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潑的盼望

2016年 Oct 16日

彼得前書 1:1-12

問題紙

2016年 彼得前書 第1課

經文 / 彼得前書 1:1-12
金句 / 彼得前書 1:3

活潑的盼望

  1. 本書信的筆者與受信者分別是誰(1,2)? 為何彼得稱信徒是分散的和寄居的,以及被揀選的?
    三位一體的神分別為他們做了甚麼(2)?
  2.  

  3. 使徒彼得寫信給受苦的信徒,首先宣告甚麼(3上)?  神賜給我們甚麼(3下)?
    試想叫我們重生有活潑盼望的 神。
  4.  

  5. 神賜給我們的基業是何等寶貴(4)? 這基業與世上的有何不同?
    我們如何得著主為我們預備的救恩(5)?
  6.  

  7. 為何信徒在百般的試煉中,仍然是大有喜樂(6,7)? 試想真實的信心。
    為何他們雖然沒有看見耶穌,卻是愛祂信祂而喜樂(8,9)?
  8.  

  9. 眾先知對這救恩是何等詳細地考察(10,11)? 傳福音的人如何得知這救恩的真理(12)?
    試想新約享受這救恩特權的信徒是何等蒙福。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活潑的盼望

2016年 Oct 16日

彼得前書 1:1-12

信息

2016年 彼得前書 第1課                         10月16日(第Ⅰ部信息) 謝馬太牧者

經文 / 彼得前書1:1-12
金句 / 彼得前書1:3

活潑的盼望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彼得前書是使徒彼得於公元62-64年身處羅馬期間,寫給分散在今日土耳其北部一帶,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小亞細亞的五個省的信徒。那時他們正處於被羅馬政府和異教徒迫害,生活面臨許多試煉、壓力和艱難;為了堅固他們,在本書信中,彼得提醒他們對救恩的盼望。特別在第1-12節裏,雖然信徒因逼迫而失去很多地上的盼望,但彼得稱從 神而來活潑的盼望不能跟這些盼望相比,藉此幫助信徒可以喜樂和稱頌 神。祈求主同樣祝福我們通過今日的經文,將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這屬天活潑的盼望充充滿滿地臨到我們每個人的內心。

第一,頌讚 神的揀選 (1,2)

請看第1節:「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就是照父 神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至順服耶穌基督,又蒙祂血所灑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給你們!」當時的信徒因著對耶穌為基督的認信,受到各種的逼迫和苦害,容易陷在憂愁、灰心和黑暗的思想中;於是彼得怎樣提醒他們屬靈的身分呢?彼得在信中的起首,稱呼他們為「分散」、「寄居」和「被揀選」的人;從外在看來,他們因受逼迫而成了逃往小亞細亞的難民,不受人的歡迎;並成為了寄居的。在這裏,「寄居」的NIV英文聖經翻譯是strangers,當中不是指“Dr. Stranger”《奇異博士》,乃是陌生人或怪人的意思。因著信徒擁有跟世人不同的人生目標,既不夠「潮」和「尖」,生活模式和價值觀也截然不同。當時的基督徒便因為拒絕獻祭給羅馬皇帝,也不肯參與異教的崇拜儀式,因此大受抨擊,被人看為奇怪。

在今日大部份人仍主張無神論和進化論,與及大學裏鼓吹性開放、隨從私慾生活和崇尚個人自由的情況日益普遍下;假如信徒不跟從世人埋堆,就容易會被視為是異見份子;繼而成為受別人排斥和攻擊的對像。在學的,可能面對一班同學「傾pro」,卻總是撞正返團契、崇拜的時間來開會。在職的,就可能面對向上級請假的困難,或無法參與公司的聯誼和應酬活動,亦不似世人以家庭和工作為中心生活。信徒想到這現實時,內心容易因怕失去世界和人的承認,就變得畏縮,看自己為悲慘和可憐;又因看見只有一小撮人行走這樣的道路,便感到淒涼和孤寂。

然而,信徒卻為何不必憂愁呢?彼得稱信徒為寄居的,背後有更深遠的屬靈含意;表明信徒在這世上如同行走朝聖者的客旅,有一個永恆和更美的家鄉在天上。假如人知道自己只是在一處地方作短暫停留,他便會怎樣呢?生活的方式就可能變得簡單,能租的、能借的,就絕對不買,不太用到的東西,便趕緊送給別人;而更重要的,是他不會依戀這地方。一次,一名退休回國的宣教士,與美國總統坐同一艘船回國。抵達時,岸上擠滿了歡呼的群眾,又有軍樂團、紅地氈、鮮明的旗幟和傳媒界列隊歡迎總統。反觀,那位宣教士卻只有靜悄悄地下船,根本沒有人的注意。這時候,他感到自憐和自艾,甚至不禁開始向 神抱怨。但 神溫柔地提醒他是客旅的身分,說:「孩子,你還未回到家鄉!」他就明白了自己把那些暫時性的東西看得太重。同樣,當信徒遇見困難、試煉和逼迫時,內心也容易生出疑惑和損失感,質問自己為主而活是否值得;彼得便醒提他們不過是客旅的身分。

不但如此,請再看第2節:「就是照父 神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至順服耶穌基督,又蒙祂血所灑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給你們!」現在,彼得更進一步指出信徒被揀選是三位一體的 神,就是聖父、聖子、聖靈共同泡製成就出來的傑作,三缺一不可。今日的人會以「七星伴月」來形容蘇蝦仔出世後,在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家庭傭工合力下湊大,也象徵給予他極高的關顧和愛。「照父 神的先見被揀選」表示信徒被揀選絕非出於偶然,乃是至高的父 神早已有明確的旨意和計劃;並「藉著聖靈得成聖潔」,聖靈讓人知道罪惡並悔改,生出要過聖潔生活的渴慕;聖靈又領人順服基督的福音,通過來到耶穌十字架面前,迎接耶穌寶血的代贖,罪得蒙赦免而成為 神的兒女。故此,信徒是在三位一體的 神榮耀工作下的結晶品,與及得著了綠卡的屬 神永恆天國的子民。人不知道自己是何等寶貴、蒙愛,與及尊貴的身分時,容易陷入抑鬱;但當信徒曉得這真理,便可以不再憂愁,喜樂的在地上過客旅的生活,直至到達天國家鄉的那日。

第二,頌讚將活潑的盼望賜下的 神(3-5)

請看第3節:「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使徒彼得向眾信徒問安後,便首先宣告甚麼呢?他並沒有對受苦難的信徒說:「干爸嗲!(加油)」乃是說:「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人會以為在屬世和物質上得祝福,生活平安、風調雨順,行運行到腳趾尾時可以讚揚 神;相反,若面對好像初期信徒所遭遇的苦難和試煉,內心就變得苦毒和鼓埋泡腮,萬萬不能讚揚。使徒彼得勸勉受苦難的信徒要讚揚 神,皆因信徒在任何苦難試煉裏,也有讚揚 神的理由,哪是甚麼呢?請再一起讀第3節:「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首先,是 神使信徒重生了。從前被罪污染的血在人的靈魂裏流動,那時縱然人希望行善,但人所願意的善反不做,所不願意的惡倒去做,叫人因罪的慾望和罪咎感而呻吟歎息。不僅如此,人心裏所思所想的全是醜陋、污穢和黑暗,不能看見和經歷 神的國,更不能靠知識、行為來擺脫這樣的命運和罪的權勢,在世間的生活只是悲劇的延續。然而 神照祂的大憐憫要把人從罪裏拯救出來,為此祂將獨生子耶穌基督賜下; 神藉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和復活,為人賜下了新生命。無論何人只要相信耶穌寶血的大能時,就得以潔淨,重生成為 神的兒女。這是何等大的恩典呢!就仿如童話世界裏才發生的麻雀變鳳凰一樣的驚人祝福。即使信徒在重生後仍會在罪惡的世界裏生活,卻可以經歷 神國的光明、喜樂和幸福。

其次,在信徒經歷重生之後,活潑的盼望也臨到心裏。這是怎樣的盼望呢?請一起讀第4節:「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活潑的盼望」的英文是“living hope”,即係“dead hope”或“dying hope”的相反。人有盼望才可以生活下去,所以人皆以一些事物作為盼望,然後朝著所定的盼望奔跑。在今天,大多數人將盼望放在金錢、物質、享樂、權力、成就、美貌、異性、家庭、工作和兒女之上。可是,曾有一位英國作家說:「人生有兩種悲劇,一種是心中的盼望未能兌現;另一種則是盼望終於成真。」這因為屬世的盼望在未成就之前,似乎為人帶來永遠的生命和幸福,不過成就之後卻為人帶來絕望。而且,世上的盼望全都不是活潑的盼望的原因,是這些盼望終必會朽壞、玷污和衰殘,叫人不能勝過人生的苦難。

每日打開報章時,不時看見年青人因學業或感情的問題捆擾而自殺,也有不少上班族不堪工作壓力爆煲而自尋短見;就是流行歌天王和樂壇天后,也因依賴藥物和毒品上癮致死。前陣子,就有新婚夫婦墮入凶層陷阱,向銀行申請按揭不成,導致最終要撻定45萬畢生積蓄,使上樓共築愛巢的盼望在一剎那間幻滅。致於三星公司新推出的旗艦手機Note 7,在不夠兩個月就已經朽壞,需要全面停產和回收,並從巿場佔有率最高的手機公司,一夜之間成為有史以來全球最短命的旗艦級手機公司。而不少人看似是夢寐以求和美滿的婚姻生活,也往往因人的罪而被玷污,結果造成婚姻破裂,只為人留下痛苦和傷痕。並隨著人的年事愈高,昔日一切的男神、女神也變得過氣就失去吸引力和價值,而人的青春、美貌、肌膚、筋骨、表皮,甚至精力都會逐漸衰微;彷彿安樂死就成了人最後的終極盼望。

相反,惟有活潑的盼望才能使人可以克服、得勝和渡過一切的煉試及患難,因為這是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存留在天上的基業;也就是環境不能摧滅的新天新地,大水都不能淹沒的耶穌的愛,死亡也無法戰勝的完全的救恩和永生。前蘇聯人權作家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贊尼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回憶他從前的一段經歷:前蘇聯當局以政治犯的名義逮捕他,每天逼他12小時工作,僅供給他極少量食物,他因缺乏營養而身體虛弱,病得非常嚴重,幾乎喪失生存的意欲。每日下午,他在烈日下鏟沙,累得要停下來休息;縱然明知這樣可能慘遭衛兵毒打,但確實無力工作下去;此時一名基督徒走進他的身旁,偷偷在地畫上一個十字架記號,然後手指向天;就在這一瞬間,索贊尼辛心裏燃起一股新的盼望,也一直支持他堅忍下去。

而在加拿大的霍普港(又名希望港)有一座為紀念史克文(Joseph Scriven)的紀念碑,他父母都是敬虔的信徒;正在他要舉辦婚禮的前夕,未婚妻被發現在一個池塘裏意外溺斃。這事叫他痛不欲生。數年後,他再次戀愛,卻又在籌備婚禮期間,未婚妻患上肺炎,突然病故身亡。後來,又因母親臥病在牀,他卻無力購買船票回去探望。不過,他從最痛苦的人生經歷中,竟寫下了家傳戶曉《耶穌恩友》這首聖詩。縱使他遇上了兩次摯愛的伴侶和母親離世的打擊,卻因恩友耶穌而跨越死亡的權勢,他更在四十餘年裏將自己的生命、財產和光陰,全奉獻給主來服侍貧窮的寡婦和有病患的靈魂,直到離世的一刻。就是這樣,世界只能給予人死的盼望;卻惟有那些堅固握著活潑的盼望的人,即使面對現實何等大的艱難和挑戰,也因有盼望而充滿力量和生存的意欲,可以克服各樣苦楚,並以生死的態度掙扎持守信心,又因信蒙 神能力的保守,必能得著所預備的,就稱頌和等候直到主的再臨。

第三,頌讚將試煉賜下的 神(6-12)

請看第6節:「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在公元64年,暴君尼祿焚燒羅馬城,然後嫁禍信徒,教會面臨極大的逼害;當時不但耶路撒冷和羅馬教會因遭到逼迫而散居各處;像小亞細亞的信徒也生活貧困,受到四圍人的毀謗、欺壓和攻擊。而後來彼得也在這場逼迫中為主殉道,他甚至選擇了為主倒釘十字架。乍看之下,這些事情的發生實在是叫人感到十分憂愁。但彼得說信徒在百般的試煉中的憂愁,不過是暫時的。因為凡經歷重生和盼望 神的救恩的信徒,不只知道如何看今天的世界,成為會讚美與感恩的人;它還使信徒在面臨試煉時,有能力喜樂起來。為甚麼呢?

請一起讀第7節:「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 神允許試煉臨到信徒,乃是要使信徒的信心經過試驗後,變得更純淨和更寶貴;這樣在主耶穌基督顯現時,信徒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稱讚、榮耀、尊貴。單憑聖經的知識和屬人的智慧不能完全拔出人裏頭對世界的留戀、執著和虛假的盼望,人亦不曉得自己裏頭有甚麼雜質;反之,試驗卻使人被煉淨,更握緊天上的盼望,使天上的盼望變得真實。為此, 神有時把信徒落在肉身方面、靈性方面、物質方面、生活方面、工作方面等等百般的試煉中。彼得以金子經過試驗來比喻信心的試驗,精金是很值錢,有份量,穩定和光耀的。同樣, 神所賜給信徒的信心在經過試驗後才有屬靈的價值,變得有份量,堅定和發出光輝;比屬物質的金子更顯寶貴。就如一塊貝殼在一粒沙進入牠裏面時,暫時感到痛苦和憂愁;但假以時日,就結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來。牠所結出來的珍珠,是真實的珍珠,不是人造的珍珠。因此,使徒保羅在(林後4:17)也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請看第8,9節:「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雖然彼得在苦難中,心裏卻依然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並且以此來勸勉歷世歷代的信徒。當信徒的心中有活潑和真實的盼望,以致不論環境如何,卻因著對主的愛和信心,總能勇敢突破所有的困境。在近乎趕盡殺絕的羅馬政府大型迫害中,有些基督徒被捆綁在火柱上,有些被丟在競技場獅子的口中,又有些經歷家人遭殃和財產損失。然而,他們不是驚鳴哀號、四處討救,而是禱告和響起詩歌;以致最後不能忍受的,不是受苦難的信徒,乃是原本來看好戲的羅馬群眾。因著信徒信心的果效,不但叫他們的靈魂得著救恩,就連征服全世界的羅馬也被改變為以基督教為國教。

請一起讀第10-12節:「論到這救恩,那預先說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早已詳細地尋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們心裏基督的靈,預先證明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著甚麼時候,並怎樣的時候。他們得了啟示,知道他們所傳講的一切事,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你們。那靠著從天上差來的聖靈傳福音給你們的人,現在將這些事報給你們,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在今天,不少人以為救恩不重要,以為在考試裏答對一條問題或是賺多$1比得救恩更好;身為聖徒的在物質主義和享樂主義充斥的世界裏,也很容易輕看救恩的重要性。然而救恩是何等寶貴與及榮耀的呢?眾先知為要明白救恩,他們詳細的尋求考察聖經,發現救恩的成就通過耶穌的受死和復活成為可能,將救恩的福音清楚傳給處身新約時代的聖徒。好似我們所熟悉的(賽53:4-6):「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 神擊打苦待了。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與及(詩16:10):「因為祢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祢的聖者見朽壞。」這兩節經文是藉以賽亞先知和詩人大衛在受許多苦難,與及基督的靈和聖靈的幫助下考察而得著,便幫助不少人經歷耶穌十字架的愛和復活的權能而領受救恩;甚至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只因天使無罪,就不能明白這些事而歎息。

通過今天的信息,我們學習到 神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屬世的盼望終必朽壞、玷污和衰殘,使人感到絕望和不能勝過患難;惟有 神藉耶穌基督,將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的 神國賜給我們,才是信徒活潑的盼望。因著這活潑的盼望,信徒面對苦難、逆境和試煉時,仍大有喜樂,因為知道試煉使信心成長。祈求 神幫助我們時刻記念 神使我們得著重生的恩典和愛,與及將對 神國活潑的盼望充充滿滿傾倒在我們心裏。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