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路加福音 第12課 6月10日(第Ⅲ部信息)
經文 / 路加福音 9:1-17
金句 / 路加福音 9:13上
「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吃吧!”」
今日信息記載耶穌第一次差遣門徒出去傳道的經過,以及耶穌怎樣使用門徒所有的五餅二魚在野地餵飽五千人。通過這兩件事情顯出耶穌對祂呼召的門徒有何盼望和異象,要訓練他們成為怎樣的傳道人。祈求主通過本段經文也將耶穌對門徒的異象和盼望臨到我們,我們能成為這時代擁有從耶穌而來的權柄、牧者心腸和信心的 神僕人。
請看第1,2節,「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又差遣他們去宣傳 神國的道,醫治病人。」一直以來,耶穌與門徒一齊宣講 神國的道;耶穌醫治病人,行各樣 神蹟,叫快要死的百夫長僕人好了,藉著說話平靜暴風,趕走格拉森少年人的群鬼,吩咐已死睚魯的女兒活過來。這些事都顯出耶穌擁有管治自然界和屬靈界的彌賽亞權柄。然而,耶穌不是個人擁有和使用這權柄,他叫齊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
為何耶穌要將這權柄給門徒呢?請看第2節,「又差遣他們去宣傳 神國的道,醫治病人。」這是為了門徒能宣傳 神國的道,醫治病人。從創世記裏清楚告訴我們,人類不幸的基本原因是失去 神的國。當人選擇不被 神管治時,同時選擇了犯罪而來的痛苦、疾病和死亡。因此, 神拯救人類的最終計劃,是恢復人居住在 神的國裏。當人願意接受 神的管理,被 神的說話管治時,他內心原本的苦毒和黑暗,能換來 神國的喜樂和滿足;人生從虛無,改變為結滿甜美果子。可惜人能被 神管治並非易事,因為在罪人裏頭有強烈的敵擋勢力。不被 神管治的人被各樣的污鬼所依附著,鬼使人驕傲、享樂、叛逆、情慾、嫉妒、憎恨、絕望或自卑。人患上各樣屬靈的疾病,使人受苦,人生也成為無用,例如使人自私和孤獨的痲瘋病、叫人無力躺著和懶惰的癱瘓病、使人只求服侍和稱許的公主王子病等。因為有敵擋人得救的勢力存在,所以為了成就拯救和釋放人靈魂,福音工人需要有屬靈的權柄。門徒絕不能單靠個人的努力、經驗、學識、說話技巧、心地好、笑容等,勝過這些黑暗的掌權者。因此,耶穌差遣門徒去宣傳 神國的道同時,將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病的能力和權柄給他們。耶穌相信當 神國的道被宣揚時,能釋放和醫治在撒但和罪裏受苦的靈魂。為了人能聽見這寶貴 神的道而得救,就需要有傳的人。所以耶穌擁有明確呼召和訓練十二門徒的方向。耶穌並不滿足於門徒停留在每星期參加崇拜後就返屋企做自己事,或是跟著耶穌作工。耶穌乃是栽培和訓練門徒成為獨立、擁有屬靈權柄和耶穌心腸的福音工人,使用他們去宣講 神國的道,醫治拯救人。「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我們也是為了宣揚 神國的道而被召和被塑造的。求主再次賜給祢對我們的聖召和盼望,使我們能成為合 神心意,有權柄宣傳 神國的工人。
耶穌差遣門徒去宣傳 神的國,並將甚麼具體方向給他們呢?
請看第3,4節,「對他們說:“行路的時候,不要帶枴杖和口袋,不要帶食物和銀子,也不要帶兩件褂子。無論進哪一家,就住在那裏,也從那裏起行。」門徒出去傳道,道上可能有盜賊或蛇和豺狼野獸攻擊的危險,他們需要杖來自衛;當時沒有提款機,交通不便,他們也需要預備食物、銀錢和衣服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耶穌卻吩咐門徒不要帶東西,無論枴杖、食物、銀錢和衣服都不要帶。就是說門徒只需要帶著身體出去就足夠了。為何耶穌這樣吩咐呢?這是耶穌為了門徒能得著屬靈的權柄和能力,除去他們肉眼能見的倚靠,好叫他們能單單地倚靠獨一的 神。傳道人的權柄是來自不倚靠別的,單單倚靠 神而來。當人擁有許多東西,肚腹飽足時,就不禱告,禱告也不那麼逼切;無錢、無食、百無時,人能內心謙卑起來,100%全心全意地倚靠 神,呼求 神。有人說成功是逼出來的,耶穌的吩咐猶如破釜沉舟之意。門徒為了逃脫猛獸的襲擊,不用捱饑,不用在曠野路宿,不斷地需要警醒和倚靠 神。有時 神為了幫助我們不要倚靠世上事物,主動地拿去我們所仗賴的,或沒有得著世人所仗賴豐盛的物質供應。這可能使我們憂愁和埋怨 神,但這卻是 神祝福的帶領,好使我們能單單地倚靠 神,得著用錢也買不到的屬靈權柄。所以當 神除去我們眼見的保障時,我們不是灰心,倒要感謝 神,並努力學習單單倚靠 神的功課,得著傳道必須的屬靈權柄和能力。
其次,耶穌通過這吩咐使門徒親身學習,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 神必供應他們所需的真理。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前往迦南地,把許許多多的糧食和衣服伏在畜牲上。他們為自己充足預備,是因為信 神不過,害怕單單倚靠 神也會有乞食的危機。然而,在他們完全想不到的時候, 神能從天降下嗎哪有四十年之久,在沙漠地 神能從磐石中流出江河,解他們一切人和畜牲的乾渴。他們不完全地信靠 神的應許,為自己憂慮將來,靠著個人努力準備一切,但他們每日辛勞地背著這生活的重擔走路。有許多使命人也因著對生活和將來的憂慮,內心如同有荊棘奪走他們的養份,使他們不能完全獻身於 神所托負的使命。慢慢地他們對主起初的熱情不再,變成如同沒有使命的生活人。所以,耶穌差遣門徒往世上傳 神國的福音,不要帶東西,不要為生活憂慮,只要專心承擔使命, 神必將所需的加給他們。他們住在地上,以 神的信實為糧,將榮耀頌讚歸給 神。
請看第5節,「不接待你們的,你們離開那城的時候,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見證他們的不是。」每個人都盼望被人迎接,福音僕人也是如此。然而福音僕人為了迎合世界,就容易活在世人的眼光,與世界妥協。有不少傳道人,起初只傳揚福音的真理,卻因世界不歡迎而害怕,就將水混在福音的葡萄酒裏,使之變質,叫人容易接受。福音傳道人因害怕被世人拒絕,就容易失去剛強壯膽的態度見證福音真理,墮落成為膽怯的人,向世界擦鞋。耶穌說,傳道人宣傳 神國的道,會有人不迎接他們。所以傳道人不要灰心和退後,反而對不那接待的,跺下腳上的塵土作見證。當 神的審判臨到,拒絕福音的人要擔當自己的罪。無論人的反應如何,福音僕人只管剛強壯膽傳道。在 神的揀選中,必有願意聽和迎接福音的人。
請看第6節,「門徒就出去,走遍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雖然門徒心中也有許多疑問,究竟出去今晚食甚麼?在那裏住宿呢?但門徒憑信心順從主的吩咐出去。他們雖然經驗尚淺,但單倚靠 神,走遍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他們相信耶穌所賜的權柄和能力,大膽出去傳揚 神國的道,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
結果門徒的傳道工作有何果效呢?請看第7-9節,「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所做的一切事,就游移不定,因為有人說是約翰從死裏復活;又有人說是以利亞顯現;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希律說:“約翰我已經斬了,這卻是甚麼人?我竟聽見他這樣的事呢?”就想要見他。」福音在猶太全地有力地作工,門徒奉耶穌的名,有驚人的 神蹟發生,鬼被趕走,病人得醫治。所以有人說是約翰從死裏復活;又有人說是以利亞顯現;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這表示門徒如同施洗約翰那樣剛強壯膽地傳悔改的信息;門徒擁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叫罪人的心意回轉;也如同古時的先知一樣,向那時代宣講 神聖潔的道。看來軟弱的門徒,如今單倚靠 神出去傳道,顯出卓越的屬靈權柄。 神國的道被宣傳,耶穌的名被高舉。聽見的人不能不讚美 神,「我靈歌唱讚美救主我 神,祢真偉大!何等偉大!我靈歌唱讚美救主我 神,祢真偉大!何等偉大!」
這震憾人心的消息甚至傳到希律王宮,希律有何回應呢?「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所做的一切事,就游移不定,」希律因先前斬了義人施洗約翰,良心受責,被恐懼不安所折磨。他夢中看見他所斬的施洗約翰從棺材裏跳起來,身首異處,一步一步走向希律那裏。希律臉色蒼白,嘴唇和雙手發顫,眼睛空洞無 神。耶穌所差遣的十二個門徒,相對當時的人是屬極少數,他們多是無學問和軟弱的,但當他們單單倚靠 神,順從出去傳福音,成就了震動那時代和希律王宮的工作。同樣今天我們能夠作傳道工作,全因主設立我們為門徒。耶穌賜給我們拯救人的權柄和能力,「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 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前4:7) 我們每個人雖如同卑微的瓦器,但我們不要灰心坐下,因在我們裏頭有莫大的能力,就是耶穌和福音。 神的靈能使枯乾骸骨活過來,成為 神極大的軍隊; 神呼召本來膽怯的基甸作大能的勇士,擊打米甸大軍,拯救以色列。這位 神能使用如同大麥餅、瓦器或枯乾骸骨的我們去擊打仇敵。最重要的是我們相信 神,順從主,單純地出去。雖然我們有各樣的不足,但我們順從主的吩咐,帶著福音出去就足夠。福音的能力如同炸藥拆毀人的偶像,趕出惡鬼,又醫治病人,建立人,叫如同希律那樣驕傲的罪人都游移不定。「門徒就出去,走遍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
請看第10節,傳道旅程的門徒回來,路加稱他們為使徒,就是擁有 神使命的人。使徒回來,將所做的事告訴耶穌。他們充滿熱情,爭著要向耶穌報告。「主啊,我傳 神國的福音,有幾十個人流淚悔改;主啊,我奉耶穌的名趕鬼,鬼就出去;醫治病人,病人就好了。」這段時間,使徒實在警醒地成就驚人工作。耶穌知道他們需要休息,就帶他們暗暗地離開那裏,往一座城去,那城名叫伯賽大。眾人知道了,就跟著去。他們完全不理會耶穌和門徒的情況,不請自來,跟從他們去。他們是面皮厚,又自我中心的羊群。耶穌卻怎樣待他們呢?請看第11節下,「耶穌便接待他們,對他們講論 神國的道,醫治那些需醫的人。」「接待」"welcomed",即使耶穌也有疲倦和另有計劃,也願意歡迎和接待他們。世上有誰隨時隨候都接待我們呢?即使充滿憐憫心腸的人,在疲乏時被人打斷放假和休息可能發脾氣。耶穌的回應實在是驚人。門徒因失去寶貴休息的機會而極之失望,但耶穌憐恤和迎接眾人,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向他們講論 神國的道,醫治那些需醫治的人。
耶穌超越自身狀況來幫助和服事眾人,直到將近日落。請看第12節,「日頭快要平西,十二個門徒來對他說:“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裏去借宿找吃的,因為我們這裏是野地。”」快要日落,百鳥歸巢,門徒就前來對耶穌說,「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裏去借宿找吃的,因為我們這裏是野地。」時候不早了,快要日落入黑;那裏是野地,連客棧也沒有;門徒在傳道旅程後己極度疲倦和饑餓,身上也沒有帶備甚麼。綜合各樣情況,最佳的處理方法是,田雞過河,各有各撐,還是盡快打發眾人散開,各自解決晚餐的問題。如今門徒也成長了,懂得顧念眾人的需要。也許耶穌要稱讚他們,但耶穌怎樣回答呢?請看第13節上,「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吃吧!”」耶穌的回答叫門徒承受極大的衝擊,門徒不禁心想,「主啊!你知道我們荷包情況如何,而且這裏是野地,人又咁多。」耶穌吩咐門徒,「你們給他們吃吧!」要教導他們甚麼呢?
一個人若擁有清楚的身份,就有別人所沒有的責任感。若擁有清楚作父母的身份,無論在怎樣困難的情況下也要餵飽照顧兒女;若擁有清楚作牧者的身份,在任何不足的情況中也會餵飽照顧羔羊。父母的責任是怎樣呢?上星期我們來到一個牧者的家庭晚餐,飯後眾人興致勃勃地要看看新生嬰孩。可是有可能嬰孩因眾人的驚動而哭過不停,怎樣安撫也無用。眾人見狀也紛紛離開,有的說日頭平西要預備明天工作就返歸洗澡睡覺。這個難攤子誰來負責呢?當然由其父母安慰孩子直到撫平為此。即使他們也是同樣地疲倦,也不能與別人那樣離去休息。這就是父母的責任。此刻門徒仍然幼嫩和,也有各樣不足,但他們是羊群的牧者和領袖,因此他們要對眾人有責任感和牧者心腸。作牧者之名好聽,但也必須肩負起作牧者的責任,有時為此要超越自身狀況來幫助羔羊。牧者心腸就是如同母親的心,懇切地幫助待受苦和患病的兒女,不惜一同參與痛苦,甚至願意代兒女受苦受刑。這牧者心腸就是父 神的內心。「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賽49:15) 甚麼使罪人能得救、得生命?並非人有一絲的良善,乃是主 神對我們的牧者心腸,就是牧人的責任和愛。 神看見罪人因失去 神的國,一個接一個跌進罪和死亡的深淵沉淪而難過,所以 神親自來到世上,參與和體恤我們的痛苦,並為我們將自己的性命獻上來贖罪。為了叫更多人能得救, 神訓練已得救的人進一步成為屬 神的人,擁有牧者的責任感和心腸。人若願意負起作牧者的責任,就願意克服一切限制,想盡辦法幫助羔羊,在不足和缺乏之中到耶穌那裏禱告,求開出道路。耶穌說,「好牧人為羊捨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約10:11,12) 大衛年輕時因牧者心腸為羊群冒生命危險,與熊和獅子爭戰。 神看見大衛的牧者心腸,設立他作以色列的牧者和君王。擁有牧者責任感和心腸的人,能克服眼前一切的不可能和限制,為了救人而成就大事,創造新歷史。牧者心腸驅使一個人成為偉大和勇敢。對一個靈魂的責任感,到對一個校園的責任感,對這時代的責任感,使我們成長和成為偉大的原動力。
現實上門徒非常疲倦、又饑餓無力,所面對的眾人,男人約有五千。耶穌的吩咐,「你們給他們吃吧!」,靠他們實在是無可能成就。所以,耶穌這吩咐是要作領袖和牧者的使徒,學習以信心來成就不可能的。使徒要擁有對 神的信心,在人是不能,在 神凡事都能。因著 神,能使不可能的成為可能,因信心創造新歷史。
門徒卻有何反應呢?「我們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若不去為這許多人買食物就不夠。」他們的結論是負面,等候耶穌認同他們的看法。耶穌將甚麼方向給他們呢?請看第14,15節,「那時,人數約有五千。耶穌對門徒說:“叫他們一排一排地坐下,每排大約五十個人。”門徒就如此行,叫眾人都坐下。」耶穌吩咐門徒叫眾人一排一排地坐下,就是開飯前的準備。
耶穌怎樣餵飽眾人呢?請看第16,17節,「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他們就吃,並且都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籃子。」使徒視五餅二魚極微小,在五千人面前如同沒有;耶穌卻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就是仰望全能的 神,就是從無變有的、天降嗎哪,從磐石流出江河的 神。耶穌相信全能的 神是一切祝福的源頭;耶穌相信 神祝福時,能發生超越人理性的工作,成就又大又難的事。求 神祝福後,耶穌擘開餅和魚,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結果有何驚人的工作發生呢?那時,五千人都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籃子。本來五餅二魚是極微小,是小孩子的的餐盒,但在主祝福和擘開後,能餵飽五千人,還剩下十二籃子。
耶穌視門徒帶來的五餅二魚為寶貴,向 神感謝和祝福,並使用來餵飽五千人。門徒也是五餅二魚那樣微小,屬人條件和學識比當時的宗教領袖差得遠。耶穌卻看門徒為寶貴,稱他們為世上 神賜給耶穌的人(約17:6),又教訓他們 神的道,向他們顯明 神的名,稱他們為世上的光和鹽,通過門徒來光照和餵飽全世界;耶穌的一生也如同五餅二魚般卑微不足:耶穌降生在簡陃的馬棚裏,在受藐視的拿撒勒長大,繼承父業作木匠。耶穌在承擔彌賽工作時,雖醫治和幫助許多人,多人願意來跟從,但當耶穌傳講十字架的道理,許多人就離去。耶穌卻迎接這一切為 神的旨意,他為自己的人生向 神感謝,與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唱詩讚美 神。他來到客西馬尼園禱告 神,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完全將自己獻給 神,並在十字架上擘開。耶穌被眾人所嫌棄,掩面不看。在人的眼中耶穌的生命不再有價值,但在十字架上受死和復活的耶穌,拯救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樣多的人,使他們由貧窮成為富足。耶穌所拯救的人之多之廣,遠遠超乎祂在地上時;使徒保羅身上有刺,患有頑病,他雖然文章和詞令出色,但其貌不揚,身材矮小,叫哥林多信徒懷疑他的使徒身份。保羅卻將己完全獻給主,無論得時不得時也傳揚福音。 神看他為寶貴,大大地使用他的人生,在現今土耳其和歐洲多處建立教會,如帖撒羅尼迦、哥林多、以弗所和歌羅西等。
同樣我也有各樣不足和限制,但我們將己如同五餅二魚獻上, 神並不看為少,卻寶貴地祝福、擘開和使多人得飽足。我們為了預備夏令營有禱告會,將要預備信息、、生命見證,練習話劇、功夫,特別獻詩、singalong等。主為我們的獻上而向 神感謝,祝福和寶貴地使用,成就主餵飽眾人的工作。因此,我們不要因所沒有的而消極,倒要積極尋找所擁有的獻上。這些五餅二魚被 神寶貴地使用,能成就餵飽香港八所大學、甚至中國超過一千所大學。祈求主賜我們為了承擔宣傳 神國的道,過單單倚靠 神的生活,得著屬靈的權柄,也求主賜給我們牧者如父母的責任感和心腸,以信心來禱告 神,克服一切的不足和限制,成就餵飽眾人的工作。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