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申命記 第1課 4月5日(第Ⅱ部信息) 李永仁牧者
經文 / 申命記 1:1-46
金句 / 申命記 1:36
「惟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必得看見,
並且我要將他所踏過的地賜給他和他的子孫,因為他專心跟從我。」
申命記Deuteronomy意為重申宣告誡命之意。在四十年前, 神在西乃山上與出埃及的以色列百姓立約,並通過摩西賜下十誡;在四十年後,摩西再次將這十誡和律法,講解給在曠野中長大的新一代以色列人。申命記共34章,記載了 神人摩西講解律法的三次信息內容;這也是摩西臨終前數十天的信息內容。為何摩西要向新世代詳細地重申這些誡明呢?表面看來,申命記只是把出埃及上所載的律法,以及民數記所記載的歷史再次記錄下來。然而,申命記並非單單重覆律法和歷史,而是包括了 神人摩西四十年牧者生活之中,對 神與對律法認識的精粹。摩西第一次將 神的誡命向以色列百姓宣佈,是他作牧者生活的初期;經歷四十年的曠野生活後,摩西認識這位將律法賜給百姓的 神,曉得律法的本質和核心。因此在申命記裏,摩西第一次表達對 神對人的愛,律法並非要限制人的自由,而是 神對祂百姓的愛。申命記並非單單解釋律法,而是包括摩西的個人信仰認信,顯明在律法中所隱藏著 神的愛。申命記不但回顧第一代所經歷的,也同時提出新一代生活的方向。第一代在曠野以嗎哪和鵪鶉為食,新世代要在流奶與蜜之地一無所缺居住。摩西告訴第二代要過怎樣的生活,怎樣生活才是愛 神,使他們在 神所賜地上得以長久。雖然時代變了,環境不同了,人也改變了,但 神作工的原則並沒有改變。過往我們作學生時期,活在相對的窮乏中。有曾經是羔羊現在為牧者的分享,因聚會中豐盛的食物和服事而大受感動;現在我們的聚會充滿豐盛筵席,我們的生活條件也得到大大改善,毫無缺乏。然而,我們能否持守不變地愛 神呢?祈求主幫助我們通過研讀申命記,明白一點 神人摩西所體會 神對我們的愛。求主指教我們怎樣是 神盼望我們過的生活。
申命記第1章是本書的導言和回顧第一代的歷史。這不是他們能誇口的歷史,而是以沉重痛苦所換來的教訓。摩西再次提起過往失敗的歷史,使新一代和我們能從中吸取寶貴屬靈的教訓,絕不要重蹈覆轍。
這裏記載了申命記的作者,主要內容,何時、何地,以及寫作背景?請看第1節,「以下所記的是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曠野、疏弗對面的亞拉巴,就是巴蘭、陀弗、拉班、哈洗錄、底撒哈中間向以色列眾人所說的話。」申命記記載了摩西在約但河東向以色列所宣告的話,就是摩西的信息。在第二節補充,從地圖距離上,從何烈山經過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亞有十一天的路程。然而,為何本來十一天的路程,卻花了38年才完成呢?這為摩西提及上一代的失敗歷史留下伏筆。當時是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他們完成了四十年的曠野飄徙。他們已經擊殺了住希實本的亞摩利王西宏和住以得來、亞斯他錄的巴珊王噩,那兩個王是約但河東最強的勢力。本來從無爭戰經歷的第二代百姓,爭戰得著約但河東之地,如今他們也得著盼望征服約但河以西之地。
在迦南之戰前摩西怎樣預備百姓呢?請看第5節,「摩西在約但河東的摩押地講律法說:」提到律法容易讓我們聯想「沉悶」,也有人認為讀律法幫助入睡。然而,這裏並非單把律法重新讀出來,而是把律法裏的意思講解,怎樣適用在眾人身上,是與我們的性命和幸福攸關的事。為了好好預備爭戰,看來應該要向會眾報告征服之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敵軍情報等。摩西卻因相信 神的同在,看能成功征服那地已經是必然的事。因此新一代要曉得怎樣在那地生活,日子得以長久,相比怎樣能得著那地更為要緊。在四十年前, 神領以色列百姓前進迦南地之先,在西奈山將律法誡命賜下。因為以色列的幸福不在於生活環境和條件怎樣,而是他們怎樣生活。他們將來的幸福,建基於他們怎樣跟從 神的說話。我們所居住的房屋,也因有 神的道與否而不同,或成為狗竇般的罪惡溫床,或成為永生 神的家庭教會。 神樂意引領我們到安舒之地,但在這之先,我們必須要曉得律法的真義,才可在 神的祝福中生活,日子得以長久。這是記載申命記的目的。
摩西的信息以回顧38年前的歷史開始。請看第6-8節,「耶和華我們的 神在何烈山曉諭我們說:你們在這山上住的日子夠了;要起行轉到亞摩利人的山地和靠近這山地的各處,就是亞拉巴、山地、高原、南地,沿海一帶迦南人的地,並利巴嫩山又到伯拉大河。如今我將這地擺在你們面前;你們要進去得這地,就是耶和華向你們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賜給他們和他們後裔為業之地。」以色列第一代百姓,出埃及後的第二年二月二十日起行(民10:11-13),前往 神向他們祖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賜給他們為業之地。雖然當時他們還未得地,但在 神眼裏他們如同已經得了地為業。
當時摩西對管理以色列有何安排呢?從第9-18有關摩西在民中設立領袖。 神按照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使以色列成為強大的民族,他們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那樣多。正如 神向亞伯拉罕所言,要建立他們的後為裔強大的國,他的眷屬遵守 神的道,秉公行義(創18:18-19)。摩西擁有這異象和盼望,在每個支派設立有智慧、有見識、為眾人所認識的,為官長、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並且,摩西囑咐他們在審判的時候,不可看人的外貌;聽訟不可分貴賤,不可懼怕人,要按公義判斷。 神將這地賜給以色列百姓,建立公平和公義的國度,並通過他們賜福給普天下。
以色列第一代百姓走過那大而可怕的曠野,到了加低斯巴尼亞,就是迦南地南部邊界。摩西對他們說甚麼?請看第20,21節,「我對你們說:『你們已經到了耶和華我們 神所賜給我們的亞摩利人之山地。看哪,耶和華你的 神已將那地擺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華你列祖的 神所說的上去得那地為業;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摩西說,耶和華如同擺設了筵席那樣,將這地擺在他們面前享用。他們只要上去爭戰得那地,就必然得著。當然,並非以色列到了那地,當地亞摩利人就會供手相讓那地。摩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摩西知道有競烈的爭戰在前頭,容易叫百姓恐懼,裹足不前。但摩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 神已將那地賜他們為業。」他們按照 神的應許,必然能得著那地。
百姓提出甚麼建議呢?他們向摩西提議說,「我們要先打發人去,為我們窺探那地,將我們上去該走何道,必進何城,都回報我們。」他們或許認為 神的應許和摩西的吩咐,不足以給他們得勝的確信。摩西以百姓的提議為美,以色列因探子的報告而預備爭戰,得著動力和勇氣前去爭戰。因此摩西就打發所設立,每一族當中有智慧的領袖去窺探那地。探子四十天的窺探行動有何報告呢?「耶和華我們的 神所賜給我們的是美地。」但結果以色列百姓卻不肯上去,竟違背了耶和華你們 神的命令。違背 神的命令就是固執地與 神的意思對恃。他們在自己的帳棚裏埋怨,發怨言說:「耶和華因為恨我們,所以將我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交在亞摩利人手中,除滅我們。我們上那裡去呢?我們的弟兄使我們的心消化,說那地的民比我們又大又高,城邑又廣大又堅固,高得頂天,並且我們在那裡看見亞衲族的人。」雖然 神所應許之地的確是美地,但以色列百姓因聽見那地城牆高厚,原居民個個身量高大,又住了姚明族巨人。他們就被不信和恐懼捆綁,以為 神領他們去送死。
現在他們看 神所作的動機與之前不同了。他們說因 神憎恨他們,所以要使他們死在巨人手裏,被亞摩利人滅絕。就是說過往一切 神為他們所做的都是假意的,其實目的是要害他們,欺騙他們離開埃及,最終是要死在兇猛的敵人手上。他們全二百萬人在自己帳棚裏,大聲哭號,不知如何是好,哀歎為何耶和華要從埃及帶他們出埃及來送死。以色列因懼怕仇敵而不信,否認和扭曲 神過往對他們的拯救。從前他們出埃及後對 神充滿感激和讚美,如今在現實的問題前,不信和埋怨 神領他們出埃及。由此可見,不信並非小事,不信破壞我們本與 神愛的關係,使人變成 神的仇敵,也將 神的善意扭曲為惡。
摩西卻怎樣幫助百姓記念 神的恩典呢?請看第29-31節,「我就對你們說:『不要驚恐,也不要怕他們。在你們前面行的耶和華你們的 神必為你們爭戰,正如他在埃及和曠野,在你們眼前所行的一樣。你們在曠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見耶和華你們的 神撫養你們,如同人撫養兒子一般,直等你們來到這地方。」摩西藉教訓他們過往 神的歷史,糾正因不信和恐懼,內心彎曲了的百姓。摩西說,即使現在遇上更大困難和挑戰, 神也必為他們爭戰。從前 神怎樣帶領他們出埃及,為他們向埃及施行十災,水變為血之災、蛙災、虱災、蠅災、畜疫之災、瘡災、雹災、蝗災、黑暗之災與殺長子之災,來擊打剛硬的法老,又使他們的精英部隊滅在紅海裏; 神又領他們經過那大而可怕的曠野,是無情和吞吃人的沙漠之地。在曠野沙漠行走,有數十種死亡的危機,餓死、渴死、營養不良死、被日頭灑死、夜間涷死、被沙漠風暴淹死、掉進流沙而死、被火蛇蝎子之類所咬毒死、被敵人乘虛偷襲而死等等。摩西說耶和華你們的 神撫養你們,如同人撫養兒子一般。撫養孩子的父母是怎樣呢?當中我們當中的牧者們撫養兒女是多麼細心和忍耐呢!不眠不休,無覺好訓也會起來餵養孩子,即使無錢也節省自己的享受。事情上,以色列藉走過那大而可怕的曠野,深深經歷 神對他們的愛。 神在曠野裏不斷地以嗎哪和鵪鶉餵飽他們;在他們快要渴死之際,使磐石出水解他們之渴;日間以雲柱,夜間以火柱領路;使他們得勝從後頭偷襲的亞瑪力人等。以色列百姓現在來到這裏,並非他們能耐有本事,而是因為 神撫養他們直到如今。因此他們只要繼續相信,那位一直撫養他們直到如今的 神,將自己再次完全交託給 神,就必然安穩。同樣,在現實問題和恐懼前,我們也要記念 神在我身上所作的工,並以信心的眼光繼續看所發生的事。我們經歷了重生,如同領我們出埃及,也經過大而可怕曠野各樣生活的試煉,升學上、學業上、論文上、待業上、工作上、健康上、家人上等等。我們以 神的目光看歷史時,即使現在遇上更大的困難,也可以看見 神的道路和盼望,勝過恐懼繼續與主前行。
以色列應當悔改心中的不信和恐懼,接受摩西所教導。但非常可惜,他們卻作出了怎樣的選擇呢?請看第32-33節,「你們在這事上卻不信耶和華你們的 神。他在路上,在你們前面行,為你們找安營的地方;夜間在火柱裡,日間在雲柱裡,指示你們所當行的路。」雖然以色列經歷了 神在曠野領路,在他們前頭行到可安歇之處,以色列卻最終沒有撇下不信,繼續固執否認 神美善的帶領。
神怎樣對待那不順從到底的以色列呢?請看第34-35節,「耶和華聽見你們這話,就發怒,起誓說:『這惡世代的人,連一個也不得見我起誓應許賜給你們列祖的美地;」 神稱呼那不信和不順從 神的人為惡世代。為何不信是惡呢?不相信,並扭曲惟一善的 神對我們的美意,就是最惡毒的事;將 神對我們的愛和付出,看為憎恨我們,就是極大的侮辱。正如我們所服侍照顧,供書教學,養大成人的兒女,他們不但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卻硬說父母是要害我,打父母,這是極大的惡。 神說,惡人絕不能進入 神所賜下的美地,這並非他們的能力比別人差,而是他們承受不信和不順從的惡果。
誰能進入 神應許的美地呢?請看第36節,「惟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必得看見,並且我要將他所踏過的地賜給他和他的子孫,因為他專心跟從我。」;除此還有「伺候你、嫩的兒子約書亞,他必得進入那地;你要勉勵他,因為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為業。」(38) 只有迦勒和約書亞能夠進入美地,因為他們專心的跟從 神,follow the Lord wholeheartedly。無論現實如何,他們也相信 神的應許,從不懷疑;即使其他所有人也不跟從 神,他們卻樂意跟從 神的命令去行。不但這兩個專心跟從 神的迦勒和約書亞能進入美地, 神應許以色列的婦人孩子,就是他們所說、必被擄掠的,和不知善惡的兒女,必進入那地。因此,不信和不順從的人,結局比小孩子更為可憐。
不順從的以色列要怎樣呢?請看第40節,「至於你們,要轉回,從紅海的路往曠野去。」本來 神吩咐他們不要怕,向那美地前行;現在因為他們的不順從,他們要轉回,u turn,轉回曠野接受訓練。那時他們才曉得不信 神的惡果就後悔說,「我們得罪了耶和華,情願照耶和華我們 神一切所吩咐的上去爭戰。」他們並非悔改不信,而是聽見連不能分辨善惡的孩子也能進入,就輕看前面的爭戰,於是各人帶著兵器,爭先上山地去了。雖然 神藉摩西警告他們:「不要上去,也不要爭戰;因我不在你們中間,恐怕你們被仇敵殺敗了。」他們還是再一次不聽 神的警告,竟違背耶和華的命令,擅自上山地去了。他們並不曉得這是屬靈的爭戰,是建基於相信和順從 神之戰。這是一場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但也不能輕看的屬靈爭戰。終果,他們被住那山地的亞摩利人,如蜂擁一般追趕他們。以色列因不信和不順從,承受入骨之痛楚。本來行走十一天就能到達,結果延遲了38年;本可憑信心,順從 神而往前進,卻因不信不順從而轉回。
通過第一代以色列失敗的歷史,對新一代和我們有何警戒呢?人以為時代、環境和人都不同了就輕看歷史,但 神工作的原則並沒有改變,那就是信心和順從。新世代在進入迦南地前,可以選擇如同第一代人不信不順從,在困難前恐怕驚惶,或是如同迦勒和約書亞專心跟從 神,相信 神的應許而挑戰。在我們信仰的交叉點,也可以選擇信靠 神在我們前頭後而前進,或是在不信和驚惶懼怕中退後。我們選擇相信 神與否,並非如決定買Iphone或是買三星般的個人喜好選擇,而是將要決定我們將來的人生如何與下一代如何。憑信心前進的人花十一天到達,因不信而花了38年的光陰。在我們中間有人來到聚會一年就得救,在困難的時期也能找到工作,也能建立信心家庭作牧者。當我們相信和順從 神時,能順利完成這些困難。我們每個人也有其懼怕和驚惶的事,當我們記念 神的恩典,一直如何拯救我們,引領我們直到如今,我們能相信 神繼續以美善和大能帶領我們的人生。祈求主幫助我們,成為這時代迦勒和約書亞,專心跟從 神,我們和我們的後裔,也能進入和享受 神為我們預備的美好之地。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