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道路

2016年 Sep 20日

約翰福音 14:1-31

信息

2016年 約翰福音 第17課                     9月18日(Ⅱ部崇拜) 鄒彼得牧者

經文:約翰福音14章1-31節

金句:6節

 

我就是道路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有一首詩名叫《無走過的路》The Road Not Taken,詩人的名叫Robert Forst,詩的內容描述「遍地黃葉的樹林中有兩條路,孤身的客旅不能走兩條路,盡目看其中一條路,彎彎曲曲延綿不盡的側徑。另一條路風光綺麗,似乎也差不多像許多人走過 …… 或者以後可以再走那側徑。……許多年月之後,向人躺開心懷訴說:『曾經在遍地黃葉樹林中有兩條路,我踏上了那條行的人少的路,展開了全然不同的人生。』」人生路上遇見無數的十字路口,交叉點,要作出選擇,但人生只得一次,很多時因為錯選了道路,感到後悔和難過。我們的人生中,耶穌是那條我們當行的路,最實在的道路﹑真理﹑生命,也是惟一的路。祈求主幫助我們通過本段經文,遇見我們人生惟一當行的道路耶穌,以致可以繼續行走到底。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1-6)

門徒有很多憂愁。我們回顧看約翰福音12章當馬利亞把香膏傾倒在耶穌身上時,耶穌說是為他安葬的事(12:7)。耶穌又說祂將要被舉起來(12:32)。13章裡耶穌又突然間在晚飯中起來,倒水為門徒洗腳(13:5),這是耶穌平常不會做的事。人在即將要死亡之時,都會做一些平常不會做的怪事;耶穌似乎也是如此。加上耶穌說祂將要去的地方,門徒不能去(13:33)。因此門徒有不祥的預感,不能不憂愁。加略猶大也從耶穌手中接過了餅,就走向黑暗的街上。耶穌更講了叫門徒驚恐的話,就是彼得說要與耶穌同死也不會不認主,耶穌卻說彼得要三次不認主(13:38)。門徒內心湧起無限的憂愁﹑不安﹑掛慮和黑暗。

三年之前門徒第一次遇見耶穌,那時他們如同路旁的石頭一樣過無意義的生活,卻經歷到耶穌恩典的呼召,撇下了工作﹑家人和朋友一切去跟從耶穌。即使跟隨耶穌受了許多苦,同時也經歷到耶穌生命的說話,驚人的神蹟,由此他們生出了各樣的夢想,盼望復興世上的以色列國和人生得著成功與榮耀。門徒夢想廢石的人生藉耶穌,一朝成為支撐整個以色列的中流砥柱,不過,耶穌講祂要被門徒背叛,將要去門徒不能去的地方時,門徒不得不憂愁,他們變成失去母親的孤兒。耶穌不在門徒身邊,他們不單夢想破滅,連活著的意義都消失了。

人即使何等竭力和掙扎,卻看不見盼望和將來,這叫人何等的憂愁哩!雖然努力讀書,卻找不到工作。也有人盡力預備將來的婚姻,卻找不到結婚的對象。即使誠實的工作,但工資卻越來越少,又要交越來越多稅。不少人生了仔女,仔女卻不聽話,將來仔女都唔知會怎樣。更加有牧者,勞心勞力服事的羔羊,到了靈修營的時候,卻不知所踪。有時候不是人盡了努力就能成功,做盡一切都無將來的時候,就生出焦慮﹑抑鬱靈魂受苦。雖然我們撇下一切跟隨耶穌,竭力奔跑信心的路,但是仍然不能保障將來,付出的誠實﹑努力和忠誠都變成無用。我們容易感到在世上四處奔忙,仍然無人幫助,也無法脫離最終落入憂愁的大海中,即使何等用力的游來游去,都不能避免憂愁的波浪一個一個湧過來。憂愁的漣漪擴散開來,包圍著每一個人。

耶穌如何幫助這樣陷入憂愁海中的門徒呢?請看1節:「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耶穌無同門徒講六個號碼,叫他們去馬會排隊。耶穌將對 神的信心存入門徒內心。門徒憂愁因為無個人對 神的信仰。信心是克服憂愁的最佳良葯,憂愁只因為對 神無信心,Trust意思是要相信和交託給 神。

1859年在美國著名的尼加拉瓜大瀑布,有一個行鋼綫的雜技員他在瀑布兩端拉起一條鋼索,然後公開給眾看他從鋼綫的這端走到那端,完成後眾人掌聲雷動。第二次他計劃背著另一個人走過瀑布,他就向眾人詢問,誰願意被他背著走過去呢?眾人逃開他的目光,沒有作聲,那時一個少年人舉手。於是那行鋼綫雜技員背著少年人,一步一步走過去,終於平安到達瀑布另一邊。眾人稱讚這位少年人,又問他為何他有這樣大的勇氣。那少人回答說:「因為我相信我的父親。」

我們人生的路上,有時如同在瀑布上行鋼綫一樣危險又困難,那時愛兒子的鋼綫雜技員都步步為營,不能出錯,何況創造我們生命的主人,全能的 神,祂必按祂的旨意掌管一切世上的歷史和我們的人生。 神是全能的主,我們信靠祂,把一切的問題和未知交託給祂,就必脫離憂愁。我們只能憑信心解決對將來的憂愁和現在內心一切的不安。信心與憂愁是相對的關係,內心充滿信心,憂愁全都要消失,若內心無信心,就被憂愁充斥。

人憂愁因為不何靠單單可倚靠的,卻倚靠虛假的。憂愁只因為人倚靠物質﹑錢財和人,也倚靠自己,過於 神的帶領,因此憂愁是罪。祈求主幫助我們憑信心為不信的罪悔改,脫離憂愁,過滿有能力的人生。

這樣我們基於甚麼可以相信 神和把人生交託給主呢?請看2,3節:「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3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耶穌首先告訴門徒他們信心的根據,就是內心有 神國的盼望。耶穌現在去的目的是為門徒和相信祂的人,預備永遠榮耀和安穩的住處;因此耶穌去是為門徒有益的。經文中所指的「住處」是耶穌復活升天所預備的 神國,永遠的家和新耶路撒冷城,那裡是不能朽壞﹑不能沾污﹑不能衰殘,也沒有賊來偷的地方,能夠滿足人一切的可安歇之處。

可能我們想象這樣的「家」是要乘直升機才能去到的高山之上的城,或者由前院要坐豪華房車才能駛到大門口的花園豪宅;但不是這樣的。耶穌為我們預備的 神的國,不單單因為住在怎樣的房子裡,乃是在那裡可以與創造我們,又愛我們的 神同在的地方;因為 神國的核心是 神。

耶穌說「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3下)」,我們將來要去到的 神國,可以與 神永遠一起,這給我們力量和盼望,使我們忍耐克服現在世上的一切憂愁。內心擁有這盼望的人,不被世事捆綁。相反被世事捆綁的人,常常想在世上活得好,執著於世上的事,生出各樣的私慾,憂愁都因為擔心得不著,得到了又怕失去。然而這世界並非我們永遠的住處,人生只是作客旅,世界是暫時居住的酒店和旅館,終於都要離開。這世界的一切將要被火焚燒,全部都要過去,留下的只有 神的國。聖經描述 神的國為新天新地,彼得後書3:12,13節:「切切仰望 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鎔化。但我們照祂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耶穌在《路加福音》中說:「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12:32)。」

如果無對將來的保障,真的叫人很憂愁,因此耶穌就應許這樣的我們 神必永遠與我們一同居住的住處。聖經中常常出現 神願意與人同在的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摩西約書亞基甸……直到童女馬利亞,當他們憂愁的時候,聖經中皆以「 神與你同在」的說話來鼓勵他們。 神與人同在的時候,不論我們身在任何情況,都如同在天國一樣。所以生命聖詩中都有《耶穌同在就是天堂》不論住在任何地方,或在平原,或在山上,或住大廈,或住茅房,耶穌同在就是天堂。

請看4節:「我往那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這裡耶穌的意思是祂已經多次預言,自己要行十字架苦難的道路和受死,之後復活,耶穌必要行走這條路,所以門徒應該知道祂所要走的那條路是怎樣,結果會如何。但是多馬問耶穌:主阿,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耶穌一直講 神的國,多馬認為他不知道目的地,怎能知道怎樣行呢?正如沒有輸入目的地,GPS怎能帶領人行哪條路呢?多馬是現實主義者的代表,他手裡必定要有可以把握的現實才可以信。多馬很年青,對他來講 神國的盼望太離地,太抽象,所以不能接受。更加上對他來講要跟從耶穌行十字架苦難的道路,實在是太辛苦和沉重負擔。

很多人不知道人生的目標在哪裡,根本不清楚要怎樣走。不知道人生目的地在哪裡的人,他們在世上徬徨流浪,不少人在尋找人生真正的道路中途死了。世上許多哲學﹑思想和宗教,嘗試去尋找人生正確的道路,但最終都迷失和找不到道路,因為不知道目的地。耶穌告訴我們人生最終的目的要回到創造人的 神那裡,人從 神而來,因此必須回去 神那裡。 神將生氣吹進塵土造的人鼻孔裡,使人成了有靈的活人(創2:7),所以人回去創造他們的 神那裡,可以享受真正的幸福和結果子。不過人因為犯了罪,離開了 神,失去了道路,不能再回去 神那裡,成為終身在路途上徬徨的人。

我們怎樣才能回到 神那裡呢?請看6節:「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去到 神那裡高水平的道路應該有很多,為何耶穌說只有祂才是去到 神哪裡為一的道路呢?現代人活在主張相對主義,多元論和多宗教的時代,不想承認耶穌才是惟一去到 神那裡的惟一道路,但耶穌才是這惟一的道路,原因是祂在十字架上受死和復活。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代贖了一切世人的罪,打開了本來堵塞著通往 神的道路。

耶穌的身體成為了道路,賜給無力和無意義的人生極大的力量。不少人即使知道了人生的目的地,卻因為那目的地太高和太遠,不得不放棄。例如有人要找尋一間避難所,地點在行過七座高山之後,再游泳十公里,在一群屋頂黃色的房子裡,找那一幢屋頂是淺黃色的……這樣很多人因為路太遠,自己又無力,中途就放棄了。為要回到坐在至高的寶座上聖潔的 神那裡,靠著人本身的努力和意志力,絕對不能到達聖潔和至高 神的寶座面前。因為罪人非常軟弱,又離 神很遠很遠,不能去到 神那裡。 神因為深愛世人,就差祂的獨生子來到世上,為一切世人打開了道路。耶穌成為了道路,來到罪惡的深坑中埋藏自己的罪人面前,耶穌找到在罪惡黑暗後巷中走來走去的人,主親自打開了救恩的紅地氊,使人可以直達到天國 神那裡。

格林童話中的<糖果屋>的主角漢賽爾葛麗特(Hansel and Gretel),被人遺棄在森林中,只因為哥哥在石頭上留下記號,最終他們才能回到家裡。回到父 神那裡的道路,必須有留下的印記,那就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流下來的血跡,無論何人靠著跟隨耶穌的寶血,才可以去到父 神那裡。

耶穌是真理,真理是永恒不變的。世上沒有這樣不變的真埋,曾經有許多年青人以為共產主義是真理,可以引領貧窮的人進入食得好住得好的世上天堂。不過,在北韓跟從馬克思主義的許多人,結果成為極之貧困的人。耶穌卻是真理,祂是永恒不變的,祂來到世上教導人的說話是真理,引領許多人去到父 神那裡。

耶穌是生命,祂是生命的源頭,帶給人勝過死亡權勢永恒的生命。一切迎接耶穌十字架,和進入耶穌為首,帶領我們所行的道路的人,可以勝過死亡,得著永生榮耀的天國。讚美成為道路﹑真理和生命的耶穌!

祈求主幫助我們在這黑暗的世上,憑信心跟從耶穌領我們行的這條路到底,以致我們曉得真理,又結出 神喜悅的各樣生命的果子。

保惠師聖靈 (7-31)

請看7節:「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耶穌說祂成為去 神那裡的道路,腓力聽見這話就提出他的疑問:「腓力對他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腓力話自己親眼看見父就可以跟住耶穌行那道路,他是知識份子的代表,凡事講求證據﹑理性和邏輯,他要「眼見為證」,如同科學主義者一樣。今日也有許多人講,給我們看見 神就立刻信,不過人的肉眼不能看見 神,所以耶穌來世上給我們顯明 神是怎樣,使我們可以看見。

耶穌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9下)。」歌羅西書1:15「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 神的象。」耶穌是道成肉身來世上的 神。三年半裡耶穌與門徒同在,藉各樣方法顯給門徒看,祂就是來到世上的 神。耶穌通過講道有恩典和權柄,使人得醫治又活過來,又用各樣神蹟,向人顯明 神。耶穌成為人不能靠自己去到 神面前的道路,使人可以藉著祂認識 神而來世界。人以為雙眼看見就可以信,但屬靈世界卻是信的人就可以看見。有信心的人通過耶穌可以看見肉眼不能看見的 神;我們連耶穌都看不見,卻可以因耶穌的說話就信,使我們看見 神和經歷 神。

請看12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耶穌不單將信心存入十分消極的腓力心裏,也幫助他相信,他可以憑信心做比這更大的事。因著信可以做耶穌所做的事,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這裡指的不是質量上(Quality),卻是數量上(Quantity)更大的事。

使徒行傳2章裡開始,使徒一次講道中,使三千人和五千人悔改,不單如此,使徒也使法利賽人改變作信徒;這些是耶穌都無做的事。耶穌只是在以色列境內傳道,使徒卻到各處傳福音,福音傳遍了猶太全地,撒瑪利亞,小亞西亞歐洲,這樣的事都是信心的能力,俱體上通過使徒奉耶穌的名祈求,憑信心就必成就的事。

請看13,14節:「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14你們若奉我的名求甚麼,我必成就。」禱告就是信心的行為表現。喜歡音樂的人,即使無信心都可以唱優美的詩歌,喜歡歷史和哲學的人,無信心都可以研讀聖經。但是無信心的人不能禱告,即使禱告都會睡著了,又如同外邦人,用許多重覆的話禱告。

這裡耶穌用兩節經文,反覆提醒門徒「奉我的名求甚麼,我必成就」。信徒信心生活遇上艱難阻礙,原因是不禱告,而且只滿足於,不用信心禱告就成就工作的生活。我們因為愛耶穌,相信耶穌應許的話,無論求甚麼祂必成就,憑信心倚靠 神過禱告的生活。

當時耶穌和門徒常常同在,門徒都仍然陷入不信中,不做耶穌吩咐他們要做的事,耶穌禱告的時候,門徒在祂旁邊睡著了。耶穌離開門徒之後,他們怎能做比這更大的事呢?又彰顯出禱告必成就的能力呢?耶穌藉十字架的寶血,將去父 神的道路向一切罪人完全打開,任何罪人只要迎接耶穌十字架的大愛,就可以雙腳踏在耶穌真理和生命的道路上。然而罪惡的人,在耶穌死亡面前仍然悔辱耶穌的愛,藐視救恩的道路。雖然門徒作出生死的決定跟從耶穌,但是他們在耶穌的十字架面前都逃走了。

神深深知道人的軟弱和罪惡,就應許在耶穌受死之後復活,賜下另外的保惠師聖靈。請看16節:「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這就是三位一體的 神之聖靈。耶穌是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的 神,聖靈是來到世上 神的靈。「保惠師」意思是在人身邊保守和看顧人的。聖靈在耶穌成就的救恩之道路面前常常提醒我們的罪惡,要為罪悔改,使我們重生,幫助我們進入行走這道路。聖靈也與憑信心進入這道路之人永遠同在,聖靈引領幫助和鼓勵我們,使我們完成奔跑這向著天國的真理和生命之道。

耶穌有肉身,所以受時間空間限制,聖靈能以靈進入每一個信徒內心,聖靈進入我們裡面,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與我們同行,如同在我們身上自携的屬靈導航系統。雖然我們初次行一條新路,會擔心迷路,但有導航系統就不用擔憂。同樣聖靈在我們裡面之時,行在人生任何路上都不必擔憂,只要按著聖靈的引導,行在真理和生命的路上。

17節說聖靈是真理的靈,不會行錯路,聖靈會責備我們叫我們不要行那錯誤的道路。汽車的導航系統對我們說,「要行前面的路,十米前要轉右,十五米後有障礙物。」也會告訴我們「行錯路了!轉頭吧!」聖靈也是這樣,親自不斷地帶領我們走信心的道路,靠我們自己,一百米前面的路也看不清楚,人生之後五分鐘﹑十五分鐘的事,我們都不能知道,但聖靈知道我們的一切,以美善的旨意帶領我們的人生路,引領我們行走最佳的道路。或者我們有時不能明白,但到了時候,我們走過之後,明白聖靈叫萬事都互相效力(羅8:28),使我們可以感謝讚美 神!

請看18節:「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耶穌再次告訴門徒十分重要的應許。耶穌即使要暫時離開,但祂必定再來,以聖靈來住在門徒中間。有人說信心生活是行窄路,所以常感到非常孤獨,這不過是無感到住在人心裡的聖靈。耶穌以聖靈住在我們裡面,以生命的說話,賜給我真正的安慰和能力,也常握緊我們疲倦的手,與我們同行,一直行走天國的窄路到底。

不過,人容易看世上的寬門好像不錯,有很多人與我們同行,只是我們清楚知道,那些是表面帶笑容的假面具,內裡不過是貪婪﹑嫉妒﹑憎恨﹑驕傲等等,我們在這樣的人群中只感到更大的孤獨。耶穌講20節:聖靈臨到的那日,門徒就知道 耶穌在父裡面,門徒在耶穌裡面,耶穌在門徒裡面。門徒那時就明白在耶穌裡就是最安穩和平安的時候,世上一切的罪惡和權柄都不能害他們,而且耶穌在他們裡面,以恩典﹑真理與和平管治他們。

不單如此,26節更說:「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據我們所知這時的門徒只是屬靈上的瞎子,他們連「耶穌講: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都不明白,他們怎能想起耶穌所說的一切話呢?因為聖靈將一切的事指教門徒,叫他們想起耶穌所講的一切話,門徒就寫下福音書,也教導眾人耶穌的話,他們堅固眾教會,聖經也誕生了。因為聖靈不斷教訓和提醒他們,在耶穌離開之後二十年﹑四十年,甚至六十年,他們仍然教導耶穌的話和寫聖經,使他們成為真正的使徒,將福音傳遍世界,成為創造歷史的主角;這是何等美好的事哩!

因為聖靈與門徒同在,他們知道耶穌必定再來,他們與耶穌合而為一,也與 神合而為一,那時憂愁離開他們,有平安臨到。所以耶穌在27節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一直非常憂愁的門徒,要成為有真平安的人,這平安是世界不能賜的,這平安由聖靈賜下,即使使徒在監牢裡,都可以感謝讚美,內心絕對的平安。

今日許多世人心裏不安,因失眠和抑鬱受苦,為了暫時脫離憂愁,吸毒,酗酒,沉迷網絡虛疑世界,結果落入不能脫離的毒癮中。雖然住在豪宅,出入高級場所,躺在舒適的床褥上,卻沒有平安,仍然受精神上許多的壓力和痛苦。相反內心充滿平安的耶穌,在暴風中仍然可以入睡。

門徒身處的第一世紀,有可怕的逼迫和世人的藐視,受羅馬帝國的追捕和壓制,不似是可以享受平安的世界。不過,耶穌應許必賜下聖靈,給他們平安。耶穌賜下聖靈有平安在心裡,門徒可以坦然無懼地,以聖潔﹑公義﹑終身事奉 神。因為內心有平安,門徒能克服一切憂愁,到猶大全地﹑撒馬利亞﹑直到地極,都剛強壯膽地傳福音(徒1:8)。聖靈賜平安給門徒,使他們充滿智慧與分辨能力,可以作出正確的決定和選擇,發揮出最好的狀態。真正的平安惟有 神才能賜下的禮物,也是相信的人才可以領受的最大特權。所以耶穌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因此耶穌暫時離去,之後要再來,這不再成為使門徒憂愁的說話,反而耶穌去到父那裡,就必喜樂(28)。

耶穌向門徒說這一切話的原因是甚麼呢?請看29節:「現在事情還沒有成就,我預先告訴你們,叫你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就可以信。」當耶穌被捉拿,在十字架上受死之時,門徒會很驚慌,但如今門徒已經聽了耶穌所說的話,到時回想起來,「啊!這些事是耶穌藉死亡去到父 神那裡的道路!因此耶穌成就了去天國的道路,祂一會兒就以聖靈的樣式再來。我們不必憂愁,反而要喜樂。」

門徒聽了耶穌說的一切秘密之後,當怎樣做呢?耶穌在15節講,「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21節講「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23節講「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誡命是耶穌教訓門徒,叫他們要順從遵守的,尤其是「彼此相愛」的命令。耶穌與父 神彼此相愛,合而為一,同樣,門徒也要彼此相愛,以至聯合為共同體。使徒行傳1章中提及,耶穌離開之後,留下來的門徒同心合意祈禱,建立信主之人的共同體。之後他們有共同的生活,一起擘餅,凡物公用,一起讚美 神和去聖殿禱告傳福音,他們實際上實踐彼此相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2:41-47)。

總括來講,耶穌將勝過憂愁的信心,和對父家裡有永遠住處的活潑望存在門徒心裏。耶穌告訴因為不知道人生目的地而徬徨的門徒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又說:「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又給他們異象「奉我的名祈求,主必成就」他們也可以做比耶穌更大的事,賜給他們保惠師聖靈,可以克服憂愁和勝過世界。祈求主幫助我們在這充滿憂愁和各樣壓力的世上跟從耶穌,以至我們的心裏充滿了 神國的平安和得勝。


 

 

============================================================================

附錄:

The Road Not Taken

~ Robert For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