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洗的耶穌

2012年 Mar 18日

路加福音 3:1-38

信息

2012年 路加福音 第1課                                                        3月18日(第Ⅲ部信息)

經文 / 路加福音 3:1-38
金句 / 路加福音 3:21

受洗的耶穌

「眾百姓都受了洗,耶穌也受了洗。正禱告的時候,天就開了,」


今日信息記載了耶穌開始彌賽亞工作的典禮,從此宣佈彌賽亞救贖的工作開始了。在此之前, 神通過施洗約翰為彌賽亞預備道路。同樣,我們為了2012年興旺的救恩工作臨到校園,要學習施洗約翰怎樣為彌賽亞預備道路,預備福音工作的環境。我們也學習來到約翰那裏受洗的耶穌,他的謙卑和順從,使天上祝福之門打開了。

Ⅰ‧宣講悔改洗禮的約翰 (1-15)

請看第1,2節,「凱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丟彼拉多作猶太巡撫,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呂撒聶作亞比利尼分封的王,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那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裏, 神的話臨到他。」作者路加首先陳述彌賽亞工作時代的背景。凱撒提庇留作羅馬皇帝,他繼承了凱撒亞古士督,以武力管治他的帝國。他向殖民地說,「服從羅馬或是被消滅,二擇其一。」被凱撒設立的猶大巡撫彼拉多,也是不義的官,後來他為了個人的利益和前途,將無罪的耶穌判處十字架死刑。在這之前,大希律由羅馬政府支持下管治猶大近四十年(39BC-4BC)。後來他死後,其中三個兒子作分封王管理他的領地。在這裏的希律,指著希律安提帕,後來他娶了另一個弟弟腓力第一的妻子,將指責他的施洗約翰收監,並斬了他的人頭。按照律法只能有一位大祭司,但當時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這表示羅馬政權也干涉大祭司的任命。誰能得著羅馬的歡心,誰就能作大祭司。藉此否認復活和天使的撒都該教派從羅馬政府得著祭司的職份,結果聖殿陷入世俗、物質主義中,百姓遠離 神。聖殿成為外在好看卻沒有果子的無花果樹般。耶穌因百姓由墮落的宗教領袖帶領不禁歎息說,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然而在這樣黑暗的時代, 神藉著施洗約翰開始了福音工作,這實在是叫人驚訝的事。照以賽亞先知預言,施洗約翰作彌賽亞的先鋒預備道路。施洗約翰是祭司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在年老時,從 神所得著的獨子。施洗約翰一個人看來很微小,但他如何能在黑暗裏開始 神的工作呢?

第一, 神的說話臨到他

請看第2節下,「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裏, 神的話臨到他。」 神的說話不是臨到大祭司亞那或該亞法,卻是臨到在曠野的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 神的話臨到他」並非聖經知識性地明白,而是 神的說話在他心裏點燃起來,如同熊熊烈火那樣燃燒著他的全身和靈魂。聖經說,「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4:12);「耶和華說:“我的話豈不像火,又像能打碎磐石的大錘嗎?”」(耶23:29)  神的說話如同快齒打糧的器具,有能力打碎人心中的剛硬,使人悔改,又如生命的活水,使死去的心靈再次復活過來。 神藉祂的說話創造天地萬物, 神的說話在人心裏有偉大的創造能力。

然而為何 神的話臨到約翰呢?約翰從小在曠野生活,曠野是人煙稀少,無人跟從或承認的地方,也是沒有將來保障的生活。曠野的生活叫人感到寒冷和饑餓,曠野是孤獨之地。施洗約翰是撒迦利亞的兒子,有權繼承作祭司的職份,過安穩無苦難的生活。他卻沒有選擇留在聖殿過無苦難的生活,他離開了舒適的生活和撇下將來的保障來到曠野。他吃蝗蟲和野蜜,穿駱駝毛的衣服,安靜地過著禱告和深入默想 神說話的生活。他好像父親撒迦利亞那樣,在 神面前掙扎作義人,遵守一切誡命和律例。在聖經中,有兩個人從母腹中被聖靈充滿,被揀選作 神的僕人,分別為聖地生活。其中一人是施洗約翰,另一人是士師參孫。參孫雖然擁有天賦能力,但他長大後只隨從肉體生活,就失去所有的靈性和能力。施洗約翰卻不飲淡酒濃酒,在曠野為了那時代和百姓懇切禱告,過敬虔的生活,默想 神的說話。 神垂聽約翰的禱告, 神的說話臨到不被世俗污染,在 神面前持守純正的施洗約翰身上。

我們與世人不同,能夠從 神享受許多祝福,其中最大的就是 神的說話。 神的說話臨到我們心中,帶給我們屬天的喜樂和能力。我們為了能經歷 神的話從天臨到我們身上,就要作出決志如同施洗約翰來到曠野生活。這不是我們要辭職或是在山上隱居,而是無論我們在那裏工作或生活,也要來到曠野,就是離開世俗的娛樂和舒適,擁有個人能夠安靜地尋見 神的時間。撒但藉著現代忙碌的生活,以及各樣大眾文化、多媒體和網絡資訊,阻礙信徒來到曠野靜靜地遇見主。那怕是短時間,我們如同五餅二魚那樣獻上,將一切外間資訊,電話短訊、電腦、電視等一一關閉,個人與主安靜地相交。有許多人心中盼望,忙碌生活到達到某個安穩時候,就會有心靈空間去默想 神的說話、寫所感和禱告。然而他們的明日永遠是明日,今日我們要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曠野,在 神面前戰兢地寫所感,默想 神的說話, 神必定以祂的說話臨到懇切尋求他的人身上。在一天開始前,我們藉天糧悔改來倒空心靈的重擔和垃圾,在曠野裏生活, 神的說話有能力地臨到我們身上,震奮和鼓勵我們。

第二,傳悔改的信息

請看第3節,「他就來到約旦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耶和華的話臨到施洗約翰,他得著如同火那樣的以利亞的心志能力(1:17)。他被聖靈充滿時,不能再靜默,從曠野中起來,來到約但河那裏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悔改」"repent"意思將內心從向著別處轉向 神,除去心中裝滿的偶像或代替 神的,轉向 神。歸回 神表示要盡心盡性盡力地愛和事奉 神。施洗約翰宣講悔改的洗禮,叫當時的猶太人莫明奇妙和不能接受,因為洗禮是給外邦人向眾人公開承認歸入猶太教的儀式。一般猶太人認為他們不用悔改就能得救,因為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而且,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的信息,並不是當時在羅馬殖民管治下受苦的百姓所關心的。他們心中有許多傷痕和痛苦,看來他們最需要是現實問題得解決。約翰向他們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這表示那時代的根本的問題是罪。無論那個時代,人最根本的問題是罪,罪就是人離開 神,自己作人生的主和王。無知的罪人以為通過個人努力,改善外在的條件和環境,就有安慰和盼望。然而,惟有悔改才能經歷罪得赦免,得著真正的安慰和救恩。這才是對罪人大喜的信息。

施洗約翰宣講的悔改信息,並不是突然一天臨到,而是在許久前通過眾 神的僕人預言和預備。請看第4,5節,「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所記的話,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這裏是有關以賽亞書40:3-4的成就。首先從巴比倫被擄歸回以色列的道路上,充滿大小山岡和山漥的阻礙,但 神奇妙地幫助祂的百姓,感動波斯王古列,把彎彎曲曲的道路修直了。以賽亞的預言也藉著施洗約翰成就。無論性格如何、貧富與否、身份高低,離開 神的人內心也如同曠野那樣荒涼。曠野裏沒有道路,卻有起伏不定的大小山岡和一切山漥,彎彎曲曲蜿如長蛇。青藏鐵路開通後,陸路從成都往西藏由十五天彎彎曲曲的山路縮短為五天的高速鐵路。沒有修直的道路,君王要進入就困難得多。同樣離開 神的人,內心如同曠野般起伏的山嶺,有自我中心的價值觀,相對主義思想。有人在失敗中,因自卑和絕望,內心成為山漥;有人因成功,內心生山一座又一座驕傲的山嶺,塔頂通天;生活在險惡的世界中爾虞我詐,人內心失去單純,變得彎彎曲曲,老謀深算,面皮厚如城牆,內心黑如灰炭。因此罪人當聽見 神的說話時,就會誤會和反抗。許多人外在穿著華麗的衣服,內心卻如同曠野那樣荒涼和無生命。即使我們閱讀許多聖賢之書、聽古典音樂、做運動行山,也不能解決心中的罪。惟有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罪的問題才能得解決,人生才能幸福。

在第7-9節裏,眾人因約翰的審判信息,心中的大小山岡被削平。那些曾以為所生活的世界是永遠,只誇口世上的榮譽、富貴和權柄的人,內心被削平,願意悔改,尋求罪得赦免。那些內心絕望如同山漥的,因約翰盼望的信息,無論何人接受悔改的洗禮,罪都得赦免,山漥被填滿。施洗約翰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目的是,凡有血氣的,都要見 神的救恩!(6) 所以宣講悔改的信息才能使人得生命和盼望。施洗約翰向百姓宣告要歸回 神,就是預備彌賽亞進入人內心的道路。

眾人聽見約翰宣講的悔改信息有何反應呢?全猶大有爆炸性的回響,許多人請假專程來到約但河那裏受約翰施洗。這看來叫人高興鼓掌的事,約翰卻有何回應呢?請看第7節,「約翰對那出來要受他洗的眾人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他們受責備的原因是,沒有為到離開 神的罪惡從心底生出羞恥和憂傷,堅決要撇下罪惡。約翰宣講悔改洗禮的目的,是叫人為以自己和以世界為中心徹底地轉向以 神為中心。眾人不知道約翰所傳的重點是要人悔改,卻盼望逃避 神的審判。在馬太福音3:7,約翰稱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為毒蛇的種類,這樣不悔改的人不能逃避 神的憤怒。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是熟識聖經的宗教領袖,有長久的信仰經歷。他們自以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加上每星期在聖殿主持崇拜,獻上了許多祭祀,比其他人聖潔和有義,必能蒙 神厚待。所以,他們的結論是,今日悔改的信息是與他們無干,心裏想是對著誰說的呢?肯定是其他人,無錯是坐在身邊的那個弟兄要領受。法利賽人的問題是,雖有敬虔的外貌,卻沒有敬虔的能力,口裏常說,主啊!主啊!在凡事上卻不能相信主的愛和大能。實際上,他們愛自己,愛自己的盼望,愛世界和其上的情慾,心中羡慕富有和不用事奉的人能舒適地生活。他們心中的驕傲、自豪感和自以為義,阻塞了他們悔改的道路。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只為人的目光而來,一點要悔改甚麼也沒有,還戚戚然自以為能逃避 神的審判,所以約翰責備他們為毒蛇的種類。

請看第8節,「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不要自己心裏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 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在這裏約翰教訓我們,不要只有口裏悔改,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這表示真正悔改的人,內心有根本性的改變,決志要從以自己作王的人生,改變為以 神作王,被 神引導生活。使徒保羅稱這樣悔改的生活為,「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2:20上) 悔改就是要使舊我、老我完全地死去。以往我們忠誠於個人情感,誇口和追求滿足肉體和情慾的生活。為了個人將來幸福願意勤力地追趕,但這樣生活目標是以自己為王,以自己利益、喜好而活。但當我們受洗歸入基督,願意作基督徒的一刻,就表示願意悔改,不願如以往按照個人情感和旨意而活,如今活著只是為了 神的旨意而活;努力不是為了叫誇口自己,叫自己快樂,乃是尋求 神的喜樂, 神的榮耀而生活。使徒保羅教導結出與悔改的心相稱的生活態度,就是與基督同釘十字架。釘十字架的人是死了,不能動,沒有反應。同樣,在屬靈上悔改的人是對舊我和肉體的意思死了,卻對基督有反應,時刻曉得主的旨意和吩咐。雖然現實問題如同海潚接踵而來沖擊我們人生,但我們讓 神的說話來管治我們心靈,「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當我們遇上不能了解的人生試煉,我們願意以 神的說話為依據,「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可惜那不願悔改的人,不願叫舊我和肉體死去的人有強烈的反彈。如同創世記裏的雅各那樣拼命與 神摔跤,以生死的態度抵擋著 神,他們還誤以為與撒但爭戰,結果內心只結出苦毒、私慾、憂慮、憎恨、埋怨和反抗、絕望。但那悔改的人向 神舉白旗,願意將人生和主權完全交給 神管理。那樣的人叫舊我和肉體死去,才能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那就是 神所盼望聖靈的果子。我們為了承擔使命,首先要從心底裏悔改。作基督徒的我們,人生絕不能再以自己喜好為中心,卻要以 神為中心。當我們建立了與 神正確的關係時,內心的曠野被修直和改變,並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真正悔改的人生,內心能夠結出討 神喜悅聖靈的果子來。

施洗約翰勸百姓要趕緊結出與悔改的心相稱的果子,因為有可怕的審判正逼近。請看第9節,「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這裏告訴我們必須結出與悔改的心相稱果子的原因。不悔改的人如同不結好果子的樹木。主人為了免得讓不結果的樹白佔土地,浪費養份,就會斬去和燒毀它,反而栽上能結好果子的樹木。把斧子放在樹根上,表示審判已逼近,主人在砍伐前作最後的檢查。如果我們信仰生活,確信自己做得好而自義,反而視悔改的信息只留給比自己差得遠的人,那樣我們的屬靈情況非常危險。施洗約翰告訴我們曾為 神成就了甚麼的自豪感和自以為義,在 神的審判中是無用的。 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就是 神能從別處不可能的地方興起祂的僕人來代替我們去結果子,去作 神的工作。無論甚麼人不悔改的時候,也不能逃避 神震怒的審判。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雖然聽見施洗約翰語重深長的責備,仍不悔改,終於繼續逼迫義者耶穌。他們最終遭受 神的審判,被羅馬軍隊消滅。

其中有些百姓聽見 神審判的警告,就戰兢起來。他們不願自己的人生,被 神審判的斧子砍下,被火燒,卻盼望按照 神的旨意,結出果子與悔改的心相稱。他們有的是稅吏和兵丁,屬於富有無缺的,外在比許多人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他們內心也因罪的重擔受苦,在撒但的手中受折磨。他們聽見約翰所傳悔改的信息,盼望看見 神的救恩,就問:「夫子,我們當做甚麼呢?」他們迎接約翰的教導,惟有悔改才是從罪惡的生活中得拯救。眾百姓真心渴慕得著救恩,約翰回答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叫他們實踐看顧貧窮和鄰舍;約翰對稅吏回答說,「除了例定的數目,不要多取。」;向兵丁說:「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自己有錢糧就當知足。」他們要為到自己所得的感恩和知足。悔改就是將人生的軚盤轉方向,為了愛 神,順從 神的說話,並尋求 神的喜悅前進。驕傲自恃的法利賽人,與謙卑悔改的稅吏和兵丁成了天淵之別。 神要求我們的不是許多牛羊的祭物,而是我們憂傷痛悔的心(詩51:16,17),聽見約翰的責備時而戰兢。當我們看見近來內心離 神很遠、很遠而憂傷,對 神說,「我們當做甚麼呢?」 神就悅納我們的內心,指示我們當悔改得救恩的道路。

Ⅱ‧受洗的耶穌 (16-38)

施洗約翰以牧者心腸傳講悔改的道,在罪惡中的百姓得復興,有活潑悔改的工作發生。他們懇切地盼望罪得赦免,再次順從 神的旨意。眾人因此以約翰為偉大的 神僕人,甚至誤會約翰為彌賽亞。那時,約翰沒有享受羊群的高舉和愛戴,反而將他們的注意力轉向彌賽亞耶穌。約翰見證基督是誰呢?請看第16,17節,「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裏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裏,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施洗約翰所做的,用水給悔改的人施洗,預備人悔改的內心,但耶穌卻要用聖靈和火為人施洗,使人重生得救。因此,人得救最終全在乎耶穌的工作。耶穌不但是救恩者,也是最後審判的主,把麥子收在倉裏,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麥子」指著結出與悔改相稱果子的人;「糠」指著不悔改、形式化地過信仰生活的人。耶穌不但是我們的救恩者,也是我們的審判者。我們必須在基督面前戰兢地認罪悔改,結出果子與悔改的心相稱。在任何況中,施洗約翰降卑自己,為了見證基督,宣講基督的位格和工作,幫助人在基督前發現是罪人,悔改得救。祈求主幫助我們無論何時,也向羊群明確地見證耶穌,在得著人高舉時,更要謙卑自己,高舉耶穌,將榮耀歸給 神。

請看第18-20節,施洗約翰是那時代光的見證人,他甚至責備分封王希律悔改,因為他違反道德,娶了兄弟之妻希羅底,並且所行的一切惡事。希律卻繼續作惡,將約翰收在監裏,後來甚至殺死 神的僕人。他雖聽見責備的聲音,卻不悔改,就陷入更大的試探,內心變得剛硬,敵擋 神的工作,犯上更大更可怕的罪惡,失去罪得赦免的機會。

請看第21,22節,「眾百姓都受了洗,耶穌也受了洗。正禱告的時候,天就開了,聖靈降臨在他身上,形狀彷彿鴿子;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眾人為了罪得赦免而受洗,但無罪的耶穌為何要來受洗呢?因為耶穌藉著擁有罪人的樣式,作出決志擔當世人的罪孽在十字架上受死。這是 神的旨意,耶穌完全順從 神的旨意生活。「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羅5:19) 因為一個人亞當的不順從,把罪帶來世間,伊甸園的門因此關閉,天閉塞了;照樣因耶穌一人徹底地順從 神的旨意,將救恩臨到世上,為我們打開伊甸園和天國的門。耶穌放棄一切作 神的尊貴和榮耀,道成肉身來到世上,決志行走救贖人類的道路,受所救的人藐視、譏笑和戲弄,順從 神直到死在十字架上。因著耶穌的順從,緊緊關閉的天被打開了;因著耶穌一人的順從決志,天和地開通了的新歷史開始。因此 神非常歡喜,差派聖靈如同鴿子降臨,壯嚴地宣告說耶穌的身份,「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如此彌賽亞救贖人類的工作開始了,全人類一直所等候的救恩者,如今可以看見、觸摸和經歷。救恩時代來臨。許多人以為單純地順從 神的旨意為愚拙,卻認為主張自己的意思和想法才是聰明。但阻擋 神的旨意,照自己的意思和情感而行,當時雖然快樂,但天國的門關閉, 神的靈不能降臨在他身上,心裏失去平安,心靈也漸漸枯乾。以色列王掃羅因不順從 神的旨意,不悔改,為自己編造藉口,固執地行走自己的道路。最終耶和華的靈離開他,有惡靈來管治他,人生以自殺悲慘地結束。

第28-38節是耶穌的家譜。作者路加提及耶穌的年齡,並將耶穌的家譜連結上亞當,藉此強調耶穌是全人類的彌賽亞,耶穌是第二個亞當,為了擔當罪的問題而來。「在亞當裏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裏眾人也都要復活。」(林前15:22)

在今日經文裏,耶穌為我們成就打開天和恢復生命的工作。為此我們要悔改和撕裂內心,並來到曠野禱告,讓 神的說話臨到我們身上。我們要作出決志將自己獻在主的祭壇上,我們個人能經歷天開了,屬天的恩典和祝福從天臨到我們心中。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