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路加福音 第23課 9月16日(第Ⅱ部信息)
經文 / 路加福音 14:1-35
金句 / 路加福音 14:26,27
「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
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在今日經文裏,出現了法利賽人的筵席和天國的筵席。藉此,耶穌教訓我們 神邀請列國進入筵席的無限恩典,以及 神勉強人的愛,並且怎樣的人才能進入天國的筵席。
請看第1-6節。有一個安息日,耶穌參加一個法利賽人首領家裏的筵席。那個筵席的主人擁有財富、地位和名譽。他的家有寬闊的花園,養魚池,寬敞的飯廳,就算邀請幾十個人來也不覺逼,不似在帳棚eating fellowship時需要弟兄姊妹將就一下。筵席中受邀請的,個個不是有頭有臉的法利賽人、律法師,就是富可敵國的鄰舍。在飯桌上預備了高級的晚膳、精緻的餐具,又有水果和飲品等。貧窮的傳道人耶穌也被邀請來到吃飯。但在耶穌坐位前有一個患水臌的人,似乎與這個高級筵席並不相合。患水臌的人因腎病,身體出現水腫。這是不能得醫治的病,也有性命危險的。法利賽人故意安排那病人坐在耶穌對面,目的是要監視耶穌在安息日裏醫治不醫治。他們計劃藉此控告耶穌違反安息的條例。耶穌知道他們心裏的惡念,並不懼怕他們,就問律法師和法利賽人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他們卻不言語。耶穌逼切要治好那人,叫他走,離開這樣利用他的筵席。之後,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裏,不立時拉牠上來呢?」當中的「驢」或「牛」更有著兒女的意思。即使在安息日裏,他們的兒女若掉在井裏,也會因父母的愛而立時拉他上來。所以耶穌也因著愛那個患病的人,如同自己的兒子而立時治好他。耶穌一邊與那找把柄告他的人爭戰,一邊重視醫治受苦的靈魂。
在這豪華的筵席上,耶穌看見甚麼情況?所請的客人揀擇首位。筵席上雖然有許多坐位,不過許多客人都謀住首位,爭著坐在主人附近。首位是筵席上較高級的位置,受更好的待遇和服事,就好似集體影相中,站在第一行和中間的位置上。他們因自尊心作崇,個人野心和驕傲,重視從人來的榮耀和稱讚,都揀擇首位。要藉著坐在首位上,顯出自己比眾人更優越,更受尊敬,更有成就。世上的首位都受優待,有卓越理財戶口的不用排隊,坐頭等或商務客位的,首先受空姐服侍。坐在末後的受忽略和藐視,派剩揀剩的才會輪到。在這激烈的競爭中,視坐在末位的等同失敗者。因此人都努力爬上首位,為此推倒對手,又把在上的人拉下來。這就是世界和法利賽人筵席的特點,充滿競爭不公,並沒有喜樂。
耶穌卻教導我們甚麼呢?請看第8-10節,「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地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座。’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這世界教導人靠自己以各樣辦法上位,耶穌卻教導我們不要坐在首位,要坐在末位上。因為到了時候,被主人親自請上來坐首位,就有光彩得多。比喻結論是,「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定我們所坐的位置是出乎 神,並不是我們自己所定斷。「不要把你們的角高舉;不要挺著頸項說話。”因為高舉非從東,非從西,也非從南而來。惟有 神斷定:他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詩75:5-7) 降卑和高舉的主權在乎審判長 神。 神必降卑那自高的,但必高舉那自卑的和服侍人的。因無人承認自己,就自我高舉,也與人爭競者,必受羞愧和降卑。但那自卑和服侍人的,到了時候, 神必高舉他,使他坐在榮耀的位上。
並且,耶穌說,邀請怎樣的人參與筵席就有福呢?請看第12節,「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不要請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來筵席,因為他們有能力報答你,請你下一餐。如此,就不能得到從 神來的報答。耶穌看見法利賽人請客的動機出於自私,只邀請那對他們有益的,有用處的。耶穌盼望我們單純地服事靈魂,不期望得人的報答。耶穌說他們要請怎樣的人呢?「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甚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指著不能期待報答我們幫助的人,就是幫助他們,對我們也沒有益處的人。他們心裏滿有自卑,也有許多問題,需要人的關心和愛。我們請他們吃飯,向他們單方面付出時,不禁生出損失感。我們要犧牲服侍別人到幾時呢?但耶穌說:「因為他們沒有甚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當我們擁有信心,主必報答我們;我們行善不至灰心。 神是賞賜人的 神,必報答我們所行的善。「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10:42)
當耶穌的教導中有關義人復活時,同席的一人聽見這話,就說:「在 神國裏吃飯的有福了!」他認為自己在復活的時候,能夠參與筵席,享受榮耀,因此他感到自滿。當時法利賽人和猶太人認為他們擁有被 神揀選的特權,能夠在 神國裏吃飯。但耶穌在以下比喻裏,教導了衝擊他們自滿心思的真理。究竟怎樣的人才能參加 神國的筵席呢?請看第16節。「耶穌對他說:“有一人擺設大筵席,請了許多客。」有一個人為了兒子設擺大型的婚姻筵席great banquet,並且邀請了許多人。邀請咭多年前早已發出,客人也答應來。主人為了這筵席,花費了許多物質、心思和功夫,直至樣樣都齊備。他請了國中最優秀的廚師們來,預備各國佳餚,有意大利焗天使麵和超級三文魚薄餅、中式大大隻的蝦餃和皮薄餡靚的小籠飽、日式燒鰻魚和刺身、韓式燒三層肉,包著生菜大啖吃等。無論誰來到也能心感滿足和喜樂。預備好了,到了筵席的日子,主人再打發僕人到所請的人說,「請來吧!樣樣都齊備了。」眾人卻一口同音地推辭。他們有何理由呢?「頭一個說:‘我買了一塊地,必須去看看。請你准我辭了。’又有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要去試一試。請你准我辭了。’又有一個說:‘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如今,他們對家主的筵席反應非常冷淡,但在他們買地、買牛和結婚前,對主人的邀請並不是這樣。在買了地、買了牛,娶了妻後,他們的內心慢慢改變了,失去先前參與家主筵席的興趣和熱心,所以一口同音地推辭。頭一個人盼望藉著所買的田,加增自己的財產,使自己過更舒適和豐盛的生活,就以主人先前的邀請為負擔,向僕人推辭不去。第二個人心裏充滿要試試五對牛的期望,如同我們要趕快試新買的智能電話、平版電腦等,好叫自己能有效率地的工作,幫助個人事業發展。所以他亦都以主人的筵席為負擔,推辭不去。第三個人因為要討妻子喜悅的緣故,享受家庭幸福,沒有半點不好意思就拒絕了主人的筵席。
在這比喻裏家主是 神,被請的指著猶太人或是首先領受福音的人。 神設立以色列和他們作被揀選的百姓,他們從 神得著許多的特權和祝福,能從萬民中分別出來,被設立作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 神為了他們來參與天國的筵席,差遣獨生子耶穌基督來邀請他們赴宴,「日期滿了, 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他們卻拒絕 神的愛和邀請,只羡慕著物質上富裕的外邦世界。他們以為豐盛的物質和穩定的生活,能帶給他們幸福,所以雖然聽見 神的國近了,也一口同音地推辭。他們內心充滿對世上物質的戀慕,就輕看屬靈的事情和永恆 神的祝福。他們重視地上的事,過於作 神百姓的特權。 神就對失去先前熱心要參與 神筵席的人說,「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筵席。」(24)
家主聽見眾人推辭有何反應呢?家主就動怒。家主並不接納眾人請辭的理由,只是藉口。首先來參加筵席,領受 神的救恩,再往所買的地、試新的牛也可以。得著滿足的喜樂後,工作更有效率;帶著新娶的妻一同赴宴也可以。可是,他們都拒絕參加筵席,這是因為:第一,他們輕看和侮辱邀請他們的家主,反而視世上的人和事更為重要;第二,他們是忘記負義,辜負家主用心預備樣樣齊備的筵席;第三,他們在等候的日子中變得富足而自滿,輕看家主的筵席;第四,他們深深陷入世界享樂中。
遭受藐視和拒絕的家主決定怎樣做呢?請看第21節下,「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路15:1) 他們渴慕 神的說話,熱烈感謝 神的邀請而來到耶穌那裏,耶穌也迎接他們。法利賽人和文士卻誹難耶穌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法利賽人和文士眼中,稅吏和罪人是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但在 神的眼中,他們才是參加 神國筵席的人。這是因為他們明白自己是不配參加 神國筵席的,當 神邀請他們來的時候,就快速以感謝的心來到。因此,參加 神國筵席並不需要人外在條件和資格。一切渴慕 神的愛,以感恩的心回應 神呼召的就能參與。 神的筵席不像世界的筵席,不是屬於那有智慧、坐在高位的,而是謙卑渴求 神恩典的人。
請看第22節,「僕人說:‘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經辦了,還有空座。’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在路上和籬笆那裏的指著外邦人,他們並不清楚 神所預備的筵席,不曉得筵席裏是充滿豐盛恩典和祝福的。他們因為對 神筵席的無知和不信,所以不會輕易答應來。當我們屢次向對福音筵席無知和不信的人作出邀請而失敗,就灰心,不願再邀請下去。主知道我們的內心,就吩咐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勉強人進來」並不是動粗強行拉進來,而是指不要因他們的無知和不信的拒絕而放棄,倒要以勉強人的心,教導他們福音筵席的寶貴,以 神不放棄懇切的愛邀請他們。為何 神吩咐我們作僕人,就算勉強人,也要邀請罪人來到 神國的筵席呢?「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這是因為 神的愛。 神愛罪人,叫他們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感謝讚美 神的愛,勉強我們罪人來到福音筵席得蒙拯救。因著 神不放棄和勉強人的愛,當日藉著牧者來邀請我們,今天我們都得著救恩和永生。主盼望我們同樣擁有主勉強人的愛,邀請罪人來到主面前,勉強他們來到坐滿主的屋子。「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
請看第25節。耶穌離開法利賽人首領的家,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耶穌轉過來鄭重地對他們說,怎樣的人能成為耶穌的門徒。雖然當時有極多的人來到耶穌那裏,但並不都能作耶穌的門徒。他們往後可能因跟從主而受損失、痛苦、被誤會就隨時離開。他們害怕跟從耶穌,效法耶穌而來的損失、痛苦和犧牲而中途放棄,最終不能參與 神國的筵席。因此,在這裏耶穌教導我們,為了成為耶穌門徒的必須條件:
首先,要重視與耶穌的關係比世上任何的關係更重要。請看第26節。「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我們要效法和跟從耶穌時,就會被將盼望放在世界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逼迫,也會害怕失去自己的性命。但因愛耶穌,將耶穌放在所愛的首位時,能克服這一切的苦難,作耶穌的門徒,能夠進入天國的筵席。
第二,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我們若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也不能成為耶穌的門徒。請看第27節。「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自己的十字架表示為了跟從耶穌而付出的犧牲、苦難和代價。
雖然盼望作耶穌的門徒,享受天國筵席,但怕犧牲和付出代價的人,如同怎樣愚昧的人呢?請看第28-33節。「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嗎?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這樣,你們無論甚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要成為耶穌的門徒,卻怕犧牲和付出代價,就如同人要蓋樓卻不先算計費用,又如同一個王要出去與人打仗,但不先酌量,沒有必爭戰到底的決心就去赴戰場。結果,他們不能蓋成一座樓,又不戰勝仇敵。但那即使要撇下一切所有的,賣掉其他資產,都要蓋一座樓的人才能蓋成;那即使要撇下一切所有的,動員國家所有的人力物力,都要與壓制自己的仇敵爭戰的人才能得勝。換句話說,我們為了成為耶穌的門徒,必須作出必死的決心,願意付上任何的犧牲和代價,才能進入 神國的筵席。這就是我們努力要進天國的窄門。
當我們如此愛慕耶穌時能過怎樣的人生呢?請看第34節。愛耶穌、效法耶穌、撇下一切所有的都要跟從主,以耶穌為首先愛慕的人,如同有鹹味的鹽。鹽有防腐的作用,就是門徒能將美好的屬靈影響力帶給人。門徒若失去屬靈的影響力就如同失去鹹味的鹽,或用在田裏,或堆在糞裏,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我們為了不失去鹹味當怎樣行呢?第一,我們要愛耶穌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第二,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到底;第三,願意為了行走門徒道路而付出代價和犧牲。祈求主幫助我們在這敗壞的世界中,成為不失去鹹味的鹽,能夠歸榮耀給 神。我們的內心常常充滿天國筵席的喜樂。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