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聽祂的話

2015年 Oct 11日

馬太福音 17:1-20

信息

2015年 馬太福音 第18課                            10月11日(第Ⅱ部信息) 李永仁牧者

經文 / 馬太福音 17:1-20
金句 / 馬太福音 17:5

你們要聽祂的話

「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
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在上一章彼得作出主是基督的認信,藉此與耶穌建立堅固信靠的關係。然而門徒不能迎接耶穌所教訓有關,基督必須受害,第三日復活的道理。他們不明白為何滿有能力的基督,必須行走這樣受苦受辱的道路。為此,耶穌帶了三個門徒上了高山,向他們顯出耶穌本來所擁有的榮耀形像。祈求主幫助我們通過本段經文,我們也可以上到屬靈高山,遇見變了榮耀形像的耶穌。我們藉著聽和順從主的說話,行走得天國榮耀的道路。

Ⅰ‧變了形像的耶穌 (1-3)

請看第1節,「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六天前,耶穌向門徒預言祂將要受許多苦難,被殺和復活。門徒從來沒有聽過復活的事,之前耶穌也沒有提及,這教訓叫門徒十分驚惶和憂愁。基督藉著受死來完成救恩,這是與門徒所想像不同的基督。門徒受了很大衝擊,甚至懷疑應否繼續跟從這位耶穌。門徒共同體的氣氛變得沉重和無力。耶穌曉得這事,計劃將信心種在門徒心裏,就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

當中發生甚麼事呢?請看第2節,「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耶穌在門徒面前變了形像,就是耶穌本來所擁有的形像。耶穌的臉面發光如日頭,是眼睛所不能直視強烈的光輝。耶穌來到這世上擁有與我們一樣的肉身,出身在拿撒勒的木匠。所以外在上看耶穌,並不感到祂有何特別之處。然而,「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 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西1:15) 耶穌是三位一體的 神,擁有與 神同等的形像。往後,使徒約翰在拔摩島上,在異象看見復活主的聖潔和威榮,「燈臺中間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長衣,直垂到腳,胸間束著金帶。他的頭與髮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腳好像在爐中鍛煉光明的銅;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他右手拿著七星,從他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面貌如同烈日放光。」(啟1:13-16);「衣服放光,極其潔白,地上漂布的,沒有一個能漂得那樣白。」(可9:3) 耶穌在高山上向門徒顯出在天國本來榮耀的形像。

為何耶穌要向門徒顯出祂本有的形像?平時門徒看見耶穌勞碌傳道人的形像。耶穌為了服事傳道工作,四處奔波,有時甚至連吃飯的工夫也沒有,人子也沒有枕頭之處。耶穌不像尊貴的祭司,在華麗的聖殿事奉,穿上細軟漂亮的衣服。耶穌卻像根出於乾地,沒有佳形美容叫人羡慕(賽53:3)。所以,世人藐視耶穌,稱祂為拿撒勒人耶穌。然而,耶穌本是萬王之王,榮耀的 神。當我們仰望這位榮耀的耶穌時,就可以確信耶穌所行苦難和十字架的道路,並非虛無之路,乃是得勝和榮耀之路。通過耶穌所顯的榮耀,使門徒能確信主,跟從耶穌行走捨己,背起自己十字架的道路。

請看第3節,「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在原文聖經中有感歎之意。在榮耀裏忽然有摩西和以利亞顯現,同耶穌說話。以往沒有照相技術,門徒因從來沒有見過摩西和以利亞,不知是否通過他們的衣著造型,或是與耶穌說話裏明白了他們的身份。門徒連造夢也不沒有想過能看見偉大的僕人摩西和以利亞,是否夢境或是海市蜃樓,門徒擦擦眼睛,拔對方的鬍鬚,發現不是夢境。耶穌他們談論甚麼呢?「他們在榮光裏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路9:31)。摩西將 神的律法傳給以色列百姓,引領以色列出埃及,成為事奉 神的百姓而承受許多苦難。以利亞是以色列人所尊敬的先知,他與以色列的亞哈王和耶洗別爭戰,冒生命危險引領以色列從崇拜偶像中回轉歸向 神。摩西和以利亞為了承擔 神的旨意,承受如同死的苦難。以利亞在長期爭戰的苦難中,甚至禱告求 神取去他的性命。這兩位僕人在榮耀中顯現,這教訓苦難並非完結,而是引領人到榮耀的道路。

有時,我們在這世上為主和福音勞苦獻身,憂慮會否人生因此而滅亡,成為保羅所說比眾人更可憐。但通過榮耀中顯現的兩位僕人,我們在世上為主行走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將來在天國裏,臉面發光如同日頭,得著天使也羡慕的永恆榮耀。我們若思想天國的榮耀,地上的苦楚變得輕散。使徒保羅說:「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8:21) 使徒彼得說:「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我們在這地上憑信心過生活會有苦難,但苦難不非完結,最終有世上一切所不能交換屬靈的喜樂,比金子還寶貴的榮耀,並得著 神的稱讚、榮耀和承認。為此,我們要常思念羡慕天上的榮耀,求 神開我們眼睛得見天國的榮耀。

Ⅱ‧要聽祂的話 (4-13)

彼得看見這情境而驚歎,就向耶穌有何提議呢?請看第4節,「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潛意識表達出人心底實際所關心和戀慕的。彼得說非常喜歡這裏,這裏沒有煩擾人羔羊的問題,也沒有世上的種種憂慮,也沒有常挑剔攻擊他們的法利賽人。這裏真好,充滿榮耀,有所愛的耶穌同在,也有偉大的僕人摩西和以利亞。彼得千萬個不願意再下山,不願跟從耶穌過艱苦的生活,面對每日而來的患難。所以,彼得說,「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雖然有禮地說耶穌若願意,其實是彼得願意留在這山上。這個在山上搭棚的信仰,不但是彼得所喜愛的,也是我們所喜愛的。就是能避開苦難的現實世界,過著沒有苦難,卻有榮耀、有趣和舒適的信心生活。在山上搭棚的信仰有何問題呢?在中世紀偏遠的地方設立修道院,起初人以敬畏和親近 神為目的開始,但日子久了變得逃避現實苦難。修道院的信心生活成為避世性的信仰,失去通過苦難得榮耀的精 神,成為各樣罪惡的溫床。看來沒有苦難的生活幾好,這卻成為叫人犯罪墮落的地方。搭棚的信仰生活,沒有羔羊,沒有捨己和十字架的苦,叫我們感覺真好,但這生活與 神的旨意無關,也要被拆毀。

彼得的提議是否蒙 神悅納呢?請看第5節,「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神許久不發言,但不能再忍耐,從天上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出現,並有聲音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這是聖潔 神的聲音。 神第二次發聲表明,耶穌是 神所愛的兒子,是所喜悅的獨生子,是來到世上的 神。所以,你們要聽耶穌的說話,要以戰兢的態度側耳而聽。彼得不要只顧發言,要求耶穌聽他的話,乃是彼得要聽耶穌的說話,順從耶穌的意思。

彼得要聽的說話是甚麼呢?在第16章裏耶穌所教訓有關捨己、背十字架,「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雖然捨己、背十字架的教訓叫人負擔,但無論如何也要聆聽。耶穌堅持教訓這真理,甚至 神也出面干預。因為這十字架的道理是得生命的重要真理。從屬人目光看,捨己、背十字架的教訓叫人負擔。有誰喜歡否認自己的本性追過舒適穩定的生活,有誰喜歡痛苦和羞恥的十字架。然而,十字架道理看來愚拙,但裏頭隱藏著復活和勝利,有真正的喜樂和榮耀。即使艱難也要努力行走苦難的十字架道路,要順從這句話生活。有時不用承擔服侍主日信息真好,晚上不用緊張預備,睡得不香甜,但靈魂沒有真正喜樂和感激。通過預備主日信息,能默想主的說話,並作出屬靈爭戰。雖然感受如同死的痛苦,但通過十字架的苦難,有復活的榮耀等候著我。十字架在這一刻叫人感到苦澀,但卻是靈魂的良藥和祝福。撒但常對我們說要行走舒適和容易的道路,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能與 神同等;把石頭變成麵包;向撒但下拜就得著富貴榮華;這時代有誰要寫所感,默想主的道。撒但引誘我們順從人的本性,牠的說話甜蜜,叫人心動,但跟從牠的結局是滅亡,使我們成為悲慘的人。

這個時代看來有許多說話要聽,但我們要側耳聽的是十字架的福音,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在今天有許多雖說是信耶穌的,卻以耶穌成為物質富有的途徑,心中卻沒有十字架真理。福音核心是十字架。耶穌為我們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流血受死。沒有十字架,就沒有罪得赦免和救恩。因著耶穌的十字架,我們罪得赦免,成為新的被造物;因耶穌的十字架為我們打開又新又活的道路。十字架是生命,十字架並非裝飾物,乃是我們信仰的心臟。我們要愛十字架,堅固背起耶穌的十字架,參與耶穌的苦難,行走成聖的道路,向著復活的榮耀前進。堅固地背起十字架走,就是福音信仰。我們以十字架的福音信仰來裝備自己,靈魂就不會墮落,也可以勝過世界各樣引誘和罪惡,靈魂發光。所以,耶穌說,我們要聽主所教導和行走的十字架的道理,得生命和榮耀的真理。我們藉著聽和順從主,過著捨己、背十字架的生活,並栽培一個人,跟從耶穌過榮耀的人生。

請看第6-8節,「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裏。」門徒聽見這聲音,非常懼怕而俯伏在地。耶穌禱告完了,就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門徒被主一摸,才得力起來。但他們看見甚麼呢?他們抬頭一看,一切都消失了,雲彩不見了,摩西和以利亞走了。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裏,如同發了一場夢而發呆。

在他們下山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甚麼呢?請看第9節,「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裏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耶穌上耶路撒冷,受許多的苦,然後被殺,第三日復活。耶穌在上山變了像給門徒看,顯出祂復活的榮耀。耶穌為了門徒能迎接耶的十字架和復活的榮耀的真理而作這一切,所以囑咐他們在耶穌還未從死裏復活,不要向人傳揚。門徒心裏對文士有關以利亞的教導還有疑惑:「文士為什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文士基於瑪拉基書4:5,指出彌賽亞來臨之先,那坐在火馬火實的以利亞先知要再來,除滅一切的罪惡,預備彌賽亞的來臨。所以耶穌若是彌賽亞,以利亞來一早就來到。耶穌回答說:「以利亞固然先來,並要復興萬事;」以利亞復興人的內心,修直主的道路。施洗約翰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承擔叫人悔改的使命。耶穌說,「只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識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人不認識作主先鋒的施洗約翰,任意待他,甚至把他殺了。同樣,耶穌也要被人任意對待,將要被釘十字架受死。這是聖經所記彌賽亞所行的道路。門徒這才明白這是指著施洗約翰。我們也要明白 神的救贖工作,並非靠世上的權柄,而是通過主的僕人犧牲和服侍,使一個又一個人確信將來天國的榮耀,並承擔使命服事羊群。

Ⅲ‧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 (14-26)

耶穌與門徒下山時,有問題正等候他們。有一個人的兒子害癲癇的病,屢次跌在火裏,屢次跌在水裏。那父親帶他到門徒那裏,門徒卻不能醫治他。為何門徒不能醫治那人的兒子呢?是在山下的九個門徒,因沒有被耶穌帶上山而以屬人血氣作工的結果,或是信心對主的不信。無論甚麼原因,不能醫治害癲癇病的兒子成為放在眼前的事實。他們先前在兩個兩個傳道旅程中,能趕鬼治病,現在完全沒有能力。那無奈的父親,以及沒有能力醫治人的門徒,站在在場景中。耶穌看見就說甚麼?「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裏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裏來吧!」「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表達出耶穌的憤怒與難過。耶穌沒有視門徒的問題為無能,不是說:「噯!這無能的世代啊,」「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悖謬」的意思是固執地行走彎曲的道路,因而不能醫治孩子。換句話,解決那時代患病的問題,就是要擁有信心和順從 神說話的。義人和有信心的人才能醫治被惡鬼勢力所附的人。如果與污鬼勢力爭戰,就要為得著信心禱告。在馬可福音裏耶穌說,「非用禱告,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結果,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從此孩子就痊愈了。

先前九個門徒同心合意向孩子大聲呼喊,沒有甚麼反應,只有烏鴉經過。這鬼卻被耶穌一聲令下趕走了。門徒感到驚訝而暗暗問耶穌。請看第20節,「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耶穌說,門徒的問題是信心小,但他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芥菜種表示細小但完全的信心,耶穌盼望將這樣的信心種在他們心裏。為了服侍 神的工作,不是等候到他們有西瓜般大的信心才成,而是肉眼也難見的芥菜種信心,都可以成就 神的工作。即使如一粒芥菜種,但擁有完全的信心,可以挑戰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 神悅納人擁有這樣的信心,就親自挪去那座山。山代表沉重的阻礙,是靠著人的力量不能改變和移動的。這也代表人的內心。有人說,人的內心如同被風吹的蘆葦,但關閉了的內心不能輕易改變。我們看見羔羊的內心關閉感到絕望。一粒芥菜種的信心雖小,但有明確的信心,雖然我不能,但相信 神能夠而去挑戰。 神親自挪去如同一座山的阻礙,在人所不能,在 神凡事都能。我們擁有這夥芥菜種的信心時,就能挑戰如同大山的問題了。

總括來說,耶穌是 神的兒子,擁有如同日頭發光的形像。我們看見耶穌的榮耀,聽和順從主的說話,行走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就能得到永恆的榮耀。雖然我們的信心像芥菜種細小,但是完全信靠 神,可以醫治和拯救這時代患病的靈魂,被 神使用在成就挪開大山的工作上。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