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約翰福音 第9課
經文 / 約翰福音 6:22-71
金句 / 約翰福音 6:57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2016年 約翰福音 第9課 7月17日(主日崇拜)
經文 / 約翰福音 6:22-71
金句 / 約翰福音 6:57
吃生命的糧
「永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
所羅門王說:「論到吃用,享福,誰能勝過我呢(傳2:25)?」他在世上可以享受和擁有的遠超過眾人,卻仍然有怎樣的感觸呢?「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傳1:8)。」他深深感受到即使享受和擁有比別人更多,仍然是不能滿足,他更加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1:2)。」現代人生活好似所羅門王一樣,吃的好,穿的好,享受全世界各式各樣物質,只是即使這樣人仍然話哪裡都不感到滿足,原因是肉體能享受的有限制。上星期我們學習了耶穌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今日耶穌教訓我們,這個五餅二魚的神蹟有何含義。耶穌說「我是從天降下生命的糧」,祈求主幫助我們學習本段經文中耶穌這句話的意思,藉此每天吃喝耶穌,可以得真正的滿足,過充滿生命力的生活。
Ⅰ∙必壞的食物,存到永遠的食物 (22-40)
請看22-25節,這裡記述眾人何等努力去尋找耶穌。以色列百姓在羅馬猛虎的苛政下生活,常常無三餐溫飽,眾人從耶穌那裏經歷很久未試過的任吃「自助餐」,得飽足了以後,就回家安安樂樂地睡覺。不過,第二天早上起來,眾人再次感到肚餓,肚子「咕嚕咕嚕」地響,就去尋找可以解決他們飢餓的耶穌。他們打開GPS定位「耶穌」,就上了船,盡心盡力地去追踪耶穌,終於在海那邊的迦百農遇到耶穌。
請看25節下:「拉比,是幾時到這裏來的?」眾人這樣渡海而來,竭力尋找耶穌,耶穌是否說:「辛苦晒啦!我地一齊吃早餐喇!」不是。反而耶穌不喜歡他們這樣,向他們講責難的話。請看26節:「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昨天耶穌看到眾人就憐憫他們,如同沒有牧人的羊一樣,無論如何都要餵飽眾人,隨他們所要的餵飽他們。然而今天耶穌卻為何完全不同了呢?是否耶穌的心情好似天氣一樣變幻莫測呢?不是耶穌的心變了,卻是耶穌看到眾人對祂的內心完全變質了。
眾人最初帶著單純的動機和目的來到耶穌那裡,只想認識耶穌和聽祂的說話,耶穌就作他們的好牧人,迎接和服事他們,知道他們的飢餓,也藉神蹟餵飽他們,隨著他們所要的,給他們所需用的。但是眾人吃餅得飽以後,內心完全變了樣,外表上似乎更努力尋找耶穌,不畏波濤汹湧的海浪,四處奔忙積極地要找尋耶穌;不知不覺他們只關心吃餅得飽的私心過於得著耶穌。
我們跟從耶穌的動機和目的,有時容易變質,起初來只是想單純的學習和認識耶穌,那時懇切渴求耶穌,但是經歷過耶穌賜下的祝福和恩典之後,內心變得富足,容易關心耶穌所賜的祝福過於耶穌。若果失去對耶穌單純的心和屬靈的渴望,內心只想著耶穌所賜的祝福之時,陷入要得餅的私慾中,即使付出何等的努力,仍然找不到耶穌。
我們怎樣才能持守起初單純的渴慕耶穌和對主純潔的心呢?請看27節:「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必壞的食物」指著滿足肉體所吃的食物,「存到永生的食物」指著為屬靈生命活著永遠的食物。耶穌教訓眾人,跟從祂的目的,應該為了得著存到永生的食物。
實際上從《創世記》中可以看到, 神創造人之時,使人成為承擔工作和 神的使命,事奉 神的使命人就是最幸福的人生(創1:28)。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說過,使人感覺幸福的基本條件中,第一是要有工作。不過根據統計調查,眾多先進國家中,世上最勤力工作的是香港人,但幸福指數卻屬於最低的幾個地方的其中之一;原因是工作雖然最勤力,但是工作的目的錯誤了。世上的人看來很努力,活得似乎很高尚和有價值,卻最終必朽壞和衰殘。人為了必壞的食物工作,即使何等努力,仍然感到虛空無力,更因為只能滿足肉體的食物裡沒有生命。所以只以肉體的食物為目的生活的人,漸漸失去生命,而且這樣的人生患病和貧乏。為物質工作的人,成為了物質的奴隸,為了受人承認而工作的人,成為了受人承認的奴隸。
耶穌說「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不是責備人的話,卻是極之寶貴,充滿主盼望的話,使我們追求人生的價值,由以肉體為中心的水平,升哩到屬靈的水平。「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這句話是真理,告訴我們這世上不單只有必壞的食物,更加有值得我們把青春﹑力量和所有投資入去的存到永生的食物。祈求主幫助我們信心生活的目標不是為了必壞的食物,卻是以存到永生的食物 – 耶穌為目標。
請看28節:耶穌說「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眾人問祂說:我們當行甚麼,才算做 神的工呢?」眾人承認他們想要食物,只要耶穌講要怎樣做,他們為了 神所賜的食物,隨時願意付出任何勞力。眾人原本跟從耶穌是為了得食物,現在他們為了得食物,願意作 神的工。
耶穌告訴他們甚麼是作 神的工。請看29節:「耶穌回答說:信 神所差來的,這就是做 神的工。」眾人以為耶穌要吩咐他們再去找餅和魚,不過耶穌說「信 神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就是做 神的工」。眾人盼望通過耶穌解決食物的問題,所以願意做 神的工,耶穌卻盼望他們首先學習向 神的信心。耶穌所講做 神的工跟眾人理解的很不同。耶穌講「做 神的工」原文是單數,指著一件,意思是討 神喜悅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相信耶穌。
眾人卻不能迎接耶穌這句話,他們以為若信耶穌就是作 神的工,那麼耶穌先要拿出證據來,就是給他們看神蹟。請看30,31節:「他們又說:你行甚麼 神蹟,叫我們看見就信你?你到底做甚麼事呢?我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如經上寫著說:祂從天上賜下糧來給他們吃。」他們提醒耶穌,以前以色列人的祖宗在曠野四十年, 神怎樣從天降嗎那餵飽他們。他們繼續面不改容要求耶穌,把這樣的糧食賜給他們,他們必定相信耶穌。他們肯定耶穌只要給他們食物,他們必做到 神的工,也可以信耶穌。
耶穌怎樣回應呢?請看32,33節:「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告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因為 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耶穌提醒眾人那從天上來的糧食不是摩西賜的,仍是由 神從天降下,而且嗎哪並不是「真糧」, 神所賜的「真糧」就是耶穌,「藉著相信 神所賜的耶穌才可以得著真糧。
那時百姓怎樣回答呢?「主啊!常將這糧賜給我們(34)。」當時眾人越來越肚餓,不停地喊叫:「糧!出糧!出糧啊!」「飯!飯吖!俾飯吖!我地要食飯吖!」看來耶穌必須先再次用五餅二魚餵飽他們,才能繼續教訓他們道理,耶穌卻絕對不向他們妥協。
無論如何耶穌為了將屬靈的食物賜給他們,憑著牧者的心腸,教訓他們耶穌自己究竟是誰?請看35節:「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耶穌宣告「我就是生命的糧」,眾人盼望過無飢餓,無缺乏,有真正滿足喜樂,充滿生命力的生活,卻以誤以為,只要有許多餅才能過這樣的生活。實際上今日人人都為某些「餅」感到飢渴,不少人為錢財和穩定的工作飢渴,也有人為愛情﹑別人的承認﹑各樣娛樂感到飢渴,人都以為滿足到這些,就不再飢渴,不必再羨慕別人,得到無缺乏和美滿的人生。所以人為此從早到晚不斷的努力,也常常憂慮。
這裡耶穌清楚宣告說:「我就是生命的糧。」表面來看錢和工作,名譽﹑權力﹑愛情,世上的成功,使人暫時滿足飢餓的靈魂,卻絕對不能成為賜下生命的生命的糧。反而這些常常成為「黑心食品」,叫吃的人滅亡的糧,漸漸敗壞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只有耶穌才能成為我們真正生命的糧。
來到生命的糧耶穌那裡的人可以得著甚麼應許呢?請看35節下:「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人生路上一定有感到不足、缺乏和疲倦之時,也會有灰心絕望,沒有出路,好似瀕臨死亡的邊緣,那時我們去到哪裡十分重要。正如肚餓的時候一定會找食物,不會不去餐廳﹑飯堂,或者有食物的地方。同樣在人生各樣的困難面前,不應去別的地方,不要浪費時間在網上搜尋,也不要去尋求人的方法,那裡沒有真正的答案;更不要去青馬大橋。人生各樣的問題和困難絕境中,必須去到耶穌那裡,「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我們去到應許這句話的耶穌面前,祂必賜我們力量﹑盼望﹑勇氣,使我們克服一切不足缺乏,更新內心可以持續得生命。並且我們不要只來到耶穌那裡為止,耶穌說「信祂」,「信我的,必定不餓,永遠不渴。」面對人生困難的時候,仍然持守相信耶穌甚麼呢?就是要相信耶穌與我們同在,我們的人生必定不至滅亡,也相信 神叫萬事都互相效力(羅8:28)。
請看36節:「只是我對你們說過,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眾人受到耶穌懇切的邀請,卻仍然不去耶穌那裡,更不肯相信耶穌。當耶穌無論如何都要把生命的糧給他們,不願意給他們所要求的餅之時,他們對耶穌的態度就變了,但耶穌仍然有確信,「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37上)。」
耶穌說 神差祂來世上的旨意為何呢?請看38-40節:「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39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40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耶穌看透以色列百姓現實的境況,他們生活很艱難,耶穌因為眾人的飢餓和赤身露體,目光憂愁,祂也想給他們想要的餅,不過,耶穌否定想體貼自己,按自己的意思行的心,要按 神差祂來的意思行。 神差耶穌來世上的意思,為使他們看見兒子就相信,這樣信的人可以得著永生。
Ⅱ∙我就是生命的糧 (41-71)
耶穌無與眾人求餅的需要妥協,眾人的態度變得何等的不同呢?請看41,42節:「猶太人因為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就私下議論祂,42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耶穌麼?祂的父母我們豈不認得麼?祂如今怎麼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呢?」眾人本來尊敬耶穌為「拉比」「主啊」,現在卻稱耶穌為「祂」,不再尊重耶穌,議論祂只是約瑟的兒子(42)。
耶穌最初看眾人如同羔羊一般,以忍耐和愛去看待他們,如今他們這樣對待耶穌,叫祂何等的氣餒和灰心哩!然而耶穌帶著甚麼盼望,繼續承擔和服事他們呢?請看44,45節:「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到我這裡來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在先知書上寫著說:他們都要蒙 神的教訓。凡聽見父之教訓又學習的,就到我這裡來。」耶穌確信 神的主權,主必定工作,也信必有剩下來的人,因此祂沒有灰心,而且耶穌憑信心,不與眾人妥協,繼續邀請他們來到生命的糧耶穌那裡。
請看47-51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我就是生命的糧。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叫人吃了就不死。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耶穌說祂是生命的糧,要將祂的肉給他們。猶太人聽見這話,彼此爭論說:「這個人怎能把祂的肉給我們吃呢?(52)」眾人本來說如果有餅吃,願意作 神的工和相信耶穌,不過他們極之現實無餅問題面前,顯出他們屬靈的水平和情況。猶太人不能接受和錯誤理解耶穌的話,他們以為「唔通佢叫我地『食人肉』?」
請看53-55節:「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54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55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耶穌邀請那些飢渴的人到祂那裡來,可以吃耶穌的肉和喝耶穌的血就必得永生。
這樣「吃耶穌的肉」和「喝耶穌的血」是甚麼意思呢?正如人吃飯,食物進入了腸胃被消化和吸收,人就有能量維持肉體的活動、成長和有生命。最初我們讀聖經之時,不能明白,也難以理解,一個二千多年前死在十字架上的人,跟我們有甚麼關係。不過,繼續研讀聖經之時,我們奇妙地迎接耶穌在十字架上,為了我們這樣卑賤和羞恥的罪人,傾流寶血赦免我們的罪,甘心犧牲祂的生命。因此我們從心底裡感謝耶穌,漸漸人生開始改變。我們吃耶穌的肉,意思是深深思想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的意義,以至得著屬靈的力量改變人生。我們喝耶穌的血,因為深深思想耶穌的寶血,洗淨我們的罪惡過犯,感謝主賜我們極深的恩典。食耶穌的肉和喝耶穌的血就是我們個人深入思想耶穌的救恩,得著同仇敵撒旦爭戰的力量,克服罪的引誘,那時可以來到 神面前,得力承擔主的工作,耶穌的肉和血使我們完全,靈魂有健康和滿足;如同我們吃食物就有營養和能量一樣。
請看57,58節上:「永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這就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吃這糧的人就永遠活著。」耶穌應許吃祂肉的人要永遠活著,俱體上要每天吃祂的肉和血。實際上我們每一天如何吃耶穌的肉和喝耶穌的血呢?藉每天食天糧和祈禱,通過寫所感和分享,記念主為我們撕裂身體,傾流寶血受死,我們吃喝祂的肉和血,給我們真正的喜樂,又賜力量使我們勝過世界。耶穌成為我們真正的糧食,耶穌的血成為我們真正的飲品,使我們屬靈上不斷成長,結出屬 神的果子。
耶穌教訓我們這個真理,盼望將十字架完全賜給我們。古語有云:食髓知味,同樣,食過耶穌十字架的肉和喝過耶穌寶血這樣「真糧」的人,才懂得渴望和更加認識耶穌的十字架。使徒保羅懇切渴望得著基督,願意效法和一生參與耶穌基督的苦難(腓3:10)。
完成宗教改革的約翰加爾文,他不斷研讀新約和舊約的經文,通過耶穌十字架上傾流寶血領受極大的恩典,他堅固握著這十架寶血的救恩,過更新的信心生活。由此我們明白,讀聖經是為了更加清楚認識耶穌的十字架。使徒保羅向哥林多信徒見證,「從前我到你們那裡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 神的奧秘,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的十字架(林前2:1,2)。」
我們的信仰生活若無十字架,無同耶穌的肉和血聯合的查經,只會使人的頭腦知識多了,腦袋越來越大,變成律法主義者,常常論斷別人,又自以為義,信心生活形式化。我們的內心若流著主耶穌的寶血,這樣的查經才能使人活著,也能有真正的生命住在我們裡面。同時牧者的生活,也應該以更認識十字架為中心。只是看著別人而過牧者的生活,只會使我們和羊群都感到十分疲倦。內心常有耶穌的寶血,不單只會教訓別人,自己也常發現裡面仍然有很多罪惡過犯和軟弱,也要每天用主的寶血,來更新和潔淨自己,使我們每日遇見耶穌。耶穌的寶血賜給我們的愛,從我們心底裡湧流出來,使我活著和願意去幫助和服事別人。祈求主幫助我們更新我們的信心,常常默想和仰望耶穌,以耶穌的十字架為信心生活的中心。
這樣以吃耶穌的肉和喝耶穌的血為中心生活的人所得的祝福為何呢?請看56節:「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這句話意思是與耶穌合而為一;如同葡萄樹與枝子的關係,以至從樹上吸收到豐盛的養份。同樣吃耶穌的肉和喝耶穌的血的,可以與耶穌聯合,吸收一切耶穌裡的豐盛,與主合而為一,每天過充滿生命力的生活,也有耶穌裡的光﹑愛和盼望,從裡面湧流出無限的生命。
眾人對耶穌的邀請有何反應呢?請看60:「他的門徒中有好些人聽見了,就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眾人埋怨今天的主日信息十分難,原因其實好簡單,因為耶穌所講的說話,不是他們想要的,所以無側耳細聽。他們想無論怎樣求耶穌,都不會給他們所期望的,因此他們不想再聽耶穌的說話。他們等信息快些結束,兩個兩個禱告之時,就收拾行裝,快快離開耶穌。
耶穌再次懇請他們為對靈魂無益的慾望悔改,他們要得著屬靈的盼望而得生命。請看63節:「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這裏可以知道使人靈魂活著的,是聖靈的工作。人不論吃何等美味,天然有機,又高級名貴的食物,皆不能叫人的靈魂生命永遠活著。不過因為耶穌不給他們所要求的肉體的糧食,眾人無論如何都不接受耶穌懇切的教訓和邀請。並且跟從耶穌的許多門徒中,有人連「再見」也不說就走了(66)。看來耶穌的福音工作面臨重大的危機。留下來的十二門徒在這場信仰的風暴中,也開始信心動搖。
那時耶穌向他們說甚麼呢?請看67節:「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麼?」耶穌問十二門徒,你們也要像那些人一樣回去世上,為必壞的食物而勞力嗎?耶穌挑戰十二門徒要作出信心的決志。耶穌沒有抓住那些被世界潮流沖走的人,反而在信仰危機中,要堅固留下來的十二門徒的信心。
那時門徒怎樣回答呢?請看68,69節:「西門彼得回答說: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聖者。」彼得經歷過耶穌的說話,比世上任何的食物更寶貴,而且他相信又清楚認知,耶穌是 神的聖者。他作出了明確的信心決志,即使全世界離開主,他都不會離開耶穌。因著這信心的決志,彼得與眾門徒克服了追求必壞的食物的私慾,成長為耶穌基督偉大的門徒,有盼望結出豐盛的生命的果子。
耶穌聽見彼得的信仰認信和決志之後,祂說甚麼呢?請看70節:「耶穌說: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麼?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耶穌這話是指著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說的;他本是十二個門徒裡的一個,後來要賣耶穌的。」雖然加略人猶大被耶穌揀選了,但是他仍然想得著必壞的食物,他讓我們看到這樣的人的結局將要如何。眾人只是誹難耶穌,到底不迎接耶穌的話之後離開,但是加略人猶大出賣了耶穌,把耶穌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成為了魔鬼的兒女。
總括來講,我們學習了耶穌屬靈的愛。我們在飢餓之中來到耶穌面前,求肉體的餅,但肉體的餅只能使我們暫時飽足,很快又再飢餓。耶穌卻願意將存到永遠的食物,生命的糧賜給我們。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35)。」「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54,55)。」祈求主幫助我們每天來到生命的糧耶穌那裡,吃耶穌的肉和喝耶穌的血,以至我們每天不再飢餓,也永遠不渴,可以享受耶穌裡豐盛和永遠的生命。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