統思想深深蝕刻在彼得的骨中,潛意識中自然地拒絕吃不潔的食物,對他來講,吃這些不潔的物是發夢都未想過的!長期生活在猶太人的社群中,要從這樣的傳統中得自由釋放,對耶穌的門徒來講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然而傳統會因時代和情況而改變,不能基於人口裡吃了甚麼,就論斷那人,也不是因為吃了有機食品或非基因改造的食物,人品就得潔淨和有健康,或者在五星級酒店吃昻貴的牛排,那人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就升高和高尚。真正使人污穢的,不是進入人口的物,卻是從人口裡出來的,乃能污穢人。從人口所出的就是說話,人口中出來的話,顯明他的品格。從敗壞的內心出來的話,使人被污穢,從人格歪曲的人口中出來的,傷害人和留下壞的影響力。

這時候門徒帶著極之憂愁的目光來問耶穌甚麼呢?請看12節:「12當時,門徒進前來對他說: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你知道麼?」「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意思是他們十分忿怒。耶穌的門徒因為耶穌的教訓使法利賽人十分忿怒而憂慮和懼怕。法利賽人忿怒的原因是耶穌挑戰他們的遺傳和傳統,耶穌的教訓完全否定了他們當時極之重視的遺傳和傳統。當時遵守遺傳的力量很強,整個猶太人社會都被控制在遺傳之下,與遺傳對立,就必無好處。

但是耶穌對憂慮恐懼的門徒說甚麼呢?請看13節:「13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14任憑他們罷!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遺傳或者傳統似乎是 神立的誡命,事實卻只是人所設立的,不是 神所栽種。各樣洗手的遺傳也只是猶太人這樣以為和設立,並非與 神的說話有關的遺傳。不是不洗手就是沒有信心,也不代表不愛 神。即使再好的傳統,時間過去了,到了下一代也會變質,若不是 神栽種的,即是人栽種的,在歷史中必不能留下甚麼,連根也要被拔出來;最終這樣的傳統和遺傳也要消失。沒有意義和失去了本質的遺傳,無 神說話的傳統,全都要消失。相反 神所栽種的說話,十字架和復活的福音,真理的話越受逼迫,扎根越深,一切其它的都被拔出來,但真理的福音卻越要被廣傳。

我們在校園裡傳福音,撒 神說話的種子,但肉眼能見的果子很少,表面看來被世上強大的勢力壓制,做了也是枉然。但是 神的說話有大能的工作, 神必親自成就祂的國,所以要堅固握緊,可以深深扎根的 神的說話,過於人的遺傳和傳統,要相信 神的話才是永遠的,為此要盡力教訓人 神的說話。

Ⅲ•洗淨內心過於手 (15-20)

請看15節:「15彼得對耶穌說:請將這比喻講給我們聽。彼得代表全部的門徒來問耶穌,想知道耶穌的比喻的含義。14節說「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瞎子長時間不能看見,也不能靠自己再次看見,同樣長時間遵守古人的遺傳的人,也不能靠自己脫離遺傳的限制;但彼得和門徒跟宗教領不同之處,他願意學習和領受耶穌的教導。

耶穌語重深長地教訓門徒:「16耶穌說:你們到如今還不明白麼?」又教訓他們甚麼呢?請看17節:「17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肚子裡,又落在茅廁裡麼?」凡入口的供給人身體所需要的營養來維持生命,之後落到肚子裏,又落入茅厠;所以凡入口的,只能影響肉體的健康狀況,不能影響人的內心和品格。主日崇拜之後,有沒有人為了吃午餐先去洗手呢?手有少少不清潔,拿食物也不能污穢人,也不因為手洗得清潔,人就因食物得潔淨;任何食物落入肚子裡之後,都會變成一樣。

反而口裡出來的才能污穢人。請看18-20節:「18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19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20這都是污穢人的;至於不洗手吃飯,那卻不污穢人。」這裡的「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是十誡中的第六至第九誡,表示無 神的人內心的情況。耶利米先知說:「人心比萬物詭詐,壞到極處(耶17:9)。」人心中沒有 神的說話時,內心變壞和污穢,內心變壞和污穢,靈魂也朽壞和污穢,也要污染別人,也漸漸遠離 神。這事也不是在一個人裡就到此為止,也必影響生活周圍的環境﹑校園﹑工作地方和社會。

因此洗淨內心相對於洗手,有根本不能相比的重要性,所以箴言4:23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這句話是所羅門通過實際生活的經驗而領悟出來的智慧之言。所羅門得著世人都不能比較的智慧﹑聰明﹑財富﹑權力和榮耀,但當他沒有保守內心時,不能承擔這一切的祝福。他後來墮落了,留給下一代及後裔悲劇的歷史。手污穢了,用水就能洗淨,但內心污穢了,卻不能用水洗淨就可以解決。何等竭力遵守律法,外表如何裝得聖潔,又常常洗淨雙手,內心也不能洗淨。怎樣才能洗淨污穢的內心呢?

第一,帶著如今的模樣到主面前。彼前1:23說:「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 神活潑常存的道。」詩篇119:9也說:「少年人用甚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祢的話。」我們過往內心本來滿了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之後因 神的說話內心得以洗淨,從可怒之子的內心得救和重生了。雖然法利賽人本來擁有好的意圖,希望洗淨自己,所以嚴格遵守古人的遺傳,但是他們最終失敗了;因為他們沒有去到 神的說話面前。若我們沒有去 神的說話面前,無從心底意識到內心有罪,就成為了僵化和形式。祈求主幫助我們每日去 神的說話面前,省察自己污穢內心,承識自己的罪,以致罪得赦免,每天過洗淨內心的生活。

第二,藉耶穌的寶血洗潔淨。內心污穢的罪要得洗淨,付出的努力比洗手多很多倍。羅馬書3:10話「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無一個人能靠自己的努力得潔淨。洗淨內心必須要真實悔改,藉十字架的寶血得洗淨和靈裡重生,內心才能改變,成為新的創造。希伯來書9:14說:「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 神,祂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事奉那永生 神麼?」耶穌的寶血有能力,能除去任何罪人的罪,每一日倚靠主寶血的功勞,承認自己的罪,罪得洗淨才是內心潔淨的秘訣。

第三,要得聖靈作工。我們污穢了的內心得洗淨,並非靠忘記犯過罪,或者掩飾罪可以解決,我們的罪常常在我們眼前,刺透我們的內心,雖然別人不知道,但是 神完全知道;所以我們因罪咎感,懼怕審判而受苦。提多書3:5說:「祂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我們除了倚靠耶穌的寶血和 神的說話,又藉聖靈的幫助,來到耶穌面前,主必寬恕我們的罪,如同起初一樣,使我們成為新的創造。主現在也必迎接我們,使我們再次被建立,這都是聖靈的工作。聖靈作工之時,使我們從捆綁我們的罪的權勢中得釋放,重新作 神聖潔的百姓。

我們被主呼召作這時代校園的牧者和屬靈領袖,所以不論個人是否願意,都必帶給別人影響力,我們也不知不覺間,感受到別人的目光,而且我們的身份是牧者,有很多的十字架,也要承擔各樣職務,容易流於形式化和傳統,自己也自然只注重表面上行,無留意內心漸漸假冒為善,因此我們更加要勇於省察自己的內心而悔改,每天努力去耶穌的十字架面前,倚靠耶穌的寶血得洗淨,持守內心潔淨,藉著順從主的話,被聖靈管治,竭力作出內心的掙扎。那時我們內心必結出聖靈的果子,也能發出信心的馨香,將信心美好的影響力帶給周圍的人。

總括來講,耶穌教訓我們要脫離傳統的形式主義,成為順從 神說話的人。耶穌也盼望我們作真正有信心的人,洗淨內心過於洗手。祈求主幫助我們,每天去到耶穌的十字架前,悔改只包裝自己的外表,過形式化,虛假的信仰生活,使我們竭力過藉主的寶血得潔淨,被聖靈管治的生活。祈求主幫助我們身為被主呼召作君尊的祭司,緊握主聖潔的盼望,藉持守和順從 神的說話,盡力承擔主交給我們的牧者使命,在這時代被主使用在,拯救罪惡中死亡的靈魂的寶貴工作上。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