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馬太福音 第3課
經文 / 馬太福音 5:1-16
金句 / 馬太福音 5:13,14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2015年 馬太福音 第3課 6 月14日(Ⅱ部崇拜) 鄒彼得牧者
經文 / 馬太福音 5:1-16
金句 / 馬太福音 5:13,14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上主日信息馬太福音4章經文裡,耶穌得勝魔鬼的試探,開始了彌賽亞的使命,並在加利利呼召門徒,傳天國的福音,治病趕鬼。耶穌於本段經文中稱門徒為「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這是耶穌教導我們信徒在世上擁有天國百姓的屬靈身份。這個世界因為罪而敗壞﹑發臭和黑暗,越來越無情﹑無慈悲憐憫﹑不法和不合理,無味道又枯乾,信徒卻要在這樣的心上像鹽一樣調味,防止罪惡敗壞,又要發出光,照亮這樣越來越黑暗的世界。擁有這樣的盼望和異象的人就是相信和順從耶穌說話的人。「你們是世上的鹽和光」這是何等榮耀的屬靈身份,感謝讚美賜我們這樣身份的父 神和耶穌。
我們若擁有這樣的價值觀和屬靈身份,我們實際生活上應有怎樣的態度呢?若我們只有世上人相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絕不能成為這世上的鹽和光。我們要作世上的鹽和光,應該有跟這世界不一樣的價值觀和思想。主耶穌藉著本段經文,教導門徒身為天國百姓,我們應該擁有的生活態度和以甚麼為有福。
第一•虛心的人(3)。請看3節:「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耶穌和門徒上了山,祂就開口教訓他們。耶穌說第一個有福的人就是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虛心是怎樣的態度呢?英文是Poor in spirit,即是感到自己靈裡貧窮和缺乏。貧窮的人以生死的態度要脫離貧窮,擺脫因貧窮所受的許多苦。試想想因貧窮而受苦的人,想象一下非洲飢荒的小孩子,想想中國山區貧困的農村小孩,他們伸手出來要求食物的樣子;最近尼泊爾大地震,也有不少貧窮的人因失去家園,沒有食物和清潔的水身心受苦。不論如何貧窮的人都想盡方法要解決貧窮,他們求食物和金錢,若得到少少的幫助,內心就非常感激;貧窮能使人內心變謙卑。
耶穌為甚麼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呢?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意思天國要臨到虛心的人身上。耶穌來世上臨到虛心的人,有 神的國進入他們內心。 神的國臨到童女馬利亞,她唱詩歌讚美 神;「祂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1:52,53)。」人即使擁有很多,甚至得著全世界,但人若沒有天國,就失去一切,等如甚麼也沒有。相反,即使失去全世界,卻擁有天國,那人就是擁有了一切。 神臨到虛心的人,就是內心貧窮和謙卑的人, 神設立他們作神的百姓,得著天國才是真正有智慧和最幸福的人。
耶穌為何首先講虛心的人有福了呢?因為虛心的人所享受的福,就是以後一切要臨到的祝福的第一個關口,也是進入一切祝福的入門和第一級,也是進入天國的屬神的百姓首先經歷的內心態度。無論何人,若不虛心,就不能去到 神面前哀慟。不明白自己是何等的卑賤和內心謙卑之前,人不能溫柔地待人。自以為義的人,不能飢渴慕義,也不能感到自己是何等的貧窮和卑賤的人,也不能憐恤別人,虛心是進入一切屬靈祝福的起點和基礎。相反內心驕傲堵塞了得著一切祝福的門,神施恩給虛心的人,擊打內心驕傲的人。虛心的人,靈裡貧窮的人才是第一個進入天國寶庫的大門。
不過因為人的心十分奸惡,所以得著世上的祝福和安穩了之後,就容易陷入自滿和富足之中,內心變得富足就不尋求屬靈的事,也不追求基督的寶藏。這樣的人對自己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自己是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他們是得著世界,卻失去天國財寶和祝福的人。有時 神使我們人生遇上患難和困苦,也有試煉和逼迫臨到,叫我們富足的內心變成貧窮,好引領我們進入得著真正祝福的門前。那時我們本來安穩﹑自滿和富足的內心被破碎,再次謙卑下來,使我們來到天國的大門口;所以我們相信,使我們內心變得貧窮和謙卑的 神的主權和旨意。我們為此要感謝 神,因 神使我們在祂面前重新發現自己,以致在 神面前擁有虛心,得以站立得住承受天國之福。
第二•哀慟的人(4)。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之後得著祝福的是哀慟的人。請看4節:「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哀慟的人很憂愁和痛苦。有人因為不滿身處的環境和條件而憂愁,也有人因為失去了想得的追求和渴望而受苦哀愁,也有因為自尊受傷而憂愁流淚。最近馬來西亞沙巴神山地震,和中國長江東方明珠號翻沉,電視上常出現為失去家人,或所愛的父母而哀慟流淚的人的畫面。不過,耶穌在這裡所指的哀慟是為甚麼呢?這是因為明白了人的靈魂貧窮,卑賤和困苦而來的哀慟。知道自己的罪惡,因此從心底裡悔改而憂愁哀慟。
主耶穌說:「哀慟人有福了。」為甚麼哀慟的人有福了呢?「因為他們必得著安慰。」 神喜悅內心為罪哀慟的人,寬恕和赦免這樣的人一切的罪惡。 神的寬恕使我們脫離一切罪的重擔,除去我們一切的憂愁,賜給我們內心的平安,喜樂和生命;這樣才是真正的安慰。路18章裡有一個法利賽人,他非常驕傲地祈禱,同時有一個稅吏在祈禱,他不敢抬頭望天,只能捶胸哀慟祈禱:「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大衛因犯奸淫罪,為此流淚哀慟悔改,直到枕頭都濕透(詩51)。路7章裡出現一個很多罪的女人,她將香膏全傾倒於耶穌的腳上,又以眼淚洗耶穌的腳。眼淚的先知耶利米也為同胞的罪而哀慟(耶利米書9:1)。我們教會中許多姐妹牧者都在禱告中,為羊群的罪哀慟禱告 神。我都曾經同南韓的金大牧者一起祈禱,那時他都在禱告中,在 神面前哀慟流淚。耶穌說,為個人的罪,同胞的罪,羊群的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 神將一切天國的安慰和屬靈的安慰,賜給一切哀慟的人。
第三•溫柔的人(5)。請看5節:「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溫柔的人是怎樣的呢?曾經有弟兄姐妹向我說:「你講話都很溫柔啊!」這裡不是指一個人性格上的溫柔。溫柔是對 神的主權和帶領,沒有不平和埋怨,不與人爭競和頂撞,對所遇到的事忍耐和順服,專心事奉 神的人。雖然 神用祂的杖和鞭策勵溫柔的人,但他仍然不悖逆和頂撞 神,反而降卑自己去順從 神的旨意,也完全順從 神的說話。內心驕傲的人一開口就講,「 神啊!祢怎能這樣對待我?怎能帶領我成為現在的樣子?」發出不平﹑埋怨和抗議。內心溫柔的人不會這樣講,說話也不粗聲粗氣和不焦急。溫柔的人為了基督的名和榮耀,連自己當得的權利亦都放棄和向人讓步。溫柔的人是謙卑和忍耐的人。
約伯在一日之間突然失去一切的財產和兒女,甚至他從腳掌到頭頂都長滿了毒瘡,用瓦片刮自己的身體。那時,約伯的妻子充滿苦毒的口向他說:「你棄掉 神,死了吧(伯2:9下)!」但是約伯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伯1:21)。」這樣約伯在一切事上沒有犯罪,也沒有愚昧地向 神講埋怨的話。以撒住在腓利士人的地挖井,那時亞比米勒王的僕人和腓利士人奪去以撒的井,每一次以撒都沒有憑血氣與他們爭執,反而相信 神的應許而向他人讓步。約瑟因被親生哥哥出賣,成為了埃及人的奴僕,又被主人波提乏的妻子誣告而下監,他受盡了冤屈,但他沒有咬牙切齒,或心中常常想著要報仇雪恨,只相信 神叫萬事都互相效力,以謙卑忍耐等候主和服事眾人。我們的救主耶穌無向把祂釘在十字架上的眾人報復,也無咒詛眾人,反而在十字架上為他們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這就是溫柔的人。
溫柔的人得著怎樣的祝福呢?「他們必承受地土。」溫柔的人可以享受承受地土為基業。世上的人以說話大聲壓倒人,爭戰有力和聲勢強大的,可以得著地土。然而用這樣的方法得的世上基業,必定好似用砂建造的城一樣,很容易就倒塌。若以撒在所挖的井被人奪去之後,每次都同對方爭論搶回井,他可能可以保存著一兩個井,但留在他內心的只有與人爭執之後的怨恨和傷痕,也不能將美好的影響力帶給世界。不過當以撒溫柔忍耐到底的時候,他不單得著從 神由天而來傾倒的供應和祝福,他亦成為了真正的勝利者,仇敵都先來到以撒那裡,要和他立和平的約,以撒成為了迦南地真正的主人。「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第四•飢渴慕義的人(6)。請看6節:「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人的肉體最難忍受的兩個慾望是飢餓和乾渴,這兩樣代表著最大的慾望。若不能滿足這些慾望,人就感到極大的痛苦和很快崩潰。飢渴慕義的心,正代表著有這樣強烈的渴慕的心。真實又懇切渴慕義的人是真正有福的。這裡義是指著同 神有正確的關係,也代表著擁有耶穌基督聖潔的形象。人擁有逼切渴慕聖潔和想同 神擁有正確的關係,想達到耶穌基督聖潔的形象,這就是真正有福的人。為甚麼這樣懇切渴慕的人是有福的呢?因為他們必得飽足。世上人渴慕物質﹑享樂和人的愛,也渴慕世上的成就和成功,但物質﹑享樂﹑人的承認,異性的愛和成功,全都像海水一樣,喝了還要再渴,雖然追求得著,又再追求,這樣的乾渴不能滿足,滿足了一樣又有另一樣。人只能嘆息如同傳道書1:8節,「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但飢渴慕義的人對這一切沒有慾望,飢渴慕義的時候,對這世上一切的貪念消失了,靈魂載滿了聖潔的喜樂和屬靈的滿足,他形象上越來越似基督,屬靈上結滿了聖靈的果子。他們是真正蒙福的人。
我們看看馬太福音2章裡的東方博士,他們是真正飢渴慕義者,對人類的救恩者充滿了熱情,所以他們放下一切,長途拔涉,橫渡河流山崗,不辭勞苦來到猶大地,尋找人類的救恩者,公義的王嬰孩耶穌。當他們遇見聖潔公義的嬰孩耶穌之時,得著大大的喜樂(太2:10,11),他們因此經歷屬靈極大的飽足,這樣的飽足使他們打開最名貴的寶盒,把尊貴的禮物獻上給嬰孩耶穌。相反,耶路撒冷皇宮中的希律,只渴慕世上的權力和地位,殺了很多無辜的嬰孩,行許多不義之事。雖然他得到世上可享受的一切,但他靈裡不安,沒有一刻的平安。今日我們飢渴慕甚麼呢?是渴慕義呢?還是對慾望飢渴呢?對神的話飢渴呢?還是網絡上的飢渴呢?飢渴為了服事一個靈魂呢?還是為了世上得成就而飢渴呢?祈求 神賜給我們飢渴慕義和渴慕聖潔的心。
第五•憐恤人的人(7)。請看7節:「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憐恤是憐憫人的心,就是 神向罪人的心, 神憐憫因罪而滅亡的世人,差遣耶穌來世上,從走向滅亡中拯救我們出來。若沒有 神的憐恤,我們中間沒有一人能得拯救。我們如同耶穌的比喻中欠了一千萬銀子人(太18:23) ,這是天聞數字那樣龐大的數目,要工作十六萬年才能賺到這樣多的錢;我們得蒙憐恤赦免的罪就是這樣的多!我們蒙 神憐恤的人,也當憐恤別人。
憐恤人的人為何有福呢?「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我們憐恤別人之時,也從 神蒙憐恤。我們每天不討 神喜悅,反覆犯相同的罪惡過犯,惹 神震怒。我們今日都犯昨日所犯的罪,早上寫所感悔改,但下午又再犯相同的罪,這是因為人的軟弱,但 神卻不斷重覆憐恤我們。因 神憐恤我們的愛,我們現在才活著,基於我們明白了 神這樣憐恤我們,我們也要憐恤別人的過犯和軟弱。不憐恤人,反而帶著絕不能寬恕和憐憫人的內心,這樣其實對自己不好,受害的反而是自己,內心難以得著真正的平安,神的愛也不能存於這樣的人的內心,成為了自己關上去到天國的門的人。聖經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太9:13)。」雅各書2:13「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第六•清心的人(8)。請看8節:「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諺語有話「心如明鏡」意思是如同鏡一樣清潔和純淨的內心,如果鏡有污漬就算照也看不清,但鏡若清潔,就連眼內的微絲血管,或者毛孔那樣細小的都可以完全照見。內心清潔和單純的人,能夠看見屬靈的世界,也可以看見聖潔的 神。 神是聖潔的,所以內心因罪污穢的人, 神向他們掩面,但 神向內心清潔的人顯現。我們已經通過耶穌十字架的寶血,內心污穢的罪全潔淨了,就成為了清心的人,可以成為福的人看見 神的榮耀。然而,我們內心每日因接觸世界而被沾污,所以要去到十字架面前,通過主的寶血再次被洗潔淨,當我們在十字架面前缷下一切的罪擔,聖靈必賜我們清心,可以仰望 神的面。
第七•使人和睦的人(9)。請看9節「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使人和睦的人英文是Peace maker,意思是為了和平而盡力的人。人與 神之間因罪被隔絕了,一切人因為罪而伏在 神震怒的審判之下(羅3:19)。耶穌藉著自己的身體在十字架上成為了復和的祭物,成為了 神和人之間諦做和平的人。藉傳這位耶穌十字架的福音,解決人罪的問題,這樣的人就是使 神與人復和的人,這樣的人有福了。
不過撒旦從伊甸園開始,直到如今都在世上遍地遊行,傳播叫人不信﹑埋怨﹑不平等等有毒的說話,不單破壞人與 神之間的關係,也在人與人之間挑撥離間,使一切愛的關係破裂。這樣行破壞關係的事的人被稱為魔鬼的兒女,撒旦之手下的可怒之子。這樣耶穌稱在世上使人和睦的人為誰呢?「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 神將這個使人和睦的職份賜給我們,林前5:18,19「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
第八•為義受逼迫(10)。請看10節:「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耶穌最後講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這指著按耶穌的教訓過生活的人,他們是為耶穌的福音受逼迫。我們身為耶穌的門徒,明確按耶穌的教訓生活,為何要受世界的逼迫呢?因為耶穌的教訓跟世上的不一樣,信徒不屬於這世界,是屬於基督,因此不再跟隨世上罪惡的價值觀生活,按基督的教訓而生活。我們跟隨耶穌的教訓過敬虔的生活,那些人因耶穌的教訓感到自己被定罪,所以逼迫信徒。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後書3:12節說:「不但如此,凡立志在耶穌基督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我們因為照 神的說話行義和生活,為此受逼迫之時不用害怕,反而知道這樣是蒙福的人,因為天國是屬於這樣的人。
請看11,12節:「11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12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這裡耶穌俱體地講門徒按照八福的態度生活,實際上是如何。按照 神的話生活和傳揚耶穌的福音,不單只肉體上受逼迫,就是言語和精神上也要受逼迫,那時我們不要為此難過,應該想到我們因耶穌而受辱罵,就當歡喜快樂,這是何等的榮耀哩!因為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並且可以進入我們屬靈前輩和先知們所受的一樣的榮耀的水平。
從以上的八福來看,這是我們身為天國公民擁有的品格,也是耶穌的品格。這世上的人以外在的條件,擁有多少為有福,但耶穌以與 神有怎樣正確的關係,擁有怎樣的內心和成為怎樣的人為有福。雖然我們在世上沒有外在崇高的身份和地位,也沒有很多的財物,但我們內心享受著八福而活,這是何等蒙福的人哩!這是世上最蒙福的人。我們的耶穌才是擁有八福品格最幸福的代表,我們比較自己同八福中所講的品格時,即使有許多不足,但因聖靈的幫助,我們必定漸漸成長擁有八福完美的品格;最後進入天國之時,我們裡面必完全擁有八福。
請看13-16節;耶穌講信徒應該擁有除了以上的八福完美品格之外,在世上也應有怎樣蒙福的職份和角色呢?
第一•你們是世上的鹽(13)。請看13節:「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鹽的功用是防腐和調味,本來無味道的食物,只要加入少少鹽就變得有味道。我煮湯時都不加鹽的,女兒卻說沒有味道。於是我叫她們自己加少少鹽入湯中,她們就說:「嘩!真的很美味!」鹽亦能防腐,容易敗壞的只要加入鹽,就有防腐的作用,使食物保持新鮮。耶穌稱信徒為世上的鹽,因為世界被罪污染敗壞了,不用多說都知道,這世界何等敗壞,每日每分每秒都有壞事發生,這世上防止敗壞和調味的,就是信徒的職份。鹽為了調味和防腐,必須溶化浸入,同樣信徒通過暗中犧牲自己的生活,防止了世界的敗壞,又使無味的世界變得美好。
然而,萬一鹽失去了味,就成為無用,被人丟棄和踐踏了。因此信徒若同世界妥協,就失去了當有的作用,被不信的人踐踏。信徒要過同世界不同,像鹽有鹹味的生活,要擁有同世界分別出來,行義和犧牲捨己的生活。羅12:2「不要效法這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第二•你們是世上的光(14,15)。請看14,15節:「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耶穌說門徒是「光」,光的角色是要照亮世界。世界十分黑暗,充滿混亂的價值觀和罪的黑暗;這樣的世界需要光。耶穌強調說「你們」是世上的光,意思是防止世界衰敗,照亮世上黑暗的只有門徒;只有信徒才能承擔這職份,信徒要以光照亮世界。
信徒如何以光照亮這黑暗的世界呢?請看16節:「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我們已經從主耶穌得著生命的光,所以不要將光收藏,乃是要傳揚耶穌的光。耶穌的光通過信徒發出來照亮世界,這世上坐在黑暗中的和在黑暗道路上徬徨的靈魂可以藉著光看見,開始跟從耶穌。通過我們光明的生活和好行為,使光照亮世界。當我們擁有耶穌所教訓,蒙福的人的價值和生活態度,我們就可以承擔作光照亮世界的角色。
總括來講,主盼望我們作門徒,成為世上的鹽和光,為此我們要擁有八福的內心,作鹽和光將美好的影響力帶給全世界。由此可見主耶穌對我們的盼望非常崇高和聖潔,我們的信仰生活和信心產生化學作用,使我們可以竭力作世上的鹽和光。感謝 神呼召我們,使我們可以成為世上的鹽和光,寶貴使用我們在祂的救贖工作上。祈求主幫助我們深深迎接主耶穌的盼望,活出八福的形象和態度,成為世上的鹽和光,將榮耀歸給 神。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
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