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使徒行傳 第18課 3月22日(第Ⅱ部信息) 廖得人牧者
經文 / 使徒行傳 27:1-28:31
金句 / 使徒行傳 28:30,31
「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裏、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全都接待、 放膽傳講 神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徒28:30,31)
我們可以從使徒行傳看到,福音工作開始之後,傳揚到某一個宣教之地,當中經歷許多的試煉和逆境。使徒行傳所顯明的工作,是主耶穌的福音從馬可的閣樓開始,能傳揚到達世界的首都羅馬,中間要克服許多非常的艱險和危難。保羅雖然開拓以弗所的時候已經得著了要看看羅馬的異象,但現今他成為被鎖鍊鎖著的囚犯,失去自由,並且,前去羅馬的路途,又遙遠,又有洶湧的奪命的波浪等著他,保羅如何能去到羅馬,並展開看來不可能的羅馬宣教工作呢?
祈求神幫助我們學習,通過今日的經文,認識親自成就世界宣教工作的神的引領,並且學習克服逆境的保羅,擁有活生生的復活信仰,傳揚福音的信心和牧者的心腸。
請看第1節:「非斯都既然定規了、叫我們坐船往義大利去、便將保羅、和別的囚犯、交給御營裏的一個百夫長、名叫猶流。」
保羅和其他囚犯被交給御營的百夫長猶流,就這樣開始了保羅航海前往羅馬艱險的旅程。這些囚犯去到羅馬是會在圓形的鬥獸場上受懲處的嚴重罪犯。
看看聖經的地圖,可以追蹤到,他們的船,去到西頓,經塞浦路斯,在呂家的每拉轉乘大帆船。在那裏,他們坐一隻亞歷山大的船,要往意大利去。沿途為了避開大風,在背風處行船。他們經歷辛苦,僅僅來到了一個名叫佳澳的地方。保羅建議過冬之後才行船,請看第10節:「眾位、我看這次行船、不但貨物和船要受傷損、大遭破壞、連我們的性命也難保。」
保羅為了眾人的生命安全而勸說,但是百夫長聽從船長和船主的話,不信從保羅所說的。他們覺得若果現在不行船,就要等到來年的三月;而且,他們想勉強地起行,去附近較發達和舒適的港口城巿菲尼基過冬。通常好像這樣的旅程,因管理層的私慾和勉強處理問題的方式,結果引致大型的事故。今次的選擇不例外地有危險性。
開頭,微微地起了南風,他們覺得航海很舒暢,好像遊船河一樣;船長和百夫長向著保羅投出藐視的眼神,覺得囚犯的地位和知識,憑什麼向經驗老到的船長說話呢?
他們口中哼著小調,一邊行船,洋洋得意的覺得自己的選擇聰明。主的僕人選擇尋找和行走生命的道,但是,世間的人堅持行犯罪的、想滿足自己的私慾的路,結果怎樣呢?這條船所經歷的絕望,不久發生的事情,是人們窮畢生之力也不能解決的。請一起讀14, 15 節:「不多幾時,狂風從島上撲下來;那風名叫友拉革羅。船被風抓住,敵不住風,我們就任風颳去。」
這裏由路加執筆的航海日誌,仔細得連古代颱風的名字也記載了下來。「友拉革羅」即是龍捲風。原先細微的南風,忽然地轉變為可怕的颱風。原本晴空萬里,現在卻烏雲密佈,天地漆黑一片,轉瞬間還風雨交加。本來平鋪開去的細浪,現在翻滾成十幾米高洶湧的波濤。暴風之下,大帆船上的桅杆折斷了,厚厚的帆布也撕裂了,甚至粉碎。船上的乘客隨著顛簸的船身左傾右倒。船長用盡他平生老練的經驗努力操控掌舵,想穩定船身,但是,在這可怕的狂傲的烈風面前也束手無策。
請再看15節:「船被風抓住,敵不住風,我們就任風颳去。」
在海上的行程中,本來船是主體,風力是工具;人們坐在船上,享受乘風破浪的旅程,去到想去的方向和目的地。但是,在暴風之下,船卻被強風推移得不能再隨著人的意思行駛。在暴風當中,風變成主體,大帆船淪落為茫茫大海中的一片葉子,隨時覆滅。回看經文,那時船上的人敵不住風,就任風颳去,這就是我們人生遇著暴風的寫照。
平時順境順風的時候,我們的人生靠著自己的能力、經驗和常識,可以自主地緊握著舵運轉,隨時可以轉左轉右,可以看看navigator,預計行程,為自己的將來如何作出打算,可以按著自已的意思,在人生的路途上,作出五年或十年的計劃。但是,這些都要看自己,人生的風是否順利,最初可能只是小小的逆風,當然可以克服得到。但是,真實的人生,真的如同航海中的船,會忽然間遇到可怕的颶風,那時,一切人間的知識能力和經驗,都變得一無所用。從那刻開始,我們的人生便淪落,不能再按著自己的計劃前行,乃是任風而行,如同15 節的經文所記。暴風中的人生,人變成什麼樣子呢?看看別人問的問題就知道了,別人遇見你時就問:「你點解會變成咁既樣架?」回答:「其實我都唔想架,我都唔知道點解會不知不覺間來到這地步。」人生淪落為大海中的一片葉子是何等絕望呢?在香港,九七之後,沒有人想過會遇上金融風暴,在經濟的海洋中陷入負資產,幾乎淹死;也沒有人可以預知零三年的沙士風暴,現在的豬流感風暴,在感冒的海洋中,誰想到幾百個人沒頂呢? 連最安全的教育界也有縮班殺校,使經驗老到的教師都感到無助;所以,人生的旅途的曲線是不斷的順風和暴風的交叉,居安思危成為智慧人的座右銘,因為順境不能永久,勝利的金牌,不是每次世界盃囊中之物。試看古代的埃及、巴比倫、羅馬,原先都是舉世聞名的強國,現在只有歷史遺跡讓人憑弔,即使現今的美國仍然有叫世人觀看她鼻息的威勢,但是不知道能持續到幾時呢?我們不可以被現時的順風所欺騙,也不要自欺欺人啊!
為何人生的路途上有暴風呢?這是為了讓人知道世間上的一切事,不是按著人的聰明智慧發生的。這時代的趨勢,環境的變遷,都是絕對的經由那有能力的、掌權的、萬有的主宰者。人通常因自己的聰明才智而自誇和驕傲,藐視一切,過得意洋洋和趾高氣揚的生活,完全的忘記,甚至否定萬有的主宰者神。誰不知,神平時任我們而行,但到了某一天,在重要的一刻,會忽然的臨到,暴風一樣擊打驕傲的人生,那時,沒有人可以逃避。在暴風之下,人要放棄一切,雙手高舉投降,正如今日所讀的經文。
現在,請看第17至20節:「既然把小船拉上來,就用纜索捆綁船底,又恐怕在賽耳底沙灘上擱了淺,就落下篷來,任船飄去。我們被風浪逼得甚急,第二天眾人就把貨物拋在海裏。到第三天,他們又親手把船上的器具拋棄了。太陽和星辰多日不顯露,又有狂風大浪催逼,我們得救的指望就都絕了。」
人們將自己所重視的貨物掉進大海之中,用盡方法去救自已,連續幾天不見天日,不論月亮星星,周圍都是漆黑一片。一連多天不分日夜的只有持續的黑夜,那時候,在光明中才有安全感的人,會感受到何等的恐懼從心底興起呢?
請看20節:「太陽和星辰多日不顯露、又有狂風大浪催逼、我們得救的指望就都絕了。」
強風的催逼,加上巨浪死亡的吞噬,人們完全看不見救恩的盼望,「指望都絕了」的意思是活過來的盼望連一絲一線的機會也沒有的意思。
船上的人們,已經連續多天沒有吃東西,即使船上還有許多食物,但是沒有人有胃口去吃,心中反問,吃東西為了什麼?這樣禁食,原因是負面地想到,就快要死了。
在這個時候,完全絕望的那一刻,能夠振奮人心,起來作領袖的是誰呢?就是一直學習基督牧者心腸的保羅.我們一起讀21, 22節:「眾人多日沒有喫甚麼、保羅就出來站在他們中間說、眾位、你們本該聽我的話、不離開革哩底、免得遭這樣的傷損破壞。現在我還勸你們放心.你們的性命、一個也不失喪、惟獨失喪這船。」
不多幾日前,保羅以他的地位,作為一個囚犯提出善良的勸告,卻被人藐視,現在他站在眾人面前,成為眾人的牧者,安慰了絕望當中的人,叫他們放心,並給予他們方向。
請看第24節:「保羅、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該撒面前.並且與你同船的人、 神都賜給你了。」
夜間主向保羅說:不要怕,要到該撒面前的保羅,性命必然安全。神將船上人的生命交託給了保羅,保羅成為眾人的牧者,要餵他們吃,吃飽了又教他們生命之道。
神顯現在保羅面前,將安慰和勇氣種在他的心中,將所有人都不會死的信心,一定活過來的信心,種在他的心中。保羅緊握著神應許的說話,能在逆境中發光,當中我們看見,首先是保羅對神有信心。所以第25節說:「眾位可以放心、我信 神,他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
平日聽人說:「要信心作什麼呢?信耶穌可以賺錢嗎?有飯吃嗎?」誰知道,在遇到危機的那一刻,沒有信心的人解決不了危機,我們可以看見,那時,最需要的是具備對神有信心的人,向人安慰說:我信神,眾位可以放心。
挪亞時代一樣,洪水來臨之前,所有人都嗤笑挪亞,藐視他的方舟,以為是不對路的浪費時間的做法; 但是, 洪水來臨的時候, 一切寶貴的都變得無用, 而唯一有用的就是挪亞用了120年時間所建造的方舟。洪水來到的時候, 那些嗤笑挪亞和方舟的人, 都沉淪淹沒在海洋中, 平時看來什好的東西, 都落在水中浸透了, 只有信心的人發光。受人藐視的挪亞, 在所造的方舟和在日益增長的洪水中, 去到最高的地方, 越下大雨, 就越向高處上。由此可見,純全的信心, 不是沒有用,乃是忍耐等候,到了神的時候,特別是在逆境中,必然會發光榮耀神, 信心的人是危機中眾人的牧者和領袖。
現今,我們領受了福音使命, 我們所作的,人們看見, 就議論藐視我們說:「今時今日激烈競爭的社會中, 你們究竟在做什麼呢? 不如勤力地做好自己的本份, 學生勤力地溫習, 預備測驗考試; 即將就業的牧者,就不斷積蓄自己的實力吧。」 這一切看來才是正當的做法。
無錯, 我們需要讀書來提升自我, 而在無限競爭的社會中,我們也要充實自己,得著知識,與時並進。但是,聖經告訴我們,真正的實力是什麼。 真正的實力是什麼呢? 是GPA嗎? 是累積的工作經驗嗎? 是英語能力嗎?真正的實力,是無論面對怎樣的危機, 都有破解和適應的能力,這就是信心。
摩西是否因為學問不足,外國語言的水平不足,所以被神差了去曠野接受訓練呢?保羅是否勇氣不足,知識有限,所以神要他經歷那麼多的試煉和患難呢?不是的, 摩西和保羅都因經歷神所准許的試煉與患難而得著信心,他們經歷了神的活著和同行,這不是理論上知道,或知識上的知道,而是實際生活的信心。他們所積蓄的真正的實力是信心。在危機當中他們服事和參與了救恩的工作,成為了眾人的牧者和領袖,能彰顯的乃是信心。
我們年輕的時候都要積蓄真正的實力,就是要學習信心。
神在危機的時候必然使用怎樣的人呢?
士師記時代,有急難中發光的耶弗他;在保羅的時代,在前往意大利的船上,有完全絕望中安慰眾人並且叫276人都安全得著生命的牧者使徒保羅。
這樣的實力不是隨便的或隨時隨地在任何人面前顯示出來的。 平時, 人們都忙碌於自己的計劃,有自己的私慾,有想拍拖啦,有想讀好書預備將來啦,有想享受現今生活中的樂趣的,在這樣的人們面前,不會顯現出來的。挪亞是如何默默地營造方舟,保羅是如何被受船長和百夫長的藐視,然而,在他們的心中只有一樣,就是如何為主作工,承擔和完成神所交託的拯救世人的使命,活在有屬靈異象的人生當中。
神向這樣的人面前顯現,將個人的確信,不要怕,和必然保守的應許,種在他的心中,這樣的人擁有遇見神的經歷, 然後被高舉使用。我們要信神,也要成為持守信心到底的人。
我們的人生, 一起上了同樣的船,在這樣的風中起行。 祈求神幫助我們, 成為能發聖潔的夢,有使命感地過生活, 有信心地行走的,在信心中啟航的好牧人。
請看第27-32節:「到了第十四天夜間、船在亞底亞海、飄來飄去、約到半夜、水手以為漸近旱地……」
遇到暴風之後第十四天的夜晚, 船在海上飄來飄去, 到了半夜,好像到了較為安全的時候, 船員探探水的深淺, 終於發現越來越接近陸地了。他們確實了資料,然後作什麼呢?船員們想先救自己,偷偷地把小船拋放在海裏,想乘機逃走。
人將姓命交託船主,但水手卻想離棄一船的人,連救生的船也駛走。現實生活有許多相類似的事件,人們為了救自己,不理會責任的承擔,不理會別人的生死;去年韓國歲月號沉沒之前,有許多的船員包括船長, 為了救自己而首先逃生。
保羅有拯救船上的人的內心,叫百夫長和軍兵阻止了水手的作為;上帝顧念人的生命,而牧者也有這樣顧念關注的心腸。結果,百夫長吩咐軍兵砍斷小船的繩子、由他飄去。船員逃跑的計劃便泡湯了。
現在, 船上的人,無論是船員、 囚犯、 兵丁等,死活都一致,同生共死,大家成為必須同舟共濟的共同體。而船面之上, 保羅成為了帶領者, 百夫長、 船長和軍兵, 所有的船員,有能力的人,都成為了保羅的助手;不單如此,神使保羅成為了船上276人的牧者。請看第33節:
27:33 天漸亮的時候、保羅勸眾人都喫飯、說、你們懸望忍餓不喫甚麼、已經十四天了。
天亮的時候,保羅勸勉眾人, 要他們吃東西, 並且要吃得飽飽的,為什麼呢? 這是關乎救命的事,他們需要救恩的體力,這樣,他們就可以做到,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於損壞的結果。
他們所吃的是經過保羅禱告感謝和擘開的餅,是救恩的餅,每吃一口餅, 就如同領受救恩, 經歷救恩的體力, 逐步的添加強壯起來。 保羅勸勉人們,要來吃救恩的飯。
請看第39-44節:船愈益接近陸地, 在場的軍人,計劃要把囚犯殺了、恐怕有洑水脫逃的。但是,神使用百夫長救了保羅,阻止軍兵任意而行、反而吩咐:會洑水的、跳下水去先上岸.請看第44節:「其餘的人、可以用板子、或船上的零碎東西上岸.這樣、眾人都得了救上了岸。」
終於沒有一個人受傷, 全船276人, 都安然的抵達陸地,上了岸得救。
回看第20節,人們 因為遇見暴風,得救的指望都絕了; 然而, 第44節說:眾人都得了救,上了岸。
如何可以成就這樣的工作呢? 就是跟從保羅一個人的信心, 因為一個人的信心, 因為他屬靈的帶領, 危機的時候, 不是單單的自顧自, 救自己, 一個人活著, 而是學習基督顧念人的生命,擁有牧者的心腸,要多人得救,結果, 船上276位乘客, 都被視為寶貴的羔羊, 為了令羊群得救, 信心地傳神的話,細心地服事和照顧他們,儆醒地給予救恩的糧食,全船的得救, 全因保羅的信心和牧者的心腸。
美國芝加哥舉世聞名的慕迪神學院的一位校長George Sweeting博士說:「 一個人信仰屬靈的深度,可以在危機中顯現出來。」
我很同意,試看歲月號事件中,固然有人貪生怕死事先逃走,但也有少數的人, 不顧自己的性命;其中 一個二十多歲的女職員,為了拯救多一個學生而犧牲了自己。這是人品格的深度, 面對危機才顯出。而信仰屬靈的深度, 平時看不出分別,看來教會之中,大家都幾好,有良好的品格,但信心的深度, 一定要遇到真正的危機才顯出來。我們要預備自己的信心,成為有信心深度 的人。
歷史上有一位信心的領袖,成為了拯救國家的英雄。1864年,丹麥在一場與奧地利的戰爭中敗北, 所有南部肥沃的田野都淪亡在敵人手中;剩下北方的沙地,使 國民感到絕望和失意。這時, 能救國民於絕望之中的,不是國王或者政治家,不是將軍或者經濟學家,乃是年屆81歲高齡的Grundtvig 牧師。 他一個人存有從神而來的夢想和盼望,向完全絕望的百姓說話,特別是向年青人, 鼓勵他們從酗酒和享樂當中悔改,要有愛神愛鄰舍愛土地的信心和勇氣,把盼望種在他們的心中。結果,國民中98%的人信主,他們來到海濱臨海的半島邊上,種上成蔭的樹林, 展開新的工作。 因為牧師個人的信心,屬靈上的儆醒和教訓神的說話,興起了全國, 絕望的丹麥,竟然改變成為世上擁有美好的豐盛的農產品的國度。 現今丹麥人尊稱這位牧師為國父,神就是這樣使用信心勇士的神。
祈求神幫助我們,特別是香港的年青人,不要單單的埋怨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乃是要有信心。
在我們中間, 特別是今日的校園中, 許多人都遇見人生中的暴風, 在風雨中飄搖的大學生,誰與他們風雨同路呢? 就是神所差遣的牧者們。我們中間,也經歷過暴風中的低谷,但是,我們能遇見神,個人的得著信心盼望,現在,我們應該將這美好的盼望和祝福,傳揚和 種在失喪靈魂的心中。祈求神幫助我們,如同使徒保羅一樣,成為破船年代裏的好牧人。
請看第二十八章第1節:「我們既已得救,纔知道那島名叫馬爾他。」
保羅與同行的人終於到了馬爾他島。保羅在那裏烤火的時候被毒蛇咬傷了,人們以為雖然保羅從海難中得救,但是,看見他被毒蛇咬傷了的一事看,此人必定是兇手。
他卻若無其事一樣把毒蛇摔開了,毒蛇即刻變成燒烤蛇。接著,保羅按手醫治了患上熱病和痢疾的部百流的父親,部百流是島長,有紀錄記著因這件事部百流迎接了耶穌成為馬爾他的第一個教會領袖。保羅住在島上大概有三個月之久,以基督的愛服事島上土人,保羅去到那兒都是好牧人。在這裏過冬之後,保羅與同行的人繼續航海。
請看第12-15節,經過敘拉古, 利基翁, 來到部丟利,在那裏遇見弟兄們。終於到了羅馬,弟兄們都到亞比烏巿和三館地方迎接他們。保羅見了他們,就感謝神,放心壯膽。
去羅馬的路真是又遙遠又崎嶇的路,但是神親自作好牧人,神親自在保羅面前預備一切的道路,終於到達使命之地羅馬;我們就這樣為了承擔主的使命,行走信心的道路,神一定開路,亦都親自成就信心和宣教的工作。
有歷史家指出,2000 年前,使徒保羅坐的船橫過地中海航行前去羅馬,改變了歐洲的文明,這樣看來,使徒保羅前往羅馬的旅程,是人類歷史的轉捩點。同樣,我們現今出去校園使命之地傳揚和服事福音,雖然遇見許多試煉、逆境和患難,但是, 這樣的行程,也是為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改變一個國家,甚至改變一個 大洲,具深遠意義的工作了。
有學者這樣說,為什麼使徒保羅的海上旅程這樣艱險重重呢?其實,這就是阻住世界宣教工作的撒但,最後的垂死的掙扎.然而,即使遇到撒但的阻擋,擋不住保羅的海上旅程,因為有神的手同在,我們不要怕,要有信心,無論撒但的勢力如何阻擋,都擋不住神生命的工作。
請再看二十七章第24節,神顯現說:「保羅、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該撒面前.並且與你同船的人、 神都賜給你了。」
我們出去某一個地方作宣教士,容易因現實的艱難而生出恐懼和憂慮,我們出去校園傳福音的時候,也容易因為內心的負擔而恐懼,但是,主同我們說:不要怕, 你必站在使命之地為主作見證。真的,即使我們的團契現在沒有羔羊,又心中憂慮樓價無了期的上升,不知道能否負擔使命之地上的租金,這時神同我們說,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使命之地上,神必與你同在。這句話不是理論,因我相信,相信說話的人,身上有成就神應許的說話和生命的見證。如果我們經歷暴風,都一樣要相信,領受神在我身上的使命和使命精神。
請看第16節:「進了羅馬城,保羅蒙准和一個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處。」
當保羅下監的時候,要用鎖鍊鎖在兵丁的手上,保羅向他們傳福音,即使他們不想聽,都因被鎖在一起,不能逃避,乖乖地與保羅一對一查經。看守的人通常每三四個小時輪班一次,所以保羅每日最少可以同五六個人查經。保羅亦邀請猶太領袖前來向他們作見證,有些信了,但不信的人較多,那時保羅按著以賽亞書的說話,再一次確信向外邦人傳福音成就救恩工作的方向,然後竭力地向外邦人教訓神國的福音。
請看30, 31節,一起讀:「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裏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
保羅足足有兩年時間在監房中竭力地服事一對一查經,他亦都趁休息的時間寫了腓立比書、歌羅西書、以弗所書、腓利門書,這四卷獄中書信,以說話服事分散在全世界的教會。
保羅在羅馬的角落地方很狹窄所租的房子裏面,開始向羅馬人傳福音的工作,這樣看來非常的微小,與住在數十萬平方米的宮殿,號令數十萬軍兵和方伯的羅馬皇帝相比,他的存在真是微小如海沙,但是從那時開始,過了250年後,羅馬帝國終於被福音征服了;這就是奇妙歷史的開發點,這奇妙工作的開端就是從保羅所租的房子裏的一對一查經開始的。
再讀金句:「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裏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
撒但一直為了阻止保羅的傳道和世界宣教工作,各樣的手段都用過,通過猶太人的逼迫,通過巡撫和王的審問,通過海洋的暴風,通過軍兵殺害囚犯的威脅,通過毒蛇,通過監獄惡劣的環境,失去自由,失去健康等等,但是,無論何等的障礙,都禁止不了保羅傳揚福音的工作。
今天一樣,現今中國北韓和回教國家,用盡方法禁上傳揚福音,有許多的搜查,趕走,收回簽證,以監禁和生命威嚇來阻止福音工作。即使香港傳福音,因校園中的世俗主義,物質和享樂主義,又有異端和網上不同的攻擊,有種種的障礙,但是,這些障礙,根本不能禁止福音傳揚開去的工作;為什麼呢?提摩太 後書2:9:「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甚至被捆綁、像犯人一樣.然而 神的道、卻不被捆綁。」
人的身體可以被綑綁,但是,神的說話不被捆綁,所以,祈求神幫助我們帶著確信,努力傳揚生命的福音和真理的福音。
使徒行傳與其他的書不同,沒有結束語,所以,從使徒行傳29章開始,今日的我們正在續寫這卷經文;祈求神賜給我們使徒保羅一樣的信心確信、熱情和火熱的牧者的心腸,通過我們成就二十一世紀新使徒行傳的工作。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