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約的血

2013年 Jul 14日

馬可福音 14:1-26

信息

2013年 馬可福音 第20課                                                     7月14日(第Ⅱ部信息)

經文 / 馬可福音 14:1-26 
金句 / 馬可福音 14:24

立約的血

「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


本段經文為逾越節前兩天,一個女人打破玉瓶,將香膏完全倒在耶穌身上。有人看見這事就誹難那女人,耶穌卻承認那女人所做的是美事beautiful thing,並賦與她所做的事有屬靈含義,就是為了耶穌預備安葬的事。耶穌又祝福她所做的,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事以為記念。之後,耶穌與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當中耶穌催速猶大為到賣人子的心悔改。耶穌又擘開餅遞給門徒吃,又拿起杯來給他們喝,藉此教導聖餐的意義。

Ⅰ‧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頭上的女人 (1-9)

請看第1節,「過兩天是逾越節,又是除酵節,祭司長和文士想法子怎麼用詭計捉拿耶穌,殺他。」逾越節是記念 神拯救以色列人離開在埃及430年的奴隸生活。 神曾向法老王降十災,在最後殺長子之災, 神吩咐以色列宰殺羔羊,將羔羊的血沫在門框和門楣上。「這血要在你們所住的房屋上作記號,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我擊殺埃及地頭生的時候,災殃必不臨到你們身上滅你們。」(出12:3) 那夜, 神的使者要巡行全埃及,每家每戶必死長子。但滅門的使者一見這血就逾過他們,災殃必不臨到他們身上。為了 神從殺長子之災拯救他們,所以 神吩咐他們要守逾越節:「你們要記念這日,守為耶和華的節,作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出12:14) 逾越節是猶大人最大的節期。除酵節是隨後的七日裏,以色列除去家中一切有酵之物。在逾越節和無酵節裏,以色列凡十二歲的男丁都要到耶路撒冷守節,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來耶路撒冷朝聖和過節。在這樣的大節期前兩天,祭司長和文士正計劃著甚麼呢?「祭司長和文士想法子怎麼用詭計捉拿耶穌,殺他。只是說:“當節的日子不可,恐怕百姓生亂。」

耶穌又在做甚麼呢?請看第3節。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痳瘋的西門家裡坐席。可能這個西門因主醫好他的大痲瘋病,就在家中設擺筵席感謝耶穌。在筵席中,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真哪噠香膏是由名叫「哪噠」的草本植物之根部提煉出來極香的植物油,也是世界上最香的香膏。由於哪噠生長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喜馬拉雅山海拔3,500~4,500公尺的位置,一年裏有五個月被雪所覆蓋而不能生長。因著產量少和產地偏遠,價格也非常昂貴。這玉瓶真哪噠香膏為當時的三十兩銀子,約現在港幣二十萬元。這女人為了預備將來的婚禮和嫁妝,多年積蓄這玉瓶真哪噠香膏。換言之這玉瓶代表著這女人的對將來的夢想和盼望。然而,她帶著這瓶一直收藏在夾萬裏極貴的香膏,並打破窄小的瓶口,把裏頭的香膏全倒在耶穌頭上。結果香膏從耶穌的頭,流到耶穌的臉、全身和腳上。一滴兩滴的香膏已經有強烈的香氣,整瓶的香膏所發的香氣頓時充滿整間房屋,也充滿整個伯大尼村莊,隔籬鄰舍所也聞到。

為何那女人把裝著她夢想的玉瓶打破呢?這是那女人對耶穌無限的感謝和獻身。過往,那女人愛和保存自己將來的夢想,如今,她打破這寶瓶,全然倒在耶穌身上。因為她深深愛著耶穌,所以一點也不感到浪費,反而感到是理所當然要這樣做的。這樣對主的愛和獻上,是因感激耶穌的恩典,並因著個人的信仰,曉得耶穌是誰,配得她這樣獻上。我們許多信仰前輩,為了服事耶穌而把藏著自己的夢想的玉瓶,毫不吝嗇地打破。Mother Barry宣教士在20歲初,正值青春燦爛時,為了傳揚福音而離開美國,來到經戰火蹂躪的韓國。她為了專心服事傳福音,錯過了結婚的時候,單身地事奉 神。我們當中也有許多屬靈母親,在著名的女子大學畢業,在世上有能力成為女強人,在商界政界作領袖,但她們也為了耶穌,打破對世上成就的個人盼望,完全委身於栽培門徒的福音事工上。為何她們這樣選擇呢?這是因為他們深深地承認和記念,過往活在罪惡、虛無和痛苦的人生中,如今耶穌拯救了他們,將聖潔的新生命和人生賜給他們。因著感謝主無可測量的恩典,他們自願自動地,也必須將所有的報答主耶穌的厚恩。

有人看見這女人打破玉瓶,將香膏倒在耶穌身上時就有何反應呢?請看第4,5節,「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在旁有人雖然不是打破自己的玉瓶,也十分惱怒,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在約翰福音中表明那人是加略人猶大,那女人是伯大利的馬利亞,其弟拉撒路在死了四天後,主叫他復活過來。加略人猶大指馬利亞將香膏倒在耶穌身上是枉費的,”Why this waste of perfume?”他完全不了解、不能想像馬利亞對耶穌所發出深深的感謝、愛和獻身,所以稱她的做法是不理智、癲狂的和枉費的。

耶穌卻怎樣為那女人辯護呢?請看第6-8節,「耶穌說:“由她吧!為甚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耶穌通過這女人所做的,看見她內心因對主的恩深深感謝,好像火山噴發出來的熾熱熔岩,盡她所能的獻給耶穌。耶穌因她所做的甚喜悅,所以稱她所做的事是美事beautiful thing。她所做的是美事,是因為動機單純地愛主服事主,毫無保留地為別人益處獻上。她這樣對主的愛,也是主對世人的愛。而且,耶穌說,「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在今日也有如加略人猶大的主張,認為倒在耶穌身上值三十兩銀子的香膏,可以用在別處賙濟窮人的事上更有建樹。在上兩個世紀末,1886年在美國開始的學生志願運動"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gin Missions(SVM)” ,他們的口號是:「在這一代將福音傳遍世界」。有許多年青的大學生成為自願的宣教士,有二萬人到達世界各地,中國、韓國、印度、非洲等地宣教。然而,這個福音火燄在1920年後開始熄滅,到1932年,那個「在這一代將福音傳遍世界」的口號不再被提起,SVM運動也最終消失了。觀察裏發現其中一個原因是,上一代的教會領袖更換了,而接續第二代領袖主張,追求社會公義、種族歧視、經濟平等、和平等主題,視解決現實的問題,比將年青和熱情倒在查聖經和宣教工作上更為有價值。結果,教會慢慢地以福音為中心的聖經教導沒落了,所以年青信徒為世界宣教獻身的熱情也完全熄滅了,最後就連先前所說,追求賙濟窮人、社會公義、平等的事也沒落了。耶穌並非說賙濟窮人和社會公義不重要,在別處經文主教導門徒要如此行。但追求賙濟窮人和社會公義的事,必須是發自愛耶穌而來的才能長久。當我們對主愛的泉源枯乾了,其他一切從心發出美麗和聖潔的思想,愛別人、求公義也會一併消滅。所以耶穌向忙碌做事而變得心煩意亂的馬大,不要責怪安靜地坐在耶穌腳前聽道的馬利亞說,「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42)。馬利亞因著首先重視聽主的道,結果她比馬大獻了更美、更大、更蒙耶穌悅納的服事,獻上極貴的真哪噠香膏,為主安葬而預備,她也是惟一能為耶穌膏身體的人。

耶穌不但稱許這女人為主打破玉瓶為美事,更為她所的事賦與永恆的意義和價值。請看第8節,「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兩天後耶穌要作真正的逾越節羔羊,在十字架上獻上自己為贖罪祭。因著這女人對主無私的奉獻,深深安慰了耶穌。因而耶穌大大祝福她的獻身,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以為記念。」(9) 按照耶穌的吩咐,這女人所做的事記載在福音書上。在二千年裏,無論福音傳到那裏,人也會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以為記念。這女人為愛主而打破玉瓶,所散發出的香氣,現在二千年後的今日,我們也能聞到。你聞到她所發出的香氣嗎?

Ⅱ‧將祂的肉和血賜給我們的耶穌 (10-26)

請看第10,11節,「十二門徒之中,有一個加略人猶大去見祭司長,要把耶穌交給他們。他們聽見就歡喜,又應許給他銀子。他就尋思如何得便,把耶穌交給他們。」在那女人全然地獻香膏給主後,十二個門徒中的一個加略人猶大,前去見祭司長,要把耶穌交給他們。雖然祭司長想法子用詭計捉拿耶穌,但因節期近而暫時擱置了計劃。正好,加略人猶大提議要把耶穌交給他們,他們就立刻同意,應許給猶大銀子三十塊錢,約一個奴隸的價值。於是猶大尋找機會要把耶穌交給祭司長。加略人猶大與馬利亞不同,雖然他跟從耶穌,從主也一同領受許多服侍和愛,但他內心充滿愛錢和愛世界,也不願意悔改,最終內心變質、朽壞和腐爛。

請看第12-15節,「除酵節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門徒對耶穌說:“你吃逾越節的筵席要我們往哪裡去預備呢?”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對他們說:“你們進城去,必有人拿著一瓶水迎面而來,你們就跟著他。他進哪家去,你們就對那家的主人說:‘夫子說:客房在哪裡?我與門徒好在那裡吃逾越節的筵席。’他必指給你們擺設整齊的一間大樓,你們就在那裡為我們預備。”」耶穌的指示好像臥底或間諜類電影的橋段。為何耶穌要以這樣的方法叫門徒預備筵席呢?首先,要從加略人猶大派人中保護聚會,好讓耶穌能暫時與門徒相聚,作最後的對話;另外,耶穌要再一次訓練門徒的信心和順從,讓他們曉得耶穌是誰。耶穌所指示要正確地找出接頭人的方法非常困難,接頭人是正在移動而非在某某地方等著,然後才輾轉知道客房所在地。要遇見那個抱著水瓶的人,在同一個位置同一時間相遇,是非常的困難,好像要飛彈截擊飛彈的技術需要高度的精準度。早一點,或晚一點,也會錯過的。有一次我進入地鐵車廂裏遇Gary弟兄,要在同一時間在同一班車上,班次為兩三鐘,又要幾十多個門的同一個門口相遇,這是何等難得呢!雖然門徒心裏定必有許多疑惑,他們卻順從耶穌的吩咐而去預備筵席,就經歷了一切的事正如耶穌所說的發生了。

到了晚上,耶穌與十二門徒來到預備好的一間客房,坐著吃筵席。耶穌有何衝擊的宣告呢?請看第18節,「他們坐席正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與我同吃的人要賣我了。”」在過往三年中,耶穌因著盼望而忍耐猶大,以愛懷抱和服事他。雖然耶穌知道他內心愛金錢、愛世界,愛自己的夢想,但耶穌並沒有後悔對他的呼召,等候著他深深悔改回轉的一天來到。因為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7) 可惜猶大並沒有悔改,最終決定為三十塊錢而出賣耶穌。耶穌知道這事,心中是多麼痛苦和憂愁呢!雖然如此,耶穌並沒有放棄猶大,在晚餐之中,以手巾束腰,也為猶大洗腳,愛他到底。猶大雖從耶穌得著愛和服事,但他沒有為到心中的剛硬悔改。耶穌不能放棄所愛的門徒,為了最後幫助他,耶穌就以這強烈的警告如同大鎚擊打他剛硬的內心,催速他悔改,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與我同吃的人要賣我了。」門徒聽見這話就受大衝擊和憂愁,一個一個地問他說:「是我嗎?」猶大的良心好像被熱鐵烙慣了,不為所動。耶穌就更強烈地警告說,「是十二個門徒中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那個人。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耶穌再次說明祂的死,非因人的背叛而來,乃是按照 神的計劃,正如經上指著祂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耶穌幫助猶大作出悔改的決志,但最終猶大並沒理會主的警告,離開那座樓在黑暗中走。雖然耶穌愛他到底,但他拒絕主的愛,選擇了三十塊錢和世界過於耶穌。他決定起身離開筵席的一刻,必定以為這是聰明的選擇,但他正如耶穌所說有禍了,後來因良心的責備和罪咎感而吊頸自殺了。

請看第22節,「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了福,就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猶大按自己的意思離去後,耶穌就拿起餅來,祝了福,擘開遞給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中,耶穌所擘開的餅代表甚麼呢?這表示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撕裂的身體。「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約6:51) 在聖餐中拿著所擘開的餅吃,就是表示我們憑信心迎接、消化和領受,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的罪作贖罪祭。

食物對我們有多重要呢?進食對我們身體健康,工作效率和強壯與否有莫大的關係。一個人的身量也與吸收的營養有關,所以貧窮的上一代身量平圴比富裕中的年輕一代矮小。小孩子進食不足時,雙腿也無力站起來。一個人雖然起初勤力作工,卻因工作而忘餐,最終身體和工作能力下降,甚至生病。一本北韓的書,一個醫師見證,雖然在許多人的死亡證寫上不同疾病致命,但事實上他們死亡主因非疾病,乃為營養不良所致。因為在長期饑中荒,身體變得孱弱;即使是很小的疾病,身體也無法抵擋而致命。在戰爭藝術裏,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斷敵人之糧。即使是龐大好戰的敵兵,沒有糧食,士氣和能力也大大被削弱。故此,人為了能勤力工作、成長,就要定時定量進食有營養的食物。進食必須定時定量,不能求快,倒要慢慢咀嚼,才能更好吸收,也不能一星期才進食一次。同樣,我們的靈魂要有力量作工,要成長,要剛硬就必須定時定量吃耶穌所賜生命的糧。

請看第23,24節,「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耶穌為多人流出來的血,是為了贖我們眾人的罪孽而流立約的血。立約的血有何意思呢?就是 神向在埃及作奴隸的以色列,在 神的審判的夜裏,一遇見羊羔的血沬在門楣門框上就逾過他們。那相信 神應許的人就順從將血沬在門楣門框上,結果他們都因羔羊的犧牲,從 神的震怒審判中得拯救。同樣,我們將 神羔羊耶穌的血沫在自己心中的門楣和門框上,也從 神公義的審判中得蒙拯救。耶穌在十架上流血成為 神與我們所立的新約。在聖餐中的葡萄酒,象徵著耶穌在十架上所流的血。拿著喝這杯就是憑著信心領受耶穌在十架上的寶血,為我的罪孽所流的,也確信寶血的能力。

耶穌的血不但為我們與 神立約,從 神的審判中得拯救,也是我們使我們靈魂健康和滿足的水。人若飲了污穢的水可引致痢疾、霍亂、傷寒等,甚至有致命的危險。人類平均壽命在工業革命後急速下降,其一原因為食水被污染了。但在上一個世紀開始出現環境工程,人類平均壽命上升,這是因為人類重視清潔的水源和污水處理。每個現代化城市用花費了不少支出處理食水和污水。所以我們打開水喉的水,得來並不容易。飲水不但能解喝,也把身體有害的廢物帶走。故此,我們的靈魂也常常需要補充水份,健康的飲品,不但解決心中的乾渴,也能使我們健康長壽。若飲了世上受污染的水,我們的靈魂患病,成為不潔,充滿各樣毒素。「若山羊和公牛的血,並母牛犢的灰,灑在不潔的人身上,尚且叫人成聖,身體潔淨,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 神,他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侍奉那永生 神嗎?為此,他作了新約的中保,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來9:13-15) 耶穌為了賜我們生命的糧和生命的水,就在十架上撇裂身體,傾流寶血。耶穌吩咐我們要拿著吃,拿著喝,這是耶穌付出祂的生命,承受沉重無比的痛苦而換來的。這是何等驚人的犧牲和捨命。「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約6:54,55) 祈求主幫助我們每天來到主面前,吃耶穌為我們預備的身體和寶血,我們能享受人子的生命在我們裏頭。

請看第25節,「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 神的國裡喝新的那日子。」雖然有十字架苦難在前頭,但穌仰望死後必有的復活和 神國的盼望,將來在那裏,一同喝新的那日子。

我們吃耶穌在十架所擘開的身體為生命的糧,喝主在十架上所流的血為生命的水,就得著救恩和生命,也得著 神國為永遠的產業。感謝耶穌在十架上為我們打破自己生命的玉瓶,成為我們生命和拯救。祈求主引導我們,每日走近祢十字架下吃耶穌的身體,喝耶穌的血,裏頭有救恩而來的喜樂,有豐盛生命在裏頭。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