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暗中察看的父

2015年 Jun 28日

馬太福音 6:1-18

問題紙

2015年 馬太福音 第5課

經文 / 馬太福音 6:1-18
金句 / 馬太福音 6:6

在暗中察看的父

  1. 門徒行善事時要小心甚麼(1)? 那假冒為善的人施捨時怎樣做(2)?
    我們施捨時要怎樣隱秘(3,4)?
  2.  

  3. 那假冒為善的人怎樣禱告(5)? 我們禱告時卻要怎樣(6)? 為何我們不要用許多重複話禱告(7,8)?
  4.  

  5. 誰是我們禱告的對像(9上)? 耶穌說我們首先的禱告題目是甚麼(9下)?
    為何這是第一個當禱告的題目?
  6.  

  7. 第二個禱告題目是甚麼(10)?
    試述「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意思。
  8.  

  9. 為何我們要為日用的飲食禱告(11)? 我們又要為罪得赦免和不受試探怎樣禱告(12,13)?
    為何我們要饒恕人的過犯(14,15)?
  10.  

  11. 那假冒為善的人禁食時怎樣 (16)? 耶穌說門徒禁食時要有怎樣的外表(17)?
    試想那位在暗中察看的父 神(18)。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在暗中察看的父

2015年 Jun 28日

馬太福音 6:1-18

信息

2015年 馬太福音 第5課                              6月28日(第Ⅱ部信息) 李永仁牧者

經文 / 馬太福音 6:1-18
金句 / 馬太福音 6:6

在暗中察看的父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
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在馬太福音5章裏,耶穌教導門徒當擁有的內在外在的非凡生活。在今天第6章耶穌對猶大人宗教上長久所確立的三個善行,施捨、禱告和禁食,教導正確的態度。使徒行傳裏的哥尼流,聖經說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 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 神。耶穌沒有否認施捨、禱告和禁食的重要性,但指責法利賽人和文士以錯誤的動機行這些事。我們應當以怎樣的動機行善呢?祈求 神通過本段經文使我們擁有正確的信心生活。

Ⅰ‧門徒的生活原則 (1)

請看第1節,「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有人稱今日是PR時代,重視包裝和公關,成功是要懂得表現自己,要將自己好的一面盡量顯給人看。有人預備見工的相片,要到專業的影樓化裝和拍攝。在選舉議員的時候,每位候選人也會宣傳自己何等了得,政蹟彪炳,用大聲公請求大眾的支持。在人面前行善,以自己稍為優勝的地方自誇。這可說是一種病態。我們活在這樣的時代,也容易介懷別人怎樣看我,牧者們怎樣看,在意360度的人們怎樣看我。耶穌卻怎樣教導我們生活目光當放在那裏?在本段經文裏,不可故意叫他們看見,出現在1,2,5,16節。文士和法利賽人陷入彰顯自己的善,想要得著人的稱讚過於 神的稱讚。他們為了自誇而勤力過信心生活。耶穌說:「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信心生活是人為了 神的榮耀而過的生活,是 神與我之間暗中的關係,是我在 神面前的生活,活在肉眼不能見的 神面前。 神是全能的,如同在我身旁,我們赤祼般被 神看見。我們曉得 神看見我們一切,這是信心生活。我們與 神同生活,與 神對話,服事祂,高舉祂,讚美祂,感謝祂。

大衛是以色列王,在他搬運約櫃時歡歡喜喜地跳舞,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抬耶和華約櫃的人走了六步,大衛就獻牛與肥羊為祭。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撒下6:13,14) 大衛穿著底衫加上背心以弗得,身體部位被眾人所看見。因而大衛的妻子米甲嗤笑大衛,「以色列王今日在臣僕的婢女眼前露體,如同一個輕賤人無恥露體一樣,有好大的榮耀啊!」大衛對米甲說:「這是在耶和華面前;耶和華已揀選我,廢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立我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華面前跳舞。」米甲說大衛當活在人們眼前,有作王的面子,大衛卻說自己在愛他的耶和華面前,要好像小朋友那樣極力地跳舞。大衛拒絕活在人面前,只活在 神面前,討 神喜悅。同樣,耶穌吩咐門徒的信心生活不要活在人面前,倒要活在 神面前。無論施捨、禱告和禁食,不要故意叫人看見。

Ⅱ‧論施捨 (2-4)

施善是幫助貧窮的人。在我們信心生活重要的事。 神為了拯救本要落在地獄的我們,藉著獨生子耶穌。如此我們為了貧窮艱難的鄰舍,施捨是正確的。向人施予,使徒保羅也如此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 施捨是我們學習耶穌捨命的生活。

我們當怎樣施捨呢?請看第2-4節,「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裏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耶穌說,我們施捨時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行在暗中。當時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在施捨時,甚至會吹號。有錢人帶著當時如黃金般珍貴的食水來到大街上分給人,吹號說,我帶了水來分給你們,你們請為我禱告。這樣的施捨在 神面前沒有意義,因為 神在暗中察看,報答暗中施捨的人。暗中in secret,這是 神作工的特徵。在這世上也有許多暗中行動的組織,包括情報特務的,暗中監視,收集情報。其中表表者有以色列的情報特務局摩薩德(Mossad)。他們曾暗中收集情報和行動,在四圍虎視眈眈的阿拉伯國家,保護以色列的安全。在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以色列選手被阿拉拍黑色九月團所殺,後來摩薩德把那些凶手全部刺殺。世上暗中的行動也會有暴光,但 神暗中所行的是完美的,無人能破壞或知曉。

耶穌說若是人在施捨時得了人的稱許,就不能得 神的賞賜。有人捐許多錢被報導;有人捐錢給學校,他的名被記在大學樓宇或講廳冠名。得著人的賞賜和名譽有何意義呢?這些必隨時間消失。我們暗中施捨,得著 神暗中察看,必得 神的報答。報答reward, 神將天國的喜樂、自由和幸福臨到人。在人面前行善給人看,在無人見的地方不行善事,過假冒為善,雙面人的生活。他的心受人的承認和稱讚捆綁,雖然他得到人的承認時喜樂,但得不著的時候就愁煩,內心失去自由。暗中行善的人有自由,享受喜樂和滿足。

神怎樣報答人呢?首先, 神自己作為賞賜給我們。 神向行善而灰心的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的賞賜你。」(創15:1) 神給亞伯蘭的賞賜是他自己。在人面前行善,追求人稱讚的,不能與 神更親密,沒有敬虔的信仰。在 神面前行善的,與 神的關係日深,得著 神為賞賜。其二, 神將祝福賜下。在 神面前暗中行善的但以理得祝福,得著聰明智慧,成為巴比倫的宰相,在獅子坑中得保守。行義的約瑟在患難和試煉中蒙 神拯救,成為埃及宰相,在拯救萬民的工作上被 神寶貴使用。其三, 神將公義冠冕賜下。使徒保羅一生在 神面前行義生活,即使面臨殉道也無懼怕,「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7,8)

Ⅲ‧論禱告 (5-15)

禱告也不要讓人看見才做,所以耶穌禱告的地方和內容。請看第5-6節,「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裏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禱告假冒為善,他們為了宣傳自己的形像而禱告,所以他們習慣在會堂裏大聲禱告,甚至在十字路口高聲禱告。花費不菲,在高級酒店舉行總統禱告會,為了顯出自己,那並非為福音工作獻上。禱告是向 神的,並非向人的。 神不是因我們大聲禱告才垂聽, 神悅納人以心靈誠實禱告。撒母耳先知的母親哈拿,因不能生育受丈夫的另一位妻子毗尼拿激動而生氣。她帶著憂愁來到耶和華的殿禱告。哈拿非常憂愁,心中默禱,只動嘴唇,不出聲音(撒上1:13)。她微聲的禱告也蒙 神應允。

我們禱告時要注意甚麼?請看第7-8節,「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猶太人以為禱告要夠長,好像對人多次催速就會見效,也如此向 神禱告,以為 神會應允和及早成就。他們的禱告重覆,表示沒有對 神的信靠。擁有信靠的,不用多言。那信靠 神的,禱告不用冗長。「在 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 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傳5:2) 我們與人交往,以合宜的說話回應就能打開相交。一個人因丟失孩子而急躁,別人卻來對他談論股票,他必關起耳朵,不理會那人的說話,。

我們的禱告內容當怎樣才能與 神產生共鳴呢?耶穌教導了六個禱告範疇,首三樣是為了 神的榮耀,後三樣是為了我們實際生活所需而禱告。

第一,我們在天上的父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父 神在天上,表示祂是全能的 神。我們默想在天上的父叫人感到安慰。在地上的並不完全,在天上的能供應我們一切,父樂意垂聽我們的禱告。我們禱告時稱 神為父,如同孩子對父親有密切關係,呼喊天上的父。2003年在韓國廣州市發生在地鐵裏發生火災,有200人喪生。其中一個廣州大學生,情況混亂,醫護人員誤為他死亡就用白布蓋上。母親看見沒有被白布覆蓋的腳,就認出是自己的兒子來。她逼切地求醫生救她的兒子,結果通過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使他活過來。母親逼切的愛,使被放棄的兒子救活過來。肉身的父母也如此愛惜和認得自己的孩子。何況連創造我們,連我們的頭髮也能數算的天父,豈不更認識我們嗎?當我們確信我們的天父的愛和能力,就樂意更多到父那裏禱告。

第二,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這表示 神是天地萬物的創造主,也是我們的救恩者。 神的名當被尊敬和高舉。若生我育我的父母名字,被人侮辱,人也不能容忍。我們為了 神的名被人高舉,而盡我們的能力。 神兒女的幸福不在乎我們地上的成就,而是 神的名字通過我們被高舉和尊敬。

第三,願你的國降臨

請看第10節,「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願你的國降臨」表示 神的管治臨到地上。 神的國臨到其中最好的方法是通過與人查經,設立校園年青人作耶穌的門徒。雖然工作緩慢,但這是踏實的道路。 神為了將祂的國臨到地上,揀選了一個人亞伯拉罕,用了25年的光陰,1-1幫助他遵行 神的旨意生活,使 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第四,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11) 我們為每天 神的供應而禱告。以色列出埃及後,一個星期多就能來到迦南地。他們預備了一個月多的糧食,但 神引導他們在曠野繞行了四十年。 神訓練祂的百姓,教訓他們的主題是,「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申8:3)在我們患病或失業,我們曉得日月的飲食並靠我們努力就必得著,乃是 神賜給我們。我們每天為日用的飲食禱告,更要為靈性的糧食禱告。在約翰福音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因為 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我們要得著生命,每一天遇見生命的糧耶穌基督而禱告。我們吃耶穌的肉,我們才能真正活著,有生命。我們不但為自己的飲食禱告,也要為鄰舍的飲食禱告。我們不關心別人的饑餓,就沒有資格稱 神為父。一個富翁自私地享受豪華的生活,不關心在自己門口討飯的拉撒路。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並且狗來餂他的瘡。那不看顧別人的富翁最終下到地獄裏去。(路16:19-24) 神盼望我們看顧鄰舍肉身和靈性的糧食禱告。

第五,免我們的債

比糧食更嚴重的問題是罪債,不然我們活在罪惡之中。得到罪得赦免的途徑,是為自己的罪惡悔改,並要寬恕人的惡。在歷史裏,最難以解決的問題是寬恕人的過犯。我們無條件地寬恕人對我們的過犯,我們被承認是 神的兒女,也得 神赦免我們的罪。寬恕是重要的,所以耶穌在14,15節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在馬太福音18章記載,彼得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 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耶穌說了一個比喻,一個欠主人一千萬銀子的僕人,主人因僕人的哀求而動了憐憫的心,免了僕人的債。但那蒙主人憐憫的,卻向欠他十兩銀子的,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雖然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裏。主人得知此事而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第六,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請看第13節,「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兇惡指著撒但魔鬼。這個時代的年青人,毫不懼怕與撒但作伴,以為隨時都可丟離撒但。撒但以糖衣毒藥的方法,無人能從撒但的詭計得脫離。我們在撒但前是無力和軟弱的,我們要求 神從撒但中保護我們,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不然,我們成為撒但的點心。

IV‧論禁食 (16-18)

法利賽人一星期兩次禁食。禁食原意是表達悔改,為自己的罪惡哀慟而失去進食的意慾。法利賽人以禁食顯出敬虔,在人前看出他的痛苦,苦臉,快要暈倒。請看第16-18節,「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著愁容;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不叫人看出你禁食來,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見;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耶穌教導哀慟禁食後要洗臉,梳頭,Gel頭在人面前更發光,彷彿沒有禁食一般。我們真正在 神面前禁食,能恢復與 神的關係,我們的臉比之前更光,更喜樂。我們的禁食是寫所感,哀慟地寫所感,耶穌說,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見;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總括,耶穌教導我們的敬虔生活要在暗中行。暗中在本段經文六次出現,我們不要重視世人,只要集中在 神那裏。我們用放大鏡集中光線,能燃點紙碎。如此我們將敬虔和靈性能力集中在 神身上,去施捨、禱告和禁食,與 神更親密,並得著 神的賞賜。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