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約翰福音 第2課 4月3日(第Ⅱ及Ⅲ部信息)
經文 / 約翰福音 1:19-51
金句 / 約翰福音 1:29
「次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就說,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在上星期的主日信息經文裏,我們學習到耶穌就是太初已經與 神同在的「道」,萬物是藉著祂造的,生命在祂裏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這位耶穌「道成了肉身」降臨這世界,見證人施洗約翰認識耶穌是誰,承擔見證耶穌的使命。祈求主通過今天的主日信息經文,讓我們學習見證耶穌的施洗約翰,曉得見證人應有的態度與及見證的內容:「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也祈求主通過今天的主日信息經文,教訓我們專心仰望 神的羔羊、彌賽亞救恩者耶穌,解決我們人生基本罪的問題。
請看第19節:「約翰所作的見證記在下面: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約翰那裏問他說,你是誰?」瑪拉基先知以後過了大約400年,期間以色列再沒有真正的先知,新舊約之間時代的猶太百姓甚少聽聞 神的道,他們的靈魂因犯罪而從腳掌到頭頂,沒有一處完全的,盡是傷口、青腫與新打的傷痕(賽 1:6);這樣的百姓懇切渴慕聽見 神真理的說話,並且盼望一直等候的救恩者彌賽亞降臨。就在這樣的時代裏,施洗約翰奉差遣在曠野居住,穿駱駝毛的衣服,吃蝗蟲野蜜,有力地傳講悔改的信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 3:2)施洗約翰簡樸的生活,令他所傳悔改的信息,強而有力地打進百姓的心靈,他們被悔改的信息感動,便從以色列的四境來到施洗約翰那裏認罪悔改,接受水的洗禮;百姓看見施洗約翰擁有偉大的屬靈權柄,以為他就是眾人懇切盼望的彌賽亞(路 3:15)。
請看第20及21節,有關施洗約翰的名聲,傳到耶路撒冷公會那裏,祭司和利未人組成調查團,奉差遣來到施洗約翰那裏,問他說:「你是誰?」那時施洗約翰就明說、並不隱瞞,明說:「我不是基督。」他們又問施洗約翰說:「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麼?」他說:「我不是。」他們再問:「是那先知麼?」他回答說:「不是。」施洗約翰的語氣逐步加強,堅決否認自己。其實,施洗約翰即使拒絕承認自己是彌賽亞,還可以認自己是以利亞或是先知;從他承擔使命的生活,與及成就使百姓悔改的工作,證明他擁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是那時代的以利亞和先知,然而他選擇堅決否認自己。
為甚麼施洗約翰堅決否認自己呢?因為他要專心見證和高舉基督,這樣的施洗約翰教導我們,身為見證人應有的態度,就是在任何境況裏否認自己,專心見證基督。我們也知道竭力承擔見證基督的使命既美麗又寶貴,不過有時候我們也想顯出自己,然而假若我們想顯出自己,便不能見證基督。我們起初經歷重生,剛開始參與服事福音工作的時候,因為屬靈上年幼,沒有甚麼可以顯出自己,能夠謙卑見證基督;然而過信心生活的日子久了,經歷福音工作開始興旺,開始有人稱讚我們,我們便容易想顯出自己,不知不覺成為驕傲和無用。施洗約翰即使被眾人承認和稱讚,卻不改變地專心見證基督,對別人高舉他的說話通通以「不是」來拒絕,決志專心承擔見證基督的使命到底。
請看第22節,施洗約翰以堅決的「不是」拒絕回應有關他身分的傳聞,宗教領袖差來的調查團便不客氣地質問他說:「你到底是誰,叫我們好回覆差我們來的人。你自己說你是誰?」施洗約翰怎樣回答呢?請看第23節:「他說,我就是那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施洗約翰介紹自己就是以賽亞先知所預言的「人聲」,表明自己在 神面前只不過是一把「人聲」,只會清楚和正確地傳揚 神的說話,絕對不會主張自己的意思;雖然施洗約翰以自己為”nothing”,但是他承擔「人聲」的使命非常重要,這個使命具體上就是在曠野喊叫說:「修直主的道路…」使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路 3:5)。
正如君王出巡視察百姓的生活,會有官員預備道路,同樣,幫助一個人內心迎接彌賽亞,先要預備他的內心,就是幫助百姓來到 神面前為罪悔改;當時以色列百姓滿心虛假的自豪感,自恃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而內心驕傲,兵丁受賄賂和行強暴的事,稅吏多收百姓的稅中飽私囊,百姓對將來灰心絕望。於是施洗約翰教訓內心驕傲的百姓,要結出為罪悔改的果子,兵丁和稅吏要按 神的公義承擔工作;絕望的百姓要專心渴望彌賽亞臨到;施洗約翰幫助百姓從以自己為中心,改變為以 神為中心過生活,打開向 神緊閉的內心,實踐愛 神和愛鄰舍的誡命。
吩咐人為罪悔改的工作非常艱難,人皆不喜歡為罪悔改,聽見悔改的責備就反過來指責教訓他們的牧者,叫牧者受苦難和逼迫,然而施洗約翰為何能夠承擔這個艱難的使命呢?因為他看重這是 神恩典的呼召,決志在 神面前堅定承擔使命;並且他清楚知道,惟有承擔這個使命,百姓才有機會從心底裏迎接彌賽亞而得救。雖然施洗約翰多年來在曠野承擔使命,但是他沒有埋怨使命之地的環境惡劣,也沒有因缺乏同心合意禱告的同工或是牧者的安慰而灰心想放棄,他因敬畏 神的信心,與及對百姓牧者的心腸,專心承擔艱難的使命到底。結果 神親自作工,引領眾百姓來到施洗約翰那裏,發生興旺悔改的工作。
今天的校園就像當天的曠野,羊群內心虛假的自豪感像山岡那樣高,也有人滿心相對主義與及跟別人比較的思想,內心像山窪必須填滿,未能迎接彌賽亞進入心裏,即使我們竭力向這些人傳揚福音,他們卻毫無反應。然而這個時代需要效法施洗約翰那般承擔使命的僕人,預備羊群內心迎接主基督的道路,跟羊群心裏的罪惡權勢爭戰,直到他們內心有平坦的道路迎接基督;這時代的屬靈問題,不是校園的氣氛充斥罪惡,不是羊群內心剛硬,乃是缺乏領受 神的呼召,承擔使羊群得救使命到底的好牧人。祈求主幫助我們,在 神面前以絕對的態度,承擔彌賽亞先鋒的職分,使世上眾多流浪的靈魂歸向主基督。
請看第24及25節:「那些人是法利賽人差來的,他們就問他說,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先知,為甚麼施洗呢?」宗教領袖調查團終於顯出專制本色,進一步質問施洗約翰有何資格施洗;他們並不關心通過施洗約翰成就屬 神偉大的工作,反而執著自己的宗教權柄,來追問施洗約翰資格的問題。此刻假若施洗約翰跟他們辯論資格的問題,對事情百害而無一利,於是施洗約翰如何回應呢?請看第26及27節:「約翰回答說,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們中間是你們不認識的,就是那在我以後來的,我給祂解鞋帶也不配!」
當時跟隨師傅拉比學習的弟子,如同奴僕那樣甚麼也要為師傅去作,惟有他們絕對不會給師傅解鞋帶,因為這是奴僕的工作裏最為卑賤的;然而施洗約翰說,他連給耶穌解鞋帶也不配、也沒有資格,即使當時施洗約翰的名聲到達頂峰,他卻看自己跟耶穌相比,連耶穌腳上的一點灰塵也不如。施洗約翰徹底高舉耶穌,把握機會向調查他的宗教領袖見證耶穌,他謙卑自己,專心見證耶穌的偉大,使所有人專心地關心耶穌是誰,這樣的見證人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為基督作見證,並以此為樂。施洗約翰沒有顧念自己,專心見證基督,便成為偉大的使命人,耶穌亦稱讚施洗約翰說,他是婦人所生當中最偉大的。
請看第29節:「次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就說,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施洗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並不是說:「看哪、 神的兒子耶穌…」他反而說:「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施洗約翰稱耶穌為「 神的羔羊」,就是逾越節犧牲的羔羊,出埃及記第12章記述約公元前1500年,以色列百姓已經在埃及作奴僕430年, 神差派摩西要把他們拯救出來,埃及法老卻拒絕讓他們離開,即使 神在埃及地降下九個災禍,法老內心仍然剛硬;終於 神要降下第十災,要擊殺在埃及地一切的長子與及頭生的牲畜;同時 神將得救的道路指示以色列,吩咐他們要宰殺逾越節的羔羊,把血塗在門楣及門框上。雖然這得救的道路,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但是以色列百姓單純順從 神的吩咐,每一家宰殺羔羊,把血塗在門楣及門框上;結果按照 神的應許,所有以色列的長子得救,全埃及從法老直到奴僕的長子及頭生的牲畜皆死了,法老因長子已死而降服於施行審判的 神,以色列百姓因此得釋放自由。被殺的羔羊所流的血,象徵羔羊代替以色列長子犧牲自己,把以色列從可怕的審裏拯救出來。
施洗約翰又稱耶穌為「除去世人罪孽的」, 神的羔羊耶穌,要背負世人的甚麼罪呢?聖經定義罪就是人離開 神,「罪」英文是”sin”,有分開(separation)的含意;離開 神的罪人,隨從肉體的私慾與及心中的喜好行事,自以為離開 神可以由自己決定過幸福亨通的人生;然而事實完全相反,這樣的人生絕對沒有幸福,結局就是受死和 神的審判,離開 神的罪人,時常在不安、恐懼和絕望裏生活,這就是離開 神的罪人根本的問題。
耶穌如何背負全世界所有人的罪呢?「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在這裏「除去」英文是”take away”,就像街上垃圾堆積如山,直等到清理垃圾的專車來到,把全部垃圾運去那樣。利未記第16章記述有關公山羊背負全以色列百姓的罪,被放逐曠野受死的規例:以色列在贖罪的日子裏,大祭司要預備兩隻公山羊,一隻被宰獻上作贖罪祭,另一隻由祭司按手在頭上,代表那隻公山羊承擔眾百姓的罪惡,然後被放逐無人的曠野那裏; 神應許以色列百姓這樣行,他們一切罪孽歸那公山羊身上,他們的罪被「除去」,公山羊卻背負一切罪孽到曠野去,在孤獨及飢餓中走向死亡,這隻公山羊就是贖罪的公山羊阿撒瀉勒。
神的羔羊耶穌就是這隻公山羊,祂要背負我們所有人的罪孽,被帶到城外被釘十字架受死(來 13:12,13),以賽亞先知曾預言耶穌要背負世人的罪,在十字架上受死:「那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賽 53:5,6)不少世人以為自己的人生沒有問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因無力解決沉重罪的問題,對人生感到絕望;為要解決罪的問題,他們付出不同方式的勞苦,例如有人想靠行善減輕罪擔,有人以頭撞牆、刀割身體來虐待自己,有人不斷決志不再犯罪,不用多久卻再犯同樣的罪,就感到絕望,我們要承認不可能靠自己的能力勝過罪惡,只能歎息說:「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
究竟有沒有方法,能夠徹底解決罪的問題呢?那就是我們要把所有罪的重擔,交給那位背負十字架、成為 神羔羊的耶穌。施洗約翰對我們說:「看哪、 神的羔羊…」我們要確信耶穌寶血的大能,承認自己是個罪人,一直以來沒有以 神為中心過生活,人生經歷各樣問題,是出於自己的罪;然後為罪懇切悔改,打開內心舉目仰望耶穌,確信耶穌已經背負我們以至世人所有的罪,我們的罪已得赦免,從心底裏感謝 神,確信已經得著新生命。我們憑信心仰望耶穌,那時罪的重擔被除去,背負我們十字架的羔羊耶穌,發出醫治的真光照亮我們黑暗靈魂,並且醫治我們所受的傷,賜我們生命之光,更得著活潑的盼望,勝過絕望的心思,領受挪開大山的信心:「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我們仰望 神的羔羊耶穌,還要發生甚麼工作呢?請看第32及33節:「約翰又作見證說,我曾看見聖靈,彷彿鴿子從天降下,住在祂的身上。我先前不認識他,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對我說,你看見聖靈降下來,住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 神的羔羊耶穌也要以聖靈給我們施洗,施洗約翰用水施洗,表示人決志認罪悔改,相信耶穌為基督;然而水的施洗不能使人生命徹底的改變,接著人需要耶穌聖靈的施洗,聖靈要賜給人屬靈的能力。世人看罪的引誘非常甜蜜,罪的勢力非常大,受聖靈施洗的信徒卻看見罪是叫人受死的危機,而且聖靈賜人得勝罪惡的大能,使我們不會被罪引誘跌倒,反而從心底裏憎恨罪惡,得以脫離罪的轄制。此外,聖靈拯救我們脫離罪咎感和恐懼的捆綁,賜人確信救恩的喜樂,又使懼怕犯罪而畏縮的心靈得平安,聖靈使人離開沒有意義的人生,感謝以聖靈給我們施洗的耶穌。
請看第35至37節,再次日,約翰同兩個門徒站在那裏,那時施洗約翰看見耶穌行走,就以感激呼喊說:「看哪,這是 神的羔羊!」他的信息主題只有一個,就是「 神的羔羊耶穌」,無論如何也要見證耶穌,把羊群帶到耶穌面前。那時施洗約翰的兩個門徒,聽見約翰的見證就離開他跟從了耶穌,他們就是安得烈和使徒約翰,他們不是只知道耶穌的誰便算,乃是渴望作耶穌的門徒,要認識耶穌是誰。
耶穌對這兩個跟從祂的門徒說甚麼呢?請看第38節上:「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甚麼?」耶穌要他們想念跟從耶穌的明確目標,我們跟從耶穌,是否只想無條件感到快樂呢?耶穌盼望我們基於明確的目標跟從祂,假若我們每天只是習慣地過信心生活,屬靈生命不會成長,假如我們跟從耶穌的目標不單純,面對試煉便會半途放棄信心生活;不少人有返教會的習慣,卻只有「祈福信仰」,例如有人想耶穌醫治內向的性格,有人想在教會裏遇見理想的配偶…這些人當目標達到了,便會失去繼續跟從耶穌的動力,遭遇逼迫便會決定返回世界。故此面對耶穌問我們:「你們要甚麼?」我們必須誠實省察自己的內心。
兩個門徒如何回應呢?請看第38節下:「他們說,拉比在哪裏住?(拉比繙出來,就是夫子。)」他們不是想知道耶穌的居住地址,乃是想與耶穌同住,深深認識耶穌是誰。他們有智慧地求得著耶穌自己,因為他們相信在耶穌裏有一切財寶,只要求得著耶穌,便得著在耶穌裏面藏著和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西 2:3);我們要懇切渴望認識耶穌過於一切,在認識基督的知識上不斷成長,成為成熟 神的兒女。
兩個門徒想認識耶穌,那時耶穌歡喜地邀請他們,請看第39節:「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祂在哪裏住,這一天便與祂同住,那時約有申正了。」耶穌邀請他們與耶穌同住,這是驚人的恩典,道成肉身的 神,竟然願意跟罪人一起生活,究竟他們往哪裏去呢?路加福音9:58記述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原來耶穌並沒有居住的地方,或許當晚耶穌帶他們一起在加利利海邊露營,在那裏舉行兩日一夜靈修營,給他們看看耶穌是誰。耶穌也對我們說:「你們來看。」意思是我們要親身經歷耶穌,才可以更深入認識耶穌;只靠別人的描述或是自己想像,不能認識耶穌,我們必須來到耶穌那裏與祂同住,才能親身經歷耶穌,正如美食不能靠別人的言語形容來品嚐,必須親自吃過才知道那樣。兩個門徒迎接耶穌的邀請,參加由耶穌宣講主題信息的靈修營,其中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他在營裏經歷耶穌是彌賽亞的感激,甚至一生不能忘記當天是下午四時進營。
安得烈遇見耶穌為誰呢?請看第40及41節:「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安得烈向他的哥哥西門見證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他終於遇見一直以來尋求和等候的彌賽亞,祂就是耶穌;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是救恩者的意思。人若以為自己不需要救恩,他們不會尋求和等候彌賽亞,直到人發現自己需要救恩者,就像在海裏飄流的災民懇切盼望有船駛來拯救他們,人就懇切尋求和等候彌賽亞。事實上,自從罪因亞當一人進入了世界,我們所有人皆在罪惡和死亡權勢的怒海裏飄流,一直以來我們只能無奈地等待死亡和永遠的審判;若然我們知道這樣的人生有得救的盼望,必定懇切尋求等候救恩者施行拯救。
安得烈一直尋求和等候救恩者彌賽亞,如今他終於遇見耶穌就是這位彌賽亞,故此他從心底裏爆發出極大的喜樂和感激,那時他首先作甚麼呢?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向他見證遇見了的彌賽亞基督:「我們遇見彌賽亞了。」「我們一直尋求和等候的彌賽亞,原來就是耶穌。」然後安得烈領西門去見耶穌,那時耶穌對西門說甚麼呢?請看第42節:「於是領他去見耶穌。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耶穌將成為教會磐石的異象賜給西門,後來西門彼得按照耶穌的異象,成為首先的使徒與及教會的磐石;雖然西門彼得的人生有許多軟弱不足,但是耶穌以彼得單純認信耶穌的長處為寶貴,帶著盼望和異象栽培他。彼得成為偉大的使徒,是因為耶穌按偉大的盼望和異象栽培他,耶穌不以人的軟弱不足為限制,以人的長處為寶貴,栽培我們成為偉大的使徒。
請看第43節:「又次日,耶穌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見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罷!」腓力是通曉舊約聖經的知識分子,他有聰明的頭腦,可以準確分析和判斷形勢,就像今天的大學生那樣;然而他的弱點是計算出有限制,便不敢憑信心決志。耶穌沒有看他的弱點,反而以屬靈的權柄和盼望呼召他說:「來跟從我罷!」腓力單純的跟從耶穌,就同樣遇見耶穌為彌賽亞,就找著朋友拿但業,向他見證耶穌就是彌賽亞,請看第45節:「腓力找著拿但業,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
請看第46及47節,拿但業是真以色列人,他心裏沒有詭詐,不過他聽見耶穌是拿撒勒人,就因對拿撒勒城的偏見而拒絕說:「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麼?」腓力卻沒有放棄,繼續邀請他說:「你來看。」腓力經歷了耶穌是彌賽亞,滿心確信地幫助拿但業,拿但業就來見耶穌,耶穌看見拿但業來,沒有因拿但業心裏的偏見而指責他,反而稱讚他說:「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裏是沒有詭詐的!」耶穌以拿但業單純正直的內心為寶貴。
請看第48節:「拿但業對耶穌說,你從哪裏知道我呢?耶穌回答說,腓力還沒有招呼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耶穌是全能 神,祂看見拿但業在無花果樹底下思想,為到人生的問題打屬靈的仗,拿但業就驚訝耶穌的能力。我們以為只能獨自面對眾多人生的問題,獨自掙扎著打屬靈的仗,然而耶穌已經知道我們的苦惱和掙扎,呼召我們來到祂那裏。
請看第49節,拿但業來見耶穌,遇見耶穌為彌賽亞,就為到對耶穌的偏見悔改,作出信仰認信說:「拉比,你是 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那時耶穌將驚人的異象,賜給拿但業與及跟從耶穌的門徒,請看第50及51節:「耶穌對他說,因為我說,在無花果樹底下看見你,你就信麼?你將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又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 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創世記記述 神將同樣的異象賜給雅各,這個異象教訓身為耶穌門徒的我們,以後的生活不再望著這世上必朽壞的事,乃是盼望看見天開了, 神的使者上去下來;這偉大異象的成就,正是從人子耶穌降臨我們中間開始;耶穌要為世人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然後得勝死亡權勢復活升天,成就賜偉大異象給我們的救贖工作,而耶穌通過呼召第一批門徒,向我們啟示祂將要成就的救贖工作。
通過今天的主日信息,我們學習到耶穌就是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我們人生最基本和必須解決的,就是罪的問題;祈求主幫助我們,不要望著現實的問題而憂愁絕望,乃是舉目仰望 神的羔羊耶穌,經歷罪得赦免,過充滿喜樂感激的信心生活,進一步效法施洗約翰,向校園羊群有力地見證耶穌:「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UBF Hong Kong Bible Study Materials
版權 © 2025 UBF Hong Kong. 版權所有.