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約翰福音 第6課 6月26日(Ⅱ部主日崇拜) 鄒彼得牧者
經文 / 約翰福音 4:31-54
金句 / 約翰福音 4:50
今日信息的經文有關耶穌通過撒瑪利亞一個婦人的改變,得著異象「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以及耶穌「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蹟」,教導人 神所祝福的信心。祈求 神幫助我們學習耶穌的牧者心腸和異象,「信耶穌所說的話」以致我們好像主耶穌一樣,承擔這時代 神的工作,充滿服事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心。
Ⅰ∙舉目向田觀看 (31-42)
請看31節:「31這其間,門徒對耶穌說,拉比請吃。」「這其間」指著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耶穌和撒瑪利亞婦人一對一查經,直到婦人丟下水罐子往城裡去的時候。因為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門徒要得到食物,一定經過很多勞苦和被多次拒絕,即使有錢都好難找到食物。但是他們否定了自己的猶太人身份,克服了民族之間的障礙,終於把食物帶到耶穌面前,他們真的很自豪地,想耶穌看看這些得來不易的食物,就先請耶穌「開動」,對祂說:「拉比請吃」。
耶穌卻怎樣回應呢?請看32節:「32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明顯在荒涼的曠野之地,耶穌不可能找到食物,除非剛才丟下水罐子跑去城裡的撒瑪利亞婦人,把他們不知道的食物給耶穌吃。因此門徒非常疑惑,彼此對問,莫非有人拿甚麼給祂吃嗎(33)?雖然門徒跟從了耶穌,但是他們內心最關心的,常常只是哪裡有食物。
耶穌的食物卻是指著甚麼呢?請看34節:「34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本段經文最初耶穌因為走路困乏,中午來到敘加城,在井旁坐下,祂肉身上同我們一樣,又攰又乾渴,但如今祂卻精神奕奕,雙眼發亮,之前的疲乏和睏倦全無,彷彿好像吃過豪華的海鮮生蠔刺身自助餐一樣飽足有力。
民數記14章中,以色列人為預備征服迦南地,派探子竅探那地,但回來的人中,有十人講不信和使百姓恐懼的說話,只有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二人講信心和鼓勵的話;「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他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民14:9上)」聖經中的「食物」並不單單指可以吃的東西,更多時指著餵飽靈魂的糧食,包括讀經﹑禱告和思想 神的說話,以及 神盼望人得著的應許和祝福;這裡耶穌更加告訢我們,「食物」是遵行祂的旨意和成就主的工作,就是得著一個靈魂。
為甚麼耶穌說「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是祂的「食物」呢?門徒關心是吃到肚子裡食物的問題,耶穌關心的是一個因罪受苦的靈魂得救。這裡耶穌說「差我來者的旨意」就是 神的旨意。自從首先的人犯罪以後, 神就應許要救贖萬民,為此 神差派獨生子耶穌來世上,耶穌遵行主的旨意和作成祂的工,為真正的飽足和滿足。耶穌以服事一個撒馬利亞流浪的靈魂為「食物」。食物吃了之後,人就有能量和營養,帶來健康﹑生命成長和滿足幸福。因此耶穌熱愛承擔使命,以成就 神的旨意為美食,得到了真正的滿足和力量;如今容光煥發,靈裡飽足。
雖然現在相信耶穌的人有不少,但許多信徒以為做 神的工作好沉重,因為自己疲倦和無空閒就不想承擔使命。我們是否以「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為滿足和幸福呢?還是要先作成自己的工呢?想留時間給自己休息多些呢?只想享受自己的食物呢?其實我都經歷過工作倦疲,下班之後,仍然參與聖經學校,去傳福音,或者服事1:1查經,結果疲倦不知不覺間消失了,頭痛消失了,為主作工之後,反而覺得舒服和輕省。祈求主幫助我們擁有耶穌一樣的牧者心腸,以服事一個靈魂為食物,為遵行主的旨意和作成祂的工為滿足。
請看35節:「35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麼。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耶穌邀請門徒一起舉目觀看撒瑪利亞的土地,門徒以為距離收割還有四個月,耶穌卻不認同他們的想法。耶穌說:「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巴勒斯坦一帶的地方,每年有早雨和晚雨,分別是十月底撒種的時候,和五月收割的時候。如今耶穌和門徒大約在十二月的時候經過撒瑪利亞地,真的還有四個月才是收割的日子,現實上來看,門徒以為要等一段日子才可以收割,這是無容置疑的。
然而,耶穌說「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是甚麼意思呢? 耶穌的意思是祂看到好多靈魂正逼切等候得救贖,「已熟」和可以「收割」,就是有人向他們傳福音,使他們領受救恩的恩典,得以進入 神的國。
當時的猶太人以及門徒,他們看撒馬利亞人不是領受救恩的時候。歷史上公元前722年,北以色列被亞述帝國所滅,撒瑪利亞人與外邦人混血,他們既不是純種以色列人,也不是外邦人。因此猶太人看他們仍未得贖,撒瑪利亞地的居民要得 神的救贖,應該要再等一等。撒瑪利亞這樣的屬靈荒地,充滿了世俗和偶像的文化,好似剛剛出現的撒馬利亞婦人,就很俗氣和過著犯罪羞恥的生活,只關心尋找一位理想的丈夫,每天打雅各井水。然而耶穌卻通過一位撒瑪利亞婦人的改變,直到婦人認信耶穌是基督(30);耶穌知道這片表面看來涼荒的地土,其實莊稼已熟,只等候主差派工人去收割。
耶穌怎能得到別人看不見的,這個已熟莊稼的異象呢?因為祂「舉目向田觀看」。人看著地上的世界,自己維持生命需要的食物,那時目光變得狹窄和短淺,因為生活壓得人垂頭喪氣,無法領受耶穌擁有的異象。雖然身為耶穌的門徒,卻仍然為怎樣得到食物尋找答案「莫非有人拿什麼給他吃麼?」耶穌藉著服事一個無人看為寶貴的破碎靈魂,別人看為「未熟」,卻原來早已成熟,盼望真正的崇拜 神(20),又關心彌賽亞要來的事(25)。通過1:1查經遇見耶穌,婦人看著地上的雙眼,漸漸仰望 神和 神的國,追求和渴望屬靈上的事,擁有美麗的屬靈渴望,悔改從前努力在世上尋找理想對象的生活,丟下打雅各井水的水罐子;改變為向許多人傳揚耶穌是基督的見證人。耶穌知道萬人的心,人裡面真實的情況,人們需要主,需要福音,世界廣大的禾田,莊稼已熟了。
我們聽見耶穌的話,舉目向所服事的校園觀看,看到莊稼已熟,可以收割了。六月初我參加了世界宣教報告大會,聽見恩典的信息,宣教報告和生命見證。其中也遇到曾經來過香港參加夏領營的一位中國弟兄。這位弟兄第一次來香港夏令營之時,好世俗和愛世界,查經中常常質疑聖經的說話,只穿背心短褲上台跳SINGSPIRATION。出營之後,他更跑去尖沙咀看3D電影,午夜後仍未回酒店;他給我的印象是完全沒有悔改重生的可能性。然而, 神的福音擁有大能,這位弟兄回去中國之後,迎接了耶穌為救主,悔改重生,分享生命見證,又建立信心家庭,與宣教士穩定服事雲南大學旳福音工作。今年的世界宣教報告大會,他更與父母一同來參加,領受 神豐富的恩典。通過一個中國靈魂的改變,耶穌教我「舉目向田觀看」,從自己狹窄的目光,仰望 神這遍廣大的禾田莊稼已熟。香港真是蒙 神祝福的禾場,我們可以服事從中國不同省和城市而來的人,一個又一個靈魂可以得救和改變;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理工大學,科技大學,教育大學和中國一千二百間以上的大學,都是我們可以收割已熟莊稼的屬 神的禾田。祈求主祝福我們,得著耶穌的牧者心腸和異象,積極承擔一對一查經的收割工作,我們從服事一個一對一開始,擁有服事收割全世界的異象。
請看36-38節:「36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37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38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口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農夫耕種的時候,帶著「流淚撒種,歡呼收割」的盼望出去,所以即使有勞苦,都可以默默忍受承擔;所以人都以為撒種和收割應該是同一個人,這是正確的道理。然而耶穌這句話不是就此結束,耶穌繼續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37)」,意思是撒種和收割可以是不同的人。耶穌剛剛收割的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其實不是耶穌出去撒種的,並且耶穌知道撒瑪利亞地有更多已熟的果子,等候順從主說話的人出去收割。耶穌盼望門徒成為收割別人出去撒種,如今已熟的莊稼,就是耶穌的門徒要成為「收割者」,可以和撒種的人一同快樂。
誰是那些在撒瑪利亞地撒種的人呢? 神使用舊約中的先知,曾經竭力流淚向北以色列的撒瑪利亞地撒種。以利亞先知在亞哈王的時代,挑戰百姓,以一敵八百五十位巴力和亞舍拉先知,勸百姓心回意轉歸向耶和華(列上18)。何西阿先知向北以色列人傳 神向他們不變的愛的信息。還有阿摩司先知向他們傳 神公義審判的信息。那些先知們流淚撒種之後,在主裡安息了,正等候主差派祂的工人去收割他們播下的說話種子。
門徒誤會跟從耶穌服事福音工作,常常為食物和住處而掛慮又勞苦,但實際上耶穌祝福他們承擔收割的工作。耶穌說「收割的人得工價」和「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盼望門徒可以享受成為「收割者」的福氣。由此看來,我們今日能夠承擔校園的福音工作,並不是因為我們本身的學識﹑口材﹑能力和其它屬人的條件,卻是很多前輩和福音僕人,為世界宣教工作懇切禱告和服事,曾經撒下許多福音種子,以致我們可以享受收割的喜樂。
大學生研經宣教會的信心前輩和僕人,向世界各地的校園撒種超過55年,到現在 神祝福我們收割世界各地的果子。今次世界宣教報告大會中,有一位著名的牧師講道和教導我們聖靈的工作,原來延喜中心的撒拉師母以前也同他查過經。我們曾經為主獻上過的勞苦,服事過的每一個小羊和弟兄姐妹,為他們每一次的祈禱,不論他們如今身在何處,我們有確信所出去撒種子,必有收割的時候。「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請看39,40節;有好些撒瑪利亞人因婦人的見證就信了耶穌,他們來求耶穌住下,耶穌就在那裡住了兩天,跟他們舉辦了兩日一夜的聖經學校。請看41,42節:「 41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42便對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許多撒瑪利亞人起初因為婦人的見證就「信了」耶穌,他們是「初信」;很易因現實的苦難就動搖和失去信心。不過,耶穌與他們同住,他們持續聽耶穌的話,直到個人領受主的一句話,建立同耶穌一對一的關係,得著個人的信仰,這樣的信心得堅固不易搖動。祈求主幫助我們都持守聽耶穌的說話,建立與耶穌一對一的關係,使我們的信心堅固。
Ⅱ∙耶穌所行的第二個神蹟 (43-54)
請看43-45節;「43過了那兩天,耶穌離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44因為耶穌自己作過見證說,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45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見他在耶路撒冷過節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為他們也是上去過節。」加利利地區的人接待耶穌,因為他們上耶路撒冷過節時,聽過耶穌的道,看見耶穌行的事,又受過耶穌的服事。
耶穌到了迦拿,發生了甚麼事呢?請看46,47:「46 耶穌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從前變水為酒的地方。有一個大臣,他的兒子在迦百農患病。47 他聽見耶穌從猶太到了加利利,就來見他,求他下去醫治他的兒子;因為他兒子快要死了。」迦百農的一個大臣的兒子患病快要死了,那人知道耶穌在加利利的迦拿,就急急趕來求耶穌。迦百農去加利利約有三十二公里,當時沒有高鐵和任何車輛的情況,走路最快要兩日。身為大臣的那人肯定年紀不小,要長途拔涉行路兩日求見耶穌,無論身心都極之疲勞。
耶穌怎樣回應他呢?請看48節:「 48耶穌就對他說,若不看見神蹟奇事,你們總是不信。」耶穌冷淡回應他,而且對當事人來講這話十分難聽。「若不看見神蹟奇事,你們總是不信」即是指那人不信,只是想看神蹟奇事。為何耶穌要講故意使人難堪的話呢?當時的加利利人因為耶穌在他們中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所以他們接待耶穌;耶穌因為他們只求神蹟的信心而難過。耶穌狠狠責備那些人只有求神蹟的信仰,冷落想從耶穌身上求神蹟的那人。事實上耶穌等候人悔改求 神蹟的信仰。
耶穌之前在撒馬利亞地的福音工作,沒有行過任何神蹟,但好多撒馬利亞人信主,只是單單聽見了耶穌,眾人就迎接耶穌「真是救主」。耶穌在那些被猶太人藐視的撒馬利亞人身上看到,沒有看見神蹟就相信的信心。反而在自以為是 神的百姓的以色列人中,常常遇到要求神蹟才信的百姓,連法利賽人和宗教領袖都要求耶穌行神蹟。耶穌雖然傷心,但不灰心,祂盼望在他們中間尋找到沒有看見就相信的一個人。
那大臣怎樣回應耶穌呢?請看49節:「49那大臣說,先生,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雖然耶穌冷淡地回應大臣的請求,不過大臣沒有放棄,或者向耶穌發怒說:「唔幫就算啦!使乜講埋啲咁嘢!」反而大臣更謙卑自己,再次懇求耶穌「先生,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大臣沒有主張自己遠道而來,勞苦奔波,也不計較耶穌沒有任何行動的冷言冷語,他相信只要耶穌下去,他的孩子就有機會活了。
請看50節:「50 耶穌對他說,回去罷,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耶穌接納這位大臣不放棄的請求,對他說:「回去罷,你的兒子活了。」這算甚麼意思呢?耶穌沒有問清楚大臣的孩子患病的病況,也沒有給大臣藥方,竟然直接叫他「回去罷」。這位大臣趕路兩天,走了三十二公里才到耶穌面前,耶穌這樣回應他的懇求,似乎毫無誠意,亦都叫人內心很受傷。然而大臣迎接了耶穌「若不看見神蹟奇事,你們總是不信」的話,從心底裡悔改求神蹟的信仰,如今他即使未看見神蹟,就相信耶穌的話,「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50)。」
那人信了耶穌所說的話,即刻訂了最快的驢駒子,趕路回家去。雖然無人看到他的信心,也不知道耶穌講的這句話是否成就了,那人在路上有兩天時間,信心可能會動搖。如果那人內心懷疑,要不要回頭抓緊耶穌的衣裳「怒啤」耶穌,或者後悔,應該一早向耶穌要求可靠的證據,然後才回去。他也可能埋怨自己做錯了,無理由「入到寶山空手出來」,不應該見到耶穌都兩手空空走回家。但是他絕對相信耶穌的話,確信孩子一定治好了,所以路上有平安和幸福。
結果他在回去的路上發生甚麼事?請看51-53節;那人對耶穌所說的話沒有一點疑惑,只一心一意回家時,他遇見趕來報好消息的僕人。「他的僕人迎見他,說,他的兒子活了。52 他就問什麼時候見好的。他們說,昨日未時熱就退了。53 他便知道這正是耶穌對他說,你兒子活了的時候……」那人心裡完全明白了,他只單純相信耶穌所說的話的一剎那,即使他沒有看見,但主已經祝福他的信心,成就了使兒子活了的工作。
請看53下,54節:「……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54 這是耶穌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蹟,是他從猶太回去以後行的。」筆者在這裡記述「這是耶穌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蹟」。一般人記得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在迦拿的婚筵上,使清水變成美酒,似乎記得和談論耶穌所行的第二件神蹟的人不多。通過第二個神蹟我們有甚麼要學習呢? 神盼望我們「信耶穌所說的話」,擁有沒有看見就相信的信心,不要過求神蹟才信的信心生活。這樣信心建基於信耶穌所說的話,即使沒有看到現實的益處,果子或成就,信心仍不動搖。
我在世界宣教報告大會中聽見許多信心的見證,他們被差往宣教之地,遇到苦難和逆境,有時主不回應,即使懇切祈禱好像主卻冷落對待他們,甚至有更困難的事發生。有宣教士生意失敗,家人死亡,服事十年以上沒有一個果子,也有被羔羊偷走全家物品,失去工作,為了生活做打雜清潔,洗碗洗車;他們長期在逆境中,主卻不回應。即使這樣,他們因信耶穌所說的話,仍然留在使命之地,繼續承擔校園福音工作,專心等候主,他們堅定的信心,結出聖靈的果子,成就叫校園靈魂悔改和重生的工作。
耶穌盼望我們的信心建立在相信祂的說話上,以致我們可以過超越現實的信心生活,得勝這個時代的不信,現實主義,物質主義,罪惡和死亡權勢。耶穌的第二個神蹟幫助我們屬靈上成長,從看見神蹟才相信,成長到沒有看見就相信的屬靈之處,而且這樣的信心能發出美好的影響力,「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53下)」,不單只一個人迎接耶穌而得救,甚至「全家就都信了」。
通過本段經文信息,我們聽見耶穌說「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祈求 神幫助我們即使沒有看見現實的果子和豐收,但擁有耶穌一樣的牧者心腸﹑屬靈的目光和偉大的異象,看見這個時代許多可以收割的已熟莊稼,就是校園裡許多流浪失喪,罪中患病,走向滅亡的靈魂,正懇切等候相信主的一句話而活了。我們要趕快去禾場收割已熟的莊稼,憑信心相信耶穌的話,順從主的吩咐出去,我們必享受收獲的喜樂和幸福。求主幫助我們的信心,建立在沒有看見就相信的祝福中,「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我們成為祝福的源頭,使許多人得新生命而活。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