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路加福音 第21課 9月2日(第Ⅱ部信息)
經文 / 路加福音 12:49-13:9
金句 / 路加福音 13:5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今天信息的題目: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無論誰人,都會以悔改為感到負擔的事,所以,今天,明天,不斷的拖延,但主說: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催迫我們,現在要立即悔改。祈求神幫助我們,聖靈將恩典賜給我們每一個,興起悔改的內心,在神面前結出具體悔改的果子。
耶穌來要作什麼呢?請看第49節上半節:「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耶穌不是要四處放火,他說要把火丟在地上,正如施洗約翰所說的,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人們施洗。耶穌要將神的公義傳揚到地上,地上本來充滿不義和罪,耶穌來燃燒起神公義的火, 除去地上和眾人的罪。
前往非洲參加夏令營的同工,憧憬著欣賞漫山遍野風吹草低的草原,然而,當巴士行駛到廣闊的草原上,卻看見一大片被火燒焦了的土地,是誰四處放火呢?當然有特別的原因,原來 當地人故意放火,燒了被細菌侵害的植物,這樣,新一年春天的草木才能健康成長。
火有許多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消滅不潔的污穢的東西,同時溶化冷冰冰的,使它 改變成為熱辣辣的。耶穌要把福音的火和聖靈的火丟在地上,燒去地上的腐敗,讓公義開花。耶穌再臨的時候是以審判者的角色再臨,那時,審判的火要將一切污穢除滅,化為烏有,使剩下來的更加純淨,就如經過鍛煉的精金。所以,火對惡人來說是審判,但對信心的人來說是救恩。
耶穌來要將火丟在罪人的心裏,火,使原本充滿虛假和不義的心靈,改變成為聖潔的器皿;使原本冷冰冰的心溶化,變得溫暖和熱情。
請看第49節下,耶穌說:「倘若已經著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耶穌盼望這火在我們裏頭點起來燒旺。知不知道火的三個因素呢?就是火種、燃燒的物質和氧氣。耶穌丟在地上的火種就是福音的說話,燃燒的物質就是人的內心,氧氣就是禱告。萬一有了火種,但是燃燒的物質濕了,或者氧氣供給不足,那會怎樣呢?結果連火種也要熄滅。所以,燃燒的物質一定要保持乾燥,而又不斷供給氧氣。今天,魔鬼撒旦通過互聯網和不同的媒體,向人潑眼目情慾的冷水,又以各樣生活中的憂慮,擔憂,令我們的內心急凍,因此,人們雖然因為聽到神的說話而大大的領受感動,內心火熱起來,但是,只要享受了一次眼目的情慾,那火熱即時消失掉,內心冰冷起來,失去屬靈的意慾和熱心,變得無力。
福音工作就是火的工作,福音工作是通過內心擁有火的人,有力地燃燒起來。種在他內心的火,使別人的內心也挑旺起來,一個一個地薪火相傳,最後釋放出整個共同體也挑旺起來的大能量。相反,一個人的內心冰冷,傳送冷氣給鄰近的人,結果,整個共同體變得冷冰冰。若果我們裏頭的火熄滅了,單靠個人的意志力和決心服侍福音的工作,那時,福音的工作很有限制。所以,主懇切盼望我們首先挑旺裏頭的火,我們要每日懇切禱告,要避免罪熄滅我們裏頭的火。祈求神在新學期通過我們每一個人,使福音的火挑旺起來,把火傳到校園裏面,燃點一個一個這個時代失去火的少年人。
耶穌為了要把火丟在地上,他想做什麼?請看50節:「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地迫切呢!」耶穌要受的洗是指著十字架上殘酷的死亡,雖然耶穌是神的兒子,但他也有人的肉身,面對十字架的苦難他也感到迫切,正如馬太福音26章所述說的,耶穌感到憂愁和極其難過。但是,為了把火丟在地上,耶穌背負了十字架,以至於死,藉著他的死燃點福音的火,叫人類從罪和死亡的裏面得到復活的福音。耶穌就是這樣把拯救人類的火丟在地上。今天,UBF的宣教士背起十字架跟從主,將福音的火丟在普世的校園裏。十年前,Angela Kim 宣教士健康很差的情況下,仍背負起清早禱告的十字架,藉此點起港大校園清早禱告的火,興旺了福音的工作。現今,我們也背負十字架跟從主,藉此把火丟在香港八所大學校園,中國一千多所大學校園,以致普世的大學校園裏。
請看51節:「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紛爭。」耶穌說,祂來是要叫地上的人紛爭。為什麼主說這話呢?明明耶穌是和平的君,耶穌亦吩咐我們要彼此相愛,為什麼要叫地上的人紛爭呢?主說這話的意思,並非有意挑起世人的紛爭,乃是在警告我們,福音傳到之地,必將會引起波動和紛爭,因為這世界在撒旦的權勢裏,只有虛假的和平,一旦福音傳到地上,世界的王撒旦,便要叫人起來反抗福音,輕看和逼迫相信福音的人。尤其當主呼召信徒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他的時候,撒旦更是會驅使他的家人來反抗。
其實,有聖靈的火臨到的地方,必跟那魔鬼撒旦發生紛爭,有聖靈工作的地方,必有撒旦的工作;人迎接耶穌為救主,願意以耶穌為中心過生活時,表示他向從前的王,就是仇敵撒旦宣戰。因此當我們看見紛爭的現象時,不要以為希奇,更不當膽怯,反而因知道這是撒旦的反抗,更當勇敢前行,使撒但受辱,使神國擴張!
這紛爭什至會在那裏發生呢?請看52, 53節:「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紛爭:三個人和兩個人相爭,兩個人和三個人相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
因耶穌而來的紛爭,在最親密的和睦的家庭裏面也要發生。以下是一個家庭發生的個案:有一個彼此關係和睦的五口之家, 有父親和母親,有兒子、女兒和媳婦,但是有一天,家人聽了福音,他們霎時間同一時間迎接福音,這是何等恩典的事呢?但是,事與願違,往往同一家人,有人領受和迎接福音,也有人不接受。於是,昨天關係良好的家人因福音而起了紛爭,彼此相爭,這件事令人何等心痛的呢?因為迎接福音,發生以前所沒有的紛爭,想起來容易令人生出懷疑和不信,我是否太過份呢?
但是,為何要發生這些事呢?因我裏面有福音的火種,除非我放棄,否則不能忍耐,要將火種傳開去。這是一場不止息的爭戰,我裏面有聖靈的燈,要給 旁邊的人燃點。 這紛爭將帶給家人、羊群真正的平安。有牧師說,現今的教會如托兒所,聚集信徒,單給他們牛奶;但實際的信心生活是爭戰的, 裏面有十字架和復活福音的火種,讓旁邊的人燒起。
所以,領受福音的時候,發生紛爭和相爭的事是應當的,一點也不要稀奇。我們為了家人得救恩,憐憫所愛家人的無知,就要起來參與禱告的爭戰,為了他們迎接福音而禱告,福音帶來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
眾人是何等善於分辨天地的氣色呢? 請看54及55節:「耶穌又對眾人說:“你們看見西邊起了雲彩,就說:‘要下一陣雨’,果然就有。起了南風,就說:‘將要燥熱’,也就有了。」地中海的濕氣隨著西風吹來 猶大,見到西邊起了雲彩,人們就預測要下一陣雨,所以吩咐工人要收衫,自己和子女都要帶備雨傘出街。如果吹南風,就預測天氣很熱,因為猶大南邊是巨大的沙漠,造成的熱風一吹到,就會形成酷熱的天氣,人們寧願留在室內嘆下冷氣。耶穌感嘆人們能夠分辨天地的氣息,但不能夠分辨這時候。上個星期剛剛有兩個颱風,一個本來吹來香港的,卻轉彎吹去了台灣和韓國,人們在網上交談,民間天文台預測沒有假放,果然就沒有了。
影響我們生活的天氣,人們善於留意和立即有反應,然而,對於那個時代屬靈的問題,人們是何等的遲鈍呢?請一起讀第56及57節:「假冒為善的人哪,你們知道分辨天地的氣色,怎麼不知道分辨這時候呢?你們又為何不自己審量甚麼是合理的呢?」耶穌為了那些不關心神的旨意,不關心自己是否得到救恩的人感到可惜。當時,是彌賽亞已經臨到的時代,是照舊約的預言。首先,先鋒施洗約翰呼喊:「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路3:4)接著,彌賽亞耶穌臨到,通過耶穌,瞎子能看見,瘸腿的能行,長大痲瘋的得潔淨,聾子能聽見,死人也活過來,福音傳到貧窮的人(路7:22)。這些事清楚顯現出時候,彌賽亞已經來臨了,但人們不承認耶穌。
如此明顯的看見,人們竟仍然不相信和不迎接彌賽亞。他們雖然有分辨是非和作出選擇的能力,但是,他們沒有合理地審量和判斷耶穌就是個人的救恩主,為什麼呢?耶穌稱他們假冒為善,「假冒為善」就是外在和內在不同的意思,他們表面上以神百姓的身份事奉神,但是,內在充滿自私和貪慾;他們的嘴唇能夠教訓真理,但不按真理而行,反而為了眼所見的世上的利益而行。他們的內心,被一切世俗的酵佔領了。使徒保羅警告說:「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 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提後3:1-5)
現今屬靈上遲鈍和二更天昏睡的問題,使人們失去了承擔世上作鹽和光的角色,不能帶來屬靈美好的影響力。耶穌指著這等人,責備他們是假冒為善的人, 盼望他們除掉進入了內心的世俗的酵, 正確審量和跟從耶穌。神盼望人們完全撇下專顧自己、貪愛錢財和愛享樂的生活,回轉過來,正確地、實際地站在真理一邊,跟從耶穌,成為神的百姓。
可能因為人們太長時間過假冒為善的生活, 不容易回轉過來,所以,耶穌用比喻教訓我們。請看58節:「你同告你的對頭去見官,還在路上,務要盡力地和他了結;恐怕他拉你到官面前,官交付差役,差役把你下在監裡。」在這個比喻裏,告你的人和法官指著誰呢? 告你的指著耶穌,法官指著審判長神,罪人就是被告,我們去到神之前要悔改,而悔改是何等迫切的事呢?「還在路上,務要盡力地和他了結」,我們的人生,正行去作官的神那裏去,我們不知道何時站在神面前,有人說要悔改,但想推遲到明天,因為覺得有機會,就是明天。耶穌卻說還在路上的時候,現在要悔改;因為一旦站在法官神面前便沒有機會,法官要將你交付差役,差役把你下在監裏,那時沒有悔改回轉的機會。
在這裏悔改的意思,是務要盡力和告我們的耶穌了結,我們所犯的罪,結果傷害耶穌,令耶穌受傷,我們是加害者,耶穌是受害者,因為我們的罪,令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我們要盡力地和他了結。悔改絕不容易,沒有積極的意志力不容易悔改,我們也不曉得悔改什麼。但是耶穌比任何人更加清楚知道我們當悔改的題目,當我們側耳細聽神的說話的時候,我們曉得自己要悔改什麼,耶穌通過聖靈令我們曉得自己的過犯,供給我們從罪中回轉過來的恩典和力量。相反,不側耳聽耶穌的說話,沒有悔改,結果是被拉到法官面前,遇到最後的審判而悲哀。
人有機會時候,要盡力悔改的另一個原因是什麼?請看59節:「我告訴你,若有半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裡出來。」半文錢是羅馬貨幣中最細小的單位,少過今天的五毫子。罪債像稅務局追稅一樣,欠了一毫未交還要追;耶穌告訴我們,判了罪,下監之後,罪的代價,若有半文錢沒有還清,也斷不能出監。欠了極昻貴罪債的罪人,無可能也沒有方法出監,所以,還有機會的時候,要盡力悔改,努力了結,這才是智慧的事。
耶穌教訓我們要曉得分辨這個時候,現在就是還在路上將要見官,要趕緊與 神復和的時候,是挪亞方舟恩典的大門仍然大開的時候:「因為他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後 6:2)
求神幫助我們看見這個時代的預兆,要知道主的日子臨近,我們要悔改,預備迎接再來的主。
有人告訴耶穌甚麼呢?請看1節:「正當那時,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彼拉多以武力鎮壓當時向羅馬政府示威的加利利人,將他們的血攙雜在祭物中。當日彼拉多對猶太人的殘殺是多麼的凶暴呢?在人看來,這是件極之殘忍的事,在當時的人心裏就覺得這些人不知道在神面前犯了甚麼大罪,才會落得如此結局。會不會是「因果報應」呢?
為此耶穌如何回應呢?請看第2及3節:「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麼?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耶穌在這裡回答說:「不是的」,叫人不要數算別人的罪有多少,卻忘記了自己的罪,耶穌發出聖潔的呼喊:「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耶穌又另外舉出相關的事,請一起讀第4及5節:「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麼?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回想起2010年1月的時候,香港也發生一宗冧樓慘劇,土瓜灣一幢55年樓齡5層高唐樓,隆然一聲倒塌了,整幢唐樓在10秒間化作瓦礫,街道灰塵蔽天,最少5名住客被活埋。面對災禍,有人追究究竟是天災,抑或是人禍,也有人心裏疑問:為甚麼神會容許這次災難發生?為甚麼祂會容讓眾多弱小的生靈罹難?
說到那個西羅亞大樓倒塌,壓死了十八個人。在人的心裏在想這些被壓死的人,必定比旁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罪更多。然而耶穌也是說:「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也要如此滅亡!」這是神再一次提醒我們務要速速悔改。無論是發生在本地的塌樓慘劇,抑或是2000多年前西羅亞大樓的倒塌,抑或近年令舉世哀慟的印度洋海嘯災難,或者發生在日本的核電災難,耶穌告訴我們那些在災禍裏不幸慘死的人,不是因他們比眾人罪孽深重,所以遭致天譴。在神的眼中,並無大罪、小罪之分;普世的人都要受到神的審判,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
眾人倖免也不是因他們有義,耶穌強調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悔改」是心思的轉變,思想上的改變;「滅亡」是完全除滅,不是單指肉身死去,更指遭受 神永遠的審判。所有的人都是罪人,都必須悔改,否則也要面臨可怕的結局。
況且,不是所有經歷的災難都因罪而發生,東方的約伯,雖然過義人的生活,但是經歷一日之間失去財產和兒女們的患難。創世記中的約瑟亦一樣,他為了神所賜下的異夢過純潔的生活,但經歷被哥哥們賣出去埃及的患難。 所以, 災難因罪而來是錯誤的想法,或因罪多而經歷殘酷的災難,或因罪少而不需要經歷殘酷的災難,都是錯誤的想法, 無論誰人都是罪人。
現實中我們常常因為看見車禍、火災、地震裏喪生的人便感到惋惜,然而 神更盼望通過這些突發災難,警惕還活在世上的我們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悔改才是得救恩及安舒的道路,我們要把握 神賜我們恩典的機會,趕快悔改離棄罪惡,尋求耶穌寶血的救恩。
被彼拉多的刀殺害的人,或塌樓事件中罹難的人,究竟他們有沒有預測這樣的災難呢?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忽然間遇到意外,就沒有機會悔改,要站在神面前受最後的審判。耶穌看遇到災難,失去悔改機會的人為滅亡的人。我們看到世上發生的殘酷的災難,最先要做的是悔改;我們隨時都可以成為災難的受害者,有一日忽然遇到預測不到的災難和疾病,站在審判官神面前。有一個做足球選手的牧者,平日很健康,但忽然患上心臟痲痺,陷入很大的危機裏,若不馬上醫治,很可能沒命,牧者的分享說,他覺得自己隨時要站在神面前。我們聽過聖經的說話,就知道主好像賊一樣的再臨,當我們沉迷在日常的生活中時,主忽然來到,那會怎樣呢?所以,我們聽到災難的消息時,務要盡力悔改。
然而,有人聽到要悔改的信息,心裏仍然想著,可以的話,就延期至明天才悔改。有人認為這樣的災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機會率很低,因為覺得自己還年輕,有能力,不會發生死於非命的事。也有人想舒適安逸地過生活,想到了連這樣的生活也感到厭倦時才悔改。又有人說,到了晚年才悔改也不遲,想先享受目前。對於耶穌的再臨,也是一樣的態度。從初期教會開始,耶穌說很快來,但到了現在仍未來,所以人們確信耶穌不會立即臨到,只想無災無難地過生活。 按他們的確信,主不是這個時候來到,雖然如此,為何現在要悔改呢?因為悔改不是按人的期待和想法般容易做到的。我們的內心常因罪鍛煉出剛硬和頑固,想悔改也悔改不到;當內心得到了主的恩典,有悔改的題目時,那時就要速速悔改,就如今天可以遇見耶和華一樣,不要再拖延悔改。聖經告訴我們:「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賽55:6)
耶穌為了讓我們知道真誠悔改的生活是怎樣的,給我們設了無花果樹的比喻,請看第6及7節,耶穌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裏…」三年來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就對管園的說甚麼呢?「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著。把它砍了罷,何必白佔地土呢?」主人看見無花果樹多年沒有果子出產,打算砍掉它免得白佔地土,管園的卻懇求甚麼呢?請看第8及9節:「管園的說,主阿,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在比喻裏「主人」指著神,「管園的」是耶穌,「無花果樹」指著以色列百姓,亦指著我們所有人。神以單方面的恩典引領以色列出埃及,在曠野訓練他們40年,要使他們結出「祭司的國度、聖潔的百姓」的果子;可惜以色列撇棄神所賜的恩典特權,反而崇拜偶像,被律法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思想捆綁,甚至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終於他們要被神砍下來。我們當以以色列的遭遇為鑑,神拯救我們是要在我們心裏刻上基督的形像,並且設立我們成為祭司,使走向滅亡的靈魂因認識神而得救;神今天同樣懇切在我們身上尋找果子,假若我們仍舊過犯罪的生活,沒有結出果子,最終難免被砍下。
那管園的對無花果樹滿有慈悲憐憫,不願它被砍下掉在火裏,反而特別悉心照顧,加上肥料幫助它結果子,管園慈悲之心就是中保耶穌的內心,耶穌懇切盼望我們結出討神喜悅的果子,在神面前為我們作中保,求神賜下悔改機會,主人就因管園的代求而遲延審判,由此我們學習到兩個重點:
第一,神的忍耐不會永遠持續:
按這個比喻說,我們的人生就是延長了一年一樣,神不會永遠等候,期限內不悔改時,始終被砍下。羅2:4:「還是你藐視他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他的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呢。」因此我們要把握耶穌為我們爭取回來的機會,以恐懼戰兢的態度,作成得救的工夫,獻上自己結出討神喜悅的果子。
第二,真正的悔改是要結果子:
耶穌盼望我們終於結出果子,為此耶穌以神的說話和十字架的愛,在我們的心裏掘地施肥,除掉一切令我們不能結果子的蟲害,開懇我們的內心成為好土,預備結出公義、與悔改的心相稱的果子。神喜悅那公義和愛神的事,盼望我們結出傳道的果子,改變生命的果子;「耶穌說:『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太3:8)
總括來說,主警告說:「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雖然我們的生活十分繁忙和勞碌,但最迫切要做的事是什麼呢?是要努力悔改。若拖延悔改,沉迷在自己的工作和世上的事上,可以滅亡,失去悔改的機會,忽然之間要站在神面前。在世上最迫切的事就是悔改,是現在要悔改。求神幫助我們,將悔改的心賜給我們,叫我們結出具體上悔改的果子。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