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馬可福音 第3課
經文 / 馬可福音 2:1-17
金句 / 馬可福音 2:17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2024年 馬可福音 第3課 鄧希恆牧者
經文 / 馬可福音 2:1-17
金句 / 馬可福音 2:17
耶穌聽見,就對他們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每個人都想擁有健康,健康的人生滿有力量和熱情,使人可以成就很多美好和偉大的事情。健康是 神創天造地的時候賜給人的禮物。我們也期望得著健康,所以神賜給我們今天的信息,教導我們追求靈魂健康的時候,應當擁有的正確心態。沒有人是從來沒有病過的,因此健康的心態,乃是謙卑承認自己都會不時軟弱和患病,但仍然追求靈魂的保健,病向淺中醫,領受悔改赦罪的恩典和愛。祈求主幫助我們在這患病和不信的世界中,以福音保守我們, 通過這篇信息學習怎樣追求靈魂的強健,以致我們能夠得勝這個世界,更能夠成為別人祝福的源頭,服侍患病的靈魂。
請看第1節:「過了些日子,耶穌又進了迦百農;人聽見他在房子裏,」根據馬可福音第一章尾部分,耶穌帶著父親的心腸走遍加利利傳道趕鬼,又醫治長大痲瘋的病人。過了幾天,耶穌再進入迦百農(1:21),看望祂的屬靈子女。迦百農成為特別蒙祝福的地方,因為有耶穌同在;生命的工作吸引很多人前來。經文說:「人聽見他在房子裏,」,表示很多人都等候和尋找耶穌,一直留意和談論耶穌的行蹤。現在耶穌在一間房子裏,有人認為耶穌進入的房子是彼得的住所。
請看第2節:「就有許多人聚集,甚至連門前都沒有空地,耶穌就對他們講道。」眾人都被耶穌所吸引,他們從各處陸續來到耶穌所在的房子,最後有許多人聚集,甚至連門前都沒有空地。那時耶穌怎樣服事和懷抱祂的兒女呢?耶穌就對他們講道。「講」字在原文含有不斷地進行的意思。從第二章開始,耶穌從最根本幫助眾人解決不同的問題,人生各樣的問題,都是從不認識 神的愛和大能力而來。人所注重的是令人擔心的問題盡快得解決,主耶穌所注重的是我們靈魂的復甦和健康 (林後4:16-18)。耶穌盼望眾人帶著小孩子單純的內心,將大小的問題都帶到永在的父耶穌那裏, 認識到自己靈魂需要復甦和成長的地方,問題因為倚靠 神而簡單和奇妙地得解決,領受喜樂。
請看第3,4節:「有人帶著一個癱子來見耶穌,是用四個人抬來的。因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穌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頂,既拆通了,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來。」這癱子不是由一個人背著來,也不是兩個人,是用四個人抬來的。或許這癱子的體重一點也不輕,要四個人才能抬得起,或者四個人都同心地愛癱子,一定要一齊幫助癱子。讀這段經文的時候,有許多人認為一同抬癱子到耶穌面前的四個人, 彼此是要好的朋友。這四個人為要幫助癱子,需要面對和跨過很多的障礙,他們感受到一起走的路上一點也不輕省,除了癱子的重量,他還在褥子上輾轉反側,以致重心不斷移動。但四個朋友望著前面清楚的目標,集中靈魂一切的力量,盼望今天就要將癱子帶到耶穌面前,帶他去到耶穌面前,他就會完全改變了。他們的盼望也是活著的 神的盼望,他們 彼此鼓勵,恩典的心叫他們看見 神容許障礙物在信心的路上出現,不是為了叫他們灰心或者放棄,乃是為了教導他們持守盼望,弟兄之間的友情繼續加增,一同經歷最後的得勝。
第4節上說:「因為人多,不得近前,」然而他們決定了用任何方法也要帶癱子去到耶穌面前。四個朋友看見面前人多的障礙,就同心合意的禱告,那時候聖靈如風一樣清新地吹過他們的心,他們一同得著靈感:平常的路既然有障礙,他們可以走上面的路,超脫的路,屬天的路。聖靈更賜給他們 活潑的信心,創新和冒險精神,可以用拆房頂的新方法進到耶穌那裏。他們就把耶穌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頂,既拆通了,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來。因著如火越挑越旺的共同盼望,他們拆通了面前的障礙,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來,落在耶穌跟前。
耶穌看見了,耶穌特別看見什麼?請一起讀第5節:「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信心是什麼呢?信心通過信心的行為能夠被看出來,耶穌看見人的信心,就必行祝福的工作。
耶穌如何悅納和祝福四個朋友的信心呢?耶穌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耶穌看癱子為自己的兒子,稱他作「小子」(Son)。耶穌看著癱子,以父親熱切的愛迎接他為兒子,想抱著他。父親的心腸叫耶穌能以迎接和服事多人。
馬太福音9:2記述耶穌對癱子說:「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耶穌父親的聲音很溫暖:「小子、放心吧!」表面來看,癱子無欲無求,沒有什麼叫他憂慮不放心,但耶穌知道有莫明的不安在他的靈魂中,因為他不認識一直愛他,要賜他力量的天父。癱子因為他的軟弱現在被顯露出來而不放心,他也擔心耶穌會在眾人面前問他:「你為什麼常常都無力?你一天要睡多少小時才足夠的呢?」
然而,耶穌看見這樣的他沒有論斷他的軟弱,反而體恤和憐憫他,懷抱著他說:「仔啊!唔洗擔心!」耶穌藉此打開他的內心迎接 神的說話。然後耶穌對他說:「你的罪赦了!」
耶穌如此醫治癱子有極深的屬靈含義。今天有不少人正過疲倦無力的生活,他們以為太多工作叫他們疲倦,不夠睡眠令他們無力,但卻不察看一直隱藏在靈魂的不信和罪惡蠶食他們每天的生命力。真正的力量是靈魂的力量,不信和依靠物質的驕傲卻不斷奪去我們的力量和輕省喜樂。
但感謝耶穌今天向我們清楚地宣告:「你的罪赦了!」耶穌今天以聖靈充滿我們靈魂,恩典地搜索靈魂每個角落,並將一切的污穢不潔除淨:「你的罪赦了!」
癱子一直躺在褥子上,看來他所作的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是「好人一個」,但靈魂一直隱藏很多罪惡叫他越發患病和無力。感謝耶穌通過一句有權柄的說話「你的罪赦了!」赦免他不感恩的罪、赦免他情慾的罪、赦免他自義的罪。感謝讚美主赦免我們靈魂所有隱藏的污穢,醫治我們靈魂的癱瘓病,使我們重新得力。
神的新事行出來之後,引來人的負面批評。請看第6,7節:「有幾個文士坐在那裏,心裏議論說,這個人為甚麼這樣說呢;他說僭妄的話了;除了 神以外,誰能赦罪呢。」當耶穌站著服事多人的時候,文士坐下,心中有不少的批評。雖然他們只是心裏論斷,但耶穌卻知道。心裏論斷的人無自由,耶穌怎樣醫治他們呢?
請看第8節:「耶穌心中知道他們心裏這樣議論,就說,你們心裏為甚麼這樣議論呢。」「耶穌心中知道」的英文是 “immediately Jesus knew in His spirit”。耶穌愛我們,祂的靈對於我們的不滿和埋怨十分敏感,知道之後,便立即要幫助我們。馬太福音 9:4節說: 「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意就說:你們為甚麼心裏懷著惡念呢?」耶穌知道這些惡念不是出於他們自己,乃是出於撒旦的,所以耶穌問他們:「你們為甚麼心裏懷著惡念呢?」Why do you entertain evil thoughts in your heart?批評和投訴叫我們的心變得無恩典和愛,耶穌卻盼望祂的兒女常常自由、輕省和喜樂,祂要以光明的話來與我們相交。
請看第8節下,9節:「那時,耶穌就向雙眉緊鎖的文士說:「你們心裏為甚麼這樣議論呢?或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行走;那一樣容易呢。」主在這裏並不是說哪一樣難呢?因為在祂並沒有難成的事(耶32:17)。赦罪是權柄的問題,行走是能力的問題。權柄和能力都是祂的(啟12:10)。人若沒有更新經歷赦罪的愛,我們的心中便常有批評、投訴和屬人的判斷。因此,耶穌現在就要將 神赦罪的權柄和赦罪的愛展現在文士和眾人面前。
請看第10-11節:「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對癱子說,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有一件事我們沒有更新地知道,耶穌要叫我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人子耶穌在哪裏有赦罪的權柄?「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耶穌就是在我們身處的地方有赦罪的權柄。
有赦罪權柄的耶穌兩句說話都要說,耶穌向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之後,耶穌還要說:「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一刻發生什麼充滿榮耀和權柄的事情呢?請看第12節:「那人就起來,立刻拿著褥子,當眾人面前出去了;以致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 神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癱子的罪赦了,便立刻起來拿著褥子當眾人面前出去了;以致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 神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那人先前是由別人抬著來,現在是自己起來走路。先前是褥子托住他,現在是他拿起褥子,有力量管治自己的身體和褥子,不作肉體的奴僕, 因為耶穌已經在他的生命中作王(羅5:17);以致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 神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 神要大大地祝福教會,叫弟兄姊妹中間充滿生命的工作,我們可以不斷地看見從來沒有見過的事。祈求主幫助我們帶著共同的盼望,服侍這個患病時代中受苦的靈魂,在服侍的障礙面前彼此鼓勵和同工,弟兄姊妹之間的友情加增, 神能夠在我們中間行新事,彰顯自己的榮耀,我們能夠不斷地看見從來沒有見過的事。
請看第13,14節:「耶穌又出到海邊去,眾人都就了他來,他便教訓他們。耶穌經過的時候,看見亞勒腓的兒子利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稅關就是當時羅馬殖民政府設立在街上的稅銀徵收所,每個稅關有稅吏坐在裏面等候人來繳稅。因此,稅吏是一份坐下卻可以得到可觀被動收入的工作,不需要跑數。但當時的以色列人極不喜歡稅吏,因為他們出賣同胞,為羅馬政府收稅,他們更會多收稅項自己取利,猶太人看選擇做稅吏的人,是不可寬恕的罪人。稅吏代表著好鬥和野心勃勃的罪人,他們不擇手段地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不管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傷害了誰,也不管他們樹立了多少仇敵。利未相信自私是人的本性,而成就是人生的目的;金錢是成功的工具,孤獨是生活的現實。基於這一切,稅吏應當是古今中外最理想的職業。稅吏很富有,但一切都是他付上努力和用真金百銀買回來的。
耶穌看見利未,便作甚麼呢?耶穌經過的時候,看見亞勒腓的兒子利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正坐在稅關上的稅吏利未,代表着正在犯罪的罪人。當猶太人以定罪目光看稅吏,耶穌卻以完全不同的目光看他,耶穌知道坐在稅關上的利未既孤獨又不安,沒有因所擁有的東西而快樂,耶穌向他動了慈心。耶穌盼望他只要改變人生的方向,回轉跟從主,必在主裏改變為偉大。就是這樣,耶穌以憐恤和充滿盼望的目光看利未,呼召利未作耶穌的門徒:「你跟從我來。」
利未有何反應呢?請看第14節下:「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雖然稅吏利未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和犧牲,得著稅吏這份高收入的工作,坐在稅關上;但是他因耶穌愛和盼望的呼召,就決志起來跟從主。不是我們尋找主,乃是主來尋找我們;主的呼召,使我們能離棄罪惡跟從祂。
利未跟從了耶穌以後,他內心發生了甚麼改變的工作呢?請看第15節:「耶穌在利未家裏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與耶穌並門徒一同坐席,因為這樣的人多,他們也跟隨耶穌。」利未起來跟從了耶穌,他滿心從前未曾經歷的喜樂和感激,便邀請稅吏同事、罪人、耶穌與及門徒到他家裏喫飯,成為叫別人得福的祝福源頭。經文說:「因為這樣的人多,他們也跟隨耶穌。」利未的喜樂、平安和感恩的 請客,是眾人從未見過的事。很多的人都被利未的奇妙改變而吸引,因為這樣的人多,他們也跟隨耶穌。
請看第16節:「法利賽人中的文士,看見耶穌和罪人並稅吏一同吃飯,就對他門徒說,他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麼。」主耶穌之於我們,親近到一個地步,可以一同坐席,彼此分享快樂(歌1:12)。耶穌很喜歡和我們一同吃飯。耶穌來是要成為罪人的朋友。祂來是為了替世人的罪而死。 可是,法利賽人中的文士,看見耶穌和罪人並稅吏一同吃飯,就對他門徒說:「祂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麼?」
請看第17節:「耶穌聽見,就對他們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主啟示祂是醫生,表明祂是以醫生醫治病人的內心,而不是以法官的態度,來對待世人。耶穌是不會改變的,一直都以不變的憐憫和恩典來接待人(羅9:15),雖然我們因為自己反覆的罪惡、不信和情慾而沒有勇氣去到耶穌面前, 然而耶穌昨日、今日和將來都是一樣的,直至祂的再臨。耶穌再一次清楚地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義人在此是指自義的人。義人以為自己比其他人都健康,不會無故看醫生;然而他們不知道屬靈成長和成聖之路的秘訣,成聖並不是一次的決志,而是不斷認識自己,謙卑悔改,認識主耶穌不變的愛。在二千年之前耶穌都歎息身處的世界,是個不信和逆謬的時代,現今的世代更加被死亡和罪惡的權勢捆綁,充滿著屬靈疾病的傳染力,很多人都的心靈都患病,叫我們被他們的說話和行徑影響,自己也受感染。因此我們的靈魂要變得更加強壯和光明,才能夠享受更豐盛的生命!在這個時代中,我們都是很重要的人, 神已經設立我們成為別人祝福的源頭,已經揀選了我們,將世界宣教的大使命交託給我們,因此我們更要好好保守自己的靈魂,叫靈魂變得更加強壯,我們要更加關心靈魂的保健。地上的公司和機構都會預留資金,為員工提供醫療服務和保險,因為他們的健康對公司機構的運作極為重要,有時候病倒了,都可以享有免費的醫療服務,請一兩天假,好好休息,盡快得痊癒。 神放在我們前頭是榮耀的福音宣教使命,我們要跑盡的是一生屬靈的路程,我們就要曉得怎樣保重自己屬靈的生命,為要走更遠的,跑更美好的道路。
耶穌對患了嚴重自私病的稅吏利未說:「你跟從我來。」利未就決志與耶穌一起生活,耶穌三年半與他同在,以 神的說話和愛服事他,醫治他屬靈的疾病,利未就一天天康復過來。耶穌以愛忍耐和懷抱利未,基於盼望來服事和醫治他。因著耶穌愛的照顧,利未不斷改變,成為使徒中十分寶貴和恩典的人,為新約聖經寫下第一卷書馬太福音。
耶穌是真正的醫生,呼召和醫治如同無力的癱子,或因不曉得人生跟從的方向而不安自私的稅吏。我們因著沉重的工作、生活擔子,有時我們都患病了,但耶穌總是能醫治。使徒保羅聽見耶穌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12:9)」。祈求主幫助我們,帶著現今的形像到耶穌那裏求醫治,更知道耶穌為我們靈魂變得更加強健光明、度身訂設計的保健計劃,我們帶著異象和盼望服侍和祝福這個患病的時代,叫神寬恕的愛和榮耀,不斷得著彰顯!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