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人保羅

2015年 Mar 1日

使徒行傳 20:1-21:26

信息

2015年 使徒行傳 第十五課                             3月1日(第Ⅱ部信息) 廖得人牧者

經文 / 使徒行傳 20:1-21:26
金句 / 使徒行傳 20:24

使命人保羅

「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
證明 神恩惠的福音。」

 

今日的信息是關於使徒保羅第三次傳道旅行的下半部份。保羅在以弗所亂定之後,就決定出去看望他曾經服事的教會,他再次踏足馬其頓,然後來到希臘,走遍了那一帶地方,一個一個地方去,一間一間教會去,看望了許多的教會,也用許多的話勸勉門徒。然後就踏上前往耶路撒冷去的路,心甚迫切。但他不知道要遇見什麼不測的事,而聖靈也告訴他說有捆鎖和患難等待著他。

第二十章是一章非常重要的經文,等於有使徒保羅的遺囑,雖然之後保羅還寫了很多的書信,還作了許多的主工,但是保羅對教會的囑咐,如同他的遺囑一樣,他知道自己要死了,而在他死之前,願意和門徒說出一些心裏的話。

經文一再強調回歸耶路撒冷是終極的危險,行走這路的保羅,將不能再與以弗所的信徒會面了。所以,很清楚地說明了自已的生死觀和使命人的態度。

今天,我們已經很難聽見有人講述關於自己因使命所做的事,教會中有那一位牧者認為自己很有使命感的呢?現在我們就看看使徒保羅所分享的使命精神,學習使徒保羅有使命感地過牧者的生活。祈求主幫助我們,通過本段經文,學習真正使命人的生活。

 

Ⅰ‧保羅在米利都的告別信息(20:1-28)

請看第1節:「亂定之後、保羅請門徒來、勸勉他們、就辭別起行、往馬其頓去。」以弗所的偶像文化倒塌了,開出福音之花,就如同春天的梅花,三月的櫻花,一片燦爛,這時正是保羅使命人生的高峰。

以弗所教會同其他地方的教會不同。藉著推喇奴學房集中栽培門徒,少數具備開拓精神的牧者,保羅將他們分別出來,設立為使徒,在推喇奴學房中,天天用三四個鐘頭研習和教訓聖經,因而成就了開拓教會的工作。其綻放的福音之花,屬靈的影響力,禱告的工作,不單影響以弗所偶像文化的倒塌,還擴展至整個亞細亞地方,一切有耳可聽的猶太人、希利尼人,都聽見主的道,並且得勝。 神也通過保羅的手,施行神蹟奇事。神的道大大地擊打了管治以弗所的邪術文化, 平素行邪術的人,有把書拿來焚燒了。這是順服主道的信心表現。人們這樣回轉歸向神,真是震古爍今的驚人的工作。然而,有聖靈的工作,同時間也有撒但的工作發生。

這個時候,制造亞底米神龕的底米丟和其他的銀匠,發起了暴風一樣的事件,制造騷亂,然而神通過以弗所的書記安撫了風暴。

亂定之後,保羅召聚門徒告別,然後離開了以弗所,來到馬其頓。馬其頓是通過異象,開拓歐洲的橋頭。保羅走遍馬其頓的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用許多的說話勸勉門徒,之後去了希利尼的哥林多教會。他在那裏住了三個月,寫了偉大的羅馬書。

後來,他打算坐船前往敍利亞。但因接近逾越節,有許多猶太人聚集,有計劃想殺害保羅的,危機四伏,於是保羅又返回馬其頓。

請看第6節:保羅在腓立比過了除酵節之後,用五天的時間,坐船來到特羅亞。在這裏有特羅亞教會,他遇見了一切同行的人。

到了七日的第一日,舉行崇拜當天,保羅召集了門徒講道。保羅講到半夜,盡力地宣講神的說話,因為這次可能是最後一次了。保羅擁有父母的心,為了遠行,要盡量將福音真理教導他的兒女們。

保羅的熱心,不停地講道。今天查經若然超過了一小時,時間稍長了,羊群會不斷看著手錶,埋怨牧者;但特羅亞的信徒,不想完結。他們想聽多一句生命的說話。然而這時發生了什麼事呢?請看第9節:在窗台上坐的猶推古,打起瞌睡。在半夜的時候,因為肉身軟弱,竟然不小心從窗台上掉了下來。很不幸地他跌死了。在恩典的信息裏,竟然有人死了,這是令人何等驚慌和失去恩典的呢?聚會立即停止,準備喪禮了。一時間氣氛可以轉變成為埋怨和黑暗。

保羅卻來到,伏在兒子的身上一樣。看到了就說:「他的靈魂還在身上。」在眾人憂愁埋怨的時候,保羅伏在死去的少年人身上。他抱住漸漸冰冷的身體,懇切地禱告祈求。原本聽神的說話反而死了的少年人,這時發生驚人的事。冷冰冰的身體再次活過來,熱切的暖流,使少年人再次得著生命。

通過這件事,眾人反而醒悟過來。保羅有常人所不能埋解的聖靈的充滿、牧者的心腸。我們UBF的牧者也具有這樣的unbelievable faith,舉世聞名,是大哉一種死不了的信心。

就是這樣,保羅照常的回到講台上,與眾人擘餅,講完不了的信息,直到天亮,這才走了。有人把那童子活活的領來、得的安慰不小。

我們可以感受到使徒保羅對神的說話和對一個靈魂生死熱切的信心。他擁有這樣熱切的心抱著一個少年人,懇切禱告祈求,使死去的少年人也要復活過來,見證了生命的工作。今天昏睡的少年人如同死去的猶推古何其多呢?他們的內心因為罪的捆綁而死了一樣,雖然查經,也返崇拜,但是內心變得越來越冰冷,走向死亡一樣。我們都想叫死了的少年人也活過來的工作發生,但是如何好呢?

學習使徒保羅,牧者以火熱的信心和聖靈的充滿去教導訓聖經,而且抱著他們禱告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活過來。祈求主幫助我們,擁有這個熱切的信心。

 

從特羅亞與使徒保羅同行的有哪些人呢?他們是來自不同地方教會的門徒,請看第4節:他們有庇哩亞教會的所巴特,是教會的second generation,有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亞里達古、和西公都,還有特庇教會的該猶、並提摩太,又有亞西亞的其他門徒推基古、和特羅非摩。這七個人如同天上北斗的七星,來自不同方位的教會,本來說著不同方言的人。現在都成為了教會的牧者。他們不是單單的一個人地成長,乃是代表一間教會外邦之中的成長結出果子來。他們只是果樹其中一個生命的果子,採集來奉獻給耶路撒冷教會的主。他們的一個共通點就是已經得著了共同的信仰,以主耶穌為基督,奉差遣為使徒的young disciple。他們都是擁有熱切信心的少年人。

請看第13至16節:他們坐船先去了亞朔,保羅卻步行30多公里前往。剛剛通宵講道完的保羅,為了五旬節之前能趕及去耶路撒冷,馬不停蹄地,不經過以弗所。他選擇直接去到米利都。

從17節開始到本章的完結,是保羅在米利都的告別信息。保羅表明他不知道將會在耶路撒冷遭遇到怎樣的不測,而聖靈在各處沿途也告訴他,在耶路撒冷城將有捆鎖和患難的事等待保羅。現在不知何時才可以再回到以弗所,所以保羅想向以弗所的長老們宣講告別的信息。

在這生離死別的時刻裏,在保羅的告別信息當中,我們看到保羅的人生、為人、生活和信德等。他是如何過信心的生活,身為使命人的人生觀是怎樣的呢?他向以弗所教會的長老作出重要的託付。

 

第一、保羅牧者的生活  (18-21)

保羅在以弗所的生活怎樣?保羅在第18節說:以弗所的長老都應該知道,和可以作見證的。這是光明磊落的內心。保羅不是單單用口來宣講自己的信仰,乃是身體力行,行出信心的腳蹤,如同信心的祖宗。

各位弟兄們姊妹們有沒有住過帳棚呢?在同工的生活中,必然有許多不為常人可知的發現。生活中的細節活現出一個人的信心底蘊,完全不可以隱藏的秘密。保羅在以弗所教會,與眾長老共同生活了三年之久,他能夠信心地以行為見證,他已經實踐出牧者的信心。使徒保羅以他的生活叫所有人都知道這就是信心。

人們都知道的是什麼呢?請看第19-21:

首先看看凡事謙卑,眼中流淚的保羅,是怎樣的活著。以弗所的福音工作絕不容易,雖然有說話的工作發生,但是,不是單單的諄諄教誨,羊群可以成長。要一個少年人領受恩典,悔改歸向主,並且成長受訓,成為門徒,中間的過程,我們當中許多牧者都經歷過。不是多多地查經可以立竿見影,也不是揠苗可以助長;保羅是怎樣做的呢?他不是凡事謙卑嗎,甚至眼中流淚?我們當中有沒有見過牧者的眼淚呢?你的眼淚為誰而流呢?

服事軟弱和不容易改變的羔羊,需要內心的柔和謙卑。凡事謙卑是身為牧者的第一課,這不是降卑自己這麼簡單,乃是在某程度上,要完全放低自己的意思和自尊心。同時間要有牧者的眼淚。我們曾幾何時為作主工而流淚?這不是自憐身世的什麼淚,保羅所流的是牧者的淚。為了羔羊的得生命而懇切禱告所流的禱告的淚,為了服事的得勝流出主耶穌憐憫眾人的眼淚,是信望愛交加的淚。

單是自憐的淚,面對難以服事的羔羊,效用不大。因著愛願意擔到底,內心充滿牧者的心腸,就以淚水沖洗心腸。

過往的保羅,人世間的條件無人能及的卓越,那時,他冷酷狂傲的,難以成為謙卑和眼淚渾然一體的淚君子。他目睹司提反執事被石頭打死的一刻,內心當時是歡喜的,以為是理所當然的,這人當時充滿了對人的憎恨,全身充滿了殺氣。

但是,現今的他,因為遇見了主耶穌,接受了福音的洗禮,改變成為服侍主的使命人。自此之後,努力作主工的保羅,學習了主耶穌的信心和榜樣。聖靈充滿了他,使他結出了聖潔的仁愛、喜樂、和平、忍耐、謙卑、溫柔、信實等星級的果子,他甚至服事羔羊如服事主一樣。每當服侍一個少年人,就思想主耶穌,以這樣的內心服事主工。他也學習在罪人面前要降卑自已,謙卑如馬槽中的嬰孩耶穌;在仇敵面前要有為義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勇氣;在眾人的不信面前要有主耶穌為無知的羊群憐憫的內心因而哭了的品性;人的心與主的心聯合。這樣在難以服侍的羔羊面前,保羅成為了凡事謙卑,眼中流淚的保羅。

 

其次,我們要看看於羊群面前沒有避諱地說有益的說話的保羅。

這表示牧者的內心不會因人們的面色而感到害怕、猶豫或不安。有沒有試過查經的時候,害怕羊群反抗神的說話。我查經的時候,看到羔羊的面色不高興時,就立即將話題轉向較容易接受的,講下別人的問題過於羔羊的問題,有可能以當時的新聞,或者以少年人關心的歌星明星為話題,故意以這樣的話題,迴避了罪的指責,沒有教訓人有益的話。實際上保羅示範了真理。他教訓人時沒有看人的目光,常說對羊群有益的話。即使面前的人感到反感和抗拒,持守以真理的話教訓人。

保羅勇於向人見證悔改罪的核心問題,向人傳講的信息主題都是叫人悔改,從罪中回轉信靠主耶穌基督。無論是對猶太人抑或是希利尼人,都是傳揚福音真理,為了羊群的益處,傳講和建立正確的信心。

保羅的出身大有學問,受過法利賽人的教育,是猶太人的正統,他對希利尼的哲學認識也是博士級的,但是,他確信,只有悔改和信靠主耶穌才可以叫人得生命活著。所以,他豪不避諱地教訓福音真理。

以上是保羅的牧者生活。讓我用24個字來概括保羅怎樣實踐出信心:服事主工,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常遭謀害,試煉雖多,持守教導。

 

第二、保羅對使命的態度  (22-24)

保羅明明的知道在耶路撒冷將會被綑鎖的患難,明明的知道自己將會進入人生的動盪不安。其實可以逃避的,不去逾越節,讓節期過了,才安然的上耶路撒冷,這不是一樣的嗎?又可以避過劫數。但是保羅的態度如何的堅定呢?請看第24節:「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 神恩惠的福音。」

保羅的使命是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分,他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保羅的使命,是為了證明主耶穌的恩,為了完成這個使命,他不以性命為寶貴。

保羅重視使命過於自己的生命,他願意有生之年,奉獻出自已的精神、時間、物質、熱血,甚至生命,去為主而奔跑,這是使命人奔跑的人生。

古代有一個生活在中國北方的巨人,他想把太陽摘下,放到人的心裏,於是開始以奔向太陽為使命,結果他與太陽的距離越來越接近,但是灼熱的火球使他口渴了,他追逐太陽直至日落西山,他一口把黃河的水喝乾了,仍然不能解渴,結果睡倒在沙漠的邊緣。他的使命未完成便死了,龐大的身軀化身成為今天的太行山,永遠躺臥在那裏,他的手杖化作桃花林。這不過是古代的神話傳說,但是說明了古人也有使命的精神。擁有使命精神的人,被人尊敬,死後也能福澤萬民。

今天的宣教士,都擁有使命人的精神。他們捨己地離開了本地本族父家,去到陌生的土地上,在那裏重新紮根,為了證明主耶穌的恩。宣教士遇到乾渴窮乏的問題也持守使命到底,他們的信心和生活,贏得本地牧者們的敬重和仰靠。

 

究竟使命是什麼呢?

不以性命為念都要做得到的就是使命。當一個人決心完成一件事時,有一半以上的人只有三分鐘的熱度,有半途而廢的,有功虧一簣而功敗垂成的;自古以來,放棄者居多,失敗的反而次要。因為身體的軟弱告訴人要停止一切去休息,避開辛苦。今天的使命人,容易因為生命中的懼怕,就放低手頭上的主工去逃避患難危險。

雖然有錢有勢,不能保證完成任務和職分,人唯有信心,可以恆久,克服一切的阻礙。若然因著錢和勢可以成就,這樣的工不算是使命。以生命的付出才足以交換的位分才是使命。

保羅所領受的是怎樣的使命呢?為了證明主耶穌的恩,傳揚福音。

做有關生命拯救工作的人,深得世人的尊敬。為了拯救別人的生命而犧牲,世人為了紀念他而立碑石、鑄銅像,寫進歷史教科書中,頒佈天下,讓萬世紀念傳揚,甚至奉為民族英雄。

叫人活過來的工作是在世上最有價值的職分,無論是醫生、消防、警察,一旦救人於水深火熱與危難之中,就大受表揚。只是世上的救苦救難,只足以延長人生在世活命的時間,是短暫的活命。但是,信仰的拯救不同,福音真理叫人得著永生。

人們在生的時候有許多許多想得著的東西:學生想得到好成績,將來找到好的工作。運動員在奧運中奪得金牌,也奪得幸福的掌聲,看來是得著了祝福。然而,有什麼祝福比永生神國子民的身份更重要更寶貴呢?

請看路16:9:「我又告訴你們、要藉着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裏去。」在生之時結交朋友,讓他們把你接到永存的帳幕裏去,沒有比永生和永存的國重要,充滿幸福喜樂和平安。所以,世上有許多事工,然而,沒有比傳揚神恩惠見證福音更大更寶貴,可以稱為使命的。傳揚福音,叫人得著永遠的生命,住在永存的居所,無以上之。

 

使命人的生活是怎樣的呢?具體上前面已經提過,保羅的謙卑服侍和眼中流淚,所以,使命人的生活絕對不是浪漫的事。

有沒有這樣屬靈的盼望呢?成為開拓一間教會的領袖,國際夏令營的主席,許多人順從你的權柄。然而,試看看使徒保羅。他具體上為了擔使命,燃點自己,發出光和熱,他謙卑地作主工,為了一個靈魂流淚禱告。本來在世上看來在知識上和智慧上都沒有什麼不足的保羅,我們看到的他,是抱著死去的羔羊懇切地禱告祈求,對著驕傲的羔羊能講謙卑的說話,他甘心的不單只被人批評誹謗和陷害,甚至被人排擠辱罵和毆打的,樂於與基督同受苦難。

 

耶穌是最偉大的使命人,他的偉大不在於高高在上的權威。耶穌在地上過使命人的生活時,放棄了天上王子的榮耀,穿戴著肉身來到世上。世上沒有人認得他,猶太人不認他是神的兒子。狐狸有洞,飛鳥有窩,但於使命人的生活裏,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耶穌不執著於接受萬民的敬拜,乃是親自地一個一個地去尋訪,耶穌尋找沙漠中口渴的撒瑪利亞女人,尋找躺臥三十八年的病者,尋找恐怖的格拉森少年人,耶穌願意尋找世上一切浪流受苦的靈魂,他們都是罪人,但審判主卻謙卑地降卑自己,同這些人說話,不以役人,乃役於人,傳講聖經的教訓。耶穌的服侍到底,乃是以至死在十字架上。他憐憫那些在罪裏和死亡權勢下將要滅亡的羔羊,流許多的眼淚,在十字架上作出了赦罪的禱告。復活之後還留在世上四十天,為了將復活的信仰種在使徒心中,建立教會。

 

建立教會需要使命人,每一間教會的建立都是基於使命的成功,我們的教會,有偉大的使命人Samuel Lee宣教士,又有母親一樣的使命人Mother Barry宣教士,世界的宣教工作需要許多的使命人,香港中心也有使命人,身為宣教士的已經是使命人,在座的本地牧者,只要曾經決志跟從耶穌的也是使命人。使命人的人生已經屬於主,不再是屬於世界的;若追求世間的榮耀和享樂,想聽到別人的認,想得到罪人領受教訓前來感激,得到別人笑容可掬良好的款待,這些都就不能算是使命人的生活;只有凡事謙卑,眼中有淚才是曉得和可以行走使命人的道路,並承擔傳揚福音的使命到底。

 

就是這樣的使命使使徒保羅偉大,他的謙卑和眼淚,走遍使命之地,每一處地方和角落,星火燎原一樣,燃點起新的信心工作,興起了各地的教會。改變的工作,不限於第一世紀那個時代,保羅的書信一直成為別人的鼓勵和啟迪,這世代也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與保羅同一時代,出生於巴勒斯坦的十二位無名的門徒,也因著福音使命,改變整個以弗所和亞細亞,成為偉大的使徒;他們有傳揚福音的使命,福音使命使他們偉大。神所賜的使命,不在乎是否出身大學,或是擁有卓越的聰明能力,也不在乎年齡性別,偉大的使徒,緊握著的是領受的聖經金句和教訓熱心,為主證明真道。

我在38歲的時候才遇見主耶穌,本來只有世間虛空的盼望,但是主耶穌呼召我從癱子一樣的人生中起來,並賜給我從今以後你要得人如魚的人生金句,這也開始了我使命的人生。在信心道路上,遇見許多的障礙,也遇見許多愛主的人,但是,使徒保羅明明的說自己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這樣的話給予我很大的安慰。有誰不寶貴自己的生命,連這生命也不珍惜,為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行完主賜的路程,成就主賜的職事。正因為有樣的一位從主耶穌領受職事的人,親口的見證了自己的使命,教會就這樣建造起來。求神幫助我為了教會的建造,擁有這樣使命的精神,成為為主奔跑的使命人。

今天,人人都想擁有更好的將來,有好的前途,好的工作,好的前景,生活中想擁有更好的東西,有屋,有車,有最先進的智能手機,有名貴的名牌衣著飾物,但是,這些東西,不能真正地使人生幸福。神創造人的時候,已經賜下使命,人是因為有使命而有福的。沒有使命,單單的食好的住好的穿好的,無憂無慮,好像很悠閒放假,這樣的生活,不能持久。人即使擁有一切的東西,卻沒有使命,人生陷入空虛和無意義之中,飽受綑縛之苦惱和折磨,甚至陷入絕望之中,常被現實問題綑縛,過憂慮的生活。

相反,有了使命,不在乎人的是否有能力,只要過有挑戰和有熱情的人生,因為人有了使命的目的和意義,即使手中擁有的不多,仍然感受到幸福平安和喜樂。

如何才可以過有使命的人生呢?保羅說:使命是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所以,有使命不是尋找適合於自己性格和興趣的工作,有使命也不同於義工或者社工;有使命不是因為身體參加了聚會而自然地生出來的;使命是主耶穌個人地賜給各人的;因生命的主和掌管歷史的主耶穌,賜給我的使命才有真正的價值,使我們可以不以性命為念,可以服事主工。

 

第三、交託牧者們的說話 (25-35)

保羅說過了自己的生活和使命觀,最後託付以弗所教會給牧者們。

這是託付我們作校園牧者一樣的,我們要學習這部份真正的牧者觀。

請看第28節:「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 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牧者們首先要知道的,自己的職分不是因為自己願意,有承擔感而去選擇的,亦不是有人叫我們做所以去做;是主耶穌親自設立我們作全群的監督。

聖靈揀選和設立我們作牧者,而且教會不是建基於一個人的利益,一個人的信念;教會也不是單單的建築物。教會乃是以神的寶血買贖回來的生命的群體,神以羊群的生命是寶貴的,交託給忠心的牧者去看顧。牧者應該以自己的職分為寶貴,對教會對羊群擁有正確的屬靈的觀點。牧者的職分是分別出來的聖潔的職分,所以,使徒保羅託付牧者們看守羊群之時,首先要牧者們自己謹慎。在世上擁有重要職分的人都被要求較高,職分越大,要求越嚴格;所以,服侍教會的牧者,要勤力地在說話的鏡子面前,看顧自己,遵行主的教訓。保羅更加託付牧者們,以神的說話勸誡羊群。

請看第29至32節:「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所以你們應當儆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的流淚、勸戒你們各人。如今我把你們交託 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保羅深深明白到,教會將要面臨更多和更大的逼迫,外在受到攻擊,教會內也會有許多的假師傅出現,如同豺狼,講違背真理的說話,誤導羊群。這個時候,牧者應該如何作呢?保羅說:牧者們要紀念保羅勸誡各人的說話。他曾在以弗所三年之久,晝夜以眼淚勸誡各人,現在將以弗所教會交託給神,牧者們都要好好的跟從和順從神的說話,勤力地研究和默想神的說話,盡力地教訓羊群,那時,神的道在羊群中堅固和建立,而且使他們同得神國的基業。

最後,保羅託付牧者們效法保羅自己,請看第33-35節:「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

身為牧者的保羅,沒有因自己的勞苦付出,而要求羊群付出工價;反而,勤力地工作自立,而且藉著神的恩過施予的生活,作羊群的榜樣,他一生過潔淨的單純的牧者生活,以耶穌所說的話,作為牧者生活的哲學。

保羅以凡事謙卑,眼中流淚為牧者的生活,重視使命,看為比較生命更加重要,他被羊群承認為真正的牧者;現在臨到訣別的時刻,又鄭重地託付看守教會的工作。

直至完結信息,保羅同眾人一起禱告,眾人都一起大聲地哭。

 

Ⅱ‧死也是願意的(21:1-26)

 

保羅到了推羅,就探訪住在推羅的門徒。住了一星期,這個時候,門徒被聖靈感動,向保羅說:「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之後,保羅坐船去到該撒利亞,住在腓利家,從猶太來的先知亞迦布說:「保羅要被綑綁交到外邦人手裏。」

越接近耶路撒冷,聖靈越是清楚地顯明保羅將要受苦難,也將會遇見怎樣的患難和綑鎖,更加具體讓他看見。現在耶路撒冷的苦難是很確定的,門徒知道後做了什麼?他們聽見,就苦苦的勸保羅不要上去耶路撒冷,哭著勸阻他。門徒想以眼淚阻住他。本來保羅也是血肉之軀,也要動搖,但他作出使命的決志,為了主耶穌,死也願意的決志。

有危險等著他,但他仍作出上耶路撒冷去的決志。

我們學習保羅明確的生死觀,但他怎可以願意的去死呢?他是否天生冒險精神,置生死於度外?不是的,保羅天天冒死,擁有的是復活的信心,他已經把自己也釘在十字架上,與耶穌的心相連過生活。擁有這樣信心的人,成為真正有勇氣的人。

 

總括來說,保羅在外邦地傳揚福音,奉献上自己的生命,他將使命看為比自己的生命更寶貴的。他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成就了主的事工。他勤力地勸勉各人,過牧者的生活,這是保羅的人生,使命的人生。這樣的使命精神,使他過著豐盛的無人能及的偉大的人生。

今天,我們的時代與保羅的時代不同了。但是,無論是何等的時代,為了見證神恩惠的道,為了主的工承擔使命過使命人的生活,我們也可以結出豐盛和偉大的生命的果子。祈求主幫助我們,首先迎接主耶穌賜給我們聖潔的使命,然後在使命上成長,成為忠誠主工的,能一心為使命獻上的使命人。求主祝福我們教會當中,興起能夠奉獻自己的生命一樣,承擔使命到底的使命人牧者。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