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乃是召罪人

2012年 Apr 15日

路加福音 5:12-39

信息

2012年 路加福音 第4課                                                        4月14日(第 III 部信息)

經文 /路加福音 5:12-39
金句 /路加福音 5:32

我來乃是召罪人

「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在本段經文中,有三種病人出現,第一個是長了痲瘋病的,第二個是患癱瘓病的,第三個是稅吏,他們代表著三種因罪惡而患病的人的模樣。耶穌說,他是為了這樣患病的人和罪人而來到世界:「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祈求主幫助我們通過本段經文,來到這位召罪人悔改的主面前,我們患病的內心和靈魂可得醫治,在基督裏過有盼望的新生活。

I.    我肯,你潔淨了吧 (12-16)

請看第12節:「有一回耶穌在一個城裏,有人滿身長了大痲瘋,看見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有一回耶穌在一個城裏的時候,那時誰來到耶穌那裏呢?是否一個英俊的年青人呢?不是,而是一個滿身長了大痲瘋的病人,只是望一眼也叫人感到作嘔和恐懼的人。當時痲瘋病是不能醫治和會傳染人的病,故此一旦患了痲瘋病,就不能與自己所愛的家人一起生活,要被隔絕。痲瘋病菌攻擊人的神經系統,這病菌使全身的皮膚發出紅色的斑點,漸漸地這些斑點變成有膿的腫瘤,然後令皮膚和血腐爛起來,甚至骨頭也腐爛,叫人變得極其醜陋。人皆看患有此病的人為受了 神的咒詛,因為不知道那人在 神面前犯了什麼大的罪惡。根據利未記13:46,痲瘋病人要住在特別的保護區,這是為免傳染給別人,也為確保衛生的,他需要用布包裹全身,經過人的時候,要呼喊:「不潔淨了!不潔淨了!」

本段經文中的痲瘋病人或許已經有幾個指頭脫落了,現在剩餘的幾個指頭像鉤一樣的彎著,他也因著痲痹了的腳,蹣跚地走到耶穌面前,他的眼睛像腐爛的屍體般不斷地流朧,他帶著僅僅能打開的眼睛望著耶穌,他帶著受咒詛的人生能作什麼呢?有一天,他聽見耶穌迎接任何的人,這對他來說是最好的消息,但他要來到耶穌那裏是絕對不容易的事,一個不小心他就會被人用石頭打死,也因為他的內心長久畏縮,很害怕被人看見自己醜陋的樣子。然而,他聽見耶穌來到的消息,就得著勇氣,無論如何都想往耶穌那裏去。作出決志來到耶穌那裏,這就是信心。當他來到耶穌那裏的時候,他用剩餘彎曲的手指,以帕子蒙著臉,謙卑地跪在耶穌,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他患了不能醫治的病,但他相信只要來到耶穌那裏,耶穌必定醫治他,他相信彌賽亞,克服內心的絕望,看見得著新生命的盼望。

耶穌向這受咒詛的人作什麼呢?請看第13節:「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大痲瘋立刻就離了他的身。」耶穌以祂的手接觸痲瘋病人的身體,這是為了醫治他內心的病,耶穌盼望醫治他內心深深的孤獨、憂愁和被人撇棄的傷痕,更為了使他從受 神咒詛的思想中得釋放,讓他知道他是 神所愛的兒女。這人在患了痲瘋病之後,無人敢摸他,但耶穌的手摸他的時候,他不但驚訝,也因著彌賽亞的愛而深深的感動。耶穌伸手摸他之後,說:「我肯,你潔淨了吧。」耶穌盼望他能過潔淨的新生活,“I am willing”意味著耶穌懇切的盼望,耶穌比這痲瘋病人更懇切盼望他能過潔淨的新的人生。同樣地,主亦懇切盼望我們能過潔淨的新的人生,我們容易因為罪咎感和消極的思想而受痛苦,雖然我們相信耶穌而罪得蒙赦免,卻因再次犯罪而跌倒,也重覆犯同樣的罪惡,被自己罪的問題捆綁,我們如果常常被罪咎感和消極的思想捆綁,就會失去自信,成為無力的信徒,這個時候我們要聽見主的聲音說:「我肯,你潔淨了吧。」

耶穌的名聲因痲瘋病者得潔淨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到耶穌那裏:「耶穌啊!耶穌啊!」假如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我們身上,也許我們會很容易就興奮地說:「我的牧者生活終於發芽開花喇!」但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為何耶穌在祂的名聲越來越高的時候,退到曠野去禱告呢?人在名聲越來越高的時候,內心容易富足和陷入安逸裏,也容易失去 神最初賜給人的偉大旨意和聖潔目標,只是跟著人的名聲。然而,耶穌在名聲越來越高的時候,退到曠野去禱告,藉此更新 神最初賜給祂的崇高旨意和目標,也能順從 神啟示的新方向而活。祈求主幫助我們效法退到曠野禱告的耶穌,得著從天而來的屬靈能力,能勝過這世界,承擔主交託我們的偉大使命。

II.   你的罪赦了 (17-26)

請看第17節上:「有一天耶穌教訓人,有法利賽人和教法師在旁邊坐著,他們是從加利利各鄉村和猶太並耶路撒冷來的;」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使宗教界的權威人士大為緊張,要派專人來旁聽耶穌的講道。耶穌在被人監視的情況下講信息,實在承受極大的壓力,但主的能力與耶穌同在,使祂能醫治病人。那時,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來到耶穌那裏,要抬進去放在耶穌面前,卻因人多,尋不出法子抬進去。癱子的朋友在抬癱子到耶穌那裏的時候,遇到障礙物,門前的通路全都塞滿了人。那時他們如何行呢?他們沒有就此離去,他們想,若是明天來就會太遲了,他們以為救恩必須在今天成就。那時,其中一個朋友腦子裏閃出一個念頭:「啊!對了,就這樣吧!」於是他告訴其他朋友,要在空中把癱子縋到耶穌跟前的計劃。他們把癱子抬到房頂,又到處量度,然後在某個位置開始掘窿。在房子裏的人和耶穌都聽見從房頂發出的噪音,好像拆屋的聲音,又有塵埃從房頂掉下。這時,房頂突然出現一個大洞,現出清澈的天空,不久就有一個褥子從大洞那裏縋下來,褥子上躺著一個目光呆滯的病人,那褥子剛好被放到耶穌面前。朋友們為把癱子帶到耶穌那裏,破壞人家的房子,也阻礙了耶穌的聚會。從人世間的角度看,他們完全不理會別人有否損失,行為顯得粗魯無禮。耶穌卻從他們粗魯無禮的行為裏,看見什麼呢?請看第20節上:「耶穌見他們的信心…」耶穌看他們內在的信心過於他們外在的行為。他們的愛和信心給與他們力量,克服在眼前看似不可能克服的障礙物,也使他們擁有同一個spirit,把癱子帶到耶穌那裏。耶穌看見他們的信心,就大大受感動,耶穌喜悅和祝福凡憑信心來到的人。耶穌看見他們的信心,就說什麼呢?「你的罪赦了。」耶穌可以說:「你的癱瘓病痊癒了。」耶穌卻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耶穌為何向癱子宣佈罪得赦免呢?因為對癱子來說,他靈魂的病相比肉體的癱瘓病來得更嚴重,就對他說:「你的罪赦了。」

罪是什麼呢?人以相對的概念去看罪,過往時代曾看為是罪的,如今都不覺得是罪了。有些國家定這是罪,但另一些國家卻不看這為罪。人以為罪基於一個時代和地方而有所不同,但罪是我們在 神面前必須要絕對地面對的。罪就是離開創造主 神,並離開了 神創造的目的而過生活,罪是沒有 神和沒有 神的說話,自己作自己的主,不跟從主的說話而過生活。換一句話說,罪就是在與 神的關係完全破壞中過生活。不但這癱子,所有人生都在與 神關係破壞了的罪惡中過生活。罪要求工價,那就是死亡。人因為罪惡,必要受 神的審判,陷入永遠的滅亡中,這罪惡不能通過遵守律法的嚴謹宗教生活或苦行得解決,也不能通過罰款、下監來解決。罪只能通過無罪的、聖潔的審判長 神的寬恕才得解決。耶穌在馬太福音18:23-34裏,將人的罪比喻為欠 神一千萬銀子的債。欠債一千萬銀子,就是一個人250年裏沒有一天休息地工作所賺的錢,並且一毫仙也不花費而積蓄的錢,這是靠著人的力量不能償還的銀碼。耶穌憐恤因為罪惡而走向滅亡道路的我們,為拯救我們而來到這世界。耶穌對凡憑信心來到祂那裏人,宣佈:「你的罪赦了。」人就白白的洗脫一切的罪債。所以,「你的罪赦了」實在是驚人的赦罪宣佈,這好比向等候受死刑的囚犯,宣佈無罪一樣。當我們接受赦罪恩典的時候,有力地捆綁我的罪惡鎖鏈完全的折斷,我們可以享受內在無限的自由和天國的喜樂。

請看第21節:「文士和法利賽人就議論說:『這說僭妄話的是誰;除了 神以外,誰能赦罪呢?』」他們以為耶穌犯了褻瀆 神的罪惡,「除了 神以外,誰能赦罪」這話是對的。只有 神才能宣佈赦免人的罪,但他們不知道耶穌是來到這世界的 神。耶穌看穿了他們的內心,就說:「你們心裏議論的是甚麼呢?或說,你的罪赦了,或說,你起來行走,那一樣容易呢?」我們當中誰可以做到其中一樣呢?對人來說,兩樣皆不能做。宣佈「你的罪赦了」是惟有 神才能做到,任何人都不能說這樣的話;而且,以一句說話叫全身癱瘓的人起來行走,也無人能做,這兩件事,除了 神的能力可以成就,其他都不可能。耶穌知道文士和法利賽人嫉妒祂,但耶穌沒有放棄他們。耶穌為了讓文士和法利賽人以致眾人知道祂擁有赦罪的權柄,並且要明顯地教訓他們,耶穌是來到世間的 神,就對癱子說:「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

請看第24節,那時驚人的事發生,四肢癱瘓的癱子,在眾人看見的眼前立刻起來。耶穌的聲音「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進入癱子的內心,在他的內心湧流出信心,使他能起來行走。因著這顆信心,力量臨到他的腳上,原本無力的腳,如今可以自行站立,他不再倚靠別人,他大聲讚美 神,就回家去了,眾人都驚奇,也歸榮耀與 神,並且滿心懼怕,說:「我們今日看見非常的事了。」他們為何滿心懼怕呢?因他們親眼看見耶穌赦免人罪的權柄。耶穌為了將赦罪的恩典賜給我們而來到這世界,彌賽亞工作的核心是罪得到赦免,「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這在當時來說,是革命性的宣佈。宗教領袖和眾人都以為根據利未記獻上犧牲的祭物,罪就會得到赦免,但如今新時代已來臨,不用再宰殺羊和牛,罪就可以得到赦免,而是通過耶穌罪得到赦免,所以現在無論誰,只要來到耶穌那裏,就經歷罪得到赦免,可以過新的人生。讚美擁有赦罪權柄的耶穌!耶穌為了赦免我的罪而來到世界,在這位耶穌裏面才有罪得赦免的恩典。在釋迦牟尼裏面沒有赦罪的恩典,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沒有赦罪的恩典,在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裏更沒有赦罪的恩典。世上任何的哲學裏都沒有赦罪的恩典,只可以在耶穌裏才可以有罪得到赦免的恩典,耶穌是擁有赦罪權柄的,從耶穌經歷赦罪恩典時,任何罪惡都可得赦免。當我們聽見主的聲音「你的罪赦了」,我們的內心就從罪的擔子得釋放,享受真正的自由和喜樂,我們就成為新的被造物。使徒保羅在羅馬書8:1說出罪得赦免的感激:「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定罪了。」哥林多後書5:17:「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III.   我來是召罪人悔改 (27-29)

        請看第27節:「這事以後,耶穌出去,看見一個稅吏,名叫利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在當時的以色列,有不同有名的人,凡做稅吏的都成為有名的罪人。稅吏被所有同胞憎惡,因稅吏為殖民政府羅馬帝國收重稅,更因稅吏在例定的稅收以外,向同胞多收稅項來中飽私囊,只求自己過更好的生活。以色列人看稅吏裏頭雖流著以色列人的血,外表卻披上獻身給羅馬帝國的華麗衣服,她們憎恨稅吏為徹底的賣國賊,也藐視稅吏的家人和朋友,不與他們一同吃喝。以色列人都知道凡做稅吏的都有那樣的結局,但為何利未竟然選擇走這條路呢?或許他在貧窮的家庭長大,從小受了不少因貧窮而來的苦,對有錢人既怨恨又羡慕,漸漸地他得著一個結論:物質能使人得回幸福和尊嚴,至於信仰、良心和人生意義都來得次要;由小時因轉售閃卡給同學而賺了第一桶金之後,他決志要成為很有錢的人,斷然撇下良心、親情和友情。他不斷累積再累積財富,生活質素不住改善,過著同胞也想像不到極奢華的生活。他居住於坐擁360度加利利海景的豪華住宅,出入有司機接載的高級馬車,他比其他打工仔有更多的年假,可以經常到地中海遊船河,又到阿爾卑斯山滑雪。稅吏身邊的同胞,一方面舉手指摘稅吏的不是,另一方面卻在心裏暗暗羡慕他過不一樣的奢華生活,經歷「有錢便有能力」的道理。

        可是,稅吏利未的屬靈健康卻是怎樣?他的靈魂不時被世界的靈捆綁,常常感到憂慮、不安和孤獨,但他能改變什麼呢?可以轉行做另外的工作嗎?他每天都要板著面孔,孤獨地坐在稅關上,感受不到一滴的恩典,即使以色列的「剩女」經過都對他不感興趣,人人都看自私的利未像箭豬般可怕和危險。但耶穌看見利未,不單沒有繞路走,還怎樣進一步地親近他呢?請再看第37節:「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若是這樣,新酒必將皮袋裂開,酒便漏出來,皮袋也就壞了。」耶穌出去,看見一個稅吏,知道他的名字是利未,愛心從耶穌裏頭湧出來,耶穌以憐憫和愛的眼睛凝視看利未,然後對他說:「你跟從我來!」利未一舉一動都滿有目標和方向,沒有人會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但每一個目標達成之後,他都感受不到所盼望的幸福和平安。然而耶穌奇妙地對利未說:「你跟從我來!」賜他人生更新的目標和方向,保證他跟從耶穌必會得享豐盛的生命、喜樂和平安。自私的利未雖像箭豬那樣不斷傷害身邊的人,但耶穌甘心願意地抱起他的生命,承擔他到底,直至進入永生的 神國,而對他說:「你跟從我來!」利未因追求成就來建立自己,他的內心常常患得患失,晝夜處於壓力和不安中,他的靈魂患病,乃因他努力的生活放錯了目標,為了自我的聲譽和形象而活,不曉得單單高舉 神的榮耀。耶穌對那樣的利未說:「你跟從我來!」這說話的意思是主不記念利未的罪,呼召他作耶穌的門徒。耶穌要恢復 神創造他本來的形象,要將他裏頭的恩賜發揮出來,看他擁有無窮的盼望。

        請看第28節:「他就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利未怎能這樣做的呢?撇下所有的就彷彿失去所有的,但聖經見證利未撇下一切跟從耶穌,他的內心就擁有耶穌,就是創天造地的主,他的靈魂享受到自由和豐足,他非常感謝耶穌賜下奇妙的救恩,便做什麼呢?請看第29節:「利未在自己家裏,為耶穌大擺筵席;有許多稅吏和別人,與他們一同坐席。」利未為耶穌大擺筵席,邀請許多稅吏和其他人一同分享天國的喜樂。那一晚一直監視耶穌的宗教領袖也有到來,他們看見耶穌所作的新事,有什麼怨言從他們舊皮袋的心發出來呢?請看第30節:「法利賽人和文士就向耶穌的門徒發怨言,說:『你們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呢?』」

        耶穌的門徒突然被權威的宗教領袖質問,心裏不知怎樣解答那挑戰性的問題,感謝耶穌為門徒解答。請一起讀第31,32節:「耶穌對他們說:『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撒旦想破壞這天國筵席的喜樂,耶穌卻在這時刻宣告祂來到世上的目的:「耶穌對他們說:『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31,32)耶穌這樣說,是否表明世上有義人呢?不是,世上一切的人都是罪人,只是人想通過外在的善行自以為義,羅馬書3:10下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有信徒口裏說自己是罪人,但心裏覺得自己裏頭的病只像傷風感冒那般,停止追求靈魂健康的暢快和生命力。人都追求身體的健康,留心保健的資訊,有時病倒了就會求醫生的幫助。我們靈魂的健康也是同樣的重要,甚至更為重要。聖徒重生之後,主盼望我們因真理而成聖(約17:17),在成聖的過程裏,主盼望我們將大小的軟弱帶到祂面前,我們只要帶著小孩子的心簡單地作這事,我們的靈魂就變得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光明,越來越強壯。悔改彷彿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但這其實是我們得健康的短暫過程; 神盼望我們常常享受輕省和喜樂,而等待我們獻上悔改為祭(詩51:17)。若我們將撒旦在我們心裏暗中的工作顯露在光中,並告訴耶穌,耶穌要醫治我們靈魂裏一切的傷痕和疾病,使我們的生活像常在天國的筵席中。

因耶穌宣講有關悔改恩典的真理,宗教靈袖也不追問什麼,聰明地避開為罪悔改的話題。但他們又以什麼再攻擊耶穌呢?請看第33節:「他們說,約翰的門徒屢次禁食祈禱,法利賽人的門徒也是這樣;惟獨你的門徒又吃又喝。」第33-39節記述不領受悔改真理的宗教徒,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努力地禁食祈禱,卻得不著天國的喜樂,看見跟從耶穌又吃又喝的門徒,就表示不滿。耶穌便教導他們信心生活乃是內心迎接作新郎的耶穌,過喜樂的生活,請看第34,35節:「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豈能叫陪伴之人禁食呢。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了。」 神的兒子耶穌以新郎的身份來到世間,愛世人、拯救世人,盼望地上的教會成為聖潔的新娘,在祂榮耀再臨的一天迎娶我們。耶穌看門徒為自己的伴郎,常與他們喜樂地同在,不能叫他們禁食,但之後耶穌要釘十字架離開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了。

     宗教領袖起初被 神呼召,帶領百姓過討 神喜悅的生活,但漸漸他們得著了宗教界的地位和特權,不服事失喪德靈魂,他們的靈魂不斷地老化,步入信仰的「中年危機」。耶穌便給他們什麼警告呢?請看第36-39節:「耶穌又設一個比喻,對他們說,沒有人把新衣服撕下一塊來,補在舊衣服上;若是這樣,就把新的撕破了,並且所撕下來的那塊新的,和舊的也不相稱。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若是這樣,新酒必將皮袋裂開,酒便漏出來,皮袋也就壞了。但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裏。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在 神的眼中,宗教領袖外面所披上華麗的衣服是舊衣服,裏面的內心是舊皮袋。少年人喜歡喝新鮮製造的利賓納;他們都喝陳酒,總說陳的好,耶稣说:「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他們就因此排斥耶穌所作如新酒的工作,拒絕耶穌十架和復活救恩所賜下的義袍為新衣服。他們只按嚴厲的律法定軟弱的人為罪人,不為他們禱告,不以 神的說話服事他們,宗教領袖身上華麗的舊衣服也不能在各樣的罪人身上稱身,不能遮蓋他們的過犯。眾百姓、被不同罪的問題所捆綁的眾人所需要的,是耶穌充滿彈性的新衣服,就是 神賜下公義的袍子遮蓋他們一切的過犯。

        耶穌開始服事救恩的工作,也表明像新酒一樣充滿著生命力, 神的說話充滿加利利,污鬼被趕走,長大痲瘋的得潔淨,癱子起來,被撇棄的稅吏被呼召、悔改跟從耶穌。內心像舊皮袋的宗教領袖不能瞭解這些驚人聖靈的工作,因他們也不想瞭解,耶穌就等候他們悔改,並同時興起門徒,擁有新皮袋的內心,盛載聖靈奇妙的新工作。耶穌繼續要作的是我們未曾經歷的新事,為要幫助新一代的青年人靈魂披上耶穌的新衣服、裏頭飲到耶穌的新葡萄酒,我們要回復重生時對主純潔的愛和小孩子的內心,時刻親近主,同心禱告與主相交,結出與悔改的心相稱的果子。新皮袋的心就是學習新事物單純的心,我們從別人的批評,更從聖靈的啟示,與主同工,開拓新的工作。我們不但效法信心祖宗所留下信心的腳蹤,也以新皮袋的心同心禱告,留心聖靈啟示我們所要做新的工作。祈求主祝福我們通過悔改和聖靈活水的工作,能持守新皮袋的心,我們得以在這新世代中繼續被主寶貴使用。

在今天的信息,我們學習到耶穌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悔改;罪得赦免是基督教的核心,無論是未重生的人接受經歷罪得赦免而重生,或是重生了的聖徒重新得著赦罪的恩典,我們都領受基督裏的自由和感激,可以過健康、充滿生命力和不斷開拓新事的人生。我們觀看歷史,罪得赦免的恩典重新發生在信徒中間, 神的工作就藉著基督教復興了。求主祝福我們的團契和分享所感的聚會,有強烈赦罪的工作再次發生,我們得著新皮袋的心,在新世代的福音工作上可以被主寶貴使用,經歷主成就的新事。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