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

2013年 Nov 24日

創世記 18:1-19:38

信息

2013年 創世記 第13課                                                         11月24日(第Ⅱ部信息)

經文 / 創世記 18:1-19:38
金句 / 創世記 18:18

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

「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


在本段經文裏,我們看見屬靈更趨成熟的亞伯拉罕,擁有多國之父的形像,熱心服事路過的客旅,為將要滅亡的所多瑪城不放棄地作中保禱告。神呼召亞伯拉罕,計劃通過他建立強大的國。這國與世上的國度不同,是公義、敬畏神的強大國度。在今天這國仍然屹立和擴張。祈求主通過今天經文,我們能迎接神的旨意,我們必要成為強大的國。

Ⅰ‧亞伯拉罕接待客旅 (18章)

請看第1節。當時亞伯拉罕年近百歲,在一天日頭正熱時,他坐在帳棚門口。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裏,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這是歷史性時刻,卻沒有人知道。耶和華神與兩個人在日頭正熱出現,這讓我們想到來到敘加城見撒瑪利亞婦人的耶穌也因走路困乏。當時並沒有冷氣,亞伯拉罕感到很熱,所以到帳棚門口坐下吹吹風。那時,他舉目觀看有三個因走路困乏客旅前來,就起來跑去迎接他們。亞伯拉罕見這三個人不同,渴望與他們相交,就俯伏在地,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容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我再拿一點餅來,你們可以加添心力,然後往前去。你們既到僕人這裏來,理當如此。」他們接受亞伯接罕的提議,「就照你說的行吧!」

亞伯拉罕怎樣接待他們呢?請看第6-8節。「亞伯拉罕急忙進帳棚見撒拉說:“你速速拿三細亞細麵調和做餅。”」為了接待客旅,亞伯拉罕不惜功本。三細亞麵粉足夠100個人用的分量。隨後,亞伯拉罕又跑到牛群那裏,牽了一隻又嫩又好的牛犢來,交給僕人,僕人急忙預備好了。亞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並預備好的安格斯牛扒,擺在他們面前,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他們就吃了。受接待的三人中的一位是神,另外兩位是天使。亞伯拉罕並不知道是神和天使而熱切接待,所以聖經提醒我們效法亞伯拉罕說,「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來13:1,2) 這次神前來的目的是要確定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滿盈,以沉重的步伐來到,但經亞伯拉罕的服事而感暢快,就再次應許撒拉必要生一個兒子,「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裏,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撒拉在那人後邊的帳棚門口也聽見了這話。亞伯拉罕和撒拉年紀老邁,撒拉的月經已斷絕了。因而撒拉說自己已衰敗,亞伯拉罕也年紀老邁,豈能有這喜事呢?撒拉感到多年來等候生子之事是徒然,她因為沒有兒子,失去人生的樂趣。當神指出她的暗笑時,「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到了日期,明年這時候,我必回到你這裏,撒拉必生一個兒子。」撒拉因驚訝和害怕心中所想的皆為神知道,因而立時說:「我沒有笑。」神回答說:“不然,你實在笑了。”有時我們信仰生活失去盼望和感到無奈,即使在神的應許前,也心想:「豈能有這喜事呢。」耶和華是全能的神,並沒有限制。當我們相信神的說話,持守著信心到底,在神的時候,得著神所應許的撒拉一同喜笑。

請看第16-17節。三人就從那裏起行,向所多瑪觀看,亞伯拉罕也與他們同行,要送他們一程。那時,神對亞伯拉罕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這是驚人的說話,就是神承認亞伯拉罕為知心密友,與亞伯拉罕之間沒有秘密。為何亞伯拉罕能成為神的朋友呢?這是因亞伯拉罕多年不變地順從神,與神同行的結果。在過往二十多年裏,無論遇上怎樣的事,屬靈上遇強風大雨,在憂愁之時,亞伯拉罕選擇敬畏神,與神同行。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亞伯拉罕長久地與神相交,認識神的生活之中,曉得神是信實的,亞伯拉罕也順從神的吩咐而行,漸漸成長為神的朋友。正如,在新約中耶穌視一直與他磨難的門徒為朋友,「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15:15)

神告訴亞伯拉罕甚麼呢?請看第18-19節,「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強大的國“great and powerful nation”。這是神從起初揀選和呼召亞伯拉罕的目的和盼望,為此神一直引領和訓練他。在1963年馬丁路德金牧師,在林肯紀念館的著名演講“I have a dream”。他的夢想是要建立一個,沒有膚色和種族的區別,白人和黑人能共同生活的國度。最終他的夢想也實現了,民權法案的定立消除了種族隔離政策,在2009年有第一位的非洲裔美國人作總統。然而,這樣的強國也有許多的不義暗藏著,軍火商與政府勾結大量售賣軍火以圖利,士兵殘忍無道地欺凌阿富汗平民。近年我們因中國經濟急速發展,談論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但也有人指欠缺道德、法律不健全、不公義的事,要成為強國還有一段很大距離。世人所期盼的強國不是人口眾多,地土廣濶的國度,也非擁有強大武器,弱肉強食地奪走別人幸福財富的國度。強大的國仍是在人類歷史作出美好貢獻,重視人的生命,並受到各國尊重,向弱國施與援助,帶給別人幸福,為後世存留夢想和盼望。歷史上的巴比倫國、瑪代波斯、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凱撒的羅馬帝國,中國的秦朝、漢朝、唐朝也非真正強國。這真正強大的國直等到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來臨而成就。但以理先知曾向第一位世界強國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解夢,有關這強大的基督國度來臨,「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 神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你既看見非人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從山而出,打碎金、銀、銅、鐵、泥,那就是至大的 神把後來必有的事給王指明。這夢準是這樣,這講解也是確實的。」(但2:44,45) 這基督的國度,是通過神所揀選的一個人亞伯拉罕而開展、建立,擴張,打碎和吞滅其他不義的國。這國是遵守神的道,秉公行義,將神的道教訓後裔,彰顯神真理、法度和公義的國度。這就是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

通過創世紀,我們看見信心祖宗亞伯拉罕從開首並非完美無過,也有許多軟弱和過犯,被自己的人生問題捆綁。但神為自己的名,親自引領亞伯拉罕,成就這救贖人類的應許,「我必叫你成為大國」,「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我們蒙神呼召的人,也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被神揀選建立擴張這國度。雖然我們各人有自身的問題、罪的問題,在校園傳福音叫人歸向神並不容易。但我們要知道這工作非人手所做的,而是神的工作。呼召我們的神,必成就通過我們建立基督強大的國。所以,使徒保羅如此確信和感恩,「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弗3:21,22) 當我們思想神,將盼望放在神,我們能相信在2041年,神親自成就差派十萬位宣教士,擴張祭司的國度。神也通過香港中心開拓香港八所大學,並中國超過1200所大學。今天神也向我們各人說,「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祈求神幫助我們在基督耶穌裏迎接這盼望,繼續讓神栽培和塑造我們。

神對所多瑪和蛾摩拉有何計劃呢?請看第20-21節,多瑪和蛾摩拉本來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是蒙福和充滿可能性成為強大國之地。但那地的人不承認耶和華神,只享受肉體的享樂,因而墮落,惡滿貫盈。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神。神前來親自確認他們罪惡的程度,決定審判與否。亞伯拉罕聽見這話,並沒有因事不關己而回去休息,他仍然站在耶和華面前,這表示亞伯拉罕要為所多瑪城代求。亞伯拉罕清楚知道所多瑪的罪惡,不能逃避神公義的審判,但他以神的公義,不能濫殺無辜而作出中保禱告,「假若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那地方嗎?不為城裏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嗎?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你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嗎?”」神聽見亞伯拉罕的禱告回答說,「我若在所多瑪城裏見有五十個義人,我就為他們的緣故饒恕那地方的眾人。」亞伯拉罕又再禱告說:「我雖然是灰塵,還敢對主說話。假若這五十個義人短了五個,你就因為短了五個毀滅全城嗎?」神回答他說:「我在那裏若見有四十五個,也不毀滅那城。」亞伯拉罕又說:「假若在那裏見有四十個怎麼樣呢?」他說:「為這四十個的緣故,我也不做這事。」亞伯拉罕也感到再難以啟齒說:「求主不要動怒,容我說,假若在那裏見有三十個怎麼樣呢?」他說:「我在那裏若見有三十個,我也不做這事。」亞伯拉罕說:「我還敢對主說話,假若在那裏見有二十個怎麼樣呢?」他說:「為這二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亞伯拉罕再一次、再一次厚著面皮說:「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裏見有十個呢?」他說:「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亞伯拉罕不放棄地求神減低不審判所多瑪城的標準,從義人數目50, 45, 40, 30, 20, 10。這裏我們學習亞伯拉罕多國之父的牧者心腸,為到將要被滅的所多瑪城得拯救而懇切不住地祈求。通過神應許亞伯拉罕的禱告,顯出世界雖然罪惡甚重,但因義人,有愛神、敬畏神的人,見證神的義人在上時,世界仍有盼望。義人是家庭、社會和國家的盼望。神在所多瑪城尋求義人,並不是尋找有財富的、知識的、有地位、美貌的,卻重視義人比科學家、音樂家、專才更寶貴。義人是神眼看為重,義人是世上的鹽和光,比堅固城牆更有能力的盾牌。「你們當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跑來跑去,在寬闊處尋找,看看有一人行公義、求誠實沒有?若有,我就赦免這城。」(耶5:1) 即使在罪惡的耶路撒冷城,如果有一個行公義、求誠實,這城還有盼望。神多麼看重一個義人。雖然願意悔改的人不多,但我們要禱告這時代興起一個敬畏神、秉公行義的後代,因一個義人這世界仍有盼望。

Ⅱ‧所多瑪的滅亡 (19章)

創世紀筆者在18章裏記載了亞伯拉罕接待客旅,在19章記載羅得接待客旅作對比。請看第1-3節,「那兩個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瑪。羅得正坐在所多瑪城門口,看見他們,就起來迎接,臉伏於地下拜,說:“我主啊,請你們到僕人家裏洗洗腳,住一夜,清早起來再走。”他們說:“不!我們要在街上過夜。”羅得切切地請他們,他們這才進去到他屋裏。羅得為他們預備筵席,烤無酵餅,他們就吃了。」看來羅得也好像亞伯拉罕那樣接待客旅,但當中有何分別?亞伯拉罕與妻子撒拉和僕人一同接待,羅得的妻子卻不見踪影。亞伯拉罕宰了最好的肥牛犢、又拿剛造好熱哄哄的餅,奶和奶油來接待,羅得卻以又乾又硬的無酵餅,即食麵的筵席來接待。在物質豐足的所多瑪城,羅得雖然成為富有的人,但內心很吝嗇,又如同無味道又乾又硬的無酵餅。天使在羅得家裏吃了無酵餅打算要休息時,屋外傳來騷動的聲音。所多瑪城裏各處的人,連老帶少,都來圍住那房子,呼喊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裏來的人在哪裏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任我們所為」意為發生性行為。這表示所多瑪城連老帶少在性道德的墮落,罪惡滿盈,沒有半點羞恥感。羅得出來,把門關上,不願天使聽到他們的對話。他到眾人那裏,說:「眾弟兄,請你們不要做這惡事。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任憑你們的心願而行,只是這兩個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們做甚麼。」強暴的所多瑪人卻這樣回答:「退去吧!”又說:“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天使伸出手來,將羅得拉進屋去,把門關上,並且使門外的人,無論老少,眼都昏迷;他們摸來摸去,總尋不著房門。

天使警告羅得甚麼呢?請看第12-13節,「你這裏還有甚麼人嗎?無論是女婿,是兒女和這城中一切屬你的人,你都要將他們從這地方帶出去。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因為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耶和華差我們來,要毀滅這地方。」神盼望通過羅得將對所多瑪城審判和救恩的信息傳給屬羅得的人。羅得就出去,告訴娶了他女婿們或作男朋友,說:「你們起來離開這地方,因為耶和華要毀滅這城。」但女婿們卻有何反應呢?女婿們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14)。他們以神的審判為戲笑的,無可能發生的。

天明了,天使催逼羅得說:「起來!帶著你的妻子和你在這裏的兩個女兒出去,免得你因這城裏的罪惡同被剿滅。」羅得昨晚將審判的信息傳給女婿們,為何他自己又遲延不走?首先,羅得雖然傳審判的信息,但心中懷疑和不信審判的確實性。其次,羅得雖然害怕將要來的審判,但被世俗的事情所捆綁著不能離開。當人被罪惡捆綁時,好像染上了毒癮,雖然知道要脫離,過程並不容易。同樣,有時我們聖經聽見聖靈催速我們悔改的聲音,但我們卻遲延不走。有人計劃畢業後才悔改歸主,有的計劃有穩定生活先才作門徒,等兒女長大後才跟從神,等到年紀大無盼望才悔改。遲延不走卻使我們陷入失去救恩的危險中。遲延不走是撒但的陷阱,是溫水煮蛙的策略,使人最終落入滅亡的光景中。惟有信心才有力量使我們作出決志和行動。信心是從與主相交,聽主的話語而來。我們若不側耳細聽神的話,卻只聽世界的信心時,就會失去信心,變成不信,越來越糟榚。所以我們要過親近主話語,使我們有能力悔改和遠離罪惡,從罪惡的泥濘中逃脫。

天使怎樣幫助身陷泥濘的羅得呢?請看第16,17節,「二人因為耶和華憐恤羅得,就拉著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並他兩個女兒的手,把他們領出來,安置在城外;」兩個天使拉著羅得和她妻子,並她兩個女兒的手。這裏告訴作福音僕人的,對遲延不走的人所顯出的愛心。雖然羅得遲延不走,但天使並沒有留下他們,卻以勉強人的愛拉著他們的手出來。羅得年青時作出錯誤的選擇,離開應許之地,住在所多瑪城,盼望能過持守信仰。但他在所多瑪城罪的引誘中,不但不能保守自己,也沒有任何影響力帶給妻子和女兒。他外在雖有信徒的樣子,靈魂卻因世俗的酵而患病,被所多瑪城的罪惡深深捆綁。天使拉他的手,領他出來,是因為神憐恤,施恩與他。

兩個天使拉羅得的一家從城裏領他們出來後,就說:「逃命吧!不可回頭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滅。」「回頭看」是對所離開的世界有所留戀。我們從罪惡滅亡城中逃出來,必須立刻向著救恩的山上逃跑,並持之而行。如果回頭看,遲延不走,就會失去救恩,一同被剿滅。羅得懇求甚麼呢?「我主啊,不要如此!你僕人已經在你眼前蒙恩,你又向我顯出莫大的慈愛,救我的性命,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這災禍臨到我,我便死了。」羅得的信仰價值觀是追求容易和不願受苦,就回答說不能逃到山上,卻要到又近又易的瑣珥城。神再次憐恤他:「這事我也應允你,我不傾覆你所說的這城。你要速速地逃到那城,因為你還沒有到那裏,我不能做甚麼。」這裏看見,亞伯拉罕成為偉大的多國之父,為所多瑪城滅亡的人代禱;羅得卻成為悲慘逃命的人,為自己僅僅得救而祈求。

羅得逃到瑣珥後,耶和華怎樣毀滅所多瑪城呢?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裏,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裏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公元後79年意大利龐貝城附近的火山爆發,在一日之間華麗的大城被毀,二千多人成為化石。這使我們能推想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結局。神的審判是可怕的,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裏降下來,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裏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嗤笑神審判為戲言的羅得女婿們,與罪惡滿盈的所多瑪城一同被毀滅。他們以為神的審判沒有即時出現,就以神的審判為戲言。即使神的審判遲延,但到了時候,必定來臨。人若沒有把握機會悔改就必因自己的罪滅亡。其實,在這硫磺的審判前,神藉基大老瑪同盟軍的擄掠,嚴厲地警告所多瑪和蛾摩拉,從罪惡中甦醒和悔改。然而,他們以為這是偶然的不幸,問題一過就故態復萌,繼續行走罪惡之路。羅得也沒有歸回應許之地,與亞伯拉罕一同等候神的應許。在多次給予悔改機會和警告後,神最終才作出毀滅這城的決定,以儆後世。

被天使勉強拉出來的羅得之妻如何?請看第26節,「羅得的妻子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她的不信生出不順從,逃走之時在神與世界之間掙扎。雖然她的肉體離開所多瑪城,內心卻愛戀著所多瑪城,所留下的豪華住宅、鑽戒、珍珠頸鏈、股票。她因對這些留戀而不能不回頭,結果正如天使的警告,她成為了一根鹽柱。在新約時代耶穌也這樣警告我們:「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路17:32) 「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裏就不喜歡他。”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來10:38,39) 神並不喜悅我們退後和沉淪,我們倒要向神救恩的山作標竿奔跑。神的審判雖然還末到,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我們不要以神的慈悲為戲言,以致滅亡。

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到了他從前站在耶和華面前的地方,向所多瑪和蛾摩拉與平原的全地觀看,不料,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為何神在傾覆之中領羅得出來呢?請看第29節,「當 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他記念亞伯拉罕,正在傾覆羅得所住之城的時候,就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所多瑪城連十個義人也沒有必須受審判。神打發羅得出來是因為神悅納亞伯拉罕的中保禱告。這裏我們學習信心的中保禱告的重要性。即使亞伯拉罕的勸戒也不能說服羅得出來,但亞伯拉罕所能做到的是,俯伏在神寶座前為羅得作中保禱告。神悅納亞伯拉罕的禱告而拯救了羅得。

在第30-38節裏有關羅得最後的記載。後來羅得又害怕住在瑣珥,就帶著兩個女兒到了山上。可是他的兩個女兒行了非常可怕和羞恥的事。她們因知道沒有盼望得著丈夫,但為了得後裔,就使父親醉酒,輪流與父親同房而得孩子,摩押和亞捫的始祖。羅得女兒的價值觀是從所多瑪城中所玷染來。摩押和亞捫人成為神百姓的仇敵,在歷史上也因罪惡被神所滅沒。

神神呼召亞伯拉罕作多國祝福的源頭,通過他建立公義的國度,粉碎吞滅世上不義的國度。神也盼望通過我們建立這強大的國,遵守耶和華的道,秉公行義,將神的道教訓後裔。祈求主幫助我們能迎接神的盼望生活,成為多國之父接待客旅,為罪惡和滅亡的世界作中保禱告。神成就使用我們服事香港八所大學,以及中國超過1200所大學,建立基督強大的國度。我們每一個也成為信心亞伯拉罕,萬國因著我們對神的信心得祝福。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