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我是誰

2024年 Jul 14日

馬可福音 8:27-9:1

信息

2024年 馬可福音 第13課                              7月14日 李永仁牧者

經文 / 馬可福音 8:27-9:1
金句 / 馬可福音 8:29

你們說我是誰

「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


近來有一個爆紅的新聞節目《猜猜我是誰》,節目搜羅當代名人多年前的新聞和鮮為人知的事情,集結新聞和歷史原素的教學。在二千年前,耶穌與門徒一次對話中,也問了相近的教學問題,「你們說我是誰?」能正確回答這問題的,是有獎的!就是與耶穌建立永恆互信的關係,一切從耶穌而來的祝福,包括無價的救恩、有耶穌做大佬照住、進入神國的奧秘都一一賜下。為此,耶穌暗暗地教訓門徒,基督和跟隨祂的人當走的道路,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祈求神也賜與我們啟示的靈,讓我們真知道耶穌是誰,並要怎樣跟隨耶穌。

Ⅰ‧彼得的信仰認信 (8:27-30)

耶穌要去凱撒利亞腓立比。那城位於加利利以北的40公里,黑門山麓,附近為約但河四大源頭之一的班尼亞斯河的之發源地。那裏有豐沛的水源,土壤肥沃,物產豐富,在希臘和羅馬時期,城裏蓋了眾多的神廟。在路上,耶穌考問人對耶穌身份的看法。請看第27,28節,「人說我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裡的一位。”」要確切地認出耶穌的真實身份並不容易。當時,最有宗教知識的的法利賽人,說耶穌被鬼附身(3:30);耶穌的親戚說他瘋了(3:21);同鄉說耶穌是馬利亞的兒子,一個普通的木匠(6:3)。當人通過耶穌所行的神蹟,經歷耶穌牧人的愛,因而有些人認為耶穌是施洗約翰,傳揚叫人悔改的信息;也有些人以為耶穌是以利亞,充滿禱告大能;也有人以為是先知中的一位,就是傳遽神信息的僕人。

耶穌接著問真正的問題。請看第29節上,「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今次問題重點在於門徒對耶穌的認識,即使別人怎麼說,門徒卻認為耶穌是誰。門徒蒙耶穌呼召,為了跟隨主而放棄(1:18,20)。他們常和祂同在(3:14),從耶穌學習神國的奧秘(4:11);門徒在將滅頂的暴風中,親見耶穌以一句話平息風和海(4:39);門徒中三個得見耶穌叫睚魯的女兒從死裡復活(5:41,42);門徒靠耶穌所賜的權柄趕鬼,醫治病人(6:12,13),又經歷耶穌以五餅二魚,七餅幾條魚,分別餵飽五千或四千人。眾人都是為了個人利益而來求耶穌,問題得解決後人影就不見了。門徒卻知道耶穌有永生之道而留下,渴望更深地認識耶穌(4:41)。因著個人的信仰,即使在逼迫或逆境之中,也不會隨波逐流,能持定所信之道。

門徒中的彼得怎樣回答呢?「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29下) “You are the Christ”基督為希臘字,源自於希伯來文的「受膏者」,意思是猶太人的王,也就是彌賽亞。在舊約之中, 神以膏沬的儀式來設立神所揀選的君王。亞當犯罪墮落後, 神應許從女人的後裔差派彌賽亞。他要打碎叫人犯罪撒但的頭,從撒但權勢拯救人類。彼得認信耶穌是基督,就是 神所應許的彌賽亞和君王。作出對基督信仰認信是有福的,耶穌聽見彼得的信仰認信後大大祝福他,「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16:17)

為何人必須對耶穌有正確的信仰呢?「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10:10) 聖經不但說明心裏要真誠地相信,亦說明口裏信仰認信的重要性。彼得主是基督的認信,如同新郎和新娘在眾人面前,見證他們從那刻開始的誓言盟約。即使往後彼得曾因為恐懼,三次不認耶穌,但耶穌按照彼得對耶穌的認信而恢復彼得。有時我們害怕口裏作出信仰認信,或在同事上司前謝飯禱告,招致損失或痛苦,但當我們對基督耶穌作出愛和忠誠的認信,我們能越愛慕耶穌,信仰開始並堅固,勝過撒但的引誘。我們向耶穌作出「主是基督」的認信的那一刻,我們與耶穌建立個人的關係:耶穌成為我的救恩者,耶穌聖潔的靈進入我們的內心,拯救我們脫離一切罪的權勢、虛無、黑暗和人生問題。耶穌作我們的君王,以愛與和平管治我們,從仇敵攻擊裏保護我們;耶穌成為我們的丈夫,迎接我們為祂聖潔的新娘,願意一生以不變的慈愛愛我們;耶穌作我們人生的牧者,在曠野艱苦的人生裏,引領我們到真理和生命的道路,供給我們生命的糧和活水,叫人不再饑渴。因此彼得後來分享說:「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在試煉和撒但攻擊中,即使我們多麼軟弱無力,我們也可呼喊耶穌基督作我們隨時的拯救,成就應許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你們說耶穌是誰?」「主是基督」

Ⅱ‧基督的道路,門徒的道路 (8:31-9:1)

在彼得認信後,耶穌禁戒人不要告訴人,從此就教訓門徒基督當走的道路。請看第31節,「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這是基督必須走的道路,人子他必須受許多的苦,必須被棄絕,必須被殺,並且必須在第三天復活。在這裏,「必須」指著神帝所命定的。基督的道路是神所命定的唯一的道路。這是為要成就神救贖罪人的計劃。耶穌為了成就神的旨意,必須行走這樣的道路。

彼得聽見耶穌的教導,就拉著耶穌,勸他。(32)。「勸他」”rebuke him”。作老師警戒學生是常見,甚少有學生來教訓老師。這表示彼得認為耶穌的教導大錯特錯,所以立刻糾正耶穌。彼得深信基督當走的道路,不是耶穌所說的受苦和被殺,而是復興以色列國,帶領以色列再次強盛,趕走羅馬入侵者,而跟隨的人都要得著榮耀。「夫子,我們十二門徒會好似十二銅人貼身保護你,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在你身上。」

耶穌也有肉身情感,不願受苦受害。彼得的說話看來幾窩心,然而,耶穌立時意識到背後撒但,藉著人情感的說話來破壞神的救贖計劃。請看第33節,「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彼得剛剛向耶穌作出信仰認信,但他裏頭對地上榮耀的私慾,使他成為撒但的工具,試探耶穌偏離神的道路。彼得這樣的話雖然出乎愛耶穌,但他所體貼的是人的意思,而不體貼神的意思。 神的意思和人的意思指著甚麼呢? 神的意思指著 神計劃藉著所差遣的耶穌承受十字架的苦難,作贖罪的羔羊拯救全人類,彰顯 神的榮耀。彼得人的意思指著通過基督的能力,來成就自己對世界的夢想。彼得不體貼 神的意思,只是思想著以色列民族和自己的益處,就不知不覺成為了 神的仇敵,阻礙耶穌走十字架的道路。彼得自己也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所以不久後在耶穌登上變像的榮耀之中,也不知自己說了甚麼,下意識顯明他愛戀榮耀的心思。

隨後,耶穌開始教訓門徒的道路。請看第34節,「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意思是如果我們作出明顯的決志要成為主的門徒,就當擁有這樣的心態來跟隨,也是門徒定期重新審視,有否帶著正確的態度跟從主。

第一,當捨己

捨己是甚麼呢?捨己就是否認自己本性所喜好和感覺的。後來,彼得為了救自己肉身生命,三次否認與耶穌相識(14:66-72)。相反地,為了跟從耶穌,得著永恆生命,我們也要否認自己的意思,否認對世界的認知。耶穌的意思是引導走成聖的窄路,我們舊人的意思是隨從肉體墮落,隨意地走舒適無苦難的闊路;耶穌引領人走謙卑、服事人,犧牲的道路,但人肉體的意思想受服事,受人尊敬,受榮耀的道路;耶穌引領我們作別人的祝福,餵飽眾人,為祭司的國度和聖潔國民,但人本性是享受小市民,自私自利,自己顧自己的生活;耶穌吩咐我們愛人如己,我們卻容易為自己緣故而懷恨,不能寬恕。耶穌的意思與我們肉身的意思有根本性的衝突,我們若要跟從耶穌,必要捨棄自己肉體罪惡的意思。正如運動員每天反覆的練習,過節制的生活,都是攻克己身,捨己才能成為金牌得主。運動員當停止捨己的生活,不服狀況之餘,可能肥得成為波那樣。我們的屬靈情況也是如此。

第二,背起他的十字架

今日的十字架只是華麗的裝飾品,以十字架型推砌的鑽石頸鏈作裝飾。然而,第一世紀信徒清楚知道十字架的含義。這是羞辱與痛苦的記號。背十字架就是背負著七十公斤沉重的刑具,從眾人的唾罵中經過前往刑場受死。為何耶穌要門徒背起這可怕的十字架呢?因為跟從耶穌的道路並非旅遊,而是行刑般,叫舊人死去。這必定充滿苦難、羞恥和被藐視,並不是得著世上榮耀的道路。「他的十字架」也表示十字架是個人的,不能請槍代辦,也不能與人比較。十字架也指著耶穌所交付的使命。除了學業、工作、養兒育女、照顧家人的十字架,還有牧養羔羊、帶領查經或講道的十字架等。

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與我們所想所望的相反。人自少就是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中心來看世界,要求父母,要求別人。我的孩子要求我幫他,修理玩具、開電視,要立刻。我回答,又唔見你對我的吩咐立刻回應?人就是愛惜自己的生命,為了保全性命而不願受苦。我們也常有錯覺以為撇棄使命的十字架,像世人一樣自由地生活,就能享受世界,過幸福人生。為何耶穌的教訓與人性剛好相反呢?

請看第35節,「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在這對排比句裏,第一個的「生命」指著肉身和今生的生命,第二個「生命」指著靈魂和將來的生命。當人不為主和福音喪掉生命的時候,我們本性深處的慾望再次發動起來,叫人陷入各種試探,罪的酵有力地入侵我們的內心。世上的思慮叫我們變得無力,使我們失去屬靈的喜樂和生命力,更被惡靈的折磨。相反,當我們為主和福音捨己,積極地背負十字架的時候會怎樣?「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有一個動畫嘗試說明背起自己十字架的重要性。有一個人與別的信徒一樣,背著自己沉重的十字架,拖拉著慢慢前進,他自覺比別人聰明,所以在途中把十字架鋸短了,因此背得輕鬆得多。隨後,他又再把自己的十字架再鋸短了,因此走得越來越輕鬆,走在其他人前頭。然而,當他走到一個懸崖,發現不能過去,因為他的十字架被自己鋸短了,但其他信徒用自己的十字架,剛好過了那懸崖,能繼續前行。這說明神所賜給每個人的十字架,都有神的美意,不要自以為聰明地偷工減料。

捨己和背十架是一條學習耶穌和成長的道路,雖然當中有痛苦,但是因行善受苦總好過因行惡受苦。不但如此,背十字架的生活成為信徒防腐的鹽,更加能結出永恆喜樂的果子,就是成長為自立成熟 神的僕人,接近耶穌牧者的形像,我們的靈魂亦都變得越來越剛強。主賜給使徒保羅的十字架很多很沉重,但他不是向我們伸苦,而是發現自己與基督的聯合。「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2:20)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36,37)世人以為自己今生,就沉溺著享受物質,追求世界的名譽、夢想和異性,為此而變賣靈魂。然而,靈魂是人的無價寶,並不能用任何東西交換。靈魂黑暗,吃山珍海味也是無味,住大屋也如同在地獄。靈魂光明潔淨,住在茅房,也如住在天堂。

請看第38節:「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38) 馬太福音13:45,46,有關天國重價的珠子,那商人為了得著那稀少珍寶的珠子,不惜變賣一切所有的,為了得這珠子,一點不覺可惜,反而為能遇上這寶貴的珠子歡喜。因此,門徒為了叫在基督裏的新生命成長,不當愛惜今生的生命。其次,耶穌提醒門徒有主再臨的日子,那時一切差恥感和榮耀感要大反轉。現在,世人尊敬有錢財的,高舉富豪為人生學習對象。但那日,那些只投資在世上,事奉金錢名利,輕視主的道,不肯聽從的人,在主的榮耀再臨中,成為可恥的。但那專心等候耶和華的人,雖然一直受苦,受人的辱罵,在耶穌的榮耀和聖天使降臨時被高舉和安慰。

此刻,門徒並不能接受耶穌有關基督受苦,與及門徒捨己,背十字架的教訓,每個人都面黑黑,頭耷耷。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要看見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9:1) 耶穌應許我們中間有人可以在夏令營或今生,窺視神國的榮耀,叫他們擁有信心跟隨耶穌,行走永恆生命和榮耀的道路。

總括而言,我們因著聖靈指示,耶穌是基督。為此,我們為了跟隨耶穌,必須行走,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的道路。雖然背十字架的生活並不輕鬆,但十架不會重過主的恩典。最終,我們所背的十字架,要換來我們聖潔的新生命,贏得勝利和榮耀的冠冕。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