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馬太福音 第27課 2月7日(第Ⅱ部信息) 廖得人牧者
n經文/ 馬太福音 26:31-56
n金句/ 馬太福音 26:39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今天的經文,內容講到耶穌在背負承擔沉重的十字架前夕,去到客西馬尼園禱告。耶穌將要孤單地走上十字架苦難的道路,這是難以想像的苦難。在此,最感人生在世辛苦難頂的一刻,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禱告,作出否認自己,只要照神的意思的禱告,這禱告成為了全人類最經典、最重要、最高峰典範的禱告。祈求神幫助我們,通過今日的經文和信息,學習耶穌的禱告,能夠過順從神旨意的禱告生活。
耶穌與門徒進食逾越節晚餐之時,預告了自己即將要行走十字架苦難的道路。吃完了晚餐之後,耶穌便向門徒鄭重其事地說出他們今夜將會遭遇什麼。耶穌說關於門徒的預言,門徒當然十分關心,耶穌卻將十分沉重的將來的事告訴他們,耶穌說了什麼?請看第31節:「那時、耶穌對他們說、今夜你們為我的緣故、都要跌倒.因為經上記着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牧人要被擊打就是耶穌的被逼害至死,而羊的分散了正是門徒將來的事。臨近死亡的耶穌,心情有難以言傳的沉重,然而,耶穌更加關心門徒所要面對的恐懼和絕望,為了他們將會很快面對可怕的逼迫和分散感到難過,特別關心他們。為了準備迎接黑暗的時候,耶穌將他們將會分散了的事告訴門徒,希望他們面對自己的軟弱不足,再而又將復活的盼望種在他們的心中,教導他們要有復興的盼望,耶穌說:「但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
人感到辛苦的時候,容易變得自我中心,然而耶穌身處自己都面對沉重逼迫的時候,同時間地顧念到門徒的遭遇而為他們難過,耶穌賜下復興的應許,在成了十字架之後,受死之後,主耶穌一定復活過來,要在門徒以先往加利利去召開門徒復興大會。
聽到耶穌的話,首位門徒彼得十分不以為然。請看第33節:「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
彼得對於跌倒的問題感到十分敏感,他有自信,有確信,怎麼可能會跌倒呢?即使其他人都為了自己背叛逃跑,惟獨他是義氣仔女,死也要死在耶穌身邊的。他心裡呼之欲出的話:耶穌你知道我彼得是最重義氣的鐵漢男兒,我彼得的心,義薄雲天,你看不出嗎?
沒錯,這是彼得的真心真意,耶穌怎麼會不知道呢?然而,耶穌更加清楚事實的發展下去,是怎樣的:「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耶穌不是說,我當然知道你真心向我,我講下嚇下你地啫!哈哈!
耶穌卻直接地告訴彼得實情,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不認主,講一次、兩次都有點誇了,一夜之間連講三次,就是完全的否定主,沒有轉彎解說的餘地了。
耶穌已經預見彼得徹底的失敗,耶穌預告了彼得的失敗,希望他聽這預言,不要絕望,能從屬人的驕傲和自負回轉過來,憑著愛的關係,返去耶穌那兒,有復興的盼望。
耶穌所預告的,沒有一點錯亂,耶穌早已經知道彼得的軟弱,但是耶穌沒有撇棄這樣的不濟的彼得,仍然承擔和愛他到底,耶穌裏面有犧牲的承擔和不變的愛。
彼得聽過了耶穌的話,首先應該謙卑自己,深深地反省,思考自己的問題所在。但是,彼得更加地對自己有確信,憤憤不平,大聲疾呼地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
所有門徒都是這樣說,人就是這樣不認識自己的軟弱。耶穌不再同他們爭辯,耶穌決定先去禱告。耶穌作出了屬靈爭戰的好榜樣給我們看。
我們在遇到危機四伏的時候,容易靠自己的能力,屬人的血氣去處事,這是人的聰明,也是人的愚蠢。因為這樣的倚靠自己的能力,往往證實人的愚昧無知。現在,我們要學習神的智慧,學習耶穌,此時此刻,應該去到神面前禱告,作謙卑的人,跟從耶穌。要知道,驕傲自負,主張自己意思的人,看來能逞一時之快,卻必然地如同彼得,在自己的驕傲上跌倒。
全能的神親自向彼得發出警告,警告他的驕傲,他的軟弱,彼得卻堅持自己的能力和自信。他說真心的話,但是這樣的話,不能保證明天的自己會怎樣,其實,越不承認自已軟弱的人越容易跌倒。偉大的使徒保羅都謙卑地承認自己軟弱,他說過,怕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卻跌倒。在神面前側耳細聽神的說話,謙卑地承認自已的軟弱,我們都要靠主得力,常常感謝神的恩典。
耶穌不再與門徒爭辯,在沉重的十字架面前,他帶著門徒前往禱告的地方。請看第36節:「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就對他們說、你們坐在這裏、等我到那邊去禱告。」
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客西馬尼是橄欖山中間的一個園子,想像就如同尖沙咀中間有九龍公園一樣咁得人鍾意,不過,客西馬尼的意思是搾油機,纍纍的橄欖在這裡被擠壓成香膏一樣名貴的橄欖油。這顯明了耶穌來到客西馬尼禱告,要如同搾油一樣的,以禱告煉製出榮耀神的橄欖油。
今夜,耶穌作出特別的禱告。雖然門徒的屬靈狀況十分幼嫩,耶穌盼望他們一同禱告支持,耶穌對門徒說:我禱告的時候,你們坐在這裏等我。然後帶著三個門徒:彼得﹑雅各和約翰,走向前方,請看第37節:「於是帶着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
耶穌在門徒面前顯明他人性的軟弱,馬太記錄了這時耶穌的樣子,是感到憂愁,極其難過。耶穌也向門徒表明了自己的感受,請看第38節:「便對他們說、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裏等候、和我一同儆醒。」
和我一同儆醒就是一起禱告。耶穌罕有地表達出自己痛苦得要休克一樣的心情。耶穌從來沒有這樣的感到辛苦和難受的,即使在曠野四十日禁食禱告,到了身體的極限時,耶穌能得勝魔鬼的試探;即使法利賽人帶著行淫時被拿的婦人,兇惡地拿著石頭圍堵住的危機裏面,耶穌冷靜得看不到有一絲的恐懼;然而,此刻耶穌心裏憂傷,幾乎要死。為什麼耶穌要向門徒表白他此時是多麼憂愁和極其難過呢?
因為耶穌擁有同人一樣的肉身;而耶穌更加要承擔起全人類罪的擔子。要承受十字架的死已經是痛苦的事,要擔負起罪的擔子,被神撇棄,更加令主耶穌經歷地獄裏的痛苦,這是極度難受的懲罰。十字架上被釘是人所承擔不起的痛苦,雖然是神的兒子,難道耶穌真的能不感到難過嗎?耶穌盼望門徒儆醒,能分擔他此刻的重擔,學習主的禱告。
罪不是享受生命,乃是種下痛苦的惡果;罪得赦免是神極大的恩典,是通過主耶穌親身經歷痛苦去擔當神震怒才代贖的。我感受過牙痛的痛苦,有人感受過疾病的痛苦,然而誰明白主耶穌十字架的痛苦?這必死的痛苦,未開始就已經給他極其難過的感受了。
耶穌不再遲疑,來到父神面前懇切禱告。我們看到,耶穌顯給我們看,人性軟弱的樣子,然後去到神面前禱告;我們也看到了,彼得大大聲的拍心口講自信的話,其實不想人看出他的軟弱,試圖以說話來掩飾自己的軟弱,他沒有參與耶穌的禱告。驕傲的人不想給人看見自己的軟弱,也不會交托讓人們參與禱告;驕傲的人還說:何必為這樣的小事禱告呢?這樣的人表面看來信心還是不錯的,而且屬人能力了得,辦事得力,但是,正因為他們不承認自己的不足和軟弱,就不禱告神。相反地,顯露出自己軟弱的人是謙卑的人,順從神的人,他們承認自己的不足和軟弱,就學習耶穌的禱告,神通過這樣的人成就神的旨意。
祈求主幫助我們去除內心的驕傲,去除不想顯露軟弱,不想交托給人代禱的問題,從而改變成為謙卑的人,能如同耶穌一樣在迫切的問題前禱告神和交托給人禱告。
耶穌禱告時的形像是怎樣的呢? 請看第39節:「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第一,耶穌獻上俯伏在地懇切的禱告
耶穌一直教訓門徒許多禱告的題目,現在耶穌作出了懇切禱告的榜樣。耶穌留低三個門徒,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耶穌單獨地在神面前禱告,耶穌作出了在神面前一對一的禱告,最真切的榜樣。俯伏是懇切和服從的態度。路加記載了這一事:「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22:44)
耶穌禱告之時,夜涼如水,然而汗珠如大血點的狀態,這是極度懇切禱告之下發生的。耶穌俯伏在地,極其傷痛,全心全力去禱告,為了成就神的旨意而懇切禱告。禱告的勞動就是這樣如同搾油一樣,盡力獻上,禱告直至確信和得著屬靈的力量。
這個時代,生活艱難,人心剛硬,難傳福音,然而,更加大的問題是失去了在神面前懇切禱告的內心。若然遇到自己人生的患難,人心理所當然變得懇切,禱告時也能出於懇切,逼切呼求;然而,為了一個靈魂,為一個沒有信心的世代禱告時,我們卻了失去了牧者心腸的懇切。許多時見到,或在清早,或在同心合意懇切禱告的時候,有人瞌睡了!耶穌看見這樣的時代,最大問題是失卻儆醒禱告的僕人,沒有懇切的內心,沒有總要儆醒的禱告。
祈求主幫助我們能學習主耶穌在神面前,一對一的俯伏在地,懇切禱告。求神幫助我們為了杯面式的禱告而悔改,能以懇切的內心盡心盡力地去禱告,以致可以勝過艱難的世代,亦可以被神使用,成為時代的守望者和服侍神旨意的僕人。
第二,耶穌只要照神的意思去到高峰的禱告
請再讀耶穌的禱告(39下):「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耶穌已經預告過多次十字架的苦杯,又說必須行,一向有明確的方向;然而,當十字架迫近時,他也感到痛苦憂傷和難以承擔。耶穌說: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屬肉身的懼怕,使耶穌求這杯的脫離,這杯就是十字架上受苦、受死、受咒詛、受痛苦、受撇棄的苦杯;主耶穌的意思是:您全能的父,如果有其他可行拯救人的方法,求你將這杯撤走。主耶穌感到,要孤單地行走這十字架的苦路,擔當人類的一切罪,這杯太苦了,這樣的杯是人人都不想飲的杯。
我們也有這樣不想飲的杯,牧者們服侍羔羊,感到一個人的罪也難以承擔,要實踐行走背著十字架跟從主的道路,實在太難堪了,就失去了盼望,憂傷地說不想再服侍,求這杯離開我。
通常人禱告到這裡就結束了,盼望這樣的禱告蒙神垂聽;但是耶穌踏過這一步而進入禱告的水深世界,與神有真正的默契和分享,耶穌禱告說:「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人性使然,耶穌也當然地想脫離這杯,但是,耶穌進一步禱告,倒空自己,否認自己,懇切地要以成就神的旨意為滿足,進一步為成就神的旨意而禱告。
約翰福音記載,迦拿婚筵裏,當服侍的僕人倒空自己,順從神的旨意時,婚筵裏經歷水變酒的神蹟。
從前有一個商人,他不斷的尋求滿足,卻尋找不到;他去到一個和尚那裏求問如何才可以過得心應手過滿足的生活;和尚沒有回答他,只是拿著香茶,倒滿茶杯,倒滿了,沒有停止,還繼續添茶,看著茶水不斷的溢出,商人忍不住制止他,問他這樣做的原因;和尚看著他微笑說:你的茶杯已經滿溢,你為什麼還要不斷地尋找滿足呢?除非你倒空杯子,否則你便沒可能得著更多。
這故事雖然是外邦人的小故事,卻啟發了禱告的大道理。禱告的時候,若不倒空自己,否認自己的意思,怎可以進一步求神旨意的滿足,經歷神的榮耀呢?人通常都主張自己的意思,辛苦時都會講出心底話,但是停留在吐苦水當中;我的意思當然很大很重要,但有沒有想過,在最痛苦的一剎那,倒空自己的禱告,完全的照神的意思行,是神奇而又奇妙的。耶穌竟然是這樣禱告的,求徹底否認自己,成就神的意思,作出了曠古爍今的的榜樣。耶穌懇切祈求神將力量賜下,使他順從神的旨意到底。
路加福音說:耶穌禱告,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這是徹底否認自己意思所造成的爭戰,為了順從神的旨意而融解自我的過程,事情這樣發展了,所拼出的是出死入生,神的工作以無可比擬的功率成就了,耶穌基督不是沒有力量地犧牲了自己,而是在內化的爭戰中,以禱告以至流出汗血的功勞,堅立了神永約的愛,樹立了千古萬代禱告的模範,而所成就的十字架成為了全人類所當仰望的拯救。感謝神藉著客西馬尼禱告的經文,顯明了禱告的權能和奧秘。基督徒有特別禱告的權能,是世間人所沒有的,不過世人就肯定不會達致以耶穌為典範去到否認自我完全的照神的意思行的高峰的禱告。
世人以為禱告就是懇切地求神照我的意思、照我的計劃行,人們用刀子鎅手、用嘴巴呼求、也付出禁食來呼求神的承認和祝福,然而,我們基督徒的禱告是不同凡響的,是分別出來的,是世人所不能為的,就是倒空自己、否定自我,以至流出汗珠如大血點去爭戰,是求聖杯的飲用而成就神的榮耀和祝福。
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中學習到,新約時代信徒飲立約的血,十字架的杯成就了,是全人類的得救和榮耀,是主耶穌積極順從神的旨意禱告回來的;現今我們要禱告參與這榮耀,神盼望我們參與伸傳福音的手,飲一對一查經的杯,神預備了更大的栽培門徒的杯,我們藉著禱告和順從神的說話,行解開和釋放的工作,讓十字架的杯發出榮光。
望著剛硬的不信的世代,無盼望的羔羊,我們會覺得這杯不能承擔,無可能成就,肉身的盼望,使我們想隨自己的意思過舒適容易的生活,發展自己世間上的潛能,建功立業,這樣的心作大,使我藐視和將神的盼望置諸不理,然而,這些累積起來的意思,都是我禱告所必須倒空和否定的,否則,就必然地沒有空間,承受從神而來更偉大的祝福和賞賜。
我今年也領受到神的祝福,今年令孩子要好好地過禱告的新生活的一年,這是偉大和絕非得過且過的啊!靠著自己的意思,屬人的盼望過信心生活,基本上同這世代不信的人分別不大,唯有學習耶穌基督,作出徹底否定自己的禱告,信心才能升級,才能經歷屬靈世界的水深。求神幫助孩子,同耶穌一樣,能進多一步,迎接神的旨意過於自己的意思,新一年能結出討神喜悅的果子!
求神新年的時候,將更新的盼望賜給我們,感謝神幫助孩子,新年的時候得著訓誨必出於錫安的信心盼望,又在歌羅西書新年營中,領受到只要求上面的事的信心方向,我求神幫助我迎接這樣的盼望而禱告。求神幫助我,進前一步,行出放低自己地上意思的一步,能進入背十字架跟隨主的信心裏,得著壯膽和力量,在校園中作服侍的僕人,每一天能為成就神旨意而獻上懇切的禱告。雖然我軟弱不足,然而每一天上客西馬尼禱告,作出只要照神的意思去成就的禱告時,神使我剛強地服侍,成為寶貴地被神使用的器皿。
最後,耶穌懇切地在客西馬尼禱告,經歷怎樣的得勝呢?請看第42節:「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阿、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
耶穌第二次去禱告的時候,比第一次的更為進取了,如果說第一次禱告還執著一個我的存在,第二次禱告已經進一步登入無我之境了。第一次禱告時有強烈的不飲苦杯的訴求,但第二次的禱告強而有力地願神旨意的成全。第二次禱告是為了迎接神的旨意而求力量飲這杯。耶穌就同一的禱告題目,由肉體的盼望轉向屬靈的盼望。
我們學習耶穌的禱告,神將盼望和力量賜給我們,為什麼許多人在第一次的禱告之後不能再前進呢?因為還在不住求神將這杯挪開,所以停滯不前;不要停留在第一個禱告題目那兒啊!進步來自以神的盼望為盼望,神便將順從的力量賜予我們。請看第44節:「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
耶穌通過第三次禱告,堅定不移地站穩在神所盼望的上面,更加有確信。看到第44節經文,我們就知道,耶穌通過三次的禱告,不再動搖,不再感到孤單和憂傷,耶穌轉過來憐憫和安慰不禱告的門徒,通過以下各節經文說:
26:41 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26:43 又來見他們睡着了、因為他們的眼睛困倦。
26:45於是來到門徒那裏、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罷。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裏了。
末世的人面對仇敵猛烈的攻擊,更加要儆醒禱告,今天,返工的牧者都經歷到,仇敵利用完不了工作的大山,遏制返工的同工,使他們感到重擔和無力去服侍神,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耶穌卻吩咐說: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人受迷惑不是因為糊塗,而是因為沒有禱告,只有經歷禱告才能默想得著神的旨意,再不參與禱告,就會成為睡覺的門徒。睡覺的門徒如同駕車時眼睛困倦的司機,是境況非常危險的,好容易的早已經車毀人亡了!所以,越忙碌,越需要儆醒禱告;越感到軟弱,越是要參與禱告。禱告神是信徒的特權,使我們經歷主耶穌的得勝。
請看第46節:「起來、我們走罷.看哪、賣我的人近了。」
這節經文顯明了耶穌的得勝。
耶穌一點兒也不懼怕,在耶穌面前是死亡的逼迫,但他坦然無懼地面對和迎接仇敵,決心不逃避,反而是來逮捕他的人膽怯和驚怕呢。
耶穌通過客西馬尼,只要照神的意思行的禱告得著壯膽,耶穌的內心有恩典,完全不受環境的影響。他被神堅立,成就十字架上彌賽亞救恩的工作。
請看第47節,耶穌和門徒說話之間,十二個門徒裏的猶大來了,並有許多人帶著刀棒,從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那裏與他同來。
猶大已經告訴兵丁他與誰親嘴,就是可以捉拿的耶穌,隨即到耶穌跟前說:「請拉比安。」就與耶穌來一個背叛的親嘴。
耶穌對這樣的猶大說甚麼呢?請看第50節,耶穌並不是說:「你這叛徒!」然後掌摑他,反而稱猶大為朋友;即使被自己一直所愛的門徒出賣的這一刻,耶穌內心沒有失去平靜,他恩典地以猶大為朋友看待他,並且說:「你來要作的事就作罷。」
怯服於耶穌大無畏形像的兵丁,看見耶穌沒有反抗,就上前下手捉拿耶穌;那時門徒中的一個伸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他一個耳朵。他為何拔出刀來不是砍仇敵的頭,只是削掉他的耳朵呢?或許他起初憑血氣的衝動拔出刀來,立刻懼怕全副武裝的兵丁,只能削掉一個僕人的耳朵。
因著這個門徒血氣的行動,那裏的氣氛緊張起來,爭戰一觸即發;那時耶穌叫門徒作甚麼呢?請看第52節:「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罷,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衝動只會引致更激烈的回應,報復只會生出報復,因此主耶穌吩咐他收刀入鞘,然後從容被捕。耶穌為何沒有拒絕被捉拿呢?請看第53及54節:「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麼?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耶穌教訓門徒,祂被捉拿不是因自己無力,若是耶穌願意,可以在那一刻求父神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然而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豫言便不能應驗。為要成就神的旨意,耶穌毫不反抗、願意被捉拿,並且對眾人說:「你們帶著刀棒出來拿我,如同拿強盜麼?我天天坐在殿裏教訓人,你們並沒有拿我。但這一切事成就了,為要應驗先知書上的話。」耶穌就是這樣被捉拿,門徒都離開祂逃走了。
總括來說,通過客西馬尼禱告的主,我們重新學習到懇切禱告的題目,那就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神的意思;為此我們禱告神,為了順從神的旨意,飲一對一查經,栽培門徒杯,求神壯膽。耶穌在背負十字架最感痛苦和難堪的時候,藉著客西馬尼的禱告,得勝肉身的盼望,更而得著力量,可以承擔彌賽亞的十字架到底;祈求神幫助我們,每一天效法主耶穌的禱告,以致成長為成熟的僕人,服侍神的旨意。
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神的意思的禱告,為我們開出通達的道路,具體上可以藉著神的說話和禱告服侍靈魂,以致栽培門徒。求神幫助我們在新一年裏結出生命的果子。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