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王為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

2021年 Mar 7日

馬太福音 22:1-14

問題紙

2021年 馬太福音 第30課

經文 / 馬太福音 22:1-14
金句 / 馬太福音 22:2

一個王為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

  1. 天國好比怎樣(1,2)? 為兒子擺設娶親筵席的王擁有怎樣的內心? 「王」和「兒子」各指著誰?
  2.  

  3. 王打發僕人去邀請怎樣的人來赴席(3上)? 能參與王兒子的婚筵是何等的特權?
    被召的人有何反應(3下)? 「僕人」和「被召的人」各指著誰?
  4.  

  5. 王怎樣再次邀請他們(4)? 被召的人關心甚麼過於王子的婚席(5)?
    其餘的人行甚麼惡事,為何他們這樣做(6)?
  6.  

  7. 王怎樣審判他們(7)? 王將甚麼命令給僕人(8,9)? 僕人去到大路上邀請誰來坐滿筵席(10)?
  8.  

  9. 進來觀看賓客的王看見一個怎樣的人(11,12)? 那人有何問題,並要承受怎樣的懲罰(13)?
    為何天國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14)?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一個王為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

2021年 Mar 7日

馬太福音 22:1-14

信息

2021年 馬太福音 第30課                                                                鄧希恆牧者

經文 / 馬太福音 22:1-14
金句 / 馬太福音 22:2

一個王為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

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

 

感謝神在過去一年的疫情中與我們同在,在艱難的日子中,我們看可能不見光明的將來,感謝主耶穌,開口向我們講天國的比喻,使天國的盼望臨到我們憂愁疲倦的靈魂。在今天的主日信息中,我們又會聽見耶穌講天國的比喻,今次耶穌比喻天國為王子的婚筵。今天的信息題目是「一個王為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祈求 神現在打開我們的內心,帶領我們以信心的眼睛仰望天國。祈求主也幫助我們為參加天國筵席而準備禮服,使我們成為真正享天國的筵席的聖徒。

 

I. 天國好比耶穌迎娶聖潔的教會 (1-10)

請看第1節:「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在這裡「他們」宗教領袖,之前宗教領袖質問耶穌,仗著甚麼權柄潔淨聖殿,耶穌就向他們講了兩個兒子的比喻和葡萄園戶的比喻,但他們聽見耶穌的比喻,就看出是指著他們而說的。他們沒有悔改,卻想捉拿耶穌(太21:45,46)。耶穌如何做呢?耶穌沒有灰心、沒有憤怒,卻以更豐盛 神的說話服侍他們,「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耶穌向他們說話,要將光照亮他們黑暗的靈魂,盼他們在 神前發現自己,然後悔改回轉。再過兩三天,耶穌便受害,祂要積極以 神的話充滿這潔淨後的聖殿。

 

請看第2節:「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在這比喻中,「一個王」指著 神;「他兒子」是 神的兒子耶穌,「擺設娶親的筵席」是耶穌迎娶聖潔的教會。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祂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當如同妻子順服丈夫,凡事順服基督,因為基督愛教會,如丈夫愛自己的妻子,為教會捨己。耶穌基督更要用水藉着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 (弗 5:23-27)。啓示錄 19:7-9說:「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 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天使吩咐我說:「你要寫上:『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又對我說:「這是神真實的話。」」

 

請看第2節:「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這不是一個普通人擺設娶親的筵席,天國乃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天國是一個充滿美物、喜樂和豐盛的地方。 神愛萬民,用肥甘和陳酒為我們設擺筵席,以賽亞書25:6說:「在這山上萬軍之耶和華,必為萬民用肥甘設擺筵席,用陳酒和滿髓的肥甘,並澄清的陳酒,設擺筵席。」我們看第4節下,豐盛的天國筵席是各樣都齊備的,表示天國能完全滿足我們的靈魂。 神所預備的筵席,是用肥甘設擺的,能滿足所有人。在天國裏各樣都齊備,沒有的只有兩樣,就是罪惡和死亡。根據啟示錄所述,在沒有罪惡和死亡的天國裏,沒有悲哀、哭號、疼痛,那裏萬物恢復生命和創造的秩序,被選的聖徒在天國享受永遠的愛、光明和平安。

 

傳道書10:19上說:「設擺筵席,是為喜笑」,娶親的筵席比節日或是生日的筵席更重要和更充滿喜樂。耶穌的第一個神跡也是行在一個婚姻的筵席裏。天國就是王子婚姻的筵席,一個王子的婚禮更是充滿榮耀的,也是一個得勝的筵席。啟示錄19: 17,18說:「我又看見一位天使站在日頭中,向天空所飛的鳥大聲喊著說:『你們聚集來赴 神的大筵席!可以吃君王與將軍的肉,壯士與馬和騎馬者的肉,並一切自主的、為奴的以及大小人民的肉。』」在地上的天國筵席,我們吃耶穌的肉和血,得著靈魂的滿足,將來在天上羔羊的婚宴,我們甚至可以吃仇敵的肉。天國是充滿 神得勝榮耀的地方。

 

王將王子的婚筵預備妥當後,然後作什麼?請看第3節上:「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王邀請那被召的人來。邀請的相反是拒絕;人皆喜歡被邀請,不喜歡被拒絕。那麼, 神邀請誰來天國,參加祂兒子喜樂和榮耀得勝的婚宴?竟然是人!人算什麼? 神竟顧念他?(詩篇8:4,5)人算什麼? 神竟給他們如此的重視和尊榮呢?福音首先傳到猶太人,猶太人首先被邀請;之後無論福音傳到哪裏,那裏就有 神的邀請;福音的工人就是 神打發去邀請人的僕人。經文中,「被召的人」經文的英文翻譯是 “those who had been invited”,其實在很早之前,王已經將請帖送到每個賓客的府上,在筵席快開始之前,打發僕人面對面、誠意的邀請那些收了帖的人來赴席。事實上,這個王子的婚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的,惟有王所邀請、收了請帖的人才可以來,他們在王的眼中是十分重要的。

 

但那些被召的人有何反應?請看第3節下:「他們卻不肯來」“but they refused to come”,他們不是不可以來,乃是不想來。他們的反應表示他們對王一點尊重都沒有,驕傲地想:「那個筵席並不是那麼重要。」

 

被人明明的拒絕很容易傷害一個人的尊嚴;但王沒有主張自己的尊嚴,卻大發憐憫打發別的僕人去邀請。請看第4節:今次王吩咐僕人要作出更誠懇和詳細:「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王希望貴賓不要以為這個只是一個普通的筵席,所以特別要告訴貴賓:「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至懇切地說:「請你們來赴席。」

 

 

請看第5節:「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個到自己田裡去;一個作買賣去;」眾人沒有因聽見王誠意的邀請而改變內心,根據路加福音14:18,他們是一口同音地推辭。他們不理就走了(But they paid no attention and went off) ,意思是一點關心都沒有,望一眼也不願意,他們究竟關心什麼呢?「一個到自己田裡去;一個作買賣去」

 

他們完全不關心王所預備的筵席,只是關心自己的田和自己的工作,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們不關心天國,只是關心現實。他們只關心現在能否過好的生活,完全不關心救恩和永生。人以為自己所需要的在田那裏、在辦公室那裏、在銀行帳戶那裏,那裏的東西才能滿足他們,所以他們只顧自己的事,對於天國,不理就走了。如果 神的僕人說有關天國的說話,他們就心裏冷笑和藐視。他們心想:「王子的婚姻筵席與現實有何關係?」或許他們能按計劃賺取世上的東西,但他們的靈魂卻像一個人在沙漠走路,極之困苦。

 

然而,我們要思想一下, 神作我們人生的王,是否真與現實無關係?不是!作王的 神若不將生命賜給我,不保護我的生命,我的田、我的工作、我的人生將會怎樣呢?我們一霎那也不能活著!所以,我們應當感謝 神的恩典,要迎接主的邀請。我們也要知道,在這世上,尤其在如今疾病、政治角力和經濟問題蔓延的時代,天國是實際的事情。有許多人以為救恩和天國是次要的問題,以後有空閒的時候、年老的時候才要思想也未遲。在挪亞時代, 神以洪水審判,那時的人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入方舟的那日,洪水臨近、毀滅他們,他們也是不明白、不曉得(太24:38,39)。雅各書4:13,14說:「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人是軟弱的,不能知道明日的事。我們生命的氣息暫時留在鼻孔裏,但人生有如出現少時就消散的雲霧,幾時離開這個世界也不能知道。

 

聖經怎麼說呢?神藉着哥林多後書6:2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聖經強調「現在」 “now”,所以當主邀請我們:「你們來。」的時候,我們就要放下心中的憂慮手裏的計劃,首先來到這天國筵席那裏。感謝主耶穌再次幫助我們 默想祢光明的說話:「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太6:31-33)」

 

拒絕的人中,還有第三類人:請看第6節:「其餘的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這樣的人不是不理就走了,卻主動地拿住僕人,淩辱他們,甚至殺死他們。他們為何能這樣做的呢?他們的問題是私慾和驕傲。這樣的人以王重覆的邀請為干涉他們的私生活,他們這想法表示自己與王是同等的,為何他們變成那麼驕傲呢?是因為他們的私慾。人裏頭充滿私慾,晝夜想著怎樣擴充自己的田,做更多的買賣,眼睛看不見其他的東西。今天的人都為到投資賺取更多和擴張自己的王國而滿心私慾。人繼續被私慾充滿,便看一切阻擋他們滿足私慾的人為仇敵將他們拿住,甚至殺死:「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1:15)以色列人的私慾和驕傲,叫他們不能迎接 神所差遣的耶穌基督,上前淩辱耶穌,更犯了可怕的罪,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請看第7節:王就大怒,派兵來除滅那些兇手。他們的田地、家園、生意轉眼間化作灰燼。這樣的事預表了 神在公元70年激動羅馬軍隊,燒毀耶路撒冷城並聖殿,把聖殿夷為平地,藉此審判藐視 神所差來的耶穌的猶太人。拒絕福音使他們從蒙祝福的百姓,變成受咒詛的百姓。

 

雖然賓客冷淡的拒絕,但王卻沒有失望,沒有取消筵席或改為舉行小型筵席。他知道僕人們在邀請的工作上經歷了許多灰心和勞苦,就以真理的說話鼓勵他們,請看第8節:「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喜筵已經齊備,絕不會更改,只是所召的人不配。

 

跟著王作甚麼呢?請看第9節:王就再打發僕人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席。也許僕人們聽見其他的同工被貴賓拒絕、淩辱,更有被殺的,心裏對邀請的工作生出損失感和恐懼來。但他們見王沒有灰心,便被王的憐憫心腸所感動,他們就掙扎起來到大街小巷去,凡遇見誰都請他來,參與充滿喜樂的王子婚宴。王盼望在街角路上受苦徬徨的人,可以分享到王子婚宴中的天國喜樂,王盼望能多一個人參與喜樂的筵席,讓王子的婚宴坐滿了人,充滿著笑聲和讚美聲。這也是父 神的內心,祂在新天新地來臨之前,不斷施恩邀請罪人,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得救(彼後3:9)。

 

請看第10節:僕人們就順從出去,無論善惡都招聚了來。那些本來躲在街角中瞎子、瘸子,在大路上行乞的、流浪彷徨的少年人、和孤獨的男女,遇見王的僕人邀請他們參加王子的婚宴,他們毫不猶疑就答應來,這就好像福音的僕人出去撒網,聚攏了各樣水族,好的壞的都有(太13:47,48),筵席上坐滿了客。被邀請的人都穿上了王預備好禮服,來到婚宴的場地,等候國王出來宣佈筵席正式開始。

 

II. 怎麼有一個人不穿禮服呢? (11-14)

王在筵席開始之前,他首先作甚麼?請看第11上節:「王進來觀看賓客」。王出來觀看賓客,就發現有一個人沒有穿禮服。這人沒有穿禮服,其他人都不發現,直到王進來才揭發他。

 

請看第\節:王很驚訝,問他:「朋友,你到這裏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聽見王稱呼他為「朋友」,就以為王有什麼額外恩典給他;但王卻問:「你到這裏來怎麼不穿禮服呢?」(How did you get in here?)這人究竟是怎麼進來的?連門口接待來賓的使者也沒有察覺他沒有穿禮服,直到王進來觀看賓客。當時賓客都是直接從路上邀請來赴席的(9-10),因此是主人為所有的客人準備了婚宴用的禮服。那個客人既然應邀赴宴,卻不肯穿主人所豫備的禮服。為什麼呢?因為他自覺如今身上所穿的都十分好,不需要換上王所準備的禮服。

 

雖然王充滿恩典,歡迎任何人來到王子的婚宴,但這個王要求每個賓客必須穿上禮服才可參與筵席。這裏所說的禮服是穿在裏面、披戴在我們靈魂裏的,所以一個人有沒有穿禮服,不容易從外面看出來,但 神一看便知道。

 

有時候,我們作牧者的,在教會中擔當各種的職分,幫羔羊查經,開拓團契,也許以為自己已經好好的服事,但我們有沒有穿上禮服呢?其他人都沒有察覺那個人沒有穿禮服,但王一眼就看出來了!一個表面看來的牧者,他可以是在 神眼中沒有穿禮服的人,甚至連其他的同工也不察覺出來,但 神一定知道。故此,我們不要只在人前做得好,乃要活在 神面前!

 

請看第12節下:那人聽見王的問題,就感到很羞恥,無言可答(speechless)。於是王吩咐人將他的手腳捆起來,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裡;在那裡哀哭切齒(13)。古時猶太人的婚宴是在夜間舉行,屋裏燈火通明,屋外是在黑暗裏。這個人因為不肯穿主人所豫備的禮服,所以被 神丟在可怕的黑暗裏。

 

「禮服」:在聖經裏代表義行(啟19:8) ,也就是基督自己作我們的義袍,以賽亞書 61:10說:「我因耶和華大大歡喜,我的心靠神快樂。因他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以公義為袍給我披上。好像新郎戴上華冠,又像新婦佩戴妝飾。」那個拒絕穿王預備禮服的人,代表著信徒得救以後,沒有活出基督 (腓3:9),行事為人沒有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沒有披戴基督(羅13:14;加3:27)。加拉太書 3:27說:「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我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以弗所書 4:1下)。羅馬書 13:12-14說:「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基督是我們的生命,他顯現的時候,我們也要與他一同顯現在榮耀裏(歌羅西書 3:4) 。

 

婚筵的比喻結論是甚麼? 請一起讀第14節:「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這是婚筵比喻的結論,也是耶穌憂愁的慨歎。 神從亞當犯罪到舊約時代到現在的新約時代,不斷打發先知和 神的僕人邀請我們參與各樣齊備的天國筵席,不少人拒絕 神的邀請,寧願在田裏工作,做自己的生意,建立地上屬自己的天國,都不相信 神會將天國喜樂賜給他們。更叫耶穌慨歎的,是有一些人參加天國筵席,但卻沒有以內心準備禮服,並沒有向 神作出信心決志,繼續隨自己喜好去過生活;有些人不斷獻身服侍,卻是律法主義者,自覺自己遵守優良的傳統,感到十分有榮耀,以致進入天國筵席時才發現自己是沒有穿禮服的,最後被羞恥地趕出筵席。

 

耶穌實在邀請了很多的人,但是耶穌慨歎:「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雖然所有迎接 神僕人邀請的,都能參加天國的婚筵;可是人從接受邀請的那天開始,便要準備禮服。有許多人被邀請到天國的筵席,但不是每一個都能留下與耶穌一同坐席。為什麼被邀請去讀聖經返教會的人多,甚至有穩定的服侍,然而最後得以被選上與耶穌坐席的人少呢?

 

在基督教著名的書籍天路歷程中,有一個角色叫做「無知」,他以為自己可以進入天國,最終卻不能。雖然耶穌一直給我們一個恩典的形象,但將來我們若不悔改,或帶著自義去服侍,穿上禮服,就要被趕到外邊的黑暗中。具體上,我們怎能穿上禮服呢?首先,我們要脫去平時所穿上的衣服,那就是習慣了穿著並覺得最合適自己、最稱身的衣服,可能那是最叫人感到自然舒服的睡衣,或是能夠將自己最榮耀一面表現出來的西裝或套裝,那些服裝在天國不被接納。為要參加天國的婚筵,我們必須脫下自己的衣服,放下自義,換上天國的禮服。「穿禮服」指著遵行父 神的旨意,時刻與耶穌擁有個人的關係,過悔改的生活,以致披戴主耶穌基督。得永生的路很窄,很少人會找到,耶穌在馬太福音7:13,14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通過今天的經文,我們學習到天國好比一個國王為王子所擺設喜樂的婚筵,雖然被邀請的人多,但真正可以享受天國的筵席的人少。祈求主幫助我們成為真正享受天國筵席的人,每天披戴主耶穌基督過生活,迎接耶穌突然的再來。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