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送舊信息
經文 / 詩篇 100:1-5
金句 / 詩篇 100:3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2014年 送舊信息 12月28日(第Ⅱ部信息) 廖得人牧者
經文 / 詩篇 100:1-5
金句 / 詩篇 100:3
「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 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詩篇 100:3)
今天所讀的經文是詩篇一百篇。一百是一個很可愛和令人喜樂的數字,在韓國,嬰孩有出生滿一百日的慶祝;全世界的學生都喜歡一百分;人人都希望百戰百勝;百年好合、長命百歲這些說話帶來很大的祝福。100是一個帶給人喜樂的數字。
詩篇100篇亦表達出對神最大的稱謝,詩人讚美創造天地的耶和華神,發出了心靈最大的滿足和喜樂,吩咐人們要帶著「歡呼」敬拜耶和華神。崇拜中,人們帶著感恩的禮物,經過聖殿的門和聖殿的院子,進入至聖所,沿路歌唱,與神親近;詩篇一百篇是百份百最可喜和充滿頌讚的詩歌,提醒了前來崇拜的人當具備的感恩和敬拜的內心,向永善慈愛和信實的神,作出愛的認信。
一年的結束,預備送舊的信息,我們要學習詩篇一百篇,帶著感恩的心,來到神面前,向神歡呼。祈求神賜給我們這篇送舊信息,讓我們經歷感恩和讚美神當中,享受到人生真正的滿足和喜樂。
請看第1節:「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
我們信主的人要懂得「歡呼」。「歡呼」是表達情感,毫無拘束地釋放著讚美。我們當向誰歡呼呢?詩人說:「向耶和華歡呼。」誰當歡呼呢?詩人清楚告訴我們:「普天下」;普天下是包括全世界的人和萬物,都要向神歡呼。英文聖經是: Shout for joy to the Lord, all the earth.
哈里路亞!這是喜樂的歡呼,詩人吩咐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大聲呼喊,唱歌,就如小孩子一般,歡欣起舞,向着父神高聲歡呼讚美。
大衛見到象徵神的約櫃進入大衛城的時候,非常喜樂,他不理會王的體面,露出大肚腩,在約櫃面前歡呼跳舞,妻子看見就不留情面地非難他「屈突」,但他不理會同工的反對,繼續向神歡呼迎接約櫃。
人是曉得如何和向誰歡呼的。當王進入城門,百姓會在感激當中向王歡呼和吹角。
在香港的機場,當很受歡迎的偶像明星出現時,年青人就群起追星和歡呼,不斷大聲叫喊偶像的名字,不停地閃燈拍照,場面哄動,這就是歡呼;但是,向神我們有沒有歡呼呢?
在我很年輕的時候,英女皇來過香港,後來又有戴安娜王妃來過香港,她們都很受歡迎;香港人都曉得歡呼,但是,對神有沒有歡呼呢?
據我所知,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向神全會眾一起歡呼讚美的聚會,但是,為什麼香港的教會很少聽聞這樣的歡呼呢?我們何時大膽嘗試,釋放著讚美,突破自己的界限呢?
明顯地詩篇的筆者,吩咐我們當「喜樂地歡呼」(Shout of Joy)。
我試過晚上回家,途中經過尖東時,看到人們看著大電視的足球比賽,在入球緊張的一刻,全場都會一起歡呼,甚至跳起來,如同置身大球場上。
我們見到美麗的事物,例如年初二的煙花匯演,每當璀璨的煙花光芒,組成心形,花朵形,眼睛形,黃金形,人群的內心就哄動,一起嘩然喝采。
但是,為何人們卻在創造主神面前這麼肅靜呢?祈求神幫助我們,在神面前,向神歡呼。
其實,詩篇的作者不但吩咐百姓要向耶和華歡呼,普天下都當向耶和華歡呼,這更包括所有的被造物。所以,無論天上的,地下的,一切萬物都要歡呼讚美神。
我們看看山巒,看看田野,看看校園,周圍的花木,三月時的杜鵑,四月時的木棉,六七月時候的鳳凰木,十二月時候的聖誕花,新年時候的桃花,七彩繽紛,呈現出艷麗的狀貌讚美神,但,唯一得著最多祝福的,萬物的管家,人類,卻沒有這樣主動讚美神。
不同樹上的水果,雪梨,橙,蘋果等等都果實纍纍地讚美神,粟米,穀物,各樣開花的植物,都燦爛地張開艷麗的花容讚美神,全地萬物都榮耀神;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述說祂的手段,太陽月亮星星,全宇宙,都歌唱讚美神。
歡呼歌唱,使我們的生活得著喜樂和生命力。試看兩株南瓜藤,其中一株讓它聽JAZZ流行曲,南瓜藤竟然背向逃避聲音;另一株聽生命聖詩的,卻圍繞著投向聲音生長。讚美神是我們的生命,所以,生命聖詩第79首說,但願萬民都來歌唱,讚美救主聖名,我們要張開喉嚨向耶和華歡呼歌唱。
詩篇筆者吩咐我們,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無論是先進國家或落後國家的百姓,都要當讚美神;無論是現在有喜事的,或遇到困難的人,也要讚美神。
祈求神幫助我們,復興心靈的力量,能夠向神湧流出熱烈的歡呼。
今年是否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呢?崇拜當中,越來越多人合起口來不唱歌,不看singalong 書, 或形式化地開合嘴巴,或錯過了唱詩的時間而遲一些來到,然而,我們要成為真來到崇拜的人,要Shout for joy to the Lord,得勝一切。
藉著我們歡呼,給普天下之民知道神。無論情況如何,都要Shout for joy to the Lord。 正如使徒彼得所說:「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彼前1:3)。
請看第2節:「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他歌唱。」
歡呼過後,是真正的敬拜神,這儀式不是想像中的莊嚴得肅穆無聲,反而,我們看到敬拜者活潑的獻上。對以色列人來說,事奉就是「敬拜」,而事奉的另一個意思是「服事」(serve)。發自內心愛的動力,才會是「樂意事奉」。英文是:worship the Lord with gladness
我們可以在很多方面事奉神:例如詩班獻詩,校園中傳福音,教會中一對一查經服事羔羊,靈修營中負責搬運清潔等,甚而學生讀好書,工作的牧者做好份內的工作,都是事奉神。問題是,樂意地事奉神是神百姓的特徵。世人的服事,即使是學校中的教師,醫院中的醫生,許多都是感到自己是被奴役的,被迫的,形式地做,心中難以得到喜樂。但是,敬拜神的人就不同了,特徵是從心底領受到神的愛,神的救恩,罪得赦免的輕省和自由,來到至聖所參加崇拜,就如見到以馬內利主一般感到恩典,一切獻上的服事,都不是出於義務的,乃是甘心樂意地獻上。所以,「樂意事奉」的意思,是具有更深刻的意義,正如羅馬書12章1節所言:要「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而且感到理所當然。
上星期的聖誕崇拜中,馬太的信息中提到東方博士,千百年來何止這三位呢?話劇中也有三位牧者飾演的東方博士,他們來到嬰孩耶穌面前,從心底發出深刻的讚美,俯伏敬拜,謙卑得直至完全的俯伏,然後獻上寶盒,黃金、乳香、沒藥,完全的敬拜,還發出joyful noise,就是向主歌唱,唱出哄亮的讚美感謝的詩歌。
每當在崇拜的時候,我們當如此預備好敬拜的內心,來到教會,甘心樂意地事奉神。
千百年來,許多的馬利亞,許多的博士和牧者,樂意地事奉耶和華,獻上自己的身心靈,不計較物質時間精神的奉獻。
創世記18章中看到,亞伯拉罕每天都過將自己獻給主的生活,結果遇見神,他看到以客旅形像來到面前的神,他立刻跑去,擺上最好的食物,樂意地服事,然後侍立在樹下一旁。
我們遇見主之前,很樂意地在世上尋找打機,看足球,看電影,追求第一名,追求異性,追求美食等等,這樣短暫的樂意,換來的卻是內心越感不安,內心感到飢渴,越來越辛苦,陷入虛無中。但是迎接主之後,我們樂意地事奉神的時候,更多的喜樂跟著我們,我們的內心充滿喜樂,什至有牧者決志:「主啊,我的一生願意獻給你,你吩咐我去什麼國家,我都願意去傳福音。」結果成為了宣教士。祈求神都幫助我們,將內心的讚美感謝都獻上給這位神,我們盡心盡意地喜樂地事奉神。
我們一起再讀第2節:「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他歌唱。」
樂意地事奉神時,更多的喜樂接踵來。歌唱,需要有救恩的喜樂,才會歌唱。必須自由解放的心靈,才會歌唱。詩篇40:2-3說:「他從禍坑裏、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祂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讚美我們神的話。」生命聖詩,每一首歌以最精煉精警的詩句,幫助信徒把內心的感動發放出來。歌唱的時候,就是面向眾人宣告,你們當樂意事奉,因為主是我們的全部,是全部的敬拜,完全的獻上。這已經不是平常的唱歌,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奉獻,一種向世人宣示神的愛的事奉。
事奉神,應當歌唱!上帝創造人的目的是歌頌神,榮耀神,只要我向神的內心被打開,恢復了神的榮耀,就得著聖靈的充滿而歌唱。
請看第3節:「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 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
在嘹亮的歌聲中,詩人提示了我們與主的關係,事奉神的人應當具有的信念。「曉得」就是認識,不是思想中的同意,而是心中的確信。要曉得什麼?就是:耶和華是神,祂是唯一的大能者;主創造我們,我們是屬祂的子民,也是祂草場的羊,祂也是救拔我們的主。雖然我們會犯罪得罪神,但神的救恩叫我們因悔改而罪得赦免,重新與上帝建立關係,叫我們能得到從神而來的喜樂及滿足。
第一,耶和華是我們的神-------the Lord is God,因為神按著祂的形象創造人,養育我們,這位神是我們唯一的神;除祂以外, 全部都是假的, 我們只有單單一位真神。以色列百姓進入迦南地之後,崇拜巴力,內心被事奉巴力奪走了,他們以為同時事奉巴力和耶和華可以得著祝福,但是神不喜悅這樣的混合主義;摩西重復地教訓百姓,不要拜偶像,申命記6章4,5節:「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
以利亞先知也是,面向心持兩意的百姓時,很清楚地催促他們決志悔改,列王記上18章21節:「以利亞前來、對眾民說、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 神、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 神、就當順從巴力.眾民一言不答。」
詩篇100篇的作者,向我們宣示的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大道理,乃是最基本的向神的認信,然而這認信卻是我們常常不經意地忽略,一言不答的。詩人盼望我們當曉得的真理,就是:只有耶和華是我們的神,是創造主,救贖主,是應得敬拜事奉的神。
第二,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
我們當曉得創造主和被造物的關係,我們屬他,是屬神國的百姓,不是屬魔鬼的。內心不是屬黑暗和恐懼的,不怕見鬼,不怕被追趕,因為神以他的公義、和平、慈愛管治我。我既是屬神國的民,就是一切美好的繼承者,人生可以結出聖靈的果子。
此外,神負責我的人生,在母腹中已經賜福給我,神一直當我是屬他的,保護我,如同我看手提電話,十分細心地看顧。神負責我的人生,保護,看顧,視我為寶貴。
第三,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
牧者和羊的關係,是生命連結的關係,因為羊離開了牧者,等於死亡。牧者每天尋找草給羊吃,以油膏保護羊,使牠在愛中成長。
感謝神,祂不棄絕我們。當我們在埃及為法老奴役的時候,祂用大能的手拯救我們,成為祂的民。如聖經所說:「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以賽亞書53:6)這是藉着「好牧人」捨命的救贖,使我們得以歸回羊圈。因此,使徒彼得對蒙恩的聖徒說:「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彼得前書2:25)而且我們在祂的草場上,經常的,得到一切豐富的供應,不至於缺乏。這是何等大的恩惠!
這位神是我們的父,我們的好牧人。回顧這一年,神以祂的慈愛看顧和養育了我們;神賜豐盛的生命說話給我們;我們雖然屬靈上軟弱,神不變的愛和看顧我們;我們眾同工一起,無論是感恩節,聖誕節,吃到美味的食物;今年神通過羅馬書,使徒行傳,士師記,無論復活節,夏令營,秋令營,都賜給我們豐盛的說話;我們都應當事奉和讚美這位神。
現在,讓我們通過詩篇100:3宣示我們的信仰:「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 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事奉神的人必須認識神,接受祂是我們的主,是我們的王。
請看第4節:「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
到了進入神的門和神的院的時候了,神的門就是救恩的門,神的院就是得救贖後的新生命,這是何等令人興奮的時刻,詩人向信徒發出這偉大的邀請和呼召。
我們蒙恩得救的人,當稱謝進入耶穌的門,並要讚美事奉祂,過榮耀神的新生活。
崇拜中要進入這門和院子,入門之後看到不同的世界,得著新的視野,新的身份。正如DSE考試,考取好的成績,進入了大學的門,可以成為大學生;畢業之後,考好專業的考試,打開工作的門,便成為專業人士。世間上有令人喜樂的門,也有令人不開心的門。如果早上同妻子不和,晚上回家,打開家門就感到有負擔,甚至懼怕。
神的門卻是喜樂的門,時時有感謝的門,為什麼?因為門裏有充滿令我幸福的一切。聖殿裏有神的存在,有神的說話,有赦罪,有救恩,有真理,神常等著我來,無論誰,都賜下安慰和安息,神賜給我們靈魂的糧食;門外是另一世界,如同曠野,令人生很疲倦,飢渴,貧窮,被一切罪的私慾所綑綁所引誘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渴慕進入神的門。
在天父的院子中,有豐盛的祝福,糧食,僕人,我們知道,有耶穌基督的愛,我們隨時什麼地方,都要讓神得著我們,讚美神。
詩人重複地強調要稱謝和讚美神,要感謝和稱頌祂的名,因為我們領受到神的愛和神的看顧,我們本來沒有資格進入這門的人,卻因耶和華的愛,向罪人打開了門,這是何等感激和感恩的事呢?神常等候我們,無論誰入了這門,得著安慰,得著靈魂的糧食。我們如同使徒行傳3章中瘸腿的人,因得醫治,便進入聖殿,走著唱著讚美神。
屬靈的瘸也要得著醫治,什麼是屬靈的瘸呢?就是忘記神的愛和恩典,反而埋怨神。神把以色列百姓從埃及為奴之家拯救出來,他們要成為事奉神的百姓,成為向神歡呼歌唱的祭司的國度,可是,過了不久,他們就忘記了神的恩典,反而為了各樣的問題埋怨神。我們也是容易忘記恩典的,忘記是我的強項。神的慈愛、恩典和救恩臨到我們的身上時,我們十分熱切地感激事奉,但我們會忘記。小時候,我和姊姊出到海邊游泳,我是僅僅曉得在水中用水泡浮游的小孩,一個大浪打過來,我被浪沖了出去,一時間,我的心中十分焦急,驚恐,向姊姊呼求,拉我回去啊!這時,另一個大浪打上來,將我沖了回岸邊,這時我很高興,轉過來卻埋怨姊姊拉著我的手太緊,使我不舒服。剛才我曉得向姊姊求救,下一刻我就忘記了,反而埋怨她。
以色列人出了埃及,重獲自由,可是他們轉過來就埋怨神,因為沒有肉吃,沒有清水喝,就不高興了。我們豈知道,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以賽亞書55章),凡事謝恩雖然不容易,卻是我們所當行的。神呼召我們進入祂的門,救恩的門,我們應當稱謝說:「主啊!我們感謝你!」
路17章記述了十個長大痲瘋的病人,得著耶穌的醫治,但其中九人一去不返,只有一個返回來,大聲歸榮耀與 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那時,耶穌問,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麼,那九個在哪裏呢?主所要的是感謝,跟耶穌說:「主啊!我感謝你!」前來稱謝的不但得到身體的醫治,更得到上好的福份,就是得到耶穌自己,建立永久愛的關係。
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蒙主極大的恩典,我們有沒有這回到主面前稱頌祂和讚美祂的心呢?請一起再讀第4節:「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
求主悅納我們的感謝,聖靈作工,願神的旨意,神的工作更深地成就在我們身上。
使徒行傳16章記述了使徒保羅和西拉在獄中的禱告和唱詩讚美神,讚美在他們的口中,木狗也鎖不住,他們放開讚美的泉源,眾囚犯也側耳而聽。那時,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竟然全開了,眾囚犯的鎖鍊也都鬆開了。詩篇22篇3節說:「神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這寶座就是神的國度權柄榮耀,因著讚美存於我們的中間。
祈求神幫助我們,去到神面前,不但進祂的門,更要住祂的院,以我們的嘴唇,我們的內心,歌唱讚美神,經歷偉大的工作。因為耶和華是神,普天下有氣息的都要讚美祂,我們是特別蒙恩的,住在基督耶穌生命裏的僕人,更加可以誇勝,更加要口中讚美耶和華。祈求神幫助我們的內心常常都充滿感謝和讚美。
最後,請一起讀第5節:「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遠、他的信實、直到萬代。」
為什麼詩篇筆者不斷吩咐我們要感謝讚美神呢?原因有三:
第一,耶和華本為善The Lord is good,善指著神的慈悲和豐盛,如果神常常都威嚴的,誰都不夠膽去到祂的面前,但是神本善,無論好人壞人都沒有偏愛;不論任何人, 都得到陽光的照射,得到按時候下雨的滋潤,無論好人壞人,都得到神恩典的賜予。
約瑟的哥哥們,因嫉妒而把約瑟賣到埃及為奴隸,約瑟又因波提乏太太的陰謀而冤屈地坐牢,他的人生,常陷入不好的命途中,但無論如何絕望的時候,他都相信,本善的神,常常過感謝的生活,結果,他得著面見埃及法老的機會,成為埃及的宰相,人生大大的扭轉。
大衛也因為掃羅的嫉妒,不斷要過逃亡的生活,曠野中辛苦地躲藏,但他既沒有埋怨神,也沒有埋怨掃羅,在這樣艱難的歲月中,他繼續相信美善的神,繼續向神感謝,寫出讚美的詩,讚美的歌。神使他的內心變得美麗,使他的詩篇發出美麗的香氣,使人安舒,人們來到他那裏感到平安,大衛成為了匪類的領袖。萬事互相效力,相信神為善的人,神將美麗的心賜下。
第二,神的慈愛存到永遠,慈愛指著神的憐憫。如果神時時都主張公義的話,誰能生存下去呢?但當我們悔改的時候,神決定赦免我們的罪,一切過去的過犯都不再過問,這是充滿恩慈神。大衛也犯了姦淫罪,他求告神的恩慈,那時,他遇見了賜下一切恩典的神,感謝和感激讚美神。我們是講埋怨不平的說話,比說感謝的話更多的人,神不剪去這樣的罪人,不折斷我們的祝福,反而每次都賜下說話,忍耐罪人,賜下悔改的機會。神擁有的是沒完沒了的慈愛。愛,真美麗,遮蓋一切過犯,是生命的原動力, ,聽見我愛你,生命活過來。人的愛因時間的流逝越過而冷卻,要改變,然而,神的愛不變(endure forever)
第三,神的信實直到萬代,信實指著神不變地施恩的意思,神的善和恩慈,在萬代中不改變,仍在施恩給我們。神按祂的應許,差派了耶穌道成肉身,以愛的服事,成為萬王之王,審判的主,主耶穌一定再臨。在這充滿虛假的世上,遇見信實的神,這是很大的恩典。雖然人們善變,不遵守約,但神揀選了我,直到世界的末了,他以他的善信實地保護我,以他的慈愛信實地拯救我,所以,我不能不感謝歌頌讚美這信實的神。今年的聖誕,我們第2014次見證創3:15中的救恩應許,神信實地差派了聖誕。基於神的品格,神的不變,我們要常常感謝。
2014年即將過去,我們有許多感謝的題目:神不斷供給我們豐盛的說話,我們在美麗的教會中參與崇拜,我們的第二代小孩不斷在神的餵養中成長。神對我的慈愛長存,我一年中做了許多不好的事,忘記了許多神的恩典,但是神大能的手不斷保守,沒有放開,讓我勞苦擔重擔之後得著安息。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一年裏面不斷的供給我,賜我家人的健康,足夠的物質。夏令營之後,聖靈引領我每日持守食天糧的生活,使我不至在忙碌的事務中淪落,而且,我更可以每個月一次的預備神的說話,掙扎掘出神說話的活水榮耀神。
我要向這位以善,恩慈,信實引領我的耶和華神,作我的主我的神,獻上感謝。
其實不是因為勤力地遵守律法,或者獻上很多的服侍,或是每月一次的獻上十一奉獻,乃是因為通過信仰的生活,進入救恩的門,住在生命的院子中,感謝神,因同主相交而喜樂,創造主神是我的牧者,我的神,在深深相交,感謝讚美迎接新一年。
其實,信仰生活雖然時間長了,但內心如果沒有這充滿的感謝讚美,那麼,我所做的一切,即使如何勤力,也沒有意思了;若一切按著規矩去做,又有什麼意義呢?
雖然我不信實,我的愛有限制,又會傷害人,有許多的過犯和罪惡,但信實的神再一次邀請我,再一次教導我,每一次的敬拜,要樂意地事奉耶和華,每次來到神面前都要歡呼歌唱和感謝。
總括來說,我回顧過去的一年,神真是以信實的美善和恩慈的引領了我們;神憐憫我們,施恩典,存慈悲,無限的寬恕我們,所以,要紀念祂的施恩給我,要大大的歌唱讚美,不單只年尾結束時要感謝,我們每天的生活中,都要不斷地感謝讚美神。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