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路加福音 第28課 10月21日(第II部信息)
經文 / 路加福音 18:18-43
金句 / 路加福音 18:22
「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
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在今日的經文裏,出現了兩個人,一個是年輕的官,另一位是坐在路邊討飯的瞎子。為了得永生,年輕的官來到耶穌面前,問耶穌:「他要做什麼?」耶穌教導他:「你還缺少一件」,幫助他得永生,但是他最終憂憂愁愁地走了,所以耶穌慨嘆:有錢財的人進天國是難的。又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卻能。」
瞎子是一個乞丐,這個人一無所有,卻有倚靠耶穌的心,最終得到耶穌的救恩,得到了醫治,耶穌在他身上彰顯了神的榮耀。
祈求神幫助我們細聽耶穌教導「你還缺少一件」的說話,能行走承受永生的道路,祈求神幫助我們知道,怎樣的信心才有生命力和平安,可以得享永生。
耶穌為了救贖全人類的罪,為了背負十字架,正行走前往耶路撒冷的道路。那時,有一位少年的官來到耶穌面前,問他什麼呢?請看第18節:「有一個官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作甚麼事,纔可以承受永生。」這個專程前來請教耶穌的官是個甚麼人呢?
許多學者都看這個官,如尼哥底母,是公會的議員,即是今天的國會議員。他是年青的人,亦都是大戶人家。尼哥底母懼怕人的目光,所以半夜三更尋找耶穌,但是,這位年青人,在別人望著的情況下,來到耶穌面前跪低,問:「我該作什麼才可承受永生。」他真是謙卑。這位年青人,為了進入神的國,問耶穌,我該作什麼事,他想用自己的能力進入神的國,以自己的善行、努力和能力,得著神的承認,進入神的國。現在,他問耶穌,要進入神的國,還需要具備什麼資格呢?
耶穌怎麼回答他呢?請看第19節:「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 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
耶穌提醒這位年青人,說除了神之外,再沒有良善的。少年的官稱呼耶穌為「良善的夫子」,意思是說,我十分欽佩你的德行,你是出色的老師。按照他的理解,他相信耶穌必定在「永生真理」這個範籌上有些道理他未曾知道,甚至有解決人生問題的新方法,這位少年的官,基於他想像的救恩觀,以為只要再努力點行善,必定可以承受永生。
耶穌卻知道這個官,自己所想像的救恩觀,並不能引領他得永生。
耶穌如父親一樣,拍拍他的頭,反問:「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
耶穌喜愛他那種要得著承受永生的秘訣的熱情。不過,耶穌也提醒他,只有神是良善的,人都是不義的。現在就讓耶穌以誡命來試試他。
請看第20節:「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耶穌說了十誡裏面,關於人與人之間要遵守的五條誡命,意思是: 難道這些你都遵從了麼?藉著誡命,耶穌想少年的官在神面前發現自己。無論誰都不能夠完全遵守律法,我們只有通過律法曉得罪。
羅3:20:「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加3:24:「這樣,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基督那裡,使我們因信稱義。」
馬太福音5:17-48登山寶訓中,耶穌再解釋了律法,說:「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
少年的官聽了耶穌的話,如何回答呢?
請看第21節:「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
果然不出耶穌所料,少年的官高興的答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
原來他不明白律法的真正意思。
有人說:無知就是勇敢,初生之犢不畏虎,不清楚自己的人,以為自己是良善的,沒有罪的。
這個官領受不到永生,並不因為他曾聽過的誡命不能幫助他,而是他一直讀聖經的基本態度使他不能遇見神。誡命背後有神的旨意和精神啟示給我們。聖經教導我們誡命,就是要我們在神說話面前,發現自己靈魂極其貧窮的境況,通過耶穌向神切切悔改,從而得著神那裏的永生。
使徒保羅在未遇見耶穌之前,熱心地逼害教會,自以為義說:「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腓3:6)
這位年青的官也極力遵守律法,以為自己無可指摘。
還看今天,也有許多人,以為自己每星期都持守返崇拜,看來很好地過信仰的生活。
然而,為什麼人的心裏面仍然充滿不安和空虛?
這位年青的官,在許多方面都是模範,令人羨慕,但他的內心,極之窮乏,沒有永生。
一切問題的解決,都要歸向耶穌。尼哥底母尋找耶穌時,耶穌就說出了答案: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3: 3,5)
所以,雖然身為信徒,如果沒有重生的體驗,不能進神的國。其實信仰不是時間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們都要認真思考,自己是否已經重生和得永生呢?我們要悔改,讓聖靈工作,經歷神的國,才可以重生。
少年財主陷入宗教上和個人品格上自滿的問題中,他以為社會上宗教上都做了許多,差不多可以自滿了。他期待耶穌承認他,甚至稱讚他,但信仰不是人與人之間相對的評價,乃是神面前絕對的評價,不是同人比較,而是最終來到神面前,神看你的信仰評價你如何。所以,我們不可以陷入自滿之中。耶穌怎樣幫助年輕的官明白永生的道理呢?
請看第22節:「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耶穌真心的想幫助少年財主,想解決他根本的問題,為了得永生,他要作什麼呢?
首先,要變賣所有的分給貧窮人,其次還要跟從主。
請先看22節上:「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
主耶穌剝去他的自義的外衣,清楚指出,他根本沒有遵守誡命。
少年的官默守了律法的字句,但是主耶穌注重律法的精神。少年人說自己遵守了律法,主耶穌說他尚未遵行。聖經教訓我們,要愛人如己,少年的官,他家有千萬產業,惟獨不想念鄰舍,四圍的窮人。他自己豐衣足食,惟獨不憐恤貧窮,缺衣少食的人。他自己有餘,力足紓解別人的痛苦,為何視若無睹,不肯拔一毛以利天下呢?這種自私自利的心,豈能自命不凡?
他主張自己已經遵守了律法中的誡命,他在人面前好好遵守律法,但他沒有完全實踐律法的精神,就是愛。十誡裏,第五至十的誡命,都是愛人如己的說話,永生就是擁有神的生命,但這個年青人因物質的富足,物質成為了他的偶像,他愛物質過於神,因對物質的執著,他不能夠實踐律法的精神,不能擁有永生。這是他現今屬靈的狀況。
耶穌向他說:「變賣一切分給窮人」,主幫助他,推倒他內心愛物質的偶像,幫助他更加愛神。
富足通常只有外在的美麗,掩蓋不住的是裏面的腐朽。老虎活士(Tiger Woods)是被公認為史上最成功的高爾夫球手之一。人們以為,一個有錢有名譽有地位的人,住在很大的豪宅之中,應該幸福地過生活,但是,他的內心沒有喜樂和幸福,因為他中了「淫亂」的毒,竟然有11位情婦,家庭破壞了,本來哥爾夫球好手的他,成績一落千丈。由此可見,富足只是看來幸福,因為地上的財寶斷絕了人們天上的盼望。
耶穌挑戰年青的官,積極去遵守愛人的誡命。耶穌沒有吩咐他奉獻十分之二,或者十分之三,乃是要變賣所有的分給窮人。要斷絕一切世上盼望的根。到時,天父將禮物賜下,他的財寶要轉移到天上去。我們以什麼為財寶?耶穌將真正的價值觀種在人心裏,因為心在那裏,財寶也在那裏。
耶穌看少年財主為寶貴和愛他,所以教他得永生的道路,耶穌指出他還缺少一件。
我們每一個人,要想一想,為了得永生,有沒有缺少的一件事。對於少年財主來說,要對付的是個人的貪心,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是要克服對人屬人的情感,又可能是要除掉對工作的野心。為了得永生,我們要尋找要變賣的一件事。 對有些人,是變賣上網玩電子遊戲。總之,我們還缺少的一件,就是愛它會多過愛耶穌的,這一件事就是要變賣的。我們相信耶穌,通過相信耶穌得永生,永生是世上比何寶物更加寶貴的。
一個心中喜愛兩件事的人,既喜愛錢財,又喜愛耶穌,結果要落在極大的憂愁裏。今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像這少年的官一樣!
使徒保羅,為了得著神的國,視自己的知識和財物為糞土(腓3:8),所以他得著永遠神國的基業。
我們要知道現今所擁有的不是永遠的,現今的富貴榮華一定有一天結束,富貴在現今重要,成為人內心的主人,但結出虛無和不安,神國裏,這一切都沒有用。 所以,我們將物質,為主而使用,要積蓄在天國,將財寶轉移到天國去。
這是福音的真理,人是完全清楚的,只是人們不肯放棄罪中之樂。
回看經文,少年財主的反應如何?
請看23節:「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
少年財主雖然想得到永生,聽到耶穌的說話後,卻極之憂愁,雖然有得永生的熱情,來到耶穌面前,但一聽到變賣一切的財寶,就陷入深深的憂愁中。他的內心有對世俗的貪慾,也有對永生的渴慕;他不能放棄宴樂的生活,所以,冷卻了想得著永生的熱情。
天路歷程中有個比喻,有一個同工叫信心,行走天國朝聖者的道路,受到襲擊,來到困苦山中間,遇見一個年紀大的人,問他去那裏。信心回答我是朝聖者,行走前往天國的道路。那時,長者說,你看來正直的人,會不會接受我的人工薪俸,同我一起住呢?他是誰,他是第一個人亞當,住在欺瞞之地。信心先生問他要他做什麼?人工有多少呢?那時他說,他要做許多的享樂,薪俸是他死後成為繼承者。問他住在那裏?他說他的屋充滿了世上的美食,僕人全是自己的後裔,他有三個兒女,就是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如果信心願意,可以同她們三個結婚,直到死的日子。但信心感受到,如果跟從他的甜言蜜語,必然墮落成為奴隸,所以決定離開他。他得勝了!
若得勝變賣一切,我們還要作什麼?經文22節下:「你還要來跟從我。」
跟從耶穌是得著更重要永生的道路,這句話的意思,是追求世界的人,要大大的轉換方向。積極地跟從耶穌,效法耶穌,過相信耶穌的生活,那時,可以擁有永生。有一位牧者,真的按耶穌的說話,將所有的分給貧窮人,但他陷入損失感中,不能積極跟從耶穌,站在原地過黑暗的人生。
雖然變賣一切,分給貧窮人,不代表得永生,還要跟從耶穌,成為耶穌的門徒,持守說話,一生要效法耶穌基督的生命。
看著離開的少年財主,耶穌慨嘆永生的道路如何狹窄,說出警戒門徒的說話
請看第24,25節:「耶穌看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鍼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
駱駝穿入針孔是何等難的事呢?聽耶穌說話的門徒,受很大的衝擊,然後問:「這樣,誰能得救呢?」(18:26)
主對這樣的門徒說關於神的救恩能力,請看第27節:「耶穌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卻能。」
靠著人的知識、能力和道德,不能得救,只有神可以拯救。救恩是神才擁有的權能,按神的主權決定。我們為了得救,只有一個條件,要相信耶穌。
人墮落的本性傾向愛世界、愛享樂和地上的財寶,不過只要神向這樣的我們施恩典,我們便可以不再戀慕世界,可以單一愛和事奉神。
在改變一個靈魂,栽培門徒的工作上我們看為很難,甚至看為不可能的。但清早起來禱告,相信神必能,神大能的膀臂,卻能同罪惡爭戰。
「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卻能。」我們切切地告訴神,我們所不能為主捨棄的一件事,神必以聖靈的能力為我們折斷。
那時西門彼得率先回答說:「我們已經撇下自己所有的跟從你了。」(18:28)
於是,耶穌為了已經為天國撇下所有的愛神的人,賜下應許。
請看第29,30節:「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神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
在這裏耶穌宣告為主的名犧牲絕不枉然。沒有人喜歡撇下財物,或是撇下自己所愛的弟兄、姐妹、父親、母親和兒女,然而我們為要跟從主,有時候要撇下這一切,那時我們感到切膚之痛。不過主應許說,我們今天為主的名撇下這一切,將來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
信心之父亞伯拉罕,就敢於面對這考驗。神指明要他獻上「你所愛的」獨生子以撒,亞伯拉罕信靠順服而作,就得到神悅納稱許,對他說:「…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不但愛子以撒完好無缺回到他身邊,他更蒙神賜大福:「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創22:17-18)
為主和福音的緣故,甘心捨棄一切,是蒙福的永生道路。願我們不再倚靠眷戀所應該放下的,全心信靠跟從主,以基督為至寶。
請看第31-33節:「耶穌帶著十二個門徒,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寫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他將要被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凌辱他,吐唾沫在他臉上。並要鞭打他,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
為什麼耶穌說這些話呢?因為耶穌知道十二門徒心裏盼望的,是大能的耶穌為他們復興地上的以色列王國,他們很執著於那時自己會坐在王國中哪一個位置,會有多大的榮耀。為要破碎他們放在這必朽壞地上的盼望,耶穌再一次預言自己十字架的死。
請看第34節:「這些事門徒一樣也不懂得,意思乃是隱藏的,他們不曉得所說的是甚麼。」
門徒完全不明白耶穌的苦難死亡和復活,但主知道門徒不能明白,仍重復地將他的十字架和復活種在他們的心中。將來,他們要經歷耶穌的十字架和復活,那時,他們才能明白神對他們人生美麗的旨意,他們要因耶穌的說話而時常常喝到活水,又吃到生命的糧。
請看第35-37節:「耶穌將近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瞎子坐在路旁討飯。聽見許多人經過,就問是甚麼事。他們告訴他,是拿撒勒人耶穌經過。」
耶穌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耶利哥,行了一件醫治瞎子的事。有一個瞎眼的乞丐坐在一個地方,那時,他聽到許多人經過的聲音,他問別人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告訴他,拿撒勒人耶穌要經過那裏。
瞎子克服了瞎眼一生的命運主義,瞎子不能解決個人的經濟生活,一般都倚靠乞求別人幫助過生活,當時社會上都承認有這樣的職業。這位瞎子,卻具有對將來要更好地生活的盼望,他一聽聞耶穌要經過那地方,就懇求耶穌為他作什麼呢?
請看第38節:「他就呼叫說,大衛的子孫耶穌阿,可憐我罷。」
這顯出他對耶穌的信心,他認信耶穌是彌賽亞,求耶穌的憐憫,確信耶穌是彌賽亞,他很渴望遇見耶穌。當他知道耶穌時,他不放過機會,即刻大聲地向耶穌懇求。他克服一切的誹難,嗤笑,也不介意現在自己的形象如何醜陋,他以生死的態度向耶穌懇求。信仰超越一切的禮儀,屬人的資格,條件。我們的人生,雖然擁有一切,最後都要去到神面前,感受神的慈悲,但結果人很容易放棄。為此,耶穌在馬槽中降世,以貧窮卑微的形像,來到地上,所以,何等卑微的人,都可以大膽地來到主面前,恩典的寶座前。瞎子相信耶穌是道成肉身的救主,懇求耶穌,然而,瞎眼的乞丐為了去到主面前,要克服怎樣的障礙呢?
請看第39節:「在前頭走的人,就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罷。」
對瞎子來說,他人生絕對的價值是耶穌,認識主內的真理,使他越要大膽勇敢地追求,這是愛神的實踐。
請看第40節:「耶穌站住,吩咐把他領過來,到了跟前,就問他說,你要我為你作甚麼?」
充滿愛的耶穌,聽到瞎眼的乞丐,流淚呼喊禱告的聲音,就立即站住,親近他,那時耶穌問他,你要我為你作什麼?
請看第41節下:「他說,主阿,我要能看見。」
瞎子終於得著遇見耶穌的機會,這就是光和黑暗相遇的時候,黑暗因遇見光,要被驅走。耶穌首先問:「你要我為你作什麼?」瞎子最懇切的盼望是開眼,這件事耶穌是知道的,所以要問他,主要確認他的信心,亦幫助他得著更大的信心,耶穌醫治病人的時候,通常都是這樣提問。如此確認信心,添加信心,和按著信心賜下醫治。那時瞎子怎樣回答呢?「主阿,我要能看見。」
那時耶穌宣告什麼呢?
請看第42節:「耶穌說,你可以看見,你的信救了你了。」
主確認瞎子的信心,讓他恢復視力,這是奇蹟,一股暖和的氣流,從眼皮開始流動,深入眼眶,瞎子感到如沐春風一樣的暖和,這是再創造的工作,神同人相遇就是奇蹟,這樣的相遇,一再促成其他奇蹟,耶穌說:「你的信救了你」的時候,發生什麼的工作呢?
請看第43節:「瞎子立刻看見了,就跟隨耶穌,一路歸榮耀與神。眾人看見這事,也讚美神。」
瞎子開眼,歸榮耀與神,令到所有人一起讚美神。我們從瞎子身上學習到什麼?
他認信耶穌是彌賽亞,他禱告當中首先作出對彌賽亞信心的認信,我們禱告的時候,要先向主作出信心的認信。瞎子在周圍的障礙中,不灰心,不放棄,反而更加大聲地禱告呼求神,向主獻上禱告。我們為了去到主面前,禱告時遇到許多的障礙,我們學習瞎子,要克服周圍的阻礙,克服各種自我的不足,從罪而來的負面的思想,要去到主面前。主就迎接我們這樣的禱告,應允這禱告。
瞎子的禱告題目具體而清楚,耶穌問他:「你要我為你作什麼?」的時候,他不是口裏支吾,他不求物質的豐裕,他知道自己根本的問題是瞎眼,所以求醫治,結果,不單只肉身上瞎眼打開了,屬靈的眼也打開了。
總括來說,在年輕財主的官問耶穌永生之道時,耶穌說出他所需要變賣的事,我們為了得著神的國和永生,要先悔改自己還缺少的一件事,然後要跟從耶穌。要基督,抑或要世間的財富?要基督,抑或要世間的享樂?基督和世間,基督和電腦遊戲之間,我們要作出明確的決志,更加愛基督。
祈求神幫助我們變賣我們執著的一件事,使我們可以承受永生,我們還要天天跟從耶穌,有永生的恩典去走每一天。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