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就發芽漸長

2018年 Jun 3日

馬可福音 4:21-34

問題紙

2018年 馬可福音 第8課

經文 / 馬可福音 4:21-34
金句 / 馬可福音 4:27

這種就發芽漸長

  1. 為何人不將燈放在斗底下(21)? 為何耶穌以比喻將神國的奧秘隱藏(22)?
    我們當擁有怎樣的耳朵(23)?
  2.  

  3. 我們聽 神的說話時當擁有怎樣的態度(24上)? 為何用怎樣的量器是重要的?
    「有的」和「沒有的」與「給」和「奪去」各指著甚麼(24下,25)?
  4.  

  5. 神的國如同甚麼(26)? 人黑夜睡覺,白日起來,種子就會怎樣(27)?
    試述農作物從種子被撒在地上,直到被收割的過程(28,29)。這過程比喻 神國甚麼方面?
  6.  

  7. 耶穌又用甚麼比喻表明 神的國(30,31上)? 芥菜種有何特徵(31,32)?
    這比喻有何含義? 為何耶穌用許多比喻來教訓門徒(33,34)?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這種就發芽漸長

2018年 Jun 3日

馬可福音 4:21-34

信息

2018年 馬可福音 第8課                                                                       鄧希恆牧者

經文 / 馬可福音 4:21-34
金句 / 馬可福音 4:27

這種就發芽漸長

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

 

今日的信息題目是「這種就發芽漸長」。耶穌的福音工作,是人聽道之後傳道的工作。耶穌盼望我們積極服侍的,是留心地聽和正確傳揚神說話的使命。雖然人現實的問題叫耶穌大發憐憫、想立即地幫助他們,然而治病和趕鬼之後,神的國還需要通過耶穌的說話臨到人的內心。因此耶穌把握每一個機會、隨走隨傳,在會堂、房子裏,在海邊或是山上,傳揚神的說話。因為神的說話是活潑有功效的,能夠叫人知道自己離開了神,不信和罪惡叫我們看不見神正為我們預備了天上各樣屬靈的祝福。在今天的信息,耶穌再一次教導聽道和傳道的重要性,更向我們顯明神的說話是怎樣在人的內心工作。上星期撒種的比喻,我們學習到內心的重要;在今天的信息,耶穌接着說神的說話怎樣如同種子一樣,叫神的國漸長,當中的過程十分恩典和奧秘,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祈求主賜給我們單純相信的心,知道神的國必定會從微小的種子自然地成長為巨木,我們可以領受神國的盼望為今天現實生活中真正的盼望。

 

I.燈的比喻(21-25)

在上星期撒種的比喻中,眾人聽過耶穌講道之後便離開,但當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門徒主動地問這比喻的意思,耶穌就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秘,只要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之後耶穌更將更詳細的信息教導尋求的人。這樣看來,大部份人都不能完全明白耶穌的比喻,耶穌似乎有東西想掩藏。莫非耶穌就好像一般的國家領袖,將高度的神國國家機密隱藏,引發情報人員展開任務,掀起了一場場的「竊聽風雲」呢?不是!神國的奧秘不是這樣,耶穌用比喻說明許多神國的道理,其實要將奧秘更加顯明。

 

請看第21節:「耶穌又對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燈臺上麼。」神國奧秘的說話就是燈,最終要被舉起來,無論是相信神和不信的人,都要被燈台上神的說話照亮。這如同尋寶活動、猜謎語和有獎問答遊戲,目的是引發人尋求和積極參與的內心,最終必會揭曉答案和派獎品;若果最後竟然無人勝出,獎品留在主辦人的手中,這是何等可惜和叫場面尷尬的呢?感謝主用比喻向我們講解很多神國的奧秘,引發我們尋求的內心,又幫助我們尋見,得着賞賜,箴言 2:4-6說:「尋找它如尋找銀子,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神。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

 

人拿燈來,怎會放在斗底下、床底下呢?我們開燈,都是想照亮一個房間,因此我們將燈安在很高天花板下。要「收埋啲光」,比收埋一個秘密更加困難。耶穌用比喻將神國的奧秘教導人,最終的目的不是要掩藏,乃是要如同燈枱上的燈,向普世萬民顯明至高獨一的真神。

 

在這裏,耶穌將神國的真理比喻為燈。沒有神的世界是黑暗的, 在黑暗中的信徒,不能明白今天為何遇上難以擔當的事情,忘記了神呼召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心裏也沒有天國活潑的盼望。他們雖然長期陷在罪中,但自己卻不知道,也拒絕一切悔改的方向。就在這時候,放在燈台上神的說話,要成為我們人生的光,說話的光照亮我們心中黑暗的時候,黑暗一刻間被趕走,我們的心房就變成窗明几淨的房間,一切都變得光明、通爽和潔淨,彷彿看見一個新天新地。雖然我們活在黑暗的現實世界中,不時都會因為所遇見的人和事而內心變得埋怨、憤怒和黑暗,但神燈台上的說話仍然是我們人生腳前的燈和路上的光,光照亮黑暗,當我們不抗拒光、拒絕順從黑暗,我們的內心會從黑暗轉為光明,再次相信自己正在行走神所應許榮耀的信心道路。

 

亞伯拉罕在神呼召他的時候,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往那裏去,但他堅固握着神在創世記12章1-2節應許的說話:「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當他相信和緊握着神的說話,神就照着祂口裏所出的應許帶領亞伯拉罕的一生,無論在物質生活、一切的爭戰、服侍別人的使命、和家庭的事情上,神都賜福給他,叫他留下信心的腳蹤,成為多國之父和萬民祝福的源頭。神起初賜給我們應許的說話,直到今天都一直發出亮光,我們若跟隨這光放心行走的話,我們就明白今天一切的苦難和試煉都是與我們有益的,在順境的時候也不驕傲或安逸,繼續向着神給我們人生的標桿向高處前行。

 

在馬太福音裏,耶穌對門徒說他們要作世上的光,我們的屬靈生命要放在燈台上,見證主的榮耀。耶穌在馬太福音 5:14-16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我們都是迎接了耶穌生命的光的人,我們便要成為照亮黑暗的世上的燈,得時不得時也要將神的道見證出來。

 

耶穌進一步解釋為何用比喻去教導神國的奧秘,祂繼續說什麼呢?請看第22節:「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耶穌的掩藏,乃是為了顯明;祂的隱暪,目的是在於顯露。耶穌充滿牧者心腸,心裏常擁有着奇妙的方法,因此祂用比喻來教導神國的道理。耶穌的說話,是為着更加顯明救恩的奧秘;耶穌的福音,好像藏在地的寶藏。耶穌盼望我們帶着尋求真理和敬畏神的內心,本來隱藏的福音奧秘便向我們顯明,並發出生命的亮光來。

 

說到這裏,耶穌再一次宣告什麼呢?請看第23節:「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耶穌重複說這句話,意味着有不少人有耳卻聽不見。有耳卻聽不見的人是怎樣呢?當人常常埋怨、事事不滿、如同「牢騷王」的時候,我們聽不見神的說話。當我們常是想靠自己的努力和人的方法來解決憂慮的問題時,我們滿心荊棘,神說話的種子不能發芽漸長。人若帶着驕傲、自義和論斷的內心來聽神的說話,他們也會有耳卻聽不見。但感謝神,每個信徒都有聽見神說話的經歷,我們是何時聽見的呢?就是當我們謙卑的時候;有時候我們因為人生的試煉被破碎,神一句有力的說話探訪我們的內心。更多時,是我們悔改自己心裏說:這段經文已經大概知道了的驕傲,帶着嬰孩渴慕靈奶的態度,神說話的種子能夠進入我們好土的內心,並且發芽漸長。當我們知道自己的靈魂何等貧窮的時候,我們能聽見神的兒子耶穌以嬰孩誕生的聖誕信息,叫我們知道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我們成了貧窮,叫我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 (林後8:9)。當我們因為試煉、疾病或工作的壓力四面受壓時,靈魂透不過氣來,我們能聽見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被欺壓和受死的十字架信息,耶穌擔當我們的憂患、代替我們受痛苦,直至呼喊成了。當我們絕望、灰心和充滿虛無感的時候,我們能聽見耶穌復活的信息,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而得着活潑的盼望。在眾多的祝福中,耳朵能聽見神的說話實在是最有福的!

 

請看第24節:「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你們所聽的要留心」,英文聖經的翻譯是 consider carefully what you hear,當以色列進入神所應許美好的迦南地之前,神提醒他們要留心所聽見神的說話:「你們要將我這話存在心內,留在意中,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也要教訓你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又要寫在房屋的門框上,並城門上,」(申命記 11:18-20) 神吩咐我們要留心聽祂的說話,乃幫助我們在順境或逆境中與祂同行,得以承擔祂所賜給我們豐盛的祝福。

 

然而,在新一個世紀,人越來越少機會可以留心去思想一個問題。大小的問題不斷在一天內出現,智能科技和互聯網實在幫助我們解決不少的疑問,人的心思被奪去,難以留心去思想聖經一段的說話,因此屬靈的洞察力大大減弱。但神的說話是天上的寶藏,人若果不留心、沒有熱切的心去尋求,神的說話便會向我們隱藏。故此我們要將神寶貴的說話藏在心裏,反覆思想,如同牛消化草那般在自己靈魂中「反芻」,把握每一次寫所感的機會,那時神便願意將我們之前所不知道,神國的奧秘多一點啟示給我們。似乎掙扎寫一篇所感,和偷懶寫少一次實際上分別不大,但其實每星期寫一篇所感叫我們裏頭得着意想不到的好處,神的說話和神思想的秩序都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份,叫屬靈的人看透萬事,明白世間很多的東西和深奧的知識。我們當中的張子龍牧者,在承擔忙碌的教學工作和碩士課程的同時,他掙扎服侍神的說話和每星期寫所感,他在過去的學期,碩士課程的GPA有4.0分,是真正的過3爆4,我問他寫所感對他寫論文有沒有幫助,他見證說:「都有小小嘅!」當然我們不是為了愛世界而努力寫所感,但當我們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愛神和祂的說話,神要以豐盛的祝福大大地充滿我們的人生。

 

請再看第24節:「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我小時候,一個電視兒童節目中有一個環節,是邀請小朋友到一問如同玩具反斗城那樣大型的玩具店,在指定一分鐘時間中,可以取任何自己喜歡的玩具。主持人倒數321之前,參賽小朋友都做出準備向前跑的姿勢,然後大大張手,將一份份巨型心儀的玩具放進購物籃當中。小朋友都帶着大的量器,盼望多得玩具。「量」的英文是measure,對寶貴神的說話,我們可以選擇帶着小的量器或是大的量器。小的量器,就是沒有期望的心,覺得聖經的說話都是說這些,人帶着小的量器聽神的說話,內心都會很小器,有時覺得神的說話針對他,就緊閉心門不想領受和悔改,又會吝嗇為神獻上的時間。但我們也可以選擇帶着大的量器去到神說話面前,當我們大大地張口,神要大大地充滿我們,將祂的祝福上尖下流地倒在我們懷裏。請容許我作一個很大的假設,假設今天有弟兄因為太感恩可以崇拜神聽神的說話,他想請全教會弟兄姊妹在崇拜完結之後,一起到尖沙咀的半島酒店享用自助午餐。那時,你會帶大的量器或小的量器去吃自助餐呢?相信有不少弟兄姊妹會更改在附近茶餐廳或譚仔解決午飯的計劃,稍移玉步到半島酒店,並帶着大的量器和期望。

 

神盼望我們常常喜樂和飽足,在我們面前預備了靈魂的筵席,等待我們帶着大的量器好好享受。在上星期撒種的比喻,耶穌宣講完簡短的信息之後,一直等待門徒帶着大的量器去到祂那裏,當他們真的帶着大的量器尋求耶穌,耶穌就將撒種比喻的恩典解釋教導他們,並歡喜地迎接他們為自己人,要將神國的奧秘單單地賜給他們。

 

因此,我們要留心地聽(consider carefully),心裏思索主帶領我去讀這段經文,有什麼意思呢?在查經的時候,我們有問題紙,就是幫助我們去深深思索。若果我們無預備大的量器,就容易用一些標準答案回答問題,獻上時間查經卻沒有什麼領受。我們在這個夏天硏讀馬可福音,你又帶著什麼量器呢?祈求主祝福我們,帶着謙卑和期望的心研讀馬可福音,深深地思索耶穌的說話,前所未有的神恩典和神的奧秘能夠充滿於我們所預備大的量器當中。

 

請看第25節:「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凡留心聽和常常領受神說話恩典的人,神還要加給他們;但對於敷衍聽神說話的人,神要連他們所曾享受的恩典都奪去。詩篇一篇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在約書亞記第一章,神吩咐準備作領袖的約書亞,要晝夜思想主的律法,如此他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我們以為自己得著所盼望的東西,生活之後便會亨通和順利;又以為敵擋自己的人消失之後,人生便會順利過來。然而我們人生的道路是否亨通和順利,在乎我們有否迎接神給我們思索的訓練。耶穌栽培門徒的時候,給予他們很多思索的訓練,比如教導他們得勝憂慮的秘訣,耶穌吩咐他們要思索野地裏的百合花和空中的飛鳥。另外有一晚門徒獨自在海中遇上風暴,四更天的時候,耶穌在海面上走,要向門徒走近。但門徒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以為是個鬼怪,就驚慌害怕,並喊叫出來。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裏去。」耶穌說:「你來吧!」 彼得就從船上下去,竟然能夠在水面上走,他一直向著耶穌的方向走;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因著不信他不能再站立,將要沉下去,便喊着說:「主啊,救我!」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又叫他思索:「你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疑惑呢?」耶穌幫助彼得在實際的生活中思索信心的重要:為什麼信心能夠叫他在海上行走,為什麼遇上暴風就不信(太14:27-32)。自此,彼得知道持守信心比什麼東西都更重要,神在他擁有的信心基礎上還要加給他,叫他能得勝一切試了,如同在海上行走。

 

II. 種子發芽漸長的比喻(26-29)

耶穌以種子發芽漸長的比喻,解釋 神的國,請看第26節:「又說, 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 神的國並不是抽象的,乃是從撒福音的種子具體上被建立起來。我們蒙召作聖經老師,我們是傳道的人,按照本段經文所說,我們就是在世上撒福音種子的人。我們為什麼要撒福音的種子?無論這世界有多黑暗、絕望,只要我們撒福音的種子,就有 神的國臨到,罪人悔改得救、病人的傷痕得醫治。然而,我們撒福音種子的時候,要思索和明白什麼事呢?

 

第一, 神說話的種子成長是出於自然

請看第27節:「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 人所撒的種子是自己長大的,不是在農夫的監察得好的情況下長成。農夫撒種後,不會憂慮所撒的種子會否長大。他們所恆常做的就是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這事是怎樣發生的呢?當中的關鍵,是農夫相信種子必定會自然長大。第28節說:「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同樣產婦也不知道腹中的胎兒是怎樣長大起來的,十個月裏黑夜睡覺,白日起來,一出生的時候,小身體的肢體、一切的器官、毛髮和樣貌都齊全了,叫人驚㤉造物主的奇妙。剛誕孩子的媽媽,或負責剪臍帶的爸爸卻不曉得如何這樣。

 

在這裏,耶穌要教導我們什麼真理呢?我們作傳道的人和聖經老師,在撒了福音種子之後,不要計較種子會否成長,或籌算着種子發芽的速度。聖經老師服侍查聖經,看見聽道的人反應一般,甚至黑着臉離開聚會,我們便會憂慮自己是否服侍得不好、傳道失敗呢?其實我在開始查經兩年多之久,都是一個頑梗和牧者難以對我有盼望的羔羊,我在查經的時候沒有什麼問題問、又沒有什麼分享,更加不會寫所感,我的牧者Angela Kim對我的一語是:不知他正在想什麼,但我的牧者因為相信神說話的種子會自然生長,就因為我每星期都來到查經而感謝神,繼續忠誠服侍撒種的工作。

 

我們除了相信神說話種子的生命力之外,也要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塊心田。當我們耐心地等候,神說話的到真實地落在心田當中,必定會有生命的工作發生,開始生根建造。我們要相信,有神說話的地方,聖靈便會工作。聖靈能夠移動萬事,藉此打開人的內心,並將感動的水澆灌在人的心裏,幫助神說話的種子發嫩芽那來。我們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我們卻不曉得如何這樣。但更恩典的事情是我們因為參與撒種的工作,自己也不知不覺進入神國更光明和奧秘的地方,與神深深同工和相交,享受豐盛生命的恩典。人的心靈深處其實渴慕神的說話,基於這隱秘的事實,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呢?我們要竭力去撒福音的種子,然後黑夜睡覺,白日起來,我們繼續忠誠去撒種,傳揚和教導聖經的說話,至於生命工作中一齊其他的事情,就交托給神,由祂全權去成就吧!聖靈會基於我們所說神說話的種子,在一個人心裏對話和深深地工作,這種就發芽漸長,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故此,保羅也這樣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林前3:6)我們得時不得時都要憑信心撒種,神就在祂的時間、用祂的方法叫種子生長起來。所以我們撒福音種子之後,記得要睡覺,也要記得起來!凡事交托的人都能夠睡得好,睡得好的人自然就能夠等候着結果子的一天。

 

第二,我們要知道成長是有階段性的

請看第28-29節:「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穀既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農夫知道農作物成長的過程,就按照不同的階段,澆水和除去雜草,並適當地施肥,然後就耐心等候。有傳道的人,在撒種之後切切盼望種子按自己的計劃成長,但當羔羊繼續都是成長緩慢,如同野地裏的蝸牛,就心裏焦急和憂慮。然而每一個靈魂的成長和改變也有自己的過程和階段,而且每一個靈魂成長的速度也各有不同。在等候神叫果子結實的過程中,農夫的焦急是十分危險的事,焦急的心是從不信而來的。因此,我們當要做的,就是留心觀察羔羊成長去到那一個地步,就按着每個地步小心地預備環境,特別是切切地禱告。這如同母親照顧初生的嬰孩那般,按照屬靈嬰孩成長的階段,按時給予合適屬靈的食物和養份,之後黑夜睡覺,白日起來,帶着盼望等候孩子成長。叫種子發芽漸長並且結實的神,能夠使種子列出三十倍、 六十倍和一百倍的果子。農夫仰望結果實的一天,就知道一切勞苦都不是徒然的,勤力工作的農夫能夠享受到收成的喜樂。農夫常常警醒,當五穀變成金黃色成熟的時候,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如果農夫不警醒沒有及時修割,賊便來到田野去偷,或是穀物自己腐爛變為無用。

 

現在校園裏充斥着虛假的思想和世界的假道理,撒但勤力地想奪去羊群的生命。神在這時代,呼召我們進入校園的和田,作撒種和修割的農夫,叫我們藉著參與 神的救贖工作,一起享受收割的喜樂。祈求主興起我們每一個成為出色的聖經老師,不懶惰,而是上到校園以說話的鐮刀殷勤收割,在拯救生命的工作上被 神寶貴使用。

 

III. 芥菜種的比喻(30-34)

耶穌又以芥菜種的比喻解釋 神的國,請看第30-32節:「又說, 神的國,我們可用甚麼比較呢;可用甚麼比喻表明呢。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裏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芥菜種比地上的百種都小,所以視力銳利的雀鳥也未必能看見。人把芥菜種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有三米或以上的高度,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同樣, 神的國起初也是從非常微小的開始,但長起來以後,能將極大的影響力帶給人。 神的工作起初是由被放到馬槽裏的嬰孩耶穌開始,這跟當時管治世界的羅馬帝國和嚴緊的猶太教系統相比,真的非常卑微,然而因為 神的生命在嬰孩耶穌的裏面,所以漸漸長大,最終征服了猶太教、巨大的羅馬帝國和全世界。

 

耶穌的門徒原本也像一粒芥菜種,他們在學識、態度、個人修養很多方面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又不太能明白 神的說話,更以自己為中心。有一次,耶穌只是帶了三個門徒上山的時候,有一位父親帶著自己受癲癇之苦的兒子來到其餘九個門徒那裏,可是無一個門徒能夠醫治那個孩子,後來門徒問耶穌:「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那鬼呢?(太 17:19)」耶穌回答門徒:「是因你們的信心小…」又繼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太 17:20)」耶穌並不要求我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因為在種子裏面有生命力,所以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耶穌呼召當時無人關心的十二個人作門徒,將異象放在他們身上,興起他們成為服事那個時代和改變世界的人。從人世間的角度來看,主呼召的門徒沒有什麼出色之處能被使用在 神的救贖工作上,他們有來自加利利平凡的漁夫,有被社會藐視的稅吏,當耶穌經過不接受福音的撒馬利亞村莊,門徒中間甚至有火爆的人要求耶穌從天降火燒滅拒絕福音的人,有門徒更為了將來能坐在耶穌的左右,帶了自己的母親來求耶穌。如此,門徒執著於世上的地位,又當耶穌快要背起十字架的時候,門徒之間彼此爭論誰為大。但耶穌已將信心的種子種在這樣的門徒心裏,那時原本像一粒芥菜種的他們漸漸地改變和長大,成為巨木,可以將影響力帶給耶路撒冷、全猶大甚至全世界。 神的工作常常是這樣從肉眼看不見、極微小的那兒開始,但漸漸長大後,便將大的影響力帶給世界。

 

總括來說, 神盼望我們將說話的燈照亮這個黑暗的時代,祈求主幫助我們,每次都擁有可聽的耳朵去聆聽 神賜給我的說話,並且要留心“consider carefully what you hear”,深深的思索,以致能發現藏在 神話語裏的財寶,我們亦因明白 神國的奧秘而常常喜樂。祈求主幫助我們相信所撒的說話種子,必自然長大、發芽漸長、最終結出果子來,因此我們要持守撒福音種子的使命。祈求主在我們中間成就生命的工作,就是像一粒芥菜種一樣的說話種子發苗、長穗,我們成長為巨木,有空中飛鳥可以宿在我們蔭下。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