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馬可福音 第21課 七月二十一日(第Ⅱ部信息)
經文 / 馬可福音 14:32-72
金句 / 馬可福音14:36
「他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
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在逾越節的晚餐中,耶穌宣告要為全人類流立約的血,顯出耶穌無限的愛和犧牲。現在耶穌準備親自在十字架上蒙受羞恥、痛苦和死亡,為此他在客西馬尼作出了禱告的準備。耶穌通過客西馬尼的禱告,順從了神的旨意,決定走苦難之路。
聖經中告訴我們,改變人類歷史的事件有兩件:首先是亞當的犯罪,然後,第二個亞當在十字架上代贖人的罪。首先的亞當因為驕傲,想與神同等,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第二個亞當,就是耶穌,他身為神的兒子,在十字架苦難前,作出絕對順從神旨意的禱告,成就了人類的救贖。客西馬尼的禱告是人類拯救史上重要的轉捩點。祈求神通過今日的信息,幫助我們學習耶穌的禱告,得著尋找神的旨意和絕對順服的信心,從而克服我們軟弱的人性,掌握得勝的秘訣。
在逾越節的晚餐之後,耶穌為禱告到了客西馬尼園。客西馬尼的意思,是打碎橄欖,榨出橄欖油的意思。耶穌在這裏榨碎自己的身體成為血汗,以這樣懇切的態度禱告。
這不是血氣的爭戰,耶穌來到客西馬尼園子,是進行了屬靈上的爭戰。
請看第32節下: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坐在這裏,等我禱告。
面對迫近的十字架,耶穌沒有被屬人的思想綑綁,他盼望一切的問題,都帶到神面前,以禱告解決。
我們在艱難的辛苦的時候,會陷入苦惱中,都會想尋找解脫痛苦的方法。有人大吃大喝,麻醉自己,然後睡覺;另外,有人走去旺角或銅鑼灣街頭熱鬧的地方周圍流浪;這方法可能有用,所以,有人什至坐飛機去世界的另一個城巿冷靜一下。但是,真正的信徒,在遇到試煉的時候,是要去到神面前跪低禱告,以禱告將一切的問題向神申訴,直至得著神的引領。
耶穌托付門徒之後,便帶着彼得、雅各、約翰同去禱告。這時,耶穌驚恐起來,極其難過。他的心好像忽然碎裂,請一起讀第34節:對他們說,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裏,等候儆醒。
耶穌告訴三位首席門徒,他的心極之憂傷,到了要死的地步。耶穌從來沒有顯出這樣軟弱的模樣。過去,耶穌責備門徒在加利利對大浪和狂風的恐懼說:“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可4:40)他還說:“你們當信服神。”(可11:22)但是現在他卻驚恐、苦惱、悲傷。耶穌一直向門徒預言,自己要受苦,被釘十字架,受死,彼得抗議的時候,他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之後,耶穌一有機會,就重復教訓他們關於人子受苦受死的事,但是,現在十字架來到目前之時,他心裏極其憂傷,感到十字架太沉重。耶穌的恐懼,並不是單單因為肉體上要受到痛苦;耶穌清楚知道,他的痛苦是由於人類的罪,神的震怒是何等徹底和可怕呢?所以,當他想起,要獨自背起全人類罪的擔子,受神的咒詛,被高高地掛在十字架上時,內心生出無法克制的驚恐。
耶穌將自己這樣的軟弱的問題告訴門徒,對他們說,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裏,等候儆醒。耶穌托付他們代禱,這是耶穌的盼望,盼望他們儆醒禱告,參與他的苦難,參與十字架的榮耀。耶穌謙遜地邀請門徒為自己作中保的禱告,為我們作出了患難之時,如何進行屬
靈的爭戰的好榜樣。
請看第35節上:耶穌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他稍往前走的意思,是單獨站在神面前的意思,俯伏在地是為了順服神的旨意懇切禱告的態度。
耶穌俯伏在地,這是絕對服從神的意思。耶穌一開始就想絕對服從神,表示敬畏的心。
那麼耶穌禱告什麼呢?請看35下,
耶穌說:“倘若可行,便叫那時候過去。”
“那時候”是耶穌負十字架的時候。可能的話,耶穌想避免十字架的痛苦。
從禱告的內容,我們學習到首先將自己的心率直地告訴神。大衛的詩篇,常常率直地告訴神 內心的痛苦:
詩6:2耶和華阿,求你可憐我,因為我軟弱。耶和華阿,求你醫治我,因為我的骨頭發戰。
詩38:8 我被壓傷,身體疲倦,因心裏不安,我就唉哼。
然後耶穌怎樣稱呼神呢?他說:阿爸,父啊!
平時我們在家只要稱呼一句阿爸,甚至說一句老竇,就足以表達對父親愛的關係,而小孩子喊一聲爹D可能更親切些!耶穌悲慘和徹底地被撕裂受死的一刻,沒有懷疑父神的愛。他更親切地呼喊,阿爸,老竇,爹D,表達出他對神沒有絲毫的懷疑。我們經歷小小辛苦都懷疑神的愛,說:你為什麼只是對我才給予,要承受這樣的痛苦呢?如此不接受神的主權。但是,耶穌不管在什麼環境中也沒有懷疑神。
繼而,耶穌說什麼呢?請一起讀第36節:
“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這裏的杯是十字架苦難的杯,受神的咒詛,擔當我們罪的苦難和死亡的杯。耶穌倒空了自己的杯,讓神傾滿以基督身份應當飲的死亡。耶穌一直知道這杯,但是,到了真的要飲時,感到極其難過,他不想三十三歲英年早逝,屬人的想法,都想多活幾年去幫門徒。所以,耶穌禱告:可以的話,將這杯撤去。
耶穌沒有隱瞞自己的意思,他也有自己的意思。難道全能的神還有什麼事不能做嗎?聽了愛子的禱告,其實都可以想下,為了拯救人類,不是有其他可行的方法嗎?何必偏偏是要耶穌飲盡這苦難的杯呢?
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受苦的,都想沒有苦難而得到榮耀。耶穌面對要飲苦難和死亡苦杯的時候,都感到極其憂傷,難過。
大部份人,面對同樣的事,都想選擇更容易的路。無論誰,都想過更舒適的生活:牧者想不用傳福音,都有乖乖聽話的羔羊查經,又想不用費心栽培,羔羊都可以有力地成長為門徒;正在受訓練的門徒,想不用默想說話寫所感都可以進入水深,領受恩典;一般學生,想不用溫書都可以文憑試攞到5**的成績;我們在生活中,盼望周圍的人明白我的心,服侍我,安慰我;盼望是容易的,但是,世上有這般容易成就的事嗎?當然有的,但是,這樣不勞而獲得著的榮耀,容易消失,無論美國、韓國和香港,中六合彩的人,結果大部份淪落到比中獎之前更差的境況。
耶穌雖然已到了快死的地步,但他進一步地禱告,尋找並順從神的旨意,耶穌禱告說:“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然而(but)”是偉大的轉捩點,這是從自己的意思轉到去神的意思,先否定自己的意思,進而尋找神的意思,順從神的旨意。耶穌客西馬尼的禱告,不是為躲避十字架的禱告,反而,是為了積極地承擔掙扎的禱告。耶穌客西馬尼的禱告,對自己:NO,對神的意思:YES。我們的血,有來自亞當的驕傲,每天實際生活中看到,時時刻刻想按照自己的意思行,滿足自己的情緒慾望;但是,耶穌挪開了自己的意思,不但加以否定,還俯伏在神的旨意下。
背十字架不是血氣的事,遠離十字架時,可以很勇敢地承諾背負。曾經我們都年輕過,曾經我們都勇敢地承諾承擔,以為輕易,以為隨時一套衫,一對鞋,加上一張機票,就可以作宣教士;又以為只要憑信心,同邊個都可以建立信心家庭;若然一切都沒有撒但的工作,一邊讀博士,一邊承擔使命,全center的人都可以很輕鬆地做到,而且興起門徒簡直易過吃飯。
初生之犢不畏虎,曾經我們有人藐視吃力地背負十字架的前輩。但是,當這一切十字架,具體地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想法和心情完全不同了。
我們也會陷入憂愁難過之中,於是有人禁食禱告,甚至通宵禱告,又以眼淚掙扎捨己。這個時候,是我們應當效法耶穌客西馬尼禱告的時候了。如何禱告呢?是不是遏制自己屬人的盼望,以律法的心形式化地禱告?不是的,我們要真實地將自己的意思告訴神,然後禱告神,尋找神的意思,順服神的旨意。
阿爸,父啊!我作為牧者的生活太辛苦了,可以的話,將這杯撤開,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阿爸,父啊!我不想做牧者,開拓工作太辛苦了,世間的工作已經很沉重,我不想背這十字架了,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阿爸,父啊!我有小朋友病了,照顧他們的時間也不足夠了,實在不能承擔照顧羊群的使命,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如此真實地向神訴說。我們若以律法的心和義務的感情,不能背起十字架,神也不願意我們這樣承擔使命,所以,我們將自己真實的心思告訴神,然後,要求神的旨意,那時,神要引領我們。
大部份人,將自己的心思意念高舉,比神的意思還要高,所以,禱告說,不要從神的意思,只要從我的意思;或者創意地說,既要從你的意思,也要從我的意思。但是,自己的意思沒有得應允,就懷疑神的愛。
我們生活世上,居住地上,有許多事情都想按著自己的意思做。按照自己的意思行,感到內心如意,人生好爽,有成功感,有價值和意義。統計告訴我們,順著自己意思生活的人較長命。但是人生不是如此,所謂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豈能盡如人意呢?人生根本就不是按自己意思可以生活的。
聖經告訴我們,摩西、若瑟、大衛、使徒保羅、耶穌,都有不如意的經歷;結果都發現,神的盼望比我們的盼望又大又好。所以,我們有智慧地禱告,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從父的意思。我們的盼望和意思是狹窄的,而神的旨意是寬廣偉大的。以賽亞先知說:“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8-9)即使自己的意思好重要,我們也要否認自己,要為了成就神的旨意而懇切地禱告。
我們否定自己的意思,積極地順從神的旨意的時候,便曉得驚人的屬靈世界的奧秘,我們成長為被神使用屬靈的人。
聖經裏出現過很多當期時否定自己,但其實是得勝的禱告,例如使徒保羅,因為他的身體患上痛苦的疾病,他三次懇切地呼求神,但是神不聽他禱告,最後他否定自己意思,以客西馬尼園子的禱告作榜樣,便曉得驚人的真理:
林後12:9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3:4 他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卻因 神的大能,仍然活着。我們也是這樣同他軟弱,但因 神向你們所顯的大能,也必與他同活。
保羅發現,耶穌基督因客西馬尼的禱告,得到神以復活為應允;保羅為此否定了自己得醫治的禱告,於是,神的恩典,賜給他世界宣教事工上服侍的能力。
主的旨意,比我們的意思更加廣大,成熟的禱告,就是神國的禱告,當中就是不斷流出汗珠認信,要成就神的旨意。我的意思算是什麼?人生不是任我按著自己的意思行的,神的意思比我的意思更好,神愛我,神認識我,明白我,神知道什麼道路給我是最好的,神願意與我同工。為了與神同行,要禱告,捨己地行走得生命的道路。
所以,為了我們的信心成長,成為被神使用的人,必定要效法耶穌客西馬尼的禱告,將自己的意思,順服在神的意思之下。耶穌禱告完了,返來見到門徒睡覺,便勸勉彼得說:西門、你睡覺麼。不能儆醒片時麼。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說了之後,耶穌再以同樣的說話禱告,耶穌的禱告雖然很細聲,但是,腰都斷了一樣的懇切。耶穌再來,見到門徒睡覺,因為他們的眼簾極其困倦,他們不知如何說才能回答,耶穌讓他們留在那裏,便再去禱告。耶穌的禱告更加懇切,他在禱告當中,得著更深的確信,所以,第三次回來,充滿得勝的說: 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罷,夠了,時候到了,看哪,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裏了。起來,我們走罷。看哪,那賣我的人近了。
耶穌的禱告,開始的時候,極其難過,但是,禱告當中得著承擔苦難的力量,得著順從神的旨意到死為止的力量。耶穌禱告到內心梗塞的地方,變成通達為止。聖靈代我們按神的旨意,嘆息地禱告,所以,何等辛苦,無力,我們都要禱告,禱告的時候,得著神的幫助;
禱告可以好似重音樂一樣強烈而急促,亦可以好像古典音樂一樣輕柔而餘音嫋嫋。細聲的禱告都有力,神聽我們,無論大聲呼求,抑或細聲唉哼的禱告,神都很敏感地接聽。我們需要禱告的訓練,耶穌每天清早按著習慣如常起來禱告,但以理一天三次獻上感謝禱告,這樣日常禱告的生活,做成屬靈的飢肉,叫我們突破苦難。信實地禱告的時候,無論跌進怎樣的低谷,都得著飛翔的恩典。就如若瑟從囚奴躍升成為宰相,但以理從獅子坑高升成為總理。
不可放棄如常禱告的生活。我們在艱難之時,默默等候神恩典禱告之時,主將新心賜給我們,將盼望賜給我們。
Ⅱ‧耶穌在公會受審(43-72)
請看第43節:
耶穌說話的時候,十二個門徒之中的加略人猶大,來了、並有許多人帶着刀棒、從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那裏與他同來。
猶大以已經約定的暗號來到耶穌面前,說拉比,然後便與他親嘴。其實親嘴意味著愛和信任,但是,對猶大來說這是背叛的親嘴。
那時候站在旁邊的人做了什麼血氣的事呢? 14:47 旁邊站着的人、有一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 根據約翰的記述,這個人是彼得,彼得這樣做表示對耶穌屬人上的忠誠,但是他屬人上的忠誠對耶穌沒有幫助,因為彼得沒有儆醒禱告,不明白耶穌要行的神的旨意,不禱告的彼得只能以情感血氣面對仇敵。太26:52 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罷。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耶穌好似強盜一樣被他們捉拿,在強盜中間被釘死。宗教領袖在耶穌天天在聖殿教訓時沒有捉拿他,但在晚上,隱秘地捉拿了他;這是因為他們懼怕眾人;但是,耶穌說,這一切都是為了應驗聖經上的說話。耶穌為了應驗聖經的話,任由仇敵捉拿,耶穌為了順從神的旨意,放下刀,耶穌徹底地順從神的旨意,相反,門徒,在危機之中,全都離開他逃走了。
在52,53節出現的一個人,應該是筆者馬可;他以這樣的方法,證明自己目擊耶穌被捉拿的過程。他原本睡覺,聽到耶穌被拿,就赤身披着一塊麻布、跟隨耶穌,當眾人捉拿他的時候,他就丟了麻布,赤身逃走了。
那時,彼得逃亡中想起自己所作出的誓言,就返回來。但因為恐懼,就遠遠的跟着耶穌。因為這樣,他犯了否認耶穌三次的嚴重的過犯。
公會懼怕百姓,夜間開非法的聚會,審問耶穌,他們已經決定殺死耶穌,只是尋找藉口,但是,連假證據都不成立,大祭司為了捉拿把柄,便問:你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基督不是。那時耶穌清楚地回答,讀62節: 14:62 耶穌說、我是.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着天上的雲降臨。 耶穌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身份,他是基督,不但如此,連自己會復活升天坐在神榮耀寶座右邊,必以審判主的身份再臨的說話都表明了;站在世間權柄者面前,很容易應當說的都不敢說,驚到戰抖,但是,雖然耶穌受到審問,反而,以基督審判主的角色,堂堂正正地說話。不久之前,恐懼憂傷的耶穌,如此壯膽,因為在客西馬尼禱告。
大祭司就撕開衣服,說,我們何必再用見證人呢?就以褻瀆神的罪名,判處耶穌死刑。那時,有人吐唾沫在耶穌臉上,又蒙着他的臉,用拳頭打他,用手掌打他,嘲弄耶穌。
那時候,彼得坐在院子裏。彼得看見耶穌受一切的酷刑,被判死刑,正恐懼地戰抖。那時,一個使女見戰抖的彼得,說:你素來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彼得卻不承認,否定同耶穌一起的事實。然後,偷偷地起身,走到前院,那時,那使女看見他,又對旁邊站着的人說,這也是他們一黨的。彼得又否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過了不多的時候,旁邊站着的人聽見他很重的加利利口音,便又說:你真是他們一黨的,因為你是加利利人。彼得就發咒起誓的說,我不認得你們說的這個人。因為彼得以為自己都會好像耶穌一樣被捉拿,悲慘地受死。他唯一想的是要活著,所以,三次否定耶穌是主,自己不是耶穌的門徒。
彼得第三次否認時,發生了什麼事呢?請一起讀第72節: 14:72 立時雞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穌對他所說的話、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思想起來、就哭了。彼得想起耶穌的說話,淚水遮蓋瞳孔,他想起虛無的容易倒塌的屬人的彼得,以悲慘的心情痛哭。彼得想起耶穌的說話,便悔改自己的罪,悲慟地哭起來。彼得通過徹底的失敗,深深曉得自己是何等的驕傲,充滿虛假說謊的罪人。他悔改不信,因他的驕傲,令神憂傷的罪惡。他想起明知他這樣的軟弱,會否定主,仍然不變地愛他的耶穌,彼得從心底裏流出悔改的熱淚,哽咽得不知說話了。彼得的失敗是預定了的,這是大聲誇口的彼得必須經歷的信仰成長的過程。彼得通過徹底的失敗,撇下自己的意思,深深迎接耶穌的說話;相信耶穌的意思比自己高,更清楚了解他。傳說彼得每日清早雞鳴的時候,以眼淚悔改驕傲不信,過真實地在神面前掙扎禱告的信心生活。
無論誰都可以有機會遇上彼得這樣的失敗,那時,不可如猶大般,單單自責,陷入屬人的憂傷,坐著臥著;要好像彼得,記起耶穌的說話,能悔改更新,成長為成熟的信徒。
主很清楚知道我們的軟弱,明知我們的軟弱,仍呼召了我們,所以,我們要撇下律法的信仰。耶穌雖然明知我們的軟弱,卻不變地愛我們的主,感謝讚美這位主的大愛。
總括來說,耶穌面對十字架極其憂傷,作出真實的禱告爭戰,結果,壯膽地背負十字架,能夠順從神的旨意;我們有問題的時候,不要屬人上血氣或情感用事,要前往客西馬尼園子,作出禱告的爭扎;祈求神幫助我們曉得自己的軟弱,真實的掙扎當中,在屬靈的爭戰上得勝。
我們服侍夏令營,面對新生進入大學校園的時候,不要對自己絕望,也不要陷入挫敗感當中,應該懇切祈求神,效法耶穌客西馬尼的禱告,求主賜傳福音的勇氣,服侍羊群的信心,經歷得勝的夏令營,結出許多生命的果子。求主使用我們,在新學年壯膽地傳揚福音,禱告使流浪不信的靈魂,聽到福音和悔改的工作發生。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