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馬太福音 第26課 1月31日(第Ⅱ部信息) 李永仁牧者
n經文 / 馬太福音 26:1-30
n金句 / 馬太福音 26:28
「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
馬太福音26章裏,耶穌再次預告和預備十字架的苦難。當中記錄了耶穌在伯大利被膏,並在最後晚餐裏說明耶穌所流立約的血其意義。「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祈求主幫助我們再次記念耶穌所流立約的血,使我們的罪得赦,我們因感謝主的恩典,效法那女人對耶穌的愛與獻身。
耶穌通過幾個比喻懇切告訴門徒要準備耶穌再臨,之後,耶穌告訴他們甚麼呢?請看第1,2節,「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就對門徒說:「你們知道,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那時是逾越節的前兩天,這是耶穌第四次提及祂將要承受十字架的苦難和受死。
逾越節將近,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有怎樣的秘密會議呢?請看第4,5節,「大家商議要用詭計拿住耶穌,殺他,只是說:「當節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間生亂。」」他們聚集在大祭司的院裏,決議要殺害耶穌,不過不可在當節的日子發生。這表示最終耶穌在逾越節被害,並不是祭司長所計劃的,而是按照神的旨意成就。
那時,耶穌在伯大利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裏,與門徒一起用飯,卻有意料不到的事發生了。請看第6,7節,「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趁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他的頭上。」耶穌與門徒被西門邀請坐席,卻有一個女人近前來。根據約翰福音,她是伯大尼的馬利亞,她的兄弟拉撒路耶穌曾叫他從死裏復活。馬利亞拿著極貴的香膏來,將香膏澆在耶穌頭上,如同膏立君王的排場。耶穌全身被香膏所沾滿,香膏從耶穌的頭,流到肩膀,遍及全身,並滴在地上。筵席的房子被香膏的氣味完全所蓋過。
門徒看見有何反應?請看第8,9節,「門徒看見就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的枉費呢!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賙濟窮人。」」「豈有此理!咁大嘥!馬利亞是否癲咗!」門徒彷彿為到所枉費的香膏是屬於自己的而難過,打心口。他們覺得那女人所做的,太無理性,沒有價值地浪費了極貴的香膏,從心裏發出極大的噓聲。門徒計算香膏的價錢就很惱怒,根據馬可福音,這香膏值三十兩銀子,大約一年的人工。他們大條道理的惱怒,其理據是「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賙濟窮人。」他們這樣說是因為他們以物質和實用主義為中心思想。約翰福音裏指出說這句話的是加略人猶大,他是個賊。
耶穌怎樣為女人辯護呢?請看第10,11節,「耶穌看出他們的意思,就說:「為什麼難為這女人呢?他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耶穌指出在世上有常常能做的事,也有只有一次機會做的事,one chance。幫助窮人的機會常常都有,世上總不會沒有需要幫助的窮人。但要將香膏澆在將要離世的耶穌身上,卻是機會難逢。耶穌看女人將香膏澆在他頭上,是向耶穌表達深深的愛。耶穌為她獻香膏的事賦與意思,是為他的葬禮預先作的。因著女人所作的事,往後耶穌被釘十架後的身體也不用抹香膏。
請看第13節,「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紀念。」耶穌說,在每個福音所傳遍的地方,都要傳講這女人所做的作記念。因此,現在我們也記念這女人為主所做的。耶穌迎接我們每件為耶穌真心所做的事,即使別人覺得是枉費。
為何女人將對耶穌擁有極大的愛而獻香膏?因為她經歷耶穌赦罪的恩典。過往她被情慾的罪,自私、妒恨的罪,不安,死亡權勢、恐懼每一天折磨。著名小說「罪與罰」,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描述犯罪後的人心中的痛苦。年輕的男主角因貧窮,用斧頭謀殺了一個富有作放貸的老婦人。他為了塗沫自己殺人的證據,將所獲的金銀埋在地裏。雖然他僥倖沒有被人發現其罪行,他也有許多理由解釋自己殺人的行徑,但他不能承受因犯罪而來的恐懼、孤獨、對人的猜忌與罪咎感,他臨近瘋癲的邊緣。我們雖然沒有殺人,但同樣因犯罪離開神,靈魂痛苦呻吟。因罪受極大痛苦的馬利亞,在遇見耶穌後罪的重擔得脫落。她向耶穌認罪,耶穌將赦罪的恩典賜給她。她的人生完全改變了,成為喜樂的源頭,有平安臨到她,她因感謝而獻上香膏。
人為自己的將來而悉心地預備香膏,然而卻不知道在何時何處上使用,因而徒然地枉費了香膏。所積蓄的香膏可以是所鍛鍊得來的才華,從小時就萌生追求的夢想,如同黃金的青春、時間和熱情。每個人都盼望使用妥善地使用香膏,人生換來被永遠被記念和歌頌。有人將香膏獻給所愛的異性,但對方不接受,結果她成為撒瑪利亞婦人那樣,內心充滿傷痕。有人將香膏倒在自己身上,成為For Me 族,一切都為自己而活。FO代表For One,為了自己一個人,不管別人;R代表Recreation,就是玩樂之思;M代表Modern,追求新潮,是別人沒見過的產品;E代表Expensive,昂貴就是高人一等。然而,除了耶穌外,一切獻上都是枉然。惟有耶穌配得我們將香膏獻上。當我們將香膏倒在耶穌身上,我們人生成為美麗並永遠被記念。
加略人猶大與馬利亞完全相反,他對耶穌有怎樣的惡謀呢?請看第14-16節,「當下,十二門徒裡有一個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去見祭司長,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他們就給了他三十塊錢。從那時候,他就找機會要把耶穌交給他們。」加略人猶大是門徒中負責管理財務的,是眾人所信任和重要的成員。然而,他選擇背叛耶穌。他雖然知道耶穌有聖潔的權能,但耶穌卻不是他所期待的地上彌賽亞。一直以來,耶穌個人地向猶大顯出神兒子的身份,教導他有關神國的盼望和奧秘,但猶大只追求地上的彌賽亞和成就。他認為自己將來可能因耶穌受牽連。他看世界都很灰,被恐懼捆綁,就被撒但進佔內心。從那時起,他的思想行為被撒但控制。在絕望之中,他尋找逃生之路。他與馬利亞不同,並不曉得罪得赦免,於是他到了宗教領袖那裏,商議用三十塊錢出賣耶穌。加略人猶大接受了魔鬼的交易,不能承擔所領受的恩典與特權,成為被咒詛的人。
耶穌因著防備背叛者猶大,秘密地預備了逾越節的晚餐。請看第17-19節,「除酵節的第一天,門徒來問耶穌說:「你吃逾越節的筵席,要我們在那裡給你預備?」耶穌說:「你們進城去,到某人那裡,對他說:『夫子說:我的時候快到了,我與門徒要在你家裡守逾越節。』」門徒遵著耶穌所吩咐的就去預備了逾越節的筵席。」逾越節是猶太人重要的節期。以色列在埃及430年作奴僕受苦,神記念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就從法老的壓制中拯救他們。神在埃及施行十災,第十災是殺長子之災,無論是人是牲畜,頭生的都必死。以色列人將羊羔的血抹在門楣和門框上,滅命的天使一見這血就越過這家。最終法老屈服,容許以色列得釋放。神拯救本來作奴隸的以色列,使他們能坦然無懼地以聖潔公義事奉神,這是逾越節的含義。
在晚餐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甚麼?請看第20-21節,「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坐席。正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這是叫他們難以承受的消息。耶穌這番話不是要門徒緝兇,而是要幫助猶大回轉。耶穌一生因著背十字架的壓力而活,這時壓力和焦慮到了高峰。耶穌知道所愛和服事的門徒要出賣他給仇敵,成就耶穌被捉拿和釘十字架的事。耶穌本有能力阻止猶大的計劃,但祂沒有這樣做。加略人猶大以為他的計謀密實,無人知曉,但耶穌明顯地告訴猶大暗裏所行的。門徒憂愁地問說:「主,是我嗎?」耶穌回答說:「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就是他要賣我。」被撒但控制了內心的猶大,不能接受主的警告。請看第24節,「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神賦與人選擇的自由,在任何情況中,神不會強逼人,只是呼喚我們。這段對話,耶穌不斷呼喚猶大回轉。耶穌一直在猶大內心叩門,「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3:20) 我們作牧者也不能通過強逼人或兒女,他們就會悔改。猶大扮懞問耶穌說:「拉比,是我嗎?」耶穌說:「你說的是。」猶大最終沒有悔改,他從耶穌手上接過一塊餅就離開筵席。有許多人以沒有機會選擇為藉口,這是自欺欺人。神提醒猶大許多次,我們也受神警戒許多次。人必須撇下固執思想,悔改順從神的道路才得生命。終久不悔改,最終行走前往地獄黑暗的道路。
耶穌與門徒繼續進行最後的晚餐。請看第26節,「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逾越節所吃的是無酵餅,這是為了記念在埃及受苦的日子。耶穌拿著這餅,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吃耶穌的身體,表示迎接耶穌為了我們,在十字架上撕裂身體擔當了我們的苦難。有許多不住地埋怨,這表示他們在屬靈上的饑餓。他們要來到耶穌那裏,吃耶穌所賜下生命的糧。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
請看第27,28節,「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在舊約裏,罪人為了得蒙赦免,必須祭牲流血。「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血裡有生命,所以能贖罪。」(利17:11) 藉著祭牲的血人得著赦罪恩人,但這是神羔羊的預表。耶穌說,他所流的血是新約,就是耶利米先知所預言的。「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耶31:31-34) 這是神預言藉著耶穌的血所立的新約,寫在人的心裏。
舊約時代,罪人因祭牲的血得贖來到神面前;新約時代,罪人藉著道成肉身作神羔羊耶穌所流的血罪得赦免,過犯被遮蓋,在神面前成為聖潔。「若山羊和公牛的血,並母牛犢的灰,灑在不潔的人身上,尚且叫人成聖,身體潔淨,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神,他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事奉那永生神嗎?」(來9:13,14) 聖潔的耶穌現如同羊羔受鞭打凌辱,在十字架撕裂身體流血而死。耶穌十架上承受極大的痛苦,「我如水被倒出來;我的骨頭都脫了節;我心在我裡面如蠟鎔化。我的精力枯乾,如同瓦片;我的舌頭貼在我牙床上。你將我安置在死地的塵土中。」(詩22:14,15) 雖然看來,耶穌是二千年前的猶太人,我是中國人,那與我何干?當我們默想自己實在經歷罪的壓制,卻無人或事能幫助我們。惟有被釘十字架的主,我們的父,才可以從罪惡痛苦的深淵中拯救我們。有人害怕失去罪中之樂,而不願回轉。耶穌的寶血能改變人的內心,克服屬靈的軟弱。「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1:18,19) 凡迎接耶穌寶血的人,得繼承神的國,並且能享受神永遠的生命。
請看第29節,「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他們完結了最後的晚餐,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
總結,我們要察看自己有否成了加略人猶大那樣,以物質為中心思想。我們倒要效法馬利亞對耶穌的愛和感謝獻上香膏。耶穌立約的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我們罪得赦免,作神國的百姓,能與耶穌在神的國坐席,舉杯喝新葡萄酒。
2016年 馬太福音 第26課 1月31日(第Ⅱ部信息) 李永仁牧者
n經文 / 馬太福音 26:1-30
n金句 / 馬太福音 26:28
「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
馬太福音26章裏,耶穌再次預告和預備十字架的苦難。當中記錄了耶穌在伯大利被膏,並在最後晚餐裏說明耶穌所流立約的血其意義。「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祈求主幫助我們再次記念耶穌所流立約的血,使我們的罪得赦,我們因感謝主的恩典,效法那女人對耶穌的愛與獻身。
耶穌通過幾個比喻懇切告訴門徒要準備耶穌再臨,之後,耶穌告訴他們甚麼呢?請看第1,2節,「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就對門徒說:「你們知道,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那時是逾越節的前兩天,這是耶穌第四次提及祂將要承受十字架的苦難和受死。
逾越節將近,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有怎樣的秘密會議呢?請看第4,5節,「大家商議要用詭計拿住耶穌,殺他,只是說:「當節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間生亂。」」他們聚集在大祭司的院裏,決議要殺害耶穌,不過不可在當節的日子發生。這表示最終耶穌在逾越節被害,並不是祭司長所計劃的,而是按照神的旨意成就。
那時,耶穌在伯大利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裏,與門徒一起用飯,卻有意料不到的事發生了。請看第6,7節,「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趁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他的頭上。」耶穌與門徒被西門邀請坐席,卻有一個女人近前來。根據約翰福音,她是伯大尼的馬利亞,她的兄弟拉撒路耶穌曾叫他從死裏復活。馬利亞拿著極貴的香膏來,將香膏澆在耶穌頭上,如同膏立君王的排場。耶穌全身被香膏所沾滿,香膏從耶穌的頭,流到肩膀,遍及全身,並滴在地上。筵席的房子被香膏的氣味完全所蓋過。
門徒看見有何反應?請看第8,9節,「門徒看見就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的枉費呢!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賙濟窮人。」」「豈有此理!咁大嘥!馬利亞是否癲咗!」門徒彷彿為到所枉費的香膏是屬於自己的而難過,打心口。他們覺得那女人所做的,太無理性,沒有價值地浪費了極貴的香膏,從心裏發出極大的噓聲。門徒計算香膏的價錢就很惱怒,根據馬可福音,這香膏值三十兩銀子,大約一年的人工。他們大條道理的惱怒,其理據是「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賙濟窮人。」他們這樣說是因為他們以物質和實用主義為中心思想。約翰福音裏指出說這句話的是加略人猶大,他是個賊。
耶穌怎樣為女人辯護呢?請看第10,11節,「耶穌看出他們的意思,就說:「為什麼難為這女人呢?他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耶穌指出在世上有常常能做的事,也有只有一次機會做的事,one chance。幫助窮人的機會常常都有,世上總不會沒有需要幫助的窮人。但要將香膏澆在將要離世的耶穌身上,卻是機會難逢。耶穌看女人將香膏澆在他頭上,是向耶穌表達深深的愛。耶穌為她獻香膏的事賦與意思,是為他的葬禮預先作的。因著女人所作的事,往後耶穌被釘十架後的身體也不用抹香膏。
請看第13節,「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紀念。」耶穌說,在每個福音所傳遍的地方,都要傳講這女人所做的作記念。因此,現在我們也記念這女人為主所做的。耶穌迎接我們每件為耶穌真心所做的事,即使別人覺得是枉費。
為何女人將對耶穌擁有極大的愛而獻香膏?因為她經歷耶穌赦罪的恩典。過往她被情慾的罪,自私、妒恨的罪,不安,死亡權勢、恐懼每一天折磨。著名小說「罪與罰」,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描述犯罪後的人心中的痛苦。年輕的男主角因貧窮,用斧頭謀殺了一個富有作放貸的老婦人。他為了塗沫自己殺人的證據,將所獲的金銀埋在地裏。雖然他僥倖沒有被人發現其罪行,他也有許多理由解釋自己殺人的行徑,但他不能承受因犯罪而來的恐懼、孤獨、對人的猜忌與罪咎感,他臨近瘋癲的邊緣。我們雖然沒有殺人,但同樣因犯罪離開神,靈魂痛苦呻吟。因罪受極大痛苦的馬利亞,在遇見耶穌後罪的重擔得脫落。她向耶穌認罪,耶穌將赦罪的恩典賜給她。她的人生完全改變了,成為喜樂的源頭,有平安臨到她,她因感謝而獻上香膏。
人為自己的將來而悉心地預備香膏,然而卻不知道在何時何處上使用,因而徒然地枉費了香膏。所積蓄的香膏可以是所鍛鍊得來的才華,從小時就萌生追求的夢想,如同黃金的青春、時間和熱情。每個人都盼望使用妥善地使用香膏,人生換來被永遠被記念和歌頌。有人將香膏獻給所愛的異性,但對方不接受,結果她成為撒瑪利亞婦人那樣,內心充滿傷痕。有人將香膏倒在自己身上,成為For Me 族,一切都為自己而活。FO代表For One,為了自己一個人,不管別人;R代表Recreation,就是玩樂之思;M代表Modern,追求新潮,是別人沒見過的產品;E代表Expensive,昂貴就是高人一等。然而,除了耶穌外,一切獻上都是枉然。惟有耶穌配得我們將香膏獻上。當我們將香膏倒在耶穌身上,我們人生成為美麗並永遠被記念。
加略人猶大與馬利亞完全相反,他對耶穌有怎樣的惡謀呢?請看第14-16節,「當下,十二門徒裡有一個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去見祭司長,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他們就給了他三十塊錢。從那時候,他就找機會要把耶穌交給他們。」加略人猶大是門徒中負責管理財務的,是眾人所信任和重要的成員。然而,他選擇背叛耶穌。他雖然知道耶穌有聖潔的權能,但耶穌卻不是他所期待的地上彌賽亞。一直以來,耶穌個人地向猶大顯出神兒子的身份,教導他有關神國的盼望和奧秘,但猶大只追求地上的彌賽亞和成就。他認為自己將來可能因耶穌受牽連。他看世界都很灰,被恐懼捆綁,就被撒但進佔內心。從那時起,他的思想行為被撒但控制。在絕望之中,他尋找逃生之路。他與馬利亞不同,並不曉得罪得赦免,於是他到了宗教領袖那裏,商議用三十塊錢出賣耶穌。加略人猶大接受了魔鬼的交易,不能承擔所領受的恩典與特權,成為被咒詛的人。
耶穌因著防備背叛者猶大,秘密地預備了逾越節的晚餐。請看第17-19節,「除酵節的第一天,門徒來問耶穌說:「你吃逾越節的筵席,要我們在那裡給你預備?」耶穌說:「你們進城去,到某人那裡,對他說:『夫子說:我的時候快到了,我與門徒要在你家裡守逾越節。』」門徒遵著耶穌所吩咐的就去預備了逾越節的筵席。」逾越節是猶太人重要的節期。以色列在埃及430年作奴僕受苦,神記念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就從法老的壓制中拯救他們。神在埃及施行十災,第十災是殺長子之災,無論是人是牲畜,頭生的都必死。以色列人將羊羔的血抹在門楣和門框上,滅命的天使一見這血就越過這家。最終法老屈服,容許以色列得釋放。神拯救本來作奴隸的以色列,使他們能坦然無懼地以聖潔公義事奉神,這是逾越節的含義。
在晚餐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甚麼?請看第20-21節,「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坐席。正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這是叫他們難以承受的消息。耶穌這番話不是要門徒緝兇,而是要幫助猶大回轉。耶穌一生因著背十字架的壓力而活,這時壓力和焦慮到了高峰。耶穌知道所愛和服事的門徒要出賣他給仇敵,成就耶穌被捉拿和釘十字架的事。耶穌本有能力阻止猶大的計劃,但祂沒有這樣做。加略人猶大以為他的計謀密實,無人知曉,但耶穌明顯地告訴猶大暗裏所行的。門徒憂愁地問說:「主,是我嗎?」耶穌回答說:「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就是他要賣我。」被撒但控制了內心的猶大,不能接受主的警告。請看第24節,「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神賦與人選擇的自由,在任何情況中,神不會強逼人,只是呼喚我們。這段對話,耶穌不斷呼喚猶大回轉。耶穌一直在猶大內心叩門,「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3:20) 我們作牧者也不能通過強逼人或兒女,他們就會悔改。猶大扮懞問耶穌說:「拉比,是我嗎?」耶穌說:「你說的是。」猶大最終沒有悔改,他從耶穌手上接過一塊餅就離開筵席。有許多人以沒有機會選擇為藉口,這是自欺欺人。神提醒猶大許多次,我們也受神警戒許多次。人必須撇下固執思想,悔改順從神的道路才得生命。終久不悔改,最終行走前往地獄黑暗的道路。
耶穌與門徒繼續進行最後的晚餐。請看第26節,「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逾越節所吃的是無酵餅,這是為了記念在埃及受苦的日子。耶穌拿著這餅,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吃耶穌的身體,表示迎接耶穌為了我們,在十字架上撕裂身體擔當了我們的苦難。有許多不住地埋怨,這表示他們在屬靈上的饑餓。他們要來到耶穌那裏,吃耶穌所賜下生命的糧。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
請看第27,28節,「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在舊約裏,罪人為了得蒙赦免,必須祭牲流血。「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血裡有生命,所以能贖罪。」(利17:11) 藉著祭牲的血人得著赦罪恩人,但這是神羔羊的預表。耶穌說,他所流的血是新約,就是耶利米先知所預言的。「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耶31:31-34) 這是神預言藉著耶穌的血所立的新約,寫在人的心裏。
舊約時代,罪人因祭牲的血得贖來到神面前;新約時代,罪人藉著道成肉身作神羔羊耶穌所流的血罪得赦免,過犯被遮蓋,在神面前成為聖潔。「若山羊和公牛的血,並母牛犢的灰,灑在不潔的人身上,尚且叫人成聖,身體潔淨,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神,他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事奉那永生神嗎?」(來9:13,14) 聖潔的耶穌現如同羊羔受鞭打凌辱,在十字架撕裂身體流血而死。耶穌十架上承受極大的痛苦,「我如水被倒出來;我的骨頭都脫了節;我心在我裡面如蠟鎔化。我的精力枯乾,如同瓦片;我的舌頭貼在我牙床上。你將我安置在死地的塵土中。」(詩22:14,15) 雖然看來,耶穌是二千年前的猶太人,我是中國人,那與我何干?當我們默想自己實在經歷罪的壓制,卻無人或事能幫助我們。惟有被釘十字架的主,我們的父,才可以從罪惡痛苦的深淵中拯救我們。有人害怕失去罪中之樂,而不願回轉。耶穌的寶血能改變人的內心,克服屬靈的軟弱。「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1:18,19) 凡迎接耶穌寶血的人,得繼承神的國,並且能享受神永遠的生命。
請看第29節,「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他們完結了最後的晚餐,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
總結,我們要察看自己有否成了加略人猶大那樣,以物質為中心思想。我們倒要效法馬利亞對耶穌的愛和感謝獻上香膏。耶穌立約的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我們罪得赦免,作神國的百姓,能與耶穌在神的國坐席,舉杯喝新葡萄酒。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